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糊数学感官评定法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萝卜缨沙茶酱配方
1
作者 申奥 杨巍巍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9期53-58,共6页
以沙茶粉、花生酱、萝卜缨为主要原料,玉米油、食盐为辅料,制作一款全新口味的萝卜缨沙茶酱。研究一共使用了3种方法,包括模糊数学感官评定法、单因素试验法和响应面分析法。经过一系列试验得出萝卜缨沙茶酱的最佳配方为玉米油用量300 g... 以沙茶粉、花生酱、萝卜缨为主要原料,玉米油、食盐为辅料,制作一款全新口味的萝卜缨沙茶酱。研究一共使用了3种方法,包括模糊数学感官评定法、单因素试验法和响应面分析法。经过一系列试验得出萝卜缨沙茶酱的最佳配方为玉米油用量300 g,沙茶粉用量254.81 g,花生酱用量166.92 g,食盐用量4.85 g,萝卜缨用量253.81 g。在此配方条件下制作的萝卜缨沙茶酱风味浓郁、口感细腻、鲜咸适度、质地均匀,并获得了86.41分的预期感官评分。此配方可为传统口味沙茶酱的改良与创新提供依据,也可以此提高萝卜缨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缨 沙茶酱 模糊数学感官评定 单因素试验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感官评定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红枣白兰地发酵工艺 被引量:7
2
作者 彭昕 李桂林 +3 位作者 艾赛提·阿合旦 李泽涵 李函伦 杨兴元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5-191,共7页
以新疆和田骏枣为原料制备红枣白兰地,以还原糖、甲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酒精度及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结合响应面法对红枣白兰地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红枣白兰地的最优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7 d、发酵温... 以新疆和田骏枣为原料制备红枣白兰地,以还原糖、甲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酒精度及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结合响应面法对红枣白兰地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红枣白兰地的最优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7 d、发酵温度25℃、酵母添加量0.09%。按照最优发酵工艺酿造的红枣白兰地酒体澄清透明,口感绵延醇厚,杀口感适中,回味甘甜,具有独特的红枣香气,感官评分为90.00分,甲醇含量为1.46 g/L,酒精度为52.80%v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白兰地 模糊数学感官评定 响应面法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结合响应面法优化鲊辣椒混菌发酵工艺 被引量:2
3
作者 黄璐晗 尹小庆 +6 位作者 阚建全 武运 戚晨晨 彭芸 SAMEH Awad AMEL Ibrahim 杜木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91,I0004,I0005,共11页
以小米椒和玉米粉为原料,植物乳植杆菌XZ3和生香酵母菌Y50为菌种,制作一款混菌发酵鲊辣椒。以鲊辣椒的模糊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对鲊辣椒混菌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其产品的功能性成分。结果表明,混菌发... 以小米椒和玉米粉为原料,植物乳植杆菌XZ3和生香酵母菌Y50为菌种,制作一款混菌发酵鲊辣椒。以鲊辣椒的模糊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对鲊辣椒混菌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其产品的功能性成分。结果表明,混菌发酵鲊辣椒的最优发酵条件为:植物乳植杆菌XZ3与生香酵母菌Y50的比例为1∶1、混菌添加量为2.5%、食盐添加量为4%、发酵时间6 d。在此优化条件下,鲊辣椒的感官评分为8.45分。与不接种自然发酵鲊辣椒和利用植物乳植杆菌XZ3纯种发酵的鲊辣椒进行对比,发现优化后的混菌发酵鲊辣椒的香气更突出。进一步测定其功能性成分发现,混菌发酵鲊辣椒中多酚组分含量最高且种类检出最多,其总酸含量、辣椒碱含量和总黄酮含量都显著高于自然发酵鲊辣椒。除此之外,相比于其他两种,混菌发酵鲊辣椒中甜味氨基酸的含量上升,苦味氨基酸的比例降低。该研究为混菌发酵鲊辣椒的生产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鲊辣椒 响应面分析 模糊数学感官评定 发酵工艺 功能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结合模糊感官评定在木姜子风味酸辣酱研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曾朝懿 张琦 +4 位作者 何绍志 王凤扬 鄢梦 刘娟 车振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7-83,共7页
制备的木姜子风味酸辣酱以辣椒面、永川豆豉、醋、木姜子油为主材料,通过添加桂皮、八角、山奈等香料炒制而成。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定为指标,再利用响应面设计对木姜子风味酸辣型调味酱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理化指... 制备的木姜子风味酸辣酱以辣椒面、永川豆豉、醋、木姜子油为主材料,通过添加桂皮、八角、山奈等香料炒制而成。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定为指标,再利用响应面设计对木姜子风味酸辣型调味酱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理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糖醋比为1∶2,辣椒面添加量为34.39%,豆豉添加量为30.64%,木姜子油添加量为0.36%时,制得的木姜子风味酸辣酱感官评分平均值为86.92,得到的成品酸辣酱理化指标符合复合调味品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姜子油 模糊数学感官评定 响应面设计 酸辣酱 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