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1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方法的金针菇粉对猪肉丸综合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曾毅洋 陈琳 +4 位作者 王庆新 王纪鹏 刘世龙 张龙涛 郑宝东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3-182,共10页
金针菇营养丰富,适量添加于肉糜制品有望改善其质地和风味,但过量添加可能产生负面作用。以猪肉丸为对象,添加质量分数0、1%、3%、5%的金针菇粉,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结合电子舌对猪肉丸感官品质进行评定,并测定其保水性、蒸煮损失率... 金针菇营养丰富,适量添加于肉糜制品有望改善其质地和风味,但过量添加可能产生负面作用。以猪肉丸为对象,添加质量分数0、1%、3%、5%的金针菇粉,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结合电子舌对猪肉丸感官品质进行评定,并测定其保水性、蒸煮损失率、色泽、质构和滋味等理化指标,借助微观结构观察和水分分布分析探讨金针菇粉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金针菇粉添加可显著提高猪肉丸的保水性,降低蒸煮损失,其中添加质量分数3%时效果较佳,水分保持率达96.45%,蒸煮损失率降至5.81%,综合感官评分最高(3.415分)。与对照组相比,添加3%金针菇粉的猪肉丸的硬度和咀嚼性适度降低,使产品更嫩滑多汁,鲜味显著增强,色泽呈现适宜的淡褐色,风味更加丰富。核磁共振分析显示,添加质量分数3%的金针菇粉可使猪肉丸束缚水的能力最强,水分子与基质结合最紧密;扫描电镜观察到3%添加量下猪肉丸凝胶网络结构最致密且平滑,孔隙较少。添加质量分数3%的金针菇粉显著改善了猪肉丸的综合品质。研究旨在为金针菇粉在肉糜制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粉 猪肉丸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 质构特性 微观结构 水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基于模糊数学的感官评价法优化海带酥加工工艺
2
作者 杨柳莺 杨金玉 +3 位作者 蒋乐 王则程 孙燕 盘赛昆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152,159,共7页
海带加工过程中剩余的边角料具有丰富的营养,食用口味对边角料的利用和商业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合适的产品和制作工艺为海带边角料的口味提供了重要保障。文章以干海带加工过程中剩余的边角料为原料,以模糊数学感官评分为指标,分析白... 海带加工过程中剩余的边角料具有丰富的营养,食用口味对边角料的利用和商业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合适的产品和制作工艺为海带边角料的口味提供了重要保障。文章以干海带加工过程中剩余的边角料为原料,以模糊数学感官评分为指标,分析白糖添加量、味精添加量、盐添加量、料酒添加量对感官评分的影响,同时设计多因素正交试验对海带酥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海带酥的最佳配方为白糖添加量4%、味精添加量1.5%、盐添加量2.5%、料酒添加量1%。此工艺下制作的海带酥品质和风味最佳,不仅脆而不腻而且带有浓郁的海洋风味,让人回味无穷,无论是作为小吃还是佐餐,都是一种既健康又美味的选择。该研究满足海带酥产品加工工艺需求,同时对所研发的海带酥进行了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检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感官评价 正交试验 海带酥 配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黄精益智仁固体饮料的配方工艺
3
作者 张瑞博 闫小娟 张海悦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6,共6页
黄精益智仁固体饮料是一款具有抗疲劳功能的固体饮料,主要以黄精、益智仁、茯苓、芡实、枸杞、山药、大枣、山楂八味药食同源的药材为原料,经煎煮提取后进行喷雾干燥制得喷干粉,以喷干粉为主料,添加麦芽糊精、白砂糖、低聚果糖、橙子粉... 黄精益智仁固体饮料是一款具有抗疲劳功能的固体饮料,主要以黄精、益智仁、茯苓、芡实、枸杞、山药、大枣、山楂八味药食同源的药材为原料,经煎煮提取后进行喷雾干燥制得喷干粉,以喷干粉为主料,添加麦芽糊精、白砂糖、低聚果糖、橙子粉等添加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固体饮料的配方并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当喷干粉添加量为40%、白砂糖添加量为20%、低聚果糖添加量为4%、橙子粉添加量为20%时,该固体饮料酸甜可口、口感较好,感官评分最高,为88.66分,水分含量为(5.2±0.08)%,溶解度为(89.12±0.07)%,休止角为12.11°±0.18°,堆积密度为(0.71±0.06)g/mL,成型率为(91±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益智仁固体饮料 模糊数学 感官评价 配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石榴汁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及模糊数学感官评价
4
作者 谢丽清 王昊鹏 《中国乳业》 2025年第5期115-121,共7页
[目的]探究番石榴汁对酸奶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添加量的番石榴汁[0%(w/w)、5%(w/w)、10%(w/w)、15%(w/w)、20%(w/w)]和牛乳作为原料,通过接种发酵制备酸奶。考察不同添加量的番石榴汁对酸奶可滴定酸度、持水力、硬度以及贮藏期乳... [目的]探究番石榴汁对酸奶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添加量的番石榴汁[0%(w/w)、5%(w/w)、10%(w/w)、15%(w/w)、20%(w/w)]和牛乳作为原料,通过接种发酵制备酸奶。考察不同添加量的番石榴汁对酸奶可滴定酸度、持水力、硬度以及贮藏期乳酸菌活菌数变化等指标的影响,并通过建立模糊数学模型进行感官评价。[结果]添加番石榴汁有助于改善酸奶质地结构,提高酸奶持水力。番石榴汁添加量为15%(w/w)时,酸奶通过模糊数学模型进行感官评价的得分最高。[结论]番石榴汁在稳定酸奶体系结构上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为开发功能性番石榴酸奶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汁 模糊数学模型感官评价 酸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结合模糊数学评价法优化紫苏螺蛳肉酱配方
5
作者 杜密英 王璇 +2 位作者 胡燕 王敬涵 孙卉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8-183,共6页
以螺蛳肉和紫苏为主要原料,辅以豆豉、辣椒等9种配料,制备一种新型调味酱。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对紫苏螺蛳肉酱的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紫苏添加量为30 g、螺蛳肉添加量为45 g、豆豉... 以螺蛳肉和紫苏为主要原料,辅以豆豉、辣椒等9种配料,制备一种新型调味酱。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对紫苏螺蛳肉酱的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紫苏添加量为30 g、螺蛳肉添加量为45 g、豆豉添加量为8 g、辣椒添加量为50 g、豆瓣酱添加量为6 g、蚝油添加量为3 g、花椒油添加量为2.5 g、大豆油添加量为110 g、鸡精添加量为2 g、白糖添加量为2 g、芝麻添加量为3 g时,在此配方下制备的紫苏螺蛳肉酱的感官评分高达94.47分,该产品色泽红润光亮,组织状态均匀黏稠,其口感和品质均达到较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螺蛳肉酱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工艺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竹笋汁饮品发酵工艺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珂 高宁 +4 位作者 张飞 谭旭 袁滨锋 张美云 李宗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6-181,共6页
该研究以清水竹笋罐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清水为原料,以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ium)与红茶菌为菌种复合发酵制备竹笋汁饮品。利用单因素试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合响应面法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及... 该研究以清水竹笋罐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清水为原料,以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ium)与红茶菌为菌种复合发酵制备竹笋汁饮品。利用单因素试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合响应面法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及抗氧化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竹笋汁饮品的最佳发酵工艺为:红茶菌添加量6%、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2.5 d。在此优化条件下,竹笋汁饮品的色泽均匀,呈浅黄色的基底液,其感官评分为85.24分,固形物含量为6.13 g/L,pH为3.38,总糖含量为0.16 g/L,总酸含量为41.33 g/L,总酚含量为7.74 mg/L,总黄酮含量为0.066 mg/m L;益生菌活菌数为3.5×107CFU/g,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及霉菌未检出,说明其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T/CASME 435—2023《益生菌发酵植物饮料》。竹笋汁饮品对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4.03%,羟自由基(·OH)清除率为46.62%,说明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笋汁 红茶菌 复合发酵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响应面法 发酵工艺 理化指标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牛肉风味植物肉配方 被引量:2
7
作者 孔欣欣 李仕浩 +1 位作者 王璇 侯晓歌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146,共7页
以大豆拉丝蛋白为主要原料,谷朊粉、豌豆蛋白、食用油、魔芋胶、TG酶为辅料研制一种中式麻辣牛肉风味植物肉休闲食品。先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究谷朊粉、食用油、魔芋胶、TG酶添加量对植物肉感官品质的影响,再选取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进行响... 以大豆拉丝蛋白为主要原料,谷朊粉、豌豆蛋白、食用油、魔芋胶、TG酶为辅料研制一种中式麻辣牛肉风味植物肉休闲食品。先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究谷朊粉、食用油、魔芋胶、TG酶添加量对植物肉感官品质的影响,再选取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通过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大豆拉丝蛋白湿基为基准,谷朊粉添加量4.21%、魔芋胶添加量0.63%、TG酶添加量0.56%、食用油3.00%时制品的感官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肉 牛肉风味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 响应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营养复配预熟糙米粉配方工艺
8
作者 关桦楠 迟振东 +1 位作者 吴永存 陈彦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2,共7页
该研究以微波冻干处理后的发芽糙米粉为原料,以吸水指数和水溶指数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分为指标,研究黑豆粉、抗性糊精和赤藓糖醇的添加量对营养复配预熟化发芽糙米粉品质的影响,并对复配发芽糙米粉的营养特性、卫生指标和贮藏稳定性进... 该研究以微波冻干处理后的发芽糙米粉为原料,以吸水指数和水溶指数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分为指标,研究黑豆粉、抗性糊精和赤藓糖醇的添加量对营养复配预熟化发芽糙米粉品质的影响,并对复配发芽糙米粉的营养特性、卫生指标和贮藏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营养复配发芽糙米粉的最优配方为黑豆粉添加量20%、抗性糊精添加量8%、赤藓糖醇添加量4%。复配糙米粉营养价值提高,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在贮藏120 d后新鲜度变差但仍高于原粮糙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糙米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 微波预熟 营养复配糙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香辣牛肉牛肝菌酱工艺及游离氨基酸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罗秀群 孙光城 +4 位作者 林丹 许程剑 袁灿 何莲 贾洪锋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3,95,共9页
以牛肉、牛肝菌为主要原料,制作香辣牛肉牛肝菌酱。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采用感官评定法结合模糊数学评定法,得到产品最佳的工艺和配方,再将最佳配方的产品与对照组、市售的其他3类食用菌产品的色泽、质构和游离氨基酸含... 以牛肉、牛肝菌为主要原料,制作香辣牛肉牛肝菌酱。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采用感官评定法结合模糊数学评定法,得到产品最佳的工艺和配方,再将最佳配方的产品与对照组、市售的其他3类食用菌产品的色泽、质构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基础配方的基础上,香辣牛肉牛肝菌酱最佳牛肝菌添加量为120 g,辣椒粉添加量为9 g,五香粉添加量为2.5 g,炒制时间为8 min。香辣牛肉牛肝菌酱中的呈味氨基酸总含量占比为94.21%,其中鲜味氨基酸总含量占比最高,为51.40%。香辣牛肉牛肝菌酱中游离氨基酸以谷氨酸和精氨酸为主,此时酱体呈鲜甜味。产品A和产品B中TAV>1的氨基酸均为谷氨酸和精氨酸,鲜味氨基酸是香辣牛肉牛肝菌酱主要的风味成分。在聚类关系上,与市售产品相比,香辣牛肉牛肝菌酱与其他产品的风味差异明显。根据此配方制作出的香辣牛肉牛肝菌酱色泽红润,香气浓郁,酱体浓稠,氨基酸含量丰富,为牛肝菌酱产品的后续研究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了配方优化和风味特征的理论依据,为牛肝菌新产品的研发和精深加工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肝菌 牛肉酱 模糊数学 感官评价 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在酱牛肉感官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张春江 王宇 +3 位作者 臧明伍 杨君娜 韩凯 乔晓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0-62,共3页
选取色泽、组织状态、香气、口感、滋味和残留肉滋味为评价因素,通过计算确定各因素合理的权重,对七种具有代表性的酱牛肉产品进行了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客观而准确的区分出不同产品的优劣程度和等级,七种产品中... 选取色泽、组织状态、香气、口感、滋味和残留肉滋味为评价因素,通过计算确定各因素合理的权重,对七种具有代表性的酱牛肉产品进行了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客观而准确的区分出不同产品的优劣程度和等级,七种产品中以香港酱牛肉综合评价最高。模糊综合评判法可以广泛应用于酱牛肉等传统中式肉制品感官品质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酱牛肉 感官评价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综合感官评价法应用于木枣钙果复合饮料研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树俊 王翠连 +3 位作者 李佳益 张君梅 李乐 石玥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276-283,共8页
通过对不同枣品种基本营养成分的比较确定最佳试验原材料,选用响应面法设计原理,确定果胶酶和纤维素酶酶解木枣最优条件;结合正交试验和模糊数学综合感官评价法,确定木枣汁和钙果汁复配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最佳原材料为山西木枣;酶解木... 通过对不同枣品种基本营养成分的比较确定最佳试验原材料,选用响应面法设计原理,确定果胶酶和纤维素酶酶解木枣最优条件;结合正交试验和模糊数学综合感官评价法,确定木枣汁和钙果汁复配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最佳原材料为山西木枣;酶解木枣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6(g/m L),酶解时间2.6 h,复合酶添加量1 900 mg/L,此时提取率为74.87%;正交试验和模糊数学综合分析法确定木枣钙果复合饮料最佳配方为D2E3F1,即柠檬酸钠添加量0.025%,黄原胶0.2%,F-T-蛋白糖0.103%,在此条件下,木枣钙果复合饮料口感细腻,酸甜适中,具有浓浓的木枣钙果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综合感官评价 响应面法 正交试验 钙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的糯玉米汁感官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24
12
作者 刘春泉 林美娟 +2 位作者 宋江峰 李大婧 金邦荃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7-199,共3页
以江南花糯速冻玉米为原料,添加适量的甜味剂和酸度调节剂,调配出营养丰富、风味良好的糯玉米汁饮料,以色泽、香气、滋味和组织状态为评价因素,通过计算各因素合理的权重对9种糯玉米汁产品进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模糊数学综合... 以江南花糯速冻玉米为原料,添加适量的甜味剂和酸度调节剂,调配出营养丰富、风味良好的糯玉米汁饮料,以色泽、香气、滋味和组织状态为评价因素,通过计算各因素合理的权重对9种糯玉米汁产品进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能够客观准确区分出不同产品的等级。糯玉米汁的最佳配方为A2B2C3,即5.0%蔗糖、0.04%柠檬酸钠、9.0%麦芽糊精,按该配方制得的糯玉米汁色泽均匀,酸甜可口,组织细腻,糯玉米香味浓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汁 模糊数学 感官评价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和响应面法优化传统青稞酒发酵工艺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陈 阎莹莹 张文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3-208,共6页
该研究以青稞为原料,以酒曲为糖化发酵剂制备传统青稞酒。以酒精度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模糊感官评价法和响应面法优化传统青稞酒的发酵工艺条件,并对其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青稞酒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酒曲添加量3.6‰... 该研究以青稞为原料,以酒曲为糖化发酵剂制备传统青稞酒。以酒精度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模糊感官评价法和响应面法优化传统青稞酒的发酵工艺条件,并对其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青稞酒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酒曲添加量3.6‰、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2d,料液比1:2(g:mL)。在此优化条件下,传统青稞酒酒精度为6.50%vol,感官评分为93.16分,酒体微黄透亮,酒香突出,绵甜爽洌,醇厚细腻。传统青稞酒酸度、总糖、非糖固形物、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为3.42 g/L、5.50 g/L、14.66 g/L、0.17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青稞酒 发酵工艺优化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乌龙茶饮浸提工艺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健勇 唐杨 +2 位作者 董雪阳 林小秋 龚雪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58-162,178,共6页
[目的]优化乌龙茶浸提工艺。[方法]以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为评价指标,通过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构建综合评价体系,以模糊综合评价得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乌龙茶浸提工艺。[结果]各因素对乌龙茶浸提工... [目的]优化乌龙茶浸提工艺。[方法]以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为评价指标,通过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构建综合评价体系,以模糊综合评价得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乌龙茶浸提工艺。[结果]各因素对乌龙茶浸提工艺的影响表现为时间>料液比>温度>β-环状糊精添加量,乌龙茶浸提最优工艺为浸提温度75℃,β-环状糊精添加量0.1%,浸提时间30 min,料水比1∶100。[结论]经验证试验表明,在该条件下模糊综合评价得分最高,该法科学、稳定、可行,能为乌龙茶浸提工艺的研究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模糊数学 正交试验 综合评价 茶多酚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综合感官评价调味料酒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魏永义 郭明月 +1 位作者 尹军杰 王富刚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2-54,共3页
以色泽、香气、滋味、体态为评价因素,对四种调味料酒产品进行了模糊数学综合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四种调味料酒感官评定从高到低为752>346,568>647,该法能客观地区分出调味料酒的优劣。
关键词 调味料酒 模糊数学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的剁椒感官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51
16
作者 胡璇 夏延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5-98,共4页
选择3种不同品牌的剁椒作为感官评价对象,运用改进后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剁椒的感官质量进行评定,同时利用质构仪和色差计对样品的质构和色泽进行测定,进一步验证评判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糊评判方法在处理模糊程度高的... 选择3种不同品牌的剁椒作为感官评价对象,运用改进后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剁椒的感官质量进行评定,同时利用质构仪和色差计对样品的质构和色泽进行测定,进一步验证评判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糊评判方法在处理模糊程度高的感官综合评价问题时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剁椒 感官评价 质构 色泽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综合感官评价的酥鱼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树萍 杜险峰 +1 位作者 石长波 芦健萍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22,共4页
为了优化酥鱼的加工工艺,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考察了鱼的质量、油炸温度、油炸时间及焖制时间对酥鱼品质的影响。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方法,对酥鱼的色泽、组织状态、滋味、香味、口感进行了感官特性的分析,形成酥鱼加工工艺最佳... 为了优化酥鱼的加工工艺,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考察了鱼的质量、油炸温度、油炸时间及焖制时间对酥鱼品质的影响。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方法,对酥鱼的色泽、组织状态、滋味、香味、口感进行了感官特性的分析,形成酥鱼加工工艺最佳的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选用180g大小的新鲜鲤鱼肉块,采用油炸温度227℃,油炸时间20min,再小火焖制4h,可获得最佳品质的酥鱼。在该条件下制作的酥鱼,外观呈明亮的酱红色,形状完整、无缺损,咸淡适中,具有口感酥软、骨酥肉香的酥鱼特有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酥鱼 模糊数学 正交试验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模糊数学对搅拌型酸奶进行感官综合评价 被引量:12
18
作者 郭奇慧 包志华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2-64,共3页
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对3种不同品牌的搅拌型酸奶感官质量进行评价,同时利用质构仪对样品的质构进行测定,用以验证评判结果的准确性。结果显示,应用该方法评价搅拌型酸奶感官质量,具有方便、快捷和准确的特点。
关键词 搅拌型酸奶 感官评价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综合感官评价的红松针茶饮料的制作 被引量:21
19
作者 刘静波 吴丽英 +3 位作者 宫新统 张燕 董立维 董红竹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7期308-311,共4页
以红松松针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方法研究了红松针茶饮料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红松针茶饮料的最佳制作条件为:新鲜松针在3%~5%的食用NaCl溶液中浸泡12~24h,恒温干燥箱40℃干燥1h,180℃条件... 以红松松针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方法研究了红松针茶饮料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红松针茶饮料的最佳制作条件为:新鲜松针在3%~5%的食用NaCl溶液中浸泡12~24h,恒温干燥箱40℃干燥1h,180℃条件下远红外食品电烘炉中炒茶15min,100℃水提30min,在调配时绵糖添加量为3.5%,木瓜果粉添加量为0.15%,异维生素C钠的添加量为O.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松针 茶饮料 模糊数学综合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综合感官评价的甘薯淀粉面包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36
20
作者 孙莹 苗榕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80-185,共6页
为了提高面包营养价值,改善滋味,降低面包老化速度,延长保质期,将甘薯淀粉添加到面包当中,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配方(甘薯淀粉、黄油、干酵母的添加量)及加工工艺(一次醒发时间、醒发温度和烘焙时间)对面包感官性状和质构的影响。... 为了提高面包营养价值,改善滋味,降低面包老化速度,延长保质期,将甘薯淀粉添加到面包当中,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配方(甘薯淀粉、黄油、干酵母的添加量)及加工工艺(一次醒发时间、醒发温度和烘焙时间)对面包感官性状和质构的影响。基于模糊数学的评价方法评价甘薯淀粉面包的品质,对甘薯淀粉面包的形状、色泽、松软度、香味、滋味进行感官性质的分析。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混合粉(小麦粉+甘薯淀粉)150 g,甘薯淀粉的含量为15 g、黄油15 g、干酵母5.5 g;最优加工工艺为一次醒发时间为60 min、醒发温度为25℃、烘焙时间为9 min;最优条件下其硬度为27.95 N,弹性为15.18 mm,咀嚼性为228.30 m J,胶粘性为15.05 N。按此条件制作的甘薯淀粉面包色泽金黄,外形饱满,柔软适口具有甘薯淀粉面包特有的风味,为甘薯淀粉面包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丰富面包种类,拓宽甘薯淀粉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淀粉 面包 模糊数学 感官评价 配方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