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糊性政策执行模式的动态转换逻辑——以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政策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发新 李雪伟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目的:在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条件下,模糊性日益成为公共政策的显要属性。缘于模糊性,政策执行过程往往伴随执行模式的动态转换,而学界对该转换过程和机制缺乏足够探讨。方法:本研究基于修正的模糊—冲突模型和多源流模型,构建了一个解... 目的:在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条件下,模糊性日益成为公共政策的显要属性。缘于模糊性,政策执行过程往往伴随执行模式的动态转换,而学界对该转换过程和机制缺乏足够探讨。方法:本研究基于修正的模糊—冲突模型和多源流模型,构建了一个解释模糊性政策执行模式动态转换的分析框架,并以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政策为例对模式转换逻辑进行了阐释。结果:同一项模糊性政策在执行中会经历从试验性执行到象征性执行,再到政治性执行,最终进入常态化行政性执行的动态转换过程。促使执行模式转换的原因与对应阶段的主导动力源流密不可分。结论与建议:细化的执行手段、清晰的权责关系、自上而下的高位推动、充足的执行资源及数字化技术都有助于降低政策的模糊性和冲突性,提升政策执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性政策 政策执行 模糊—冲突模型 多源流模型 执行模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性社会政策的双轨执行与运作逻辑--以上海“政策找人”为分析中心 被引量:8
2
作者 赵方杜 彭烨玲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7-136,256,共11页
随着“乌卡时代”的来临,模糊性愈发成为当前社会政策的重要属性。基于上海“政策找人”的实践经验,对这一社会救助领域的模糊性政策的执行过程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垂直性政策执行链,政策执行主体倾向于通过提高政策模糊性的... 随着“乌卡时代”的来临,模糊性愈发成为当前社会政策的重要属性。基于上海“政策找人”的实践经验,对这一社会救助领域的模糊性政策的执行过程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垂直性政策执行链,政策执行主体倾向于通过提高政策模糊性的方式降低政策冲突性,在从国家、省市到区的政策传递中,逐渐由试验性执行转为行政性执行再转为试验性执行,由此产生了政策执行的第一重偏差——政策目标缩减;在基层政策执行链,政策执行主体以降低模糊性的方式来应对政策执行中的冲突性,在高支持性情境中由试验性执行转向行政性执行,在低支持性情境中则由试验性执行转向象征性执行乃至政治性执行,由此产生了政策执行的第二重偏差——政策目标替代。对复杂环境下的模糊性政策执行,需要进一步关注中间层级政府对政策执行的再模糊化策略,以及对政策执行偏差的情境性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性政策 政策执行偏差 模糊—冲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政策的模糊性与实现形式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灵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7-116 139-14,139-140,共8页
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是我国未来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建设的基本方向,然而,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政策的模糊性以及实现形式的不确定性阻碍了其科学贯彻落实和政策目标的实现。本文首先从起算时点、衔接过渡方式、... 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是我国未来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建设的基本方向,然而,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政策的模糊性以及实现形式的不确定性阻碍了其科学贯彻落实和政策目标的实现。本文首先从起算时点、衔接过渡方式、土地承包期限、土地权能响应状态、配套的利益协调机制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政策的模糊性。然后,基于五个方面模糊性的化解,从公平和效率的理论视角构建起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政策的实现形式。最后,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政策的模糊性化解以及顺利贯彻落实需要做到三点:第一,应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之纳入法律轨道;第二,妥善解决相应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前瞻性问题;第三,推动土地产权制度、征地补偿制度与户籍制度的联动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土地承包关系 长久不变 政策模糊 实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点政策的模糊性与扩散模式分析——一个新的解释框架与实践样态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兆友 郑晓敏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6-36,M0004,共12页
政策试点推动了中国改革进程,是理解中国政策扩散的本土化机制。相较于西方联邦制国家分散的政治结构,中国的政策扩散是建立在纵横交织的府际关系基础之上的,央地政府权力处于动态调整过程中。模糊性是政府在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过程中... 政策试点推动了中国改革进程,是理解中国政策扩散的本土化机制。相较于西方联邦制国家分散的政治结构,中国的政策扩散是建立在纵横交织的府际关系基础之上的,央地政府权力处于动态调整过程中。模糊性是政府在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将其嵌入政策扩散,就为解释政策属性与扩散模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根据政策模糊性这一属性,将试点政策的扩散模式分为倡议式、扩张式、驱动式、互动式四种类型,可以了解不同类型扩散模式的内涵和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政策试点 政策扩散 试点政策 政策模糊 “先行先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模糊性、内外部监督与试点初期执行:基于“新农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白桂花 朱旭峰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45,共7页
中国许多政策是从试点开始逐渐发展成完整的全国性制度的。开展政策试点的初期,地方政府都会面临政策内容的模糊和来自中央政府的压力。本文研究各级地方政府在政策试点初期,面临政策模糊性较高时,政府内部监督(即上级政府的监督)和外... 中国许多政策是从试点开始逐渐发展成完整的全国性制度的。开展政策试点的初期,地方政府都会面临政策内容的模糊和来自中央政府的压力。本文研究各级地方政府在政策试点初期,面临政策模糊性较高时,政府内部监督(即上级政府的监督)和外部监督(人大和政协的监督)对试点执行的影响。本文利用新农合试点初期X省和Y省的四个县(市)的试点执行情况,进行比较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在试点初期,基层政府会面临政策内容、岗位职责等方面的模糊性。这时如果仅仅依靠上级政府用控制型的硬性指标监督基层政府,容易导致基层政府的歪曲执行。但是,当内部和外部监督相结合时,监督有利于基层政府的政策执行和政策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模糊 内外部监督 试点初期 “新农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