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库洪水调度系统的模糊循环迭代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本德 于义彬 +1 位作者 刘金禄 王淑英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3-237,共5页
多目标水库洪水调度目标的权重确定一直是实际防洪调度中的难点,针对过去单一考虑主观权重或客观权重的多目标决策模式的缺陷,通过引入权重折衷系数的概念,提出了兼顾主观决策与客观决策统一的模糊循环迭代模型,可以同时得到方案优属度... 多目标水库洪水调度目标的权重确定一直是实际防洪调度中的难点,针对过去单一考虑主观权重或客观权重的多目标决策模式的缺陷,通过引入权重折衷系数的概念,提出了兼顾主观决策与客观决策统一的模糊循环迭代模型,可以同时得到方案优属度和目标权重。由于模型同时考虑了决策者意图和方案本身属性,使方案排序结果更为合理适用,将其应用于水库洪水调度方案的评价中,实例表明,该模型科学、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洪水调度 模糊循环迭代模型 折衷系数 多目标决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模型的陕西省农业干旱风险评估与区划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迪 张海涛 +2 位作者 何斌 王全九 周蓓蓓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30-241,共12页
为了加强陕西省农业干旱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能力,以10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选择表征农业干旱风险的危害性、暴露性、脆弱性和抗旱能力等方面的17个代表性指标,建立了具有区域适用性的农业干旱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方法... 为了加强陕西省农业干旱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能力,以10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选择表征农业干旱风险的危害性、暴露性、脆弱性和抗旱能力等方面的17个代表性指标,建立了具有区域适用性的农业干旱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方法构建了农业干旱风险评估模型,并结合GIS技术,对陕西省农业干旱风险进行评估和区划研究。结果表明:全省农业干旱风险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和规律性,极严重-严重干旱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榆林、渭南、商洛地区;中度干旱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延安、宝鸡和咸阳地区;一般-轻度干旱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铜川、安康、西安和汉中地区,农业干旱风险总体呈北部地区大于南部地区,关中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的特点。依据研究结果,为管理部门决策制定提出了不同风险区抗旱减灾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 风险区划 地理信息系统 模糊聚类循环模型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内蒙古段流凌预报可变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模型 被引量:10
3
作者 冀鸿兰 卞雪军 徐晶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17,共4页
为了模拟黄河内蒙古段冰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可变模糊集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可变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模型来预报黄河内蒙古段巴彦高勒站流凌日期。选定初始权重矩阵、初始模糊聚类矩阵、初始模糊聚类中心矩阵,应用迭代公式求得最优权重矩... 为了模拟黄河内蒙古段冰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可变模糊集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可变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模型来预报黄河内蒙古段巴彦高勒站流凌日期。选定初始权重矩阵、初始模糊聚类矩阵、初始模糊聚类中心矩阵,应用迭代公式求得最优权重矩阵、最优模糊聚类矩阵、最优模糊聚类中心矩阵,建立符合相关性要求的回归方程,从而实现预报识别检验。将模型预报结果与实测值对比分析,预报结果合格率达到80%,属于甲等预报方案,表明基于物理成因分析和数学理论的可变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模型可用于黄河内蒙古段的流凌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凌 可变模糊聚类循环模型 流凌预报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模型的地方水利发展现状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海涛 谢新民 +1 位作者 钟玉秀 付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5-139,共5页
针对201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2020年基本建成四大体系的目标任务,通过制定17个评价指标,建立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模型,从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水利科学发展制度体系建设方面对2009年全国水利... 针对201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2020年基本建成四大体系的目标任务,通过制定17个评价指标,建立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模型,从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水利科学发展制度体系建设方面对2009年全国水利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东部水利发展水平总体优于中、西部,华东地区水利发展水平最高,西北地区最低;揭示了地方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为今后我国地方水利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水利 发展现状 评价指标体系 模糊聚类循环模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水利保障能力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翔南 张海涛 +1 位作者 谢新民 贺华翔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16,共5页
为了研究辽宁省水利建设能否保障该省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以辽宁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为依托,建立一套水利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聚类综合评判模型和主客观赋权方法,对辽宁省各地市水利保障能力进行排序。评价结果... 为了研究辽宁省水利建设能否保障该省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以辽宁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为依托,建立一套水利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聚类综合评判模型和主客观赋权方法,对辽宁省各地市水利保障能力进行排序。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各地市水利发展很不平衡,需要因地制宜,科学调整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保障能力 指标体系 模糊聚类循环模型 主客观赋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