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斗双频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赵琳 孙治国 +3 位作者 杨福鑫 张洁 谭波 李亮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91,共9页
为了全面评估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的性能,本文基于北斗B1I/B3I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PPP-AR)模型,通过设计宽巷、窄巷部分模糊度子集选取的质量控制策略以保障模糊度固定的可靠性,对全球36个... 为了全面评估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的性能,本文基于北斗B1I/B3I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PPP-AR)模型,通过设计宽巷、窄巷部分模糊度子集选取的质量控制策略以保障模糊度固定的可靠性,对全球36个测站60 d的静态数据进行性能评估。研究表明:在首次固定时间、固定解收敛时间和固定成功率方面,亚太BDS-2/3最好,亚太BDS-3次之,非亚太BDS-3最差。虽然BDS-2/3的平均固定成功率最高,但高度角优先固定方法未顾及固定成功率对PPP-AR核检的影响,使得部分观测时间的固定成功率有所下降。北斗固定解定位精度均为厘米级,以亚太BDS-2/3静态模式为例,北、东、天的均方根值分别为0.7、0.6和1.9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 双频无电离层组合 宽巷 窄巷 部分模糊子集选取 质量控制 角优先固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频间钟偏差改正的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
2
作者 张兵良 方卓 王立诗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4-502,共9页
针对频间钟偏差(IFCB)影响三频非差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PPP-AR)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历元差分(ED)的方法估计全球定位系统(GPS)、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IFCB;分析了GPS、Galileo和BDS卫星面... 针对频间钟偏差(IFCB)影响三频非差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PPP-AR)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历元差分(ED)的方法估计全球定位系统(GPS)、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IFCB;分析了GPS、Galileo和BDS卫星面向相位的(PIFCB)时变特性,评估了IFCB改正对GPS Block IIF卫星超宽巷(EWL)未校准相位延迟(UPD)和GPS三频非差非组合PPP-A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PS、Galileo和BDS卫星的PIFCB时变序列峰值分别约为10 cm、3cm和5 cm。IFCB改正可以显著提高GPS Block IIF卫星超宽巷UPD的稳定性和三频非差非组合PPP-AR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间钟偏差 未校准相位延迟 精密单点定位 模糊度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BDS-3新频点的四频快速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方法
3
作者 杨福鑫 李家祥 +3 位作者 郑传磊 孙治国 程建华 赵琳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7,共7页
整周模糊度固定是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实现快速厘米级定位的关键。传统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窄巷模糊度固定存在组合观测噪声放大而导致固定成功率低的问题,进而影响PPP的收敛时间。为此,该文联合北斗全球卫星导航... 整周模糊度固定是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实现快速厘米级定位的关键。传统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窄巷模糊度固定存在组合观测噪声放大而导致固定成功率低的问题,进而影响PPP的收敛时间。为此,该文联合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3)播发的新频点,提出了一种兼顾组合噪声抑制的四频无电离层快速PPP模糊度固定方法,并结合自制教学仪器设计了实验流程。该方法利用搭建的基准站和试验车构建静态和动态的实验场景,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四频方法所提方法,的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在静态和动态场景下分别提升了8.4%和15.8%,显著提成了PPP的收敛时间。该文对多频PPP的模糊度固定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多频观测量组合对加快模糊度固定的优势及误差抑制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 整周模糊度固定 四频 无电离层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与BDS-3融合非组合动态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性能评估
4
作者 翟燕 谢瑞 杨莉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共4页
本文对比分析了GPS、BDS-3及GPS+BDS-3双系统融合非组合动态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性能。结果表明,GPS+BDS-3双系统融合增加了可观测卫星数,优化了空间几何结构,有效地减少了首次模糊度固定时间,提高了模糊度固定率,改善了定位精度。GP... 本文对比分析了GPS、BDS-3及GPS+BDS-3双系统融合非组合动态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性能。结果表明,GPS+BDS-3双系统融合增加了可观测卫星数,优化了空间几何结构,有效地减少了首次模糊度固定时间,提高了模糊度固定率,改善了定位精度。GPS平均首次模糊度固定时间与固定率分别为28.7 min和98.6%,收敛后水平、高程和三维方向定位精度分别为0.9、1.7和1.9 cm;BDS-3平均首次模糊度固定时间与固定率分别为47.2 min和96.9%,收敛后水平、高程和三维方向定位精度分别为1.4、2.5和2.7 cm;GPS+BDS-3双系统融合平均首次模糊度固定时间与固定率分别达13.2 min和99.5%,收敛后水平、高程和三维方向定位精度分别为0.8、1.6和1.8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BDS-3融合 非组合PPP 模糊度固定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网建模辅助的RTK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
5
作者 赵彩霞 孙蕊 +2 位作者 蒋磊 盛琪 钟德政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51,共13页
针对传统部分模糊度固定(PAR)方法在复杂城市区域中难以准确评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观测信息的质量,导致单历元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的模糊度固定率和定位精度通常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格网建模辅助的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以提升单历... 针对传统部分模糊度固定(PAR)方法在复杂城市区域中难以准确评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观测信息的质量,导致单历元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的模糊度固定率和定位精度通常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格网建模辅助的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以提升单历元RTK在城市环境中的精度与可用性:通过多日连续采集相同城市区域内的GNSS先验信息,离线构建一种基于集成装袋树(EBT)的伪距误差格网预测模型,从而获得该格网模型覆盖范围内各观测卫星的伪距误差预测规则;然后,基于用上述规则在线预测得到的伪距误差结果,提出一种格网建模辅助的部分模糊度子集确定方法,用于提升单历元RTK的模糊度固定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算法相较于传统的全模糊度固定算法和基于卫星高度角辅助的PAR算法,能显著提高单历元RTK在复杂城市区域中的模糊度固定成功率,从传统算法的37.37%和64.95%提高到85.24%,RTK三维定位精度的提升率则分别达到43.56%和3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 格网建模 伪距误差预测 部分模糊度固定(P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模糊度固定产品的PPP-AR定位性能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开放 乔书波 +3 位作者 肖国锐 李明 魏浩鹏 肖正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97-1002,共6页
基于CODE、GFZ、CNES、武汉大学PRIDE实验室和内部估计的模糊度固定产品,从收敛时间、首次固定时间及定位精度等方面进行PPP-AR固定性能的研究。实验选用2022年40个IGS测站7 d的观测数据和各模糊度固定产品配套使用的精密产品,结果表明... 基于CODE、GFZ、CNES、武汉大学PRIDE实验室和内部估计的模糊度固定产品,从收敛时间、首次固定时间及定位精度等方面进行PPP-AR固定性能的研究。实验选用2022年40个IGS测站7 d的观测数据和各模糊度固定产品配套使用的精密产品,结果表明,在置信度为95%的静态解算模式下,5种产品在解算时间为1 h时固定解较浮点解定位精度提升最明显,分别提升46.58%(3.4 cm)、41.10%(3.0 cm)、45.21%(3.3 cm)、34.25%(2.5 cm)和41.10%(3.0 cm)。仿动态解算模式下,5种产品E、N方向的定位精度都能达到mm级,U方向较浮点解精度提升较小,其中使用GBM产品的精度提升最小,E、N、U方向分别提高72.73%(2.4 cm)、47.37%(0.9 cm)、5.41%(0.2 cm);提升效果较好的是WUM和COM产品,分别为81.82%(2.7 cm)、63.16%(1.2 cm)、24.32%(1.1 cm)和81.82%(2.7 cm)、63.16%(1.2 cm)、15.58%(0.8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模糊度固定 相位小数偏差 整数钟 观测值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GⅢ抗差估计的GNSS部分模糊度固定改进算法
7
作者 薛佳琦 杜源 +2 位作者 张勤 景策 王梦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5-1160,共6页
针对滑坡等复杂环境下GNSS观测数据受高遮挡、多路径等因素影响,易使模糊度固定成功率降低进而导致定位可靠性变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GGⅢ抗差估计的GNSS部分模糊度固定改进算法。通过引入抗差估计算法,削弱粗差对参数估计的影响,提... 针对滑坡等复杂环境下GNSS观测数据受高遮挡、多路径等因素影响,易使模糊度固定成功率降低进而导致定位可靠性变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GGⅢ抗差估计的GNSS部分模糊度固定改进算法。通过引入抗差估计算法,削弱粗差对参数估计的影响,提升浮点模糊度精度;此外,为避免残余误差对后续整周模糊度解算产生影响,采用基于条件方差矩阵法的部分模糊度固定改进策略,进一步提升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全模糊度固定方法,该算法可显著提高模糊度固定率,3个测站分别提升5.9%、52.7%、48.0%;同时,相比于传统的卡尔曼滤波算法,改进的抗差估计算法可明显改善模糊度固定错误的情况,极大提升GNSS定位精度,水平方向RMS优于1cm,高程方向RMS优于2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监测 抗差估计 GNSS部分模糊度固定 成功率指标法 条件方差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分模糊度固定技术的RTK定位改进算法 被引量:6
8
作者 熊杰 马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3-917,共5页
差分卫导实时动态定位(RTK)的定位精度取决于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固定算法的成功率。LAMBDA(Least-Squares Ambiguity Decorrelation Adjustment)算法作为最有效的模糊度在航固定算法,其效能易受卫星故障、多径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为提高L... 差分卫导实时动态定位(RTK)的定位精度取决于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固定算法的成功率。LAMBDA(Least-Squares Ambiguity Decorrelation Adjustment)算法作为最有效的模糊度在航固定算法,其效能易受卫星故障、多径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为提高LAMBDA算法的成功率,引入部分模糊度固定技术。改进后的RTK定位算法以模糊度方差值为序,逐步剔除具有相对最大方差的模糊度并利用LAMBDA算法固定剩余的模糊度,直至模糊度固定成功。双动运动平台实测结果表明,改进后的RTK定位的模糊度固定成功率达到100%,其中首次固定成功率达到98.3%。与导航领域公认的事后处理软件定位结果相比,改进后的RTK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卫导 实时动态定位 部分模糊度固定 模糊度固定 首次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单点定位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赵兴旺 张翠英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44,68,共9页
提出一种新的模糊度固定方法,并把算法应用到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中,将模糊度进行选择固定,以实现恶劣环境下快速、有效获得较高PPP固定解的目的。该方法以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和Ratio因子为约束条件,基于最小方... 提出一种新的模糊度固定方法,并把算法应用到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中,将模糊度进行选择固定,以实现恶劣环境下快速、有效获得较高PPP固定解的目的。该方法以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和Ratio因子为约束条件,基于最小方差优先固定的模糊度子集选取方法实现PPP中模糊度的部分固定。算例从模糊度固定可靠性、收敛速度以及PPP固定解精度等方面对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使得PPP模糊度固定的平均可靠性比传统固定方法提高了近一倍、参数解算的平均收敛时间缩短了1/4左右。因此,更适合在初始阶段观测信息较少或残余误差较大而难以固定全部模糊度的时候,快速获得较高精度的PPP固定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模糊度固定 模糊子集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度固定解PPP/INS紧组合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帅 孙付平 张伦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89-2394,共6页
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ifferenc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DGPS)与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所构成的组合定位测姿系统已广泛应用于高精度移动测量领域,但由于需要基准站支持,该系统作业范围有限、作业复杂且成本... 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ifferenc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DGPS)与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所构成的组合定位测姿系统已广泛应用于高精度移动测量领域,但由于需要基准站支持,该系统作业范围有限、作业复杂且成本高。模糊度为浮点解的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与INS所构成的组合系统,虽不需要架设基准站,但定位精度有限且收敛时间较长,其原因就在于模糊度为浮点解。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将模糊度为固定解的PPP与INS进行紧组合,给出了该新组合详细的观测模型和系统模型。实测车载组合导航实验对新组合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仅用单台GPS接收机,只需约10余分钟就能获取首次固定解;一旦实现固定,新组合的位置误差迅速由分米级降低到稳定的厘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模糊度固定 惯性导航系统 紧组合 定位测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BDS-3/Galileo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 被引量:11
11
作者 袁兴明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年第5期84-91,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多系统组合精密单点定位(PPP)精度和收敛速度,提出一种GPS/BDS-3/Galileo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AR)方法:利用武汉大学发布的多系统相位小数偏差产品(FCB),采用无电离层组合PPP模型,实现全球定位...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多系统组合精密单点定位(PPP)精度和收敛速度,提出一种GPS/BDS-3/Galileo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AR)方法:利用武汉大学发布的多系统相位小数偏差产品(FCB),采用无电离层组合PPP模型,实现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BDS-3)/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三系统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解算(PPP-AR);并通过对PPP收敛速度以及定位精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来评估组合后的定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数据观测质量方面,地面观测站同时观测三系统卫星总数可以达到31颗;三系统各频点的多路径误差基本在0.3 m以内,三系统各频点的信噪比基本在37 dB·Hz以上;在采用FCB产品进行PPP-AR方面,定位收敛时间优于11.25 min,东、北、天(E、N、U)3个方向的定位精度分别优于1.5、1.1、4.7 cm;相对于PPP浮点解的结果,三系统组合PPP-AR在定位收敛时间和定位结果方面分别提升21%和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PPP) 模糊度固定 收敛时间 定位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GPS单历元整周模糊度固定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会 郑衍宁 +1 位作者 徐琪尧 王胜利 《导航定位学报》 2016年第2期57-61,共5页
传统的LAMBDA算法一般需要利用多个历元的观测数据,所需观测时间相对较长;同时确定模糊度的过程中需要对周跳进行探测和修复,以决定是否继续搜索确定模糊度,或是开始下一轮搜索。提出一种标准相位-伪码组合(MW组合)解算单历元模糊度的方... 传统的LAMBDA算法一般需要利用多个历元的观测数据,所需观测时间相对较长;同时确定模糊度的过程中需要对周跳进行探测和修复,以决定是否继续搜索确定模糊度,或是开始下一轮搜索。提出一种标准相位-伪码组合(MW组合)解算单历元模糊度的方法:在宽巷模糊度搜索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宽巷模糊度候选集合,直接取整求解L1载波模糊度;并将L1固定解代入双差观测方程中进行最小二乘解算,依据单位权中误差确定最优的宽巷模糊度组合,实现单历元整周模糊度快速固定。结果表明,采用MW组合的单历元模糊度固定法的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可达到94.77%。该方法避免了模糊度解算中的秩亏问题,无需进行周跳探测,可用于动态实时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度固定 MW组合 单历元解算 整周模糊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模糊度固定的多基线解算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建 向常淦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53-1256,共4页
采用非差观测值构建误差方程,通过等价变换消除卫星钟差参数和接收机钟差参数,建立多个测站的联合等价双差观测方程。针对联合方程等价模糊度个数较多、相关性较强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部分模糊度固定(PAR)方法。该方法将等价模糊度... 采用非差观测值构建误差方程,通过等价变换消除卫星钟差参数和接收机钟差参数,建立多个测站的联合等价双差观测方程。针对联合方程等价模糊度个数较多、相关性较强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部分模糊度固定(PAR)方法。该方法将等价模糊度按照方差大小升序排列,通过循环剔除最大方差模糊度并进行Ratio检验,最终实现部分模糊度的固定。实例计算表明,相比完全模糊度固定(FAR)方法,PAR方法不仅具有更高的模糊度固定率和成功率,且提高了多基线精密定位的可用性,其坐标解算精度与FAR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价模糊 等价观测方程 多基线 部分模糊度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失败率检验的长距离参考站网模糊度固定
14
作者 张明 刘晖 +2 位作者 冯彦同 周鹏 李伟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3-107,共5页
对于长距离参考站网模糊度固定而言,Ratio检验和三角形模糊度闭合差(Triangle Ambiguities Closure Error,TACE)检验是最常用的两种模糊度检验手段,一般认为通过这两种检验后即可将模糊度固定。但事实上,在此情况下,模糊度被错误固定的... 对于长距离参考站网模糊度固定而言,Ratio检验和三角形模糊度闭合差(Triangle Ambiguities Closure Error,TACE)检验是最常用的两种模糊度检验手段,一般认为通过这两种检验后即可将模糊度固定。但事实上,在此情况下,模糊度被错误固定的情况经常出现。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网解失败率(Network Failure Probability,NFP)检验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计算出通过Ratio检验和TACE检验前提下参考站网模糊度固定的失败率。实验表明,当参考站数量小于等于8时,附加NFP检验后模糊度固定的正确率最高提高了25.4%,平均提高了8.1%,初始化成功率平均提高了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败率 长距离 参考站网 模糊度固定 模糊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则化的GPS/BDS单频单历元模糊度固定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静 赵兴旺 +1 位作者 刘超 张翠英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83-1087,共5页
针对单频单历元模糊度固定中的秩亏问题,给出一种基于双差载波系数阵奇异值分解的正则化方法。通过对坐标改正参数进行约束,改善法矩阵的病态性,并结合LAMBDA方法实现单历元模糊度固定。采用长度不同的两组GPS/BDS基线数据进行单频单历... 针对单频单历元模糊度固定中的秩亏问题,给出一种基于双差载波系数阵奇异值分解的正则化方法。通过对坐标改正参数进行约束,改善法矩阵的病态性,并结合LAMBDA方法实现单历元模糊度固定。采用长度不同的两组GPS/BDS基线数据进行单频单历元模糊度解算,并与选权拟合法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5.8m基线BDS系统模糊度解算成功率提高17.61%,2.34km基线GPS、BDS及GPS/BDS模糊度解算成功率分别提高4.67%、3.56%和3.63%。当截止高度角为10°时,E、N方向定位精度达到mm级,U方向达到mm至cm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频单历元 正则化 GPS/BDS 模糊度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北斗三频长基线模糊度固定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庄文泉 王利 +1 位作者 郝明 崔笃信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8-272,共5页
针对TCAR法在北斗三频长基线模糊度固定中成功率不高的问题,提出采用滑动窗口的方法对EWL、WL和NL模糊度进行固定。通过实验分析窗口大小与模糊度固定成功率的关系得出,在长距离定位中,模糊度固定成功率主要受到电离层延迟和对流层延迟... 针对TCAR法在北斗三频长基线模糊度固定中成功率不高的问题,提出采用滑动窗口的方法对EWL、WL和NL模糊度进行固定。通过实验分析窗口大小与模糊度固定成功率的关系得出,在长距离定位中,模糊度固定成功率主要受到电离层延迟和对流层延迟的影响。因此采用滑动窗口固定EWL和WL模糊度后,通过GIF-TCAR法解算NL模糊度,同时使用滑动窗口法来固定NL模糊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北斗三频实时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AR 北斗三频 长基线 模糊度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GNSS融合的GPS PPP模糊度固定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赫 孙付平 +2 位作者 刘帅 满小三 李海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39,71,共6页
通过BDS/GPS/GLONASS组合的方式加速PPP的收敛,利用整数相位钟法实现GPS PPP模糊度的固定,并通过6个MGEX测站的数据进行PPP动态实验。结果表明,固定解的精度优于浮点解,而基于BDS/GPS/GLONASS融合的PPP固定解定位精度优于单GPS PPP固定... 通过BDS/GPS/GLONASS组合的方式加速PPP的收敛,利用整数相位钟法实现GPS PPP模糊度的固定,并通过6个MGEX测站的数据进行PPP动态实验。结果表明,固定解的精度优于浮点解,而基于BDS/GPS/GLONASS融合的PPP固定解定位精度优于单GPS PPP固定解;GPS固定解PPP平均模糊度首次固定时间(TTFF)为46.1min,而基于BDS/GPS/GLONASS融合的固定解PPP首次固定时间仅为25.8min,相应的模糊度固定率也由78.6%增加到8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S/GPS/GLONASS 精密单点定位 整数相位钟法 首次固定时间 模糊度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迭代加权模糊度函数法的单历元模糊度固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迪 何文涛 蔺晓龙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6-59,125,共5页
为提高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在复杂环境下的定向成功率,将迭代加权的思想与模糊度函数法(AFM)相结合,提出迭代加权模糊度函数法(IWAFW)。基于AFM算法,通过设计新的适应度函数,利用残差计算权重,实现对不同卫星信号权重的自动调节,并结... 为提高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在复杂环境下的定向成功率,将迭代加权的思想与模糊度函数法(AFM)相结合,提出迭代加权模糊度函数法(IWAFW)。基于AFM算法,通过设计新的适应度函数,利用残差计算权重,实现对不同卫星信号权重的自动调节,并结合惯性传感器给出的姿态信息,压缩搜索空间,降低计算量。通过实测试验验证,在复杂环境中,相比于AFM和带基线长度约束的最小二乘模糊度去相关算法(CLAMBDA),该算法能够有效提高模糊度固定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卫星定向 模糊度固定 模糊函数法 迭代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模型的BDS-3/GPS/Galileo三频模糊度固定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杨 吴明魁 +1 位作者 刘万科 罗小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22-727,744,共7页
基于实测数据评估基于无几何(geometry-free,GF)模型的BDS-3/GPS/Galileo三频模糊度固定性能。首先给出适用于BDS-3/GPS/Galileo短基线TCAR(triple-frequency carrier ambiguity resolution)算法的三频线性组合;然后基于不同长度的实测... 基于实测数据评估基于无几何(geometry-free,GF)模型的BDS-3/GPS/Galileo三频模糊度固定性能。首先给出适用于BDS-3/GPS/Galileo短基线TCAR(triple-frequency carrier ambiguity resolution)算法的三频线性组合;然后基于不同长度的实测短基线数据,评估BDS-3/GPS/Galileo超宽巷、宽巷及窄巷模糊度单历元固定性能。结果表明,对于5 m、3.6 km和13.1 km三条基线,BDS-3/GPS/Galileo超宽巷模糊度固定率相当(99.7%以上),BDS-3/GPS宽巷模糊度固定率(97.2%以上)略优于Galileo(93.0%以上),BDS-3窄巷模糊度固定率(92.2%以上)略优于GPS/Galileo(89.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S-3 GALILEO GPS 三频模糊度固定 线性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与GLONASS单历元模糊度固定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国泽 李博峰 沈云中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4-198,共5页
应用适合于处理由相同类型接收机组成的短基线的模糊度固定方法,采用实测数据计算分析GPS与GLONASS单历元双差模糊度的固定效果。结果表明,GPS单历元双差模糊度成功固定的比例略高于GLONASS。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GLONASS 模糊度固定 单历元 相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