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法和多元线性回归理论的铣床热误差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余蔚荔 王素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35,共4页
为了降低铣床主轴旋转受温度影响而产生的位移变形量,提高铣床对零件的加工精度,采用了模糊C均值聚类法和多元线性回归理论对铣床主轴的热误差进行建模,实现铣床主轴加工误差值最小化;分析了模糊C均值聚类法筛选最优值的迭代过程,对铣... 为了降低铣床主轴旋转受温度影响而产生的位移变形量,提高铣床对零件的加工精度,采用了模糊C均值聚类法和多元线性回归理论对铣床主轴的热误差进行建模,实现铣床主轴加工误差值最小化;分析了模糊C均值聚类法筛选最优值的迭代过程,对铣床上不同位置的测量温度值进行分组,筛选出每组的最优温度值;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理论,对铣床热误差理论预测模型进行了推导,通过实验验证多元线性回归理论所创建的热误差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补偿前,铣床主轴Y方向和Z方向受温度影响产生的热误差最大值分别为45.0μm和28.0μm;补偿后铣床主轴Y方向和Z方向受温度影响产生的热误差最大值分别为3.2μm和3.8μm,误差范围都在4μm以内。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和多元线性回归理论对铣床热误差进行补偿,铣床主轴运转受温度影响所产生的误差明显降低,从而提高了主轴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床 模糊C均值聚类 多元线性回归 热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模糊C均值法的电网故障元件定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莲 李钊 蒋东荣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3年第1期66-70,共5页
基于WAMS的实时测量信息,提出了利用改进模糊C均值法对广域测量信息构成的样本进行最优分类,从而定位出故障元件及故障区域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寻优能力及寻优稳定性,在相量测量单元(PMU)测量数据含有噪声的情况... 基于WAMS的实时测量信息,提出了利用改进模糊C均值法对广域测量信息构成的样本进行最优分类,从而定位出故障元件及故障区域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寻优能力及寻优稳定性,在相量测量单元(PMU)测量数据含有噪声的情况下,能精确、方便、迅速地定位故障元件及故障区域,而且算法运行时间能满足广域自适应后备保护的时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MS 相量测量单元 粒子群算 模糊C均值 故障元件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C-均值聚类新算法在说话人辨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成儒 王金甲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7期94-95,140,共3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将模糊C-均值聚类法的各种改进算法与矢量量化法相结合的说话人辨认的新方法。首先从语音信号中提取MFCC特征矢量,其次利用矢量量化来设计码书,最后用改进算法对待识语音进行辨认。新算法的辨认率达到95%以上,抗噪性能也... 该文提出了一种将模糊C-均值聚类法的各种改进算法与矢量量化法相结合的说话人辨认的新方法。首先从语音信号中提取MFCC特征矢量,其次利用矢量量化来设计码书,最后用改进算法对待识语音进行辨认。新算法的辨认率达到95%以上,抗噪性能也优于矢量量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C-均值聚类 矢量量化 模拟退火算 遗传算 进化免疫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C-均值(FCM)聚类法与矢量量化法相结合用于说话人识别 被引量:7
4
作者 吴晓娟 韩先花 聂开宝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45-849,共5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将模糊C-均值聚类法与矢量量化法相结合进行说话人识别的方法。该算法将从语音信号中提取的 12阶 LPC(线性预测编码)倒谱系数作为待分类样本的 12个指标,先用矢量量化法求出每个说话人表征特征参数的码书,作为模糊聚类算... 该文提出了一种将模糊C-均值聚类法与矢量量化法相结合进行说话人识别的方法。该算法将从语音信号中提取的 12阶 LPC(线性预测编码)倒谱系数作为待分类样本的 12个指标,先用矢量量化法求出每个说话人表征特征参数的码书,作为模糊聚类算法的聚类中心,最后将待识别的特征矢量以得到的码书为聚类中心,进行聚类识别。该算法所使用的特征参数较少,计算比较简单,但识别率较矢量量化法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C-均值(FCM)聚类 模糊聚类 矢量量化 说话人识别 语音特征 语音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法的玉米农田管理分区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世超 杜太生 王素芬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93-300,共8页
为提高大面积农田作物管理的精确性,以甘肃黄羊河农场玉米膜下滴灌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对大面积农田进行管理分区研究。综合考虑地形属性(高程、坡度、坡向)、土壤质地(砂粒、粘粒、粉粒含量)、土壤含水率(SWC)、速效氮含量(AN)、电导率(E... 为提高大面积农田作物管理的精确性,以甘肃黄羊河农场玉米膜下滴灌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对大面积农田进行管理分区研究。综合考虑地形属性(高程、坡度、坡向)、土壤质地(砂粒、粘粒、粉粒含量)、土壤含水率(SWC)、速效氮含量(AN)、电导率(EC 1:5)以及玉米产量,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筛选产量主控因子,使用主成分分析得到3个主成分作为分区依据,进而使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Fuzzy c-means algorithm,FCM)进行管理区划分,以模糊性能指数和归一化分类熵作为最佳分区数的评判依据,分析管理分区后各分区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玉米产量的主控因子分别为土壤粉粒含量、土壤砂粒含量、SWC、AN、EC 1∶5和高程,使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进行聚类分区得到最优分区数为3个。管理区之间各主控因子呈现极显著差异性(P<0.01),且生育期内作物株高、叶面积指数(LAI)和SWC在不同分区中也有明显差异;同时,分区内的各因子变异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研究结果说明,农田分区管理可以依据不同分区特点制定管理策略,为“精准农业”的实施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精准农业 空间分布 主成分分析 模糊c均值聚类 管理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法的河南省近57年干旱特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卫林勇 江善虎 +2 位作者 任立良 张林齐 刘若兰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1期33-39,共7页
根据河南省1960-2017年19个气象站的逐日降雨数据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结合模糊C均值聚类法、小波分析,从月、年际和周期维度上研究近57年来河南省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所有气象站点可以分成3个区域,分别为豫东南、豫北、... 根据河南省1960-2017年19个气象站的逐日降雨数据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结合模糊C均值聚类法、小波分析,从月、年际和周期维度上研究近57年来河南省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所有气象站点可以分成3个区域,分别为豫东南、豫北、豫西地区;全区在1966、1986、1997年发生持续干旱,豫东南持续干旱时间最长为10个月且在夏季易旱,豫北持续干旱时间最长为9个月且易发生特旱,豫西持续干旱时间段最多但尺度最长为7个月;干旱频率主要分布在豫北,豫西次之,豫东南最小,但干旱频率都在30%以上,且20世纪90年代后干旱频率在各区之间分布比较均匀;豫东南、豫北、豫西分别呈现23~25、20~22、15~17 a易干旱的主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模糊C均值聚类 小波分析 持续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胶囊网络的自监督图像变化检测方法
7
作者 张益天 罗喜伶 王宇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05-1715,共11页
针对散斑噪声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变化检测精度影响大、现有基于胶囊网络的图像变化检测方法网络模型复杂度高、训练样本丢失大量原始图像信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胶囊网络的自监督图像变化检测方法。生成对数比值算子差异图... 针对散斑噪声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变化检测精度影响大、现有基于胶囊网络的图像变化检测方法网络模型复杂度高、训练样本丢失大量原始图像信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胶囊网络的自监督图像变化检测方法。生成对数比值算子差异图,通过最大类间方差法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获得高置信度的训练样本“伪标签”,为实现自监督学习奠定基础;构造基于两时相SAR图像和对数比值算子差异图的三通道训练样本,最大限度保留样本信息;设计轻量胶囊网络,通过单尺度卷积提取训练样本特征,采用单尺度胶囊网络挖掘特征之间的空间关系;设置对比实验和消融实验,在5个真实SAR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降低模型复杂度的条件下,提高了运行效率,获得了更强的鲁棒性特征,抑制了散斑噪声对变化检测效果的不利影响,提升了变化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检测 胶囊网络 最大类间方差 模糊C均值聚类 自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模糊聚类算法在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8
作者 陈柔伊 张尧 +1 位作者 武志刚 陈泽淮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3-77,共5页
针对传统的c均值模糊聚类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初始值c值的给定存在着很大的人为因素以及在整个计算过程中无法自我调节的缺陷,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并采用一种新式的双码染色体编码方法对传统的c均值模糊聚类算法进行了改进,... 针对传统的c均值模糊聚类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初始值c值的给定存在着很大的人为因素以及在整个计算过程中无法自我调节的缺陷,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并采用一种新式的双码染色体编码方法对传统的c均值模糊聚类算法进行了改进,同时将这一自适应的SFGO(SamplingFuzzyc-meanswithGeneticOptimization)算法运用到电力系统的中长期负荷预测中,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c均值模糊聚类 双码染色体 遗传算 电力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聚类理论的电网故障元件定位 被引量:13
9
作者 徐岩 刘金生 +1 位作者 张亚刚 王增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8-193,共6页
利用保护动作信息量的传统故障定位方法是在保护动作之后完成故障定位的,在时限上难以满足广域自适应后备保护的要求,特别在站用直流电源消失的情况下,传统方法很难定位出原发性故障。针对上述问题,作者基于广域测量系统(wide area meas... 利用保护动作信息量的传统故障定位方法是在保护动作之后完成故障定位的,在时限上难以满足广域自适应后备保护的要求,特别在站用直流电源消失的情况下,传统方法很难定位出原发性故障。针对上述问题,作者基于广域测量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的实时量测信息,提出应用模糊C均值法对广域信息数据构成的样本进行最优分类,从而定位出故障元件和故障区域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快速、准确地定位出原发性故障,同时能够界定出受故障影响明显的区域,而且满足广域自适应后备保护的时限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测量系统 模糊C均值 故障元件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类算法在电网故障元件定位应用中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徐岩 刘金生 +1 位作者 张亚刚 王增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18,共6页
利用聚类分析定位故障元件是基于广域测量系统来研究的,通过对比系统聚类和模糊C均值法在故障元件中的优缺点,得出当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时聚类分析定位故障元件的结果更为合理,并通过例子验证基于聚类分析理论的故障元件定位不仅可以准确... 利用聚类分析定位故障元件是基于广域测量系统来研究的,通过对比系统聚类和模糊C均值法在故障元件中的优缺点,得出当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时聚类分析定位故障元件的结果更为合理,并通过例子验证基于聚类分析理论的故障元件定位不仅可以准确地定位出故障元件,同时可以定位出受故障影响很明显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测量系统 系统聚类 模糊C均值 故障元件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随机环境下B2C电子商务配送系统CLRIP集成优化模型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德慧 陈东彦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44-753,共10页
结合B2C电子商务配送系统的特点,在考虑客户需求具有模糊随机性的基础上,将设施选址、车辆路径和库存控制等3个层次的决策进行集成优化。建立具有模糊随机变量的混合0-1整数规划选址-路径-库存问题(CLRIP)集成优化模型,利用模糊可能均... 结合B2C电子商务配送系统的特点,在考虑客户需求具有模糊随机性的基础上,将设施选址、车辆路径和库存控制等3个层次的决策进行集成优化。建立具有模糊随机变量的混合0-1整数规划选址-路径-库存问题(CLRIP)集成优化模型,利用模糊可能均值法将模糊随机模型转化为确定的CLRIP模型,并设计了基于优化方法和禁忌搜索算法(TS)的两阶段混合启发算法对其进行求解。最后,利用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址-路径-库存问题 模糊随机 模糊可能均值 禁忌搜索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改进型GIS局部放电识别方法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天健 吴振升 +1 位作者 王晖 刘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8-182,共5页
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upport vectormachine,LS-SVM)的方法识别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局部放电的类型。在信号的快速分类后利用相位分布的局部放电特征谱图的特征参数作为LS-SVM识别放电类型的依据;信号快速分类处理部分主... 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upport vectormachine,LS-SVM)的方法识别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局部放电的类型。在信号的快速分类后利用相位分布的局部放电特征谱图的特征参数作为LS-SVM识别放电类型的依据;信号快速分类处理部分主要包括信号时间-频率特性提取部分和模糊C-均值聚类2大部分,它们把信号的时间-频率点群分为由若干具有相似信号组成的信号子群。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应对设备情况复杂的场合且有效回避传统神经网络识别受初始值影响较大、维数过高等一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 等效时频 模糊C-均值聚类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分层多源信息融合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20
13
作者 郭创新 高振兴 +4 位作者 刘毅 彭明伟 毕建权 杨健 骆玉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76-2983,共8页
鉴于调度自动化水平及通信、广域测量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种分层多源信息融合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以开关量诊断层和多源信息融合诊断层2个层次,在基于SCADA系统开关量实现电网单一故障快速诊断的同时,综合开关量信息与故障录波器及WAMS... 鉴于调度自动化水平及通信、广域测量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种分层多源信息融合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以开关量诊断层和多源信息融合诊断层2个层次,在基于SCADA系统开关量实现电网单一故障快速诊断的同时,综合开关量信息与故障录波器及WAMS的电气量信息,着力解决保护、断路器拒动、误动造成的多元件停电的故障诊断。仿真算例计算表明,此方法的分层模式增强了故障诊断针对性,并在多源信息融合诊断时减少了对电气量数据的需求,能有效降低保护、开关拒动误动对电网故障诊断的影响,提高了准确度,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故障诊断 小波能量 改进RBF神经网络 改进D-S证据理论 同步向量测量单元 信息融合 模糊C均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系统评估中的模糊技术
14
作者 南卫国 熊卫波 查光明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9-262,共4页
对模糊聚类和模糊模式识别技术在通信系统的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对模糊聚类算法即等价矩阵算法和模糊均值算法进行了讨论分析,在聚类基础上说明了模糊模式识别在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 模糊聚类 模糊均值法 等价矩阵 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模块化模糊神经网络在铝电解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界家 张双喜 +1 位作者 马斌 李文红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860-862,866,共4页
目的针对铝电解故障发生机理及特点,提出采用层次模块化模糊神经网络实现对铝电解故障快速、有效检测的新方法.方法利用数据处理子模块,诊断子模块,决策子模块,从而对铝电解生产过程中的故障进行诊断.结果数据处理子网络实现了对数据的... 目的针对铝电解故障发生机理及特点,提出采用层次模块化模糊神经网络实现对铝电解故障快速、有效检测的新方法.方法利用数据处理子模块,诊断子模块,决策子模块,从而对铝电解生产过程中的故障进行诊断.结果数据处理子网络实现了对数据的特征提取,优化了数据结构,将大结构的神经网络分解成多个小网络,并用决策神经网络对故障进行模式分类.结论该方法优化了大结构神经网络的学习性能,提高了故障检测的准确率,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神经网络 BP神经网络 模糊C均值聚类 铝电解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和灰色理论的机床热误差补偿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群燕 曾鑫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1-65,共5页
提出了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模型,采用灰色理论对机床热误差进行建模,实现机床加工工件定位误差值的最小化。采用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的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机床上的温度传感器进行聚类分组和分析,选择出每组最优的温度传感器,... 提出了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模型,采用灰色理论对机床热误差进行建模,实现机床加工工件定位误差值的最小化。采用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的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机床上的温度传感器进行聚类分组和分析,选择出每组最优的温度传感器,将测量温度传感器从76个减少到5个。提出了灰色系统理论,对GM(1,N)公式进行了推导,创建了热误差预测模型。采用实验测量方法对机床运行所产生的误差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显示:补偿前Y轴和Z轴产生热误差的最大值分别为41.5μm和33.8μm,补偿后Y轴和Z轴产生热误差的最大值分别为4.8μm和4.6μm。采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和灰色系统对机床热误差进行补偿,不仅测量温度传感器数量减少,而且机床主轴运行所产生的误差明显减小,加工精度较高,效果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 模糊C均值聚类 灰色理论 热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改进的FCM法的模态参数自动识别 被引量:9
17
作者 贺敏 梁鹏 +1 位作者 李琳国 叶春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40-948,共9页
为解决基于稳定图的模态参数自动识别中存在人工干预、参数设定不统一的问题,提出两阶段改进的稳定图自动识别方法.首先,将模态参数不确定度指标引入第一阶段虚假模态参数剔除过程,实现最大程度虚假模态参数剔除;然后,基于改进的FCM算法... 为解决基于稳定图的模态参数自动识别中存在人工干预、参数设定不统一的问题,提出两阶段改进的稳定图自动识别方法.首先,将模态参数不确定度指标引入第一阶段虚假模态参数剔除过程,实现最大程度虚假模态参数剔除;然后,基于改进的FCM算法,采用迭代策略计算不同聚类数目的隶属度矩阵,构造累积邻接矩阵,并结合图切割算法解析累积邻接矩阵,自动确定最佳聚类数目,实现稳定图自动识别;最后,将提出的改进方法运用在Z24桥Benchmark模型和悬索桥实测数据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模态参数不确定度相较于传统指标对虚假模态具有更强的辨别能力;基于改进的FCM算法不需要任何人工调整的参数就能自动识别稳定轴,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改进算法在默认参数下准确识别得到Z24桥和悬索桥的模态参数,表明提出的改进算法可以用于桥梁健康监测的模态参数自动识别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识别 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 稳定图 模态参数不确定度 自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架结构在地震下的失效模式及其数值表述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成 吴慧 高博青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5-50,共6页
通过对地震作用下不同形式的网架结构进行大规模数值计算,以最大节点位移超过结构跨度的1/50为失效准则,分析了其动力失效模式及特征,将决定网架结构动力失效模式的因素提炼为四个方面:结构8P杆件比例、全时程的最大位移、平均单杆塑性... 通过对地震作用下不同形式的网架结构进行大规模数值计算,以最大节点位移超过结构跨度的1/50为失效准则,分析了其动力失效模式及特征,将决定网架结构动力失效模式的因素提炼为四个方面:结构8P杆件比例、全时程的最大位移、平均单杆塑性应变能以及临失效前平均位移与最大位移的比值。由于网架结构各失效模式之间存在模糊性,利用模糊C-均值方法分析以上四个因素,进而将网架动力失效模式归为三类:失稳型局部失效、强度型整体失效和强度型局部失效。结果表明,模糊C-均值方法可以有效地划分网架结构的失效模式,并将自然语言描述的失效模式转变为数字语言的表述,得到各失效模式的典型数字特征,可用于识别其他网架结构,为结构的性能化设计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架结构 失效模式 模糊C-均值 数值表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预测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丽艳 李群湛 朱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43-749,共7页
为了评估新建电气化铁路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牵引负荷统计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大量的牵引负荷实测数据,在统计分析其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选择带电有效系数、最大值、方差和偏度系数作为描述牵引负荷概率分布的... 为了评估新建电气化铁路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牵引负荷统计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大量的牵引负荷实测数据,在统计分析其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选择带电有效系数、最大值、方差和偏度系数作为描述牵引负荷概率分布的主要特征量;应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将42组牵引负荷实测数据分成10类,根据铁路设计部门提供的牵引负荷特征值,判断新建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归属10类概率模型特征库中的某一类,进而可知其概率分布,采用蒙特卡洛抽样,即可获得新建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馈线电流的预测数据;用均方差指标对拟合曲线进行误差校验,误差均在0.1以内,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负荷预测 模糊C均值聚类 概率密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根管图像的根系形态特征快速提取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凯 李文彬 +4 位作者 赵玥 韩巧玲 张鹏翀 邹松言 谭键彪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9-136,共8页
林木根系的形态和分布特征能够反映林木生长状态和土壤水养资源响应及利用机制,对于提升人工林培育质量,发挥人工林水土保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微根管技术并对毛白杨根系图像进行剪裁、标注和滤波处理,运用大津法、K均值聚类算法、... 林木根系的形态和分布特征能够反映林木生长状态和土壤水养资源响应及利用机制,对于提升人工林培育质量,发挥人工林水土保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微根管技术并对毛白杨根系图像进行剪裁、标注和滤波处理,运用大津法、K均值聚类算法、模糊C均值聚类法(FCM法)3种图像处理方法分割根系结构,并以14 d为试验采集周期,获得林木根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FCM法的正确率达到90%,对于根系的分割性能最优。通过根系形态特征参数提取,以“根总长”为例,分析不同滴灌处理下根系的生长周转情况,表现出良好的规律性,该技术的开发为根系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无损且高效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 微根管 图像处理 模糊C均值聚类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