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在水资源价值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董胜男 孙秀玲 徐晓儒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4-55,共2页
以工程可变模糊集理论为基础,利用模糊可变评价模型,选取有代表性、可定量性、独立性和简易性的评价指标,建立了评价标准,选取两组权重,对济南市水资源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济南市水资源价值属中等偏高,尚有很大提升空间;模糊... 以工程可变模糊集理论为基础,利用模糊可变评价模型,选取有代表性、可定量性、独立性和简易性的评价指标,建立了评价标准,选取两组权重,对济南市水资源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济南市水资源价值属中等偏高,尚有很大提升空间;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克服了通常的水资源价值评价标准硬性分级的缺点,评价结果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可变评价 水资源 评价标准 指标体系 权重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模糊可变评价方法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守煜 柴春岭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共5页
提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对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及原理进行了描述,并应用该方法对西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对成果的可变分析,表明该方法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将评价结果与... 提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对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及原理进行了描述,并应用该方法对西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对成果的可变分析,表明该方法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将评价结果与物元分析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指出了物元分析法存在的数学逻辑错误。模糊可变评价方法可拓展应用于其他评价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可变模糊集合 模糊可变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可变评价法在湿地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冯峰 许士国 +1 位作者 周志琦 马德龙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1-42,78,共3页
利用模糊可变评价方法对封丘试区曹岗湖水质进行了评价,在计算相对综合隶属度时采用了不同的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封丘试区曹岗湖水质为Ⅲ类,这种方法克服了单因子极值评价的片面性,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 相对差异函数 模糊可变评价 水质评价 湿地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可变评价方法在大连湾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永英 王晶 裴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91-193,共3页
将模糊可变评价方法引入到海域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建立了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的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在模型评价过程中,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确定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将该模型应用于大连湾1991—2004年水环境质量评价中,... 将模糊可变评价方法引入到海域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建立了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的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在模型评价过程中,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确定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将该模型应用于大连湾1991—2004年水环境质量评价中,该模型能真实有效地反映水环境质量的变化状况,对海域水环境质量评价可行、有效。评价结果表明,大连湾的水环境质量较差,污染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模糊可变评价方法 近岸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可变评价模型的初始水权分配合理性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丁零 《人民珠江》 2018年第3期66-70,共5页
了解区域初始水权分配情况是水权交易制度的基石,是进行水权交易的前提条件。通过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对广东省水权交易试点中广州、河源二市的初始水权分配合理性进行评价,建立了以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为准则的指标体系,并通过模型计... 了解区域初始水权分配情况是水权交易制度的基石,是进行水权交易的前提条件。通过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对广东省水权交易试点中广州、河源二市的初始水权分配合理性进行评价,建立了以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为准则的指标体系,并通过模型计算,得出两个区域初始水权分配的合理性等级,最后,对其合理性等级进行了简单分析,为两市开展水权交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水权分配 模糊可变评价模型 合理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可变评价模型的水库水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建设 《水利水电快报》 2017年第7期17-19,24,共4页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水库水环境质量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以及政府工作的难点。以可变模糊集合为理论支撑,选取江西省某水库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在单因子评价法的基础上,评价该水库水环境质量的总体情况。采用3种方...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水库水环境质量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以及政府工作的难点。以可变模糊集合为理论支撑,选取江西省某水库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在单因子评价法的基础上,评价该水库水环境质量的总体情况。采用3种方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变化模型参数构造多种模型,提高对水库水环境质量等级评价的可信度。该模型实用性强、计算结果可靠,可应用于类似水库水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水环境 水环境质量 模糊可变评价 指标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可变评价的水价可承受能力
7
作者 宋科东 赵文婷 贾春泽 《山东水利》 2012年第2期55-58,共4页
现行水价承受能力分析通常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少,且承受能力为单一值不符合实际情况,为此建立了考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水平、人均用水量、城市节水水平等因素的水价承受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对水价承... 现行水价承受能力分析通常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少,且承受能力为单一值不符合实际情况,为此建立了考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水平、人均用水量、城市节水水平等因素的水价承受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对水价承受能力进行评价,得到一个合理的水价承受区间。以山东省各城市为实例,证明应用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价可承受能力 模糊可变评价模型 生活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护岸健康的可变模糊评价及应用
8
作者 李潇 张金凤 +3 位作者 祁佳睿 张庆河 吉红香 徐玲玲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1-831,共11页
为解决生态护岸健康状态评估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法构建了评价模型,指标体系涵盖施工、生态、社会经济3个方面的30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赋权,计算生态护岸评价指数,并提出评价分级标准。对魏厝溪生态护岸工程的健康状态... 为解决生态护岸健康状态评估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法构建了评价模型,指标体系涵盖施工、生态、社会经济3个方面的30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赋权,计算生态护岸评价指数,并提出评价分级标准。对魏厝溪生态护岸工程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蜂巢生态护岸的综合健康指数为2.985,优于连锁式砌块护岸。该方法为生态护岸方案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护岸 层次分析法 可变模糊评价 健康评价 指标体系 生态修复 社会经济 施工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糊可变模型与方法 被引量:22
9
作者 陈守煜 胡吉敏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共5页
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提出了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模糊可变集合方法。将该方法用于陕西省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为:西安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在2级与3级之间;咸阳、宝鸡、渭南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 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提出了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模糊可变集合方法。将该方法用于陕西省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为:西安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在2级与3级之间;咸阳、宝鸡、渭南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为2级;整个关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为2级。该理论模型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水资源系统问题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承载能力 模糊可变评价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评价达拉特旗地表水水质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峰 许士国 周志琦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1期44-47,共4页
应用基于相对差异函数的可变模糊集理论,对黄河达拉特旗八大孔兑地表水水质进行评价,在计算相对综合隶属度时采用不同的参数组合,并与物元可拓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糊可变评价方法克服了其他评价方... 应用基于相对差异函数的可变模糊集理论,对黄河达拉特旗八大孔兑地表水水质进行评价,在计算相对综合隶属度时采用不同的参数组合,并与物元可拓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糊可变评价方法克服了其他评价方法的片面性,提高了结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对于评价指标以区间值表示标准值的水质综合评价,能够有效解决区间值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获得更为合理准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可变评价 相对差异函数 物元可拓法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法的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曹永强 朱明明 +1 位作者 张亮亮 高璐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46,共7页
以大连市水资源总量、供水量、需水量、土地面积及人口数普查数据等为基础数据,参照我国水资源分析中的多种指标择取方式,从水资源利用、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3方面,构建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各评价指... 以大连市水资源总量、供水量、需水量、土地面积及人口数普查数据等为基础数据,参照我国水资源分析中的多种指标择取方式,从水资源利用、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3方面,构建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对大连市2000—2013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计算和评价,并通过基础数据的搜集和处理,对2020年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预测评价。结果显示:生态用水率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两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能够反映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大部分信息,因此作为主因子来进行权重的计算。通过可变模糊评价模型计算,2000—2013年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等级为1~2级,说明大连市在这14年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达较高水平,水资源的供给量基本上满足该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发展需求。为保证水资源的持续供给,须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以提高水资源承载力;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的预测评价结果为2级,表示在未来几年内,大连市已经逐渐实现维持水资源稳定开发的战略目标,大连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得到了基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可变模糊评价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赋权法的叶尔羌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可变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21
12
作者 时佳 薛联青 +2 位作者 陈新芳 张洛成 孙超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5期32-36,共5页
针对传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在计算指标贡献程度时存在主观局限性,以及评价结果稳定性差等问题,基于流域复合系统特性,建立并完善了水资源承载力量化指标体系,引入综合赋权思想,进一步改进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并构建系统承载力评价模型... 针对传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在计算指标贡献程度时存在主观局限性,以及评价结果稳定性差等问题,基于流域复合系统特性,建立并完善了水资源承载力量化指标体系,引入综合赋权思想,进一步改进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并构建系统承载力评价模型应用于干旱区叶尔羌河流域。对比不同方法评分情况,分析得出该流域目前水资源复合系统承载力为2~3级,临近饱和值,供需矛盾显著;规划年水资源利用率提高,第一产业比例下降,评价为2级,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得到缓解。评价结果稳定,相对客观,避免了级别跳跃现象,对流域规划和水资源供需配给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评价指标 可变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综合赋权法 叶尔羌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水质评价可变模糊评价法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守煜 徐冬梅 邱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共5页
在可变模糊集理论基础上,结合二元比较确定指标权重方法,提出地下水质评价可变模糊评价方法,该方法能够合理地确定样本指标对各级指标标准区间的相对隶属度,并且能够通过变化模型及指标权重,确定出样本的评价等级,提高对样本等级评价的... 在可变模糊集理论基础上,结合二元比较确定指标权重方法,提出地下水质评价可变模糊评价方法,该方法能够合理地确定样本指标对各级指标标准区间的相对隶属度,并且能够通过变化模型及指标权重,确定出样本的评价等级,提高对样本等级评价的可信度。将该方法应用于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由于考虑了模型参数与权重的可变性,评价结果可信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模糊评价 地下水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的可变模糊评价的农业用水效率测算 被引量:12
14
作者 焦勇 朱美玲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0-83,共4页
结合农业用水过程,提出了农业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国家标准与相关研究成果,确定评价等级与标准。并引入基于信息熵的可变模糊评价,分别进行相对隶属度评价、可变模糊评价、综合隶属度评价,从而形成对农业用水效率的综合评价。... 结合农业用水过程,提出了农业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国家标准与相关研究成果,确定评价等级与标准。并引入基于信息熵的可变模糊评价,分别进行相对隶属度评价、可变模糊评价、综合隶属度评价,从而形成对农业用水效率的综合评价。模型的显著特点是综合考虑评价事物定性与定量的特点。通过对新疆2000-2011年的用水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农业用水效率由2000年处于Ⅱ级与Ⅲ级之间且偏向Ⅲ级,转变为2011年处于Ⅲ级与Ⅳ级之间且偏向于Ⅳ级。2000-2004年新疆农业用水效率呈现量变特征,2004-2007年处于渐变式质变阶段,2007-2011年又呈现量变特征。结果与新疆实际情况吻合很好,从而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模糊评价 信息熵 农业用水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法的辽西北地区干旱分区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曹永强 邵文婷 +1 位作者 张亮亮 郭明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1期29-34,共6页
选用辽西北地区1970—2014年14个气象站和水文观测站的数据以及历史资料信息,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法,通过变换参数模型准确、客观地反映自然因素引起的干旱事件,并通过对干旱事件时空变化特征的分析对该区旱情进行区域划分。结果表明:时间... 选用辽西北地区1970—2014年14个气象站和水文观测站的数据以及历史资料信息,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法,通过变换参数模型准确、客观地反映自然因素引起的干旱事件,并通过对干旱事件时空变化特征的分析对该区旱情进行区域划分。结果表明:时间上,辽西北地区旱情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00—2003年干旱集中发生且程度较重,2000年接近特大干旱,锦州市和葫芦岛市干旱情况整体趋于平稳,阜新市的干旱情况有所改善;空间上,轻度干旱高频区位于黑山县,低频区位于绥中县和兴城县,中度干旱发生的高频区位于建平县和凌源县,低频区位于锦州市;重度干旱集中在朝阳市。分区结果显示,辽西北地区干旱可以划分为4个区域,分别为重旱区、中度旱区、介于轻旱与中旱区、轻旱或不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 可变模糊评价 时空分析 经验正交分解 干旱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来袭目标威胁判断的可变模糊评价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书齐 陈守煜 郭传福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4-26,34,共4页
目标威胁判断是根据来袭目标相关因素,判断对被打击目标的相对威胁程度。不同的威胁判断方法和准则会产生不同的判断结果。传统的威胁判断方法多局限于"点"的形式,表达意义不全面。利用可变模糊及理论中的可变模糊评价方法,... 目标威胁判断是根据来袭目标相关因素,判断对被打击目标的相对威胁程度。不同的威胁判断方法和准则会产生不同的判断结果。传统的威胁判断方法多局限于"点"的形式,表达意义不全面。利用可变模糊及理论中的可变模糊评价方法,针对水面舰艇空中来袭目标威胁问题,提出目标威胁判断的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并以示例说明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评价 可变模糊评价 威胁判断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环境责任离任审计的可变模糊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森 林爱梅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13-118,共6页
建立全面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是实施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离任审计制度的关键和核心。文章基于压力(P)-状态(S)-响应(R)分析框架,根据目标导向、系统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了多层次的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全面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是实施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离任审计制度的关键和核心。文章基于压力(P)-状态(S)-响应(R)分析框架,根据目标导向、系统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了多层次的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并选用以改进结构熵权法为基础的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管理责任和环境保护责任履职情况进行评价;随后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PSR分析框架的可变模糊评价模型有利于从不同维度综合评价领导干部的履职情况,经实践数据检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广泛的适用性,审计评价结果也更加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结构熵权法 PSR模型 可变模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水网建设的区域生态效应可变模糊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峰 齐真 +3 位作者 王好芳 赵然杭 王兴菊 白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2-109,共8页
现代水网建设旨在解决区域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以及生态恶化等问题,为了评估现代水网建设的生态功能,对现代水网建设产生的生态效应进行评价。以青州市为研究区域,以2013年为基准年,2020年和2025年为规划年,在50%、75%和95%保证率下... 现代水网建设旨在解决区域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以及生态恶化等问题,为了评估现代水网建设的生态功能,对现代水网建设产生的生态效应进行评价。以青州市为研究区域,以2013年为基准年,2020年和2025年为规划年,在50%、75%和95%保证率下,通过青州市现代水网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根据配置和调度结果,选取5个生态效应评价指标,构建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可变模糊评价法,对青州市现代水网建设产生的生态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青州市现代水网建设后,生态状况等级比建设前提升了1~3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因此,区域现代水网建设和生态调度对生态环境改善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应 可变模糊评价 现代水网建设 水资源 青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在浑河上游河段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玉玉 许士国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4-67,88,共5页
综合考虑影响河流健康的各方面因素,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建立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评价模型对浑河上游河段河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浑河上游河段健康评价平均值为2.914,属于亚健... 综合考虑影响河流健康的各方面因素,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建立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评价模型对浑河上游河段河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浑河上游河段健康评价平均值为2.914,属于亚健康等级,与常规的集对分析方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一致,验证了可变模糊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鉴于研究区段位于浑河源头上段,承载着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对该河段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健康 可变模糊评价 DPSIR模型 浑河上游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法的农业旱灾灾后恢复力评估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谷洪波 刘新意 刘芷妤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4-180,共7页
在综合考虑河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并借鉴已有干旱灾害恢复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数据的可取性和详尽程度,选取降水量、复种指数、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人均粮食产量、有效灌溉率、劳动力比重、农民人均收入和农业产投比等八个指标... 在综合考虑河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并借鉴已有干旱灾害恢复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数据的可取性和详尽程度,选取降水量、复种指数、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人均粮食产量、有效灌溉率、劳动力比重、农民人均收入和农业产投比等八个指标,构建农业旱灾灾后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构建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对河北省11个市干旱灾害灾后恢复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石家庄旱灾灾后恢复力最高,级别特征值为4.2329,其次是唐山市为4.0046,张家口市恢复力最低,级别特征值为1.8079,各地区旱灾灾后恢复力差异明显。而在影响恢复力高低的因素中,发现不同的因素对旱灾灾后恢复力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降水量是影响农业干旱灾害灾后恢复力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有效灌溉率在农业干旱灾害灾后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占较大的权重,对灾后恢复力的影响较大,农民人均收入和人均粮食产量对灾后的救助及农民生活的恢复重建也具有较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 灾后恢复力 层次分析法 可变模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