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模糊可变模型在土地整理区农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
费良军
谢志高
孙胜祥
田伟
曹明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
2
|
基于模糊可变模型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王海峰
柴春岭
李春燕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
3
|
基于模糊可变模型的城市防洪体系风险分析 |
王海峰
李金娜
|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
4
|
模糊可变模型在网络图工序进度风险等级比较的应用 |
李飞隼
韩云童
刘飞
|
《绿色科技》
|
2021 |
0 |
|
|
5
|
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级评价中的应用 |
刘晓璐
赵晓慎
习树峰
徐振国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
6
|
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的东山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陆志强
李吉鹏
章耕耘
马丽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8
|
|
|
7
|
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的大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
周惠成
柴智平
何斌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
2011 |
13
|
|
|
8
|
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的武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王晓晓
梁忠民
黄振平
戴昌军
|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
2012 |
11
|
|
|
9
|
综合权重的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在水质动态评价中的应用 |
汪天祥
许士国
胡素端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
10
|
基于可变模糊聚类模型的生命线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价 |
张明媛
王妍
袁永博
|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
11
|
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综合评价的模糊可变评价模型 |
张颖红
黄中伟
|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
12
|
基于可变模糊决策模型的EPC项目总承包商选择研究 |
宋媛媛
刘永强
史曦晨
|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0
|
|
|
13
|
基于可变模糊模型的郑州市非常规水水质评价 |
徐冬梅
马建琴
邱林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
14
|
可变模糊集模型及论可拓方法用于水科学的错误 |
陈守煜
袁晶瑄
|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
15
|
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及GIS相耦合的水库水质综合评价 |
胡素端
许士国
汪天祥
谢在刚
|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
16
|
黄河内蒙古段流凌预报可变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模型 |
冀鸿兰
卞雪军
徐晶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
17
|
基于云模型及可变模糊聚类迭代模型的灌区节水水平评估 |
付晓亮
杜成旺
杨朝翰
韦婉
李发文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
18
|
应用熵值法可变模糊优选模型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的评价 |
李德立
曹莹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
19
|
可变模糊优选模型的反TBM战斗部研制风险综合评价 |
韩晓明
陈俊杰
南海阳
|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
20
|
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的环境经济效益研究——以徐州市南水北调尾水导流工程为例 |
沈菊琴
王峰
施文君
孙付华
张丹丹
|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