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区间模糊数的多阶段冲突型大群体应急决策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选华 蔡晨光 陈晓红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5,共7页
针对阶段权重未知且偏好信息表示为区间模糊数的多阶段大群体应急决策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群决策方法。首先给出了区间模糊数相似度公式,利用该公式对各阶段的专家偏好信息进行聚类;然后构建相对熵优化模型对聚集权重和阶段权重进行求解,... 针对阶段权重未知且偏好信息表示为区间模糊数的多阶段大群体应急决策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群决策方法。首先给出了区间模糊数相似度公式,利用该公式对各阶段的专家偏好信息进行聚类;然后构建相对熵优化模型对聚集权重和阶段权重进行求解,得到整个决策过程的综合群体偏好,根据综合群体偏好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确定最佳方案;最后通过算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群决策 相对熵 区间模糊 多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多属性多阶段冲突型大群体应急决策方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选华 蔡晨光 +1 位作者 杜志娇 王佩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22,共11页
本文针对属性权重和阶段权重未知且专家偏好表示为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多属性多阶段大群体应急决策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决策方法。首先给出了区间直觉模糊数的相似度公式,利用模糊聚类法对各阶段的专家偏好进行聚类。在聚类过程中,为减小聚... 本文针对属性权重和阶段权重未知且专家偏好表示为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多属性多阶段大群体应急决策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决策方法。首先给出了区间直觉模糊数的相似度公式,利用模糊聚类法对各阶段的专家偏好进行聚类。在聚类过程中,为减小聚集结果的群体偏好冲突,以群体偏好一致性水平最大化为目标对聚类阈值进行设定。然后依据模糊熵、相对熵原理分别对属性权重和阶段权重进行计算,进而得到整个决策过程中的方案综合群体偏好。利用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得分函数和精确函数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最后利用算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决策 大群体 冲突 区间直觉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地震应急服务点选址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永义 周正华 +1 位作者 范燕 蒋知之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5-729,共5页
地震应急物资储备服务点选址是地震应急救援决策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了地震应急服务点选址问题的不确定性,介绍了直觉模糊数和区间直觉模糊数的概念,在分析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定义了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得分函数和精确函数,进而提... 地震应急物资储备服务点选址是地震应急救援决策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了地震应急服务点选址问题的不确定性,介绍了直觉模糊数和区间直觉模糊数的概念,在分析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定义了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得分函数和精确函数,进而提出了基于得分函数和精确函数的区间直觉模糊数的排序规则;行车时间受诸多因素影响,将行车时间看成区间直觉模糊信息,构建了约束中含有区间直觉模糊参数的地震应急服务点选址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直觉模糊数排序规则的模型算法,可得到地震应急服务点最优选址方案。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应急物资储备 服务点选址 区间直觉模糊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在数字图书馆馆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付沙 宋丹 《现代情报》 CSSCI 2014年第4期67-70,共4页
针对备选方案中评价专家给定的区间直觉模糊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投影思想的区间直觉模糊信息多属性决策方法。为全面考虑各评价指标权重信息不完全的情形,将专家对各指标的正、负理想方案作为参照点,建立一个基于投影的多目标规划模型以... 针对备选方案中评价专家给定的区间直觉模糊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投影思想的区间直觉模糊信息多属性决策方法。为全面考虑各评价指标权重信息不完全的情形,将专家对各指标的正、负理想方案作为参照点,建立一个基于投影的多目标规划模型以获得指标权重,并运用加权算术平均算子对评价信息进行集结,从而获得各方案的排序与择优结果。最终,通过数字图书馆馆藏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图书馆 馆藏 多属性决策 区间直觉模糊 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粗糙直觉模糊数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余高锋 刘文奇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3-29,共7页
研究了区间粗糙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探讨了区间粗糙直觉模糊数的运算法则及其性质;定义了区间粗糙直觉模糊数的得分函数和精确函数,进而给出其排序方法;给出了区间粗糙直觉模糊数的变权算术平均和变权几何平均算子,并且建立了区间粗糙... 研究了区间粗糙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探讨了区间粗糙直觉模糊数的运算法则及其性质;定义了区间粗糙直觉模糊数的得分函数和精确函数,进而给出其排序方法;给出了区间粗糙直觉模糊数的变权算术平均和变权几何平均算子,并且建立了区间粗糙直觉模糊数的多属性决策模型;实例验证了所提出决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粗糙直觉模糊 多属性决策 集成算子变权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数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医学院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叶艳 赵西萍 《西北医学教育》 2007年第3期461-463,共3页
回顾和分析了医学院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区间数模糊综合评价法,设计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医学院进行了实践应用。
关键词 区间模糊综合评价 课堂教学质量 医学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梯形二型犹豫模糊数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及其在工程决策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军华 肖可立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45,共8页
针对犹豫语言决策问题,提出了基于区间梯形二型犹豫模糊数的多准则决策方法。首先,给出了区间梯形二型模糊数的定义。然后,构建了区间梯形二型犹豫模糊数的期望值和贴近度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间梯形二型犹豫模糊数的排序模型,并... 针对犹豫语言决策问题,提出了基于区间梯形二型犹豫模糊数的多准则决策方法。首先,给出了区间梯形二型模糊数的定义。然后,构建了区间梯形二型犹豫模糊数的期望值和贴近度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间梯形二型犹豫模糊数的排序模型,并提出了基于该排序模型的区间梯形二型犹豫模糊多准则决策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决策实例论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科学与工程 区间梯形二型犹豫模糊 期望值 贴近度 工程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直觉模糊集改进记分函数在供应商选择中应用
8
作者 刘於勋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8期60-62,65,共4页
定义了区间直觉模糊集加权得分函数和加权精确函数,解决了得分函数和精确函数无法处理带权值计算的问题,提出了属性权重确知且属性值以区间直觉模糊数形式给出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是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的一种新方法,... 定义了区间直觉模糊集加权得分函数和加权精确函数,解决了得分函数和精确函数无法处理带权值计算的问题,提出了属性权重确知且属性值以区间直觉模糊数形式给出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是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的一种新方法,在供应商选择决策中具有推广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直觉模糊 多目标决策 改进记分函 带权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能度的区间直觉模糊数排序方法及其在决策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魏艳艳 陈子春 徐福成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1-16,共6页
根据区间直觉模糊数的隶属度与非隶属度的代数和与差,定义一种用区间数表达的得分函数和精确函数,并利用本文定义的得分函数和精确函数给出区间直觉模糊数大小的可能度,然后基于可能度提出区间直觉模糊数的一种新的排序方法。最后,基于... 根据区间直觉模糊数的隶属度与非隶属度的代数和与差,定义一种用区间数表达的得分函数和精确函数,并利用本文定义的得分函数和精确函数给出区间直觉模糊数大小的可能度,然后基于可能度提出区间直觉模糊数的一种新的排序方法。最后,基于这种新的排序,给出了区间直觉模糊信息环境下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并用数值算例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直觉模糊 得分函 精确函 多属性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模糊数的换乘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艾毅 李宗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53-1262,共10页
从耐受感知的角度,分别针对步行过程和等待过程中的空间要素、时间要素和环境要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空间耐受性、等待耐受性和基于这两者相互叠加而形成的综合耐受性的概念.同时,通过耐受阈值的确定,界定了换乘过程中的耐受极限与实际... 从耐受感知的角度,分别针对步行过程和等待过程中的空间要素、时间要素和环境要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空间耐受性、等待耐受性和基于这两者相互叠加而形成的综合耐受性的概念.同时,通过耐受阈值的确定,界定了换乘过程中的耐受极限与实际采取的换乘决策的关系.在进行建模分析时,通过引入区间模糊数,实现了对耐受感知的模糊化处理,提高了参数的回归精度.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不同耐受性的参数估计,并绘制了耐受阈值关于要素叠加的等值面图.研究表明,在常规环境下,人们所能接受的步行距离阈值为381 m,步行等待时间阈值为7.1 min,候车等待时间阈值为12.9 min.同时,该模型可得到换乘者在换乘过程中不同时空要素以及环境要素叠加所引发的耐受感知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乘耐受性 耐受感知 耐受阈值 区间模糊 模糊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直觉模糊数的精确函数及其在决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康婧 兰蓉 王莎莎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86-91,共6页
针对区间直觉模糊数的排序问题,定义一种新的区间直觉模糊数精确函数。在考虑犹豫度信息的情况下,讨论了该精确函数的性质。通过实例与已有的精确函数比较,结果显示,该精确函数的排序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最后将其应用到区间直觉模糊... 针对区间直觉模糊数的排序问题,定义一种新的区间直觉模糊数精确函数。在考虑犹豫度信息的情况下,讨论了该精确函数的性质。通过实例与已有的精确函数比较,结果显示,该精确函数的排序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最后将其应用到区间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中,并用实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直觉模糊 犹豫度 精确函 多属性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q阶orthopair模糊可能度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12
作者 王浩伦 李旭翔 +1 位作者 徐挺俊 冯良清 《工业工程》 2024年第3期54-63,共10页
判定区间q阶orthopair模糊数(IVq-ROFNs)排序关系是解决区间q阶orthopair模糊(IVq-ROF)决策问题的关键环节,而可能度测度是重要工具之一。针对现有得分函数、精确函数和可能度测度无法处理的反直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Vq-ROF可能度的多... 判定区间q阶orthopair模糊数(IVq-ROFNs)排序关系是解决区间q阶orthopair模糊(IVq-ROF)决策问题的关键环节,而可能度测度是重要工具之一。针对现有得分函数、精确函数和可能度测度无法处理的反直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Vq-ROF可能度的多属性决策方法。首先,定义IVq-ROF环境下的可能度测度,并讨论其相关性质;然后,通过解决反直觉问题的例子说明本文所提IVq-ROF可能度测度的可行性和优势性;最后,构建基于IVqROF可能度的多属性决策模型,并由两个算例分析现有可能度在IVq-ROF环境中扩展的适用性,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q阶orthopair模糊(IVq-ROFNs) 可能度测度 多属性决策 反直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区间三角模糊数的冲击地压耦合评价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秦忠诚 陈光波 +2 位作者 李谭 孙伟 付彪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24,共9页
冲击地压的评价指标具有灰度、模糊性、未知性等不确定性特点,很难确定合理的指标权重,致使评价结果不符合工程实际,无法满足冲击预测与预报的要求。据此,提出一种基于集对分析-区间三角模糊数的冲击地压耦合评价模型——SPA-ITFN耦合... 冲击地压的评价指标具有灰度、模糊性、未知性等不确定性特点,很难确定合理的指标权重,致使评价结果不符合工程实际,无法满足冲击预测与预报的要求。据此,提出一种基于集对分析-区间三角模糊数的冲击地压耦合评价模型——SPA-ITFN耦合模型。集对分析(SPA)中的多元联系数可处理冲击地压评价中的确定性、不确定性以及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互作用的问题,可以获得更加合理的指标权重;区间三角模糊数(ITFN)可以处理多因子决策问题中的层次不确定性,使得评价等级之间的界定更加精准,解决了传统评价方法中等级间界定模糊的问题。运用该模型评价兴山煤矿6个工作面的冲击情况,安全性由高到低为:1311工作面>1133工作面>1132工作面>1203工作面>1201工作面>1307工作面,评价结果符合工程实际。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基于云模型和D-S理论的评价对比分析表明:SPA-ITFN耦合模型评价准确,灵敏度更高,能反映冲击危险的强弱,具有较高应用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评价 冲击地压 耦合模型 集对分析 区间三角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粗糙集理论的模具数控切削参数优化 被引量:9
14
作者 蒋亚军 娄臻亮 李明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15-1118,共4页
在分析模具数控切削加工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削参数的优化模型.根据实际加工中积累的数据,构造了切削参数与其影响因素的决策表,并对决策表中的属性值进行分析和处理,将语义型属性值转化为离散值,区间属性值转化为模糊区间数.提出了... 在分析模具数控切削加工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削参数的优化模型.根据实际加工中积累的数据,构造了切削参数与其影响因素的决策表,并对决策表中的属性值进行分析和处理,将语义型属性值转化为离散值,区间属性值转化为模糊区间数.提出了基于模糊相似关系的粗糙集理论规则学习算法,并将其用于优化变量约束范围的规则提取,给出了在一定表面粗糙度范围内切削参数的约束范围.最后,应用遗传算法求解切削参数的最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模型 模糊区间数 模糊相似关系 粗糙集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犹豫模糊数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及应用
15
作者 周毅成 姚俭 《数学理论与应用》 2016年第3期83-92,共10页
本文针对区间犹豫模糊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从直观可行的角度将区间犹豫模糊数转化为直觉模糊数,并提出重叠区间来减少属性值的元素个数,然后利用优化模型求解属性的权重,最后,从区间犹豫模糊数的机理出发,考虑问题的适用性,以区域企业... 本文针对区间犹豫模糊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从直观可行的角度将区间犹豫模糊数转化为直觉模糊数,并提出重叠区间来减少属性值的元素个数,然后利用优化模型求解属性的权重,最后,从区间犹豫模糊数的机理出发,考虑问题的适用性,以区域企业评价的例子,引用上述方法,得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犹豫模糊 多属性决策 重叠区间 直觉模糊 区域企业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态分布概率区间模糊数及测度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润霞 黄韩亮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147-151,共5页
针对模糊元素的隶属度具有不同程度的重要性,结合概率分布,定义了正态分布概率区间模糊集与正态分布概率区间模糊数,进一步给出了正态分布概率区间模糊数的并、交、补运算及其运算性质.为研究决策问题,定义了正态分布概率区间模糊数的... 针对模糊元素的隶属度具有不同程度的重要性,结合概率分布,定义了正态分布概率区间模糊集与正态分布概率区间模糊数,进一步给出了正态分布概率区间模糊数的并、交、补运算及其运算性质.为研究决策问题,定义了正态分布概率区间模糊数的相似测度和距离测度,并研究其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态分布概率区间模糊 相似测度 距离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数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公路工程地质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延忠 栾纪昊 《中国建材科技》 CAS 2021年第5期101-103,共3页
目前,公路工程地质评价尚不成熟,无法定量地对工程地质条件的适宜性做出评价。本文应用区间数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工程地质评价模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程地质评价方法,将区间数理论和数模糊层次分析法结合,极大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使... 目前,公路工程地质评价尚不成熟,无法定量地对工程地质条件的适宜性做出评价。本文应用区间数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工程地质评价模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程地质评价方法,将区间数理论和数模糊层次分析法结合,极大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使评价结果更精确。以孔隙度为例,示范了指标层隶属度区间的确定方法,并求得5个岩石样品模糊集合为A=(0.1,0.05,0.25,0.2,0.2),隶属度区间为[0.05,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 工程地质评价 区间模糊层次分析法 隶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模糊数的几种排序方法
18
作者 郭欣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45-47,共3页
本文分别介绍了离散模糊数据的排序方法和连续模糊区间数的两种基于可能度的排序方法,提出的公式简洁,相比传统的排序方法有较大的优势,能有效地实现模糊数排序。
关键词 离散模糊 连续模糊区间数 排序 可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投影的区间直觉模糊信息多属性决策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晓 刘兮 陈华友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20-1424,共5页
文章针对区间直觉模糊信息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投影思想的决策方法。该方法首先定义了区间直觉模糊正、负理想方案以及决策方案在区间直觉模糊正、负理想方案上的投影等概念;然后对于属性权重信息不完全的情形,建立了... 文章针对区间直觉模糊信息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投影思想的决策方法。该方法首先定义了区间直觉模糊正、负理想方案以及决策方案在区间直觉模糊正、负理想方案上的投影等概念;然后对于属性权重信息不完全的情形,建立了一种基于投影的多目标规划模型以获得相应的权重,并利用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加权算术平均(IIFWA)算子对评价信息进行集结,从而获得各个决策方案的排序和择优结果。文中给出一个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决策 区间直觉模糊 投影 正、负理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个体优势识别的区间直觉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希男 汤良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0-194,共5页
针对指标值为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能识别个体优势的综合评价方法。借鉴理想点思想,利用行为主体各指标值与理想点的距离,刻画其状态特征或行为表现;从最有利于行为主体自身,利用数学规划方法,求出各行为主体... 针对指标值为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能识别个体优势的综合评价方法。借鉴理想点思想,利用行为主体各指标值与理想点的距离,刻画其状态特征或行为表现;从最有利于行为主体自身,利用数学规划方法,求出各行为主体的权重向量。综合自评值和他评值,对行为主体进行排序和择优。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说明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直觉模糊 个体优势识别 理想点模型 自评 他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