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与模糊分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袁旭梅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协调发展指标体系 模糊分级评价方法 可持续发展 经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市再生水分级模糊综合评价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娟芳 胡虎 +1 位作者 付澜清 杨侃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4-48,共5页
选取主要、典型的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再生水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博弈论的思想将基于序数的层次分析法和改进熵权法求得的评价指标主客观权重进行线性组合,使用分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了再生水综合发展水平,再利用灰色关... 选取主要、典型的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再生水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博弈论的思想将基于序数的层次分析法和改进熵权法求得的评价指标主客观权重进行线性组合,使用分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了再生水综合发展水平,再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各评价指标敏感性。将所提模型和方法应用于洛阳市再生水综合发展评价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洛阳市全市、城区和县城的再生水综合发展水平均为良等级,城区的再生水综合发展水平优于全市和县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洛阳市再生水综合发展的敏感性指标主要为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包括GDP、工业总产值、生态环境用水量、污水处理水平等,该结果为洛阳市再生水综合发展规划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改进层次分析法 改进熵权法 分级模糊综合评价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经济、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以西北五省会城市为例 被引量:29
3
作者 聂春霞 何伦志 甘昶春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7-525,共9页
通过模糊分级评价方法对西北五省会城市的城市经济、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进行评价。首先,对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其次,建立城市经济、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改进和使用模糊分级评价方法,引入协调... 通过模糊分级评价方法对西北五省会城市的城市经济、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进行评价。首先,对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其次,建立城市经济、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改进和使用模糊分级评价方法,引入协调度、协调发展度和协调发展趋势指数的模型;再次,对中国西北五省会城市自2003-2009年的经济、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最后得出,西北五个城市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并且城市经济系统、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存在着差异,影响了城市协调发展的总体水平。五城市中协调发展状况最好的是银川,其次为乌鲁木齐、西安、兰州,最差是西宁。应引起注意的是,西安、西宁和乌鲁木齐的社会系统处于衰退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分级评价 城市 协调发展 模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城市化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评价——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聂春霞 刘晏良 何伦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77,共5页
本文把区域城市化、环境、社会作为整个区域的三个子系统,对三个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首先,构建区域城市化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其次,使用模糊分级评价方法对新疆1995~2009年间城市化与环... 本文把区域城市化、环境、社会作为整个区域的三个子系统,对三个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首先,构建区域城市化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其次,使用模糊分级评价方法对新疆1995~2009年间城市化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新疆城市化的总体协调发展水平呈逐步优化态势,但城市化和社会发展水平低,环境脆弱,城市化与环境、社会发展不协调。只有区域城市化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才能真正提高城市化发展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模糊分级评价 区域经济 环境评价 新疆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30主要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聂春霞 何伦志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8-14,共7页
通过梳理经济发展理论和宜居城市的研究现状,构建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分级评价方法,对中国30主要城市自2003—2008年间的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进行评价,得出结论: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受国家或区域宏观... 通过梳理经济发展理论和宜居城市的研究现状,构建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分级评价方法,对中国30主要城市自2003—2008年间的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进行评价,得出结论: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受国家或区域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的地区差异性较明显,东、中部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优于西部城市;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态势是"优者越优,差者更差";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较好的城市也存在个别指标过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分级评价 经济 宜居性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