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野苹果基因组提取优化及模板浓度对ISSR-PCR影响
1
作者 张云秀 杨美玲 +4 位作者 于玮玮 李芳 刘彬 龙鸿 阎国荣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5-18,共4页
以新疆野苹果干燥叶片为材料,比较分析了CTAB法和4种改良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效果,及ISSR-PCR扩增所需最佳模板浓度。结果表明:5种方法提取的DNA在纯度和量上有很大差别,研磨时加入PVP,可有效去除多酚物质;第一次提取上清液中加入1/10体... 以新疆野苹果干燥叶片为材料,比较分析了CTAB法和4种改良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效果,及ISSR-PCR扩增所需最佳模板浓度。结果表明:5种方法提取的DNA在纯度和量上有很大差别,研磨时加入PVP,可有效去除多酚物质;第一次提取上清液中加入1/10体积CTAB裂解液(0.7 mol/L Na Cl、10%CTAB),可以有效去除多糖;异丙醇沉淀时加入1/9体积的乙酸钠,可加速得到白色沉淀。新疆野苹果ISSR扩增体系研究中,发现DNA模板浓度处于400~1 000 ng/μL时,ISSR-PCR扩增结果最佳。DNA提取优化及模板浓度优化为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苹果 DNA提取 模板浓度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rDNA-ITS2的Taq 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明旭 朱水芳 +2 位作者 罗宽 周李华 赵文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2-85,共4页
以松材线虫rDNA -ITS2为靶区 ,建立松材线虫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对松材线虫大量DNA和单条线虫的检测结果表明 ,探针检测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时 ,前者产生明显的荧光信号 ,后者无荧光信号 ,表明探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探... 以松材线虫rDNA -ITS2为靶区 ,建立松材线虫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对松材线虫大量DNA和单条线虫的检测结果表明 ,探针检测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时 ,前者产生明显的荧光信号 ,后者无荧光信号 ,表明探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探针检测到最低模板浓度为 1pg·μL-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QMAN探针 RDNA-ITS2 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荧光信号 拟松材线虫 DNA测序 检测结果 模板浓度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小麦RAPD稳定性的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安德荣 程继红 +1 位作者 成卓敏 慕小倩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4-17,共4页
随着 PCR和 RAPD技术在生物学领域的广泛应用 ,人们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其中RAPD的可重复性差是最主要的一个问题 ,也是该技术最难克服的缺点。作者在利用 RAPD技术标记进行小麦的抗病毒基因研究中 ,对影响扩增结果的模板、... 随着 PCR和 RAPD技术在生物学领域的广泛应用 ,人们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其中RAPD的可重复性差是最主要的一个问题 ,也是该技术最难克服的缺点。作者在利用 RAPD技术标记进行小麦的抗病毒基因研究中 ,对影响扩增结果的模板、底物、引物和扩增程序等进行了实验探索 ,结果表明 :模板的浓度、d NTP浓度、引物浓度及反应程序均对 RAPD扩增结果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 PCR 小麦 可重复性 模板浓度 DNTP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构建融合基因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国梁 白兴俊 +2 位作者 赵蓉 雷鸿亮 陈宗礼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9-213,共5页
以聚合酶链式反应为基础的片段拼接技术——融合PCR技术是一种新的基因片段融合技术。以含有马铃薯块茎两种淀粉合成关键酶ssⅡ和ssⅢ基因为模板,利用融合PCR对其进行融合拼接,初步建立以PCR产物(不回收)及一步PCR法融合基因的构建方法... 以聚合酶链式反应为基础的片段拼接技术——融合PCR技术是一种新的基因片段融合技术。以含有马铃薯块茎两种淀粉合成关键酶ssⅡ和ssⅢ基因为模板,利用融合PCR对其进行融合拼接,初步建立以PCR产物(不回收)及一步PCR法融合基因的构建方法,并对融合基因构建时PCR产物(不回收)的使用量及一步PCR法构建融合基因的中间引物浓度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不回收的PCR产物为模板构建融合基因时PCR产物(不回收)的使用量在10-20 ng范围内为佳;一步PCR法构建融合基因的中间引物浓度在25-1 000 nmol/L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基因 一步PCR法 模板浓度 引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雄性不育材料RAPD扩增体系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马翎健 曹丽华 +3 位作者 周济铭 宋喜悦 胡银岗 何蓓如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0-63,共4页
以光敏雄性不育系A31及其恢复系1376为材料,使用美国MGREACHE公司生产的PTC-200型PCR,对影响RAPD扩增的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了模板、Mg2+、dNTPs、引物和TapDNA聚合酶的适宜浓度和最佳的循环次数,实验结果表明在25μL反应体系中使... 以光敏雄性不育系A31及其恢复系1376为材料,使用美国MGREACHE公司生产的PTC-200型PCR,对影响RAPD扩增的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了模板、Mg2+、dNTPs、引物和TapDNA聚合酶的适宜浓度和最佳的循环次数,实验结果表明在25μL反应体系中使用20~40ng的模板DNA,1.5~2.0mmol/L的Mg2+,0.3~0.4mmol/L的dNTPs,0.15~0.20μmol/L随机引物,1.0~1.5单位TaqDNA聚合酶;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5min,然后进行94℃45s,36°45s,72°90s,45个循环后,再在72℃延伸10min,小麦雄性不育材料RAPD扩增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雄性不育材料 RAPD扩增体系 DNA模板浓度 镁离子 dNTPs浓度 引物浓度 TAQDNA聚合酶 循环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筋菇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6
作者 王祎玲 潘豪杰 +1 位作者 沈张波 赵桂仿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7-620,共4页
目的对七筋菇基因组DNA提取和ISSR-PCR扩增模板浓度进行优化。方法以常规的CTAB法为基础,对七筋菇基因组DNA提取进行了优化:提取液中加入PVP(6%(w/v)),β-巯基乙醇的浓度提高至5%(w/v);第一次抽提后,重新加入提取液及抗坏血酸(20%(w/v))... 目的对七筋菇基因组DNA提取和ISSR-PCR扩增模板浓度进行优化。方法以常规的CTAB法为基础,对七筋菇基因组DNA提取进行了优化:提取液中加入PVP(6%(w/v)),β-巯基乙醇的浓度提高至5%(w/v);第一次抽提后,重新加入提取液及抗坏血酸(20%(w/v)),65℃水浴30 min。结果所提样品DNA,A260/280,A260/230的平均光吸收值分别为1.78,1.99,浓度为105 ng/μL左右,ISSR扩增带多且清晰明亮,稳定性及多态性高,表明DNA纯度高;对扩增反应的最佳模板浓度进行研究表明,所提DNA模板稀释2倍效果最好(浓度为50 ng/μL)。结论改良后的CTAB法适于提取七筋菇植物的基因组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筋菇 DNA提取 模板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34c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笙腩 颜润川 +3 位作者 李玲玲 张雅妹 陈树林 赵善廷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15,共5页
为建立稳定有效检测miR-34c的实时荧光定量技术体系,采用茎环结构法设计了反转录引物,并通过梯度浓度及梯度温度PCR法对miR-34c的最佳退火延伸温度和模板浓度进行了确定,最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miR-34c进行检测。试验成功建立了精确... 为建立稳定有效检测miR-34c的实时荧光定量技术体系,采用茎环结构法设计了反转录引物,并通过梯度浓度及梯度温度PCR法对miR-34c的最佳退火延伸温度和模板浓度进行了确定,最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miR-34c进行检测。试验成功建立了精确检测miR-34c的实时荧光定量技术体系,其中miR-34c最佳退火延伸温度为62.4℃及每个实时定量反应体系中cDNA对应的RNA量最适浓度为50ng/μL,并得到重复性高、特异性强的检测结果。该技术体系的建立不仅为检测miR-34c提供了精准便捷的方法,而且可为设计检测其他miRNA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miRNA-34c 颈环 退火温度 模板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AFLP技术体系的摸索与建立 被引量:33
8
作者 赵宏 王省芬 +1 位作者 张桂寅 马峙英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对影响棉花AFLP技术体系的多种因素作了探讨 ,得到了一种适于棉花AFLP银染技术的优化体系。该体系中各优化因素为 :①模板DNA浓度为 15 0ng·μL-1;②酶切体系中 ,MseI和EcoRI各加入 3units ,使用NEBbuffer2 ,反应时间为 2h ;③连... 对影响棉花AFLP技术体系的多种因素作了探讨 ,得到了一种适于棉花AFLP银染技术的优化体系。该体系中各优化因素为 :①模板DNA浓度为 15 0ng·μL-1;②酶切体系中 ,MseI和EcoRI各加入 3units ,使用NEBbuffer2 ,反应时间为 2h ;③连接最适反应时间为 10h ;④连接产物最适稀释倍数为 10倍 ;⑤预扩增产物最适稀释倍数为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模板DNA浓度 酶切体系 连接时间 AFLP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分析与扩增
9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6期36-40,共5页
关键词 DNA分析 载体转化 乳球菌 基因组文库 定序 凝胶电泳 人基因组 模板浓度 核糖体结合位点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