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匹配滤波和曲波去噪相结合的气枪主动源弱信号提取 被引量:2
1
作者 谭俊卿 杨润海 +2 位作者 向涯 王彬 姜金钟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1-710,768,共11页
提出由一维模板匹配滤波技术(MFT)和二维曲波(Curvelet)变换法穿插的数据处理方法,即先通过一维模板匹配滤波方法得到相关系数,将相关系数组成二维数据并用曲波变换法处理,最后将各道对应相关系数分别与模板信号褶积,得到高信噪比恢复... 提出由一维模板匹配滤波技术(MFT)和二维曲波(Curvelet)变换法穿插的数据处理方法,即先通过一维模板匹配滤波方法得到相关系数,将相关系数组成二维数据并用曲波变换法处理,最后将各道对应相关系数分别与模板信号褶积,得到高信噪比恢复信号。将该方法用于处理仿真数据和宾川主动源气枪信号,结果表明:在宾川主动源气枪信号的处理中,本方法较单一数据去噪方法恢复能力更好,可对气枪主动源的模拟与实际信号进行更好的数据提取与恢复,得到噪声干扰更少的地下介质波速变化,提高低信噪比数据的利用率与可分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源气枪信号 模板匹配滤波技术 曲波变换 波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背景下弱小目标的提取算法 被引量:7
2
作者 宋海峰 陈兴无 +1 位作者 王磊 游安清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25-1628,共4页
对低信噪比运动背景下序列图像中弱小目标的提取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新的目标提取算法。根据运动背景的相关性和目标运动的连续性,采用背景模板匹配技术,计算各帧背景运动量,去除复杂背景,用自适应预估和阈值分割技术捕获跟踪目标... 对低信噪比运动背景下序列图像中弱小目标的提取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新的目标提取算法。根据运动背景的相关性和目标运动的连续性,采用背景模板匹配技术,计算各帧背景运动量,去除复杂背景,用自适应预估和阈值分割技术捕获跟踪目标。实验中,结合所研究的算法,对100帧包含低对比度弱小目标的运动图像序列进行了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地实现目标的自动捕获与跟踪,跟踪效率高,跟踪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背景 弱小目标 捕获跟踪 模板匹配技术 阈值分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GL成像机理的飞行器姿态模拟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澄东 高昂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4-27,共4页
针对当前块匹配方法进行飞行器姿态视景模拟的拟合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OpenGL成像机理的飞行器姿态模拟方法,进行飞行器姿态的3D模型建模和纹理映射处理,采用模板匹配技术进行飞行器姿态模型的状态信息特征分析和渲染,实现飞行器... 针对当前块匹配方法进行飞行器姿态视景模拟的拟合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OpenGL成像机理的飞行器姿态模拟方法,进行飞行器姿态的3D模型建模和纹理映射处理,采用模板匹配技术进行飞行器姿态模型的状态信息特征分析和渲染,实现飞行器姿态的实体模型三维重构。在OpenGL环境中进行实体建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飞行器姿态模拟的拟合精度高,图像渲染的输出信噪比高于传统方法,具有较好的视景仿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景仿真 OpenGL成像 飞行器姿态模拟 模板匹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茫崖5.0级地震震源区微震检测与序列活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涛 陈继锋 +1 位作者 杨立明 马建新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41-947,共7页
以2019年3月28日青海茫崖5.0级地震作为研究震例,选取主震后信噪比较高的9个ML1.0以上余震作为模板事件,利用模板匹配滤波方法对主震后30天连续波形进行遗漏地震扫描,检测到遗漏地震13个,约为原始地震目录的43%,这对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 以2019年3月28日青海茫崖5.0级地震作为研究震例,选取主震后信噪比较高的9个ML1.0以上余震作为模板事件,利用模板匹配滤波方法对主震后30天连续波形进行遗漏地震扫描,检测到遗漏地震13个,约为原始地震目录的43%,这对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研究,地震危险性评估等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比较完备余震序列数据参考。对模板匹配前后b值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模板匹配后b值略有下降,佐证了强震后短时间内b值明显降低的普遍现象。最后对扩充后的地震目录进行双差重定位,发现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茫崖—油沙山断裂北侧,呈现出成团成片的丛集状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茫崖5.0级地震 序列活动特征 模板匹配技术 双差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阵风锋时空变化特征的大风识别算法研究
5
作者 吴奕霄 王珂清 +3 位作者 程婷 项瑛 周学东 徐芬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7-554,共8页
本文根据易引发大风的阵风锋在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图像空间上呈现高度较低、形态呈弧线结构和时间上具有移动特点这3个特征,在低仰角反射率因子、时间差分反射率因子、空间差分反射率因子这3种不同反射率因子图像上,采用模板匹配技术分... 本文根据易引发大风的阵风锋在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图像空间上呈现高度较低、形态呈弧线结构和时间上具有移动特点这3个特征,在低仰角反射率因子、时间差分反射率因子、空间差分反射率因子这3种不同反射率因子图像上,采用模板匹配技术分别对其进行阵风锋图像特征匹配分值处理。融合3种特征匹配结果后,采用区域增长法提取阵风锋弧线图像结构,排除虚假图像。在处理3种得分值结果的过程中,同时采用了风暴抑制模板和放射状回波抑制模板技术来降低非阵风锋回波得分值。结果表明,算法能够有效识别易引发大风的阵风锋图像特征,且识别结果与原阵风锋位置和形状较为一致。本文所设计的阵风锋模板匹配技术为能准确地监测和预警阵风锋灾害性天气过程提供多一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匹配技术 区域增长法 阵风锋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及邻区微震检测与定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雅楠 李红谊 +3 位作者 张盛中 李炎臻 黄雅芬 钟卫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3-1124,共12页
本文利用基于图像处理器加速的模板匹配定位法(Graphics Processing Unit-based Match&Locate, GPU-M&L)和双差定位法(HypoDD),对上海及邻区13个台站记录的2011年至2020年共10年的连续地震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首先从中国地震台网... 本文利用基于图像处理器加速的模板匹配定位法(Graphics Processing Unit-based Match&Locate, GPU-M&L)和双差定位法(HypoDD),对上海及邻区13个台站记录的2011年至2020年共10年的连续地震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首先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146个地震事件目录中挑选了136个地震事件作为模板事件,使用模板匹配定位技术对上海及邻区10年的连续资料进行遗漏地震事件的扫描和检测,共识别出824个地震事件,约为台网中心提供地震目录事件数量的5.5倍.然后对识别出的地震事件通过深度去噪方法(DeepDenoiser)将信号与噪声分离,并对去噪后地震波形的频率和振幅特性分析来进一步确认识别出的地震事件.同时利用基于机器学习的震相拾取技术(PhaseNet),对去噪后的333个地震事件进行了震相拾取.检测后的地震目录完备震级由台网目录的Mc1.0降为Mc0.8.最后利用双差定位法对479个地震事件进行精定位,精定位的结果显示,上海地区整体地震活动性较弱,地震的空间分布相对较为分散,定位后的地震事件部分集中于安角断凹,部分事件沿北东向的枫泾—川沙隐伏断裂带和沿北西向的南通—上海断裂分布.我们的结果,为研究上海及邻区地震活动性、地震发生灾害程度和风险性评价等,奠定了重要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地区 微震检测 模板匹配定位技术 深度去噪 双差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