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放废液回转煅烧炉的启动方法
1
作者 贺诚 张华 +5 位作者 张克乾 李扬 李争 孙惠琳 明玉周 龙浩骑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49,I0002,共9页
在两步法冷坩埚玻璃固化工艺中,当高放废液刚开始进料时,回转煅烧炉内温度较高,液体在高温炉管上容易发生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导致最初一批高放废液不能完全实现前部蒸发、后部煅烧的工艺过程。当高放废液进料量过大时,更有高放废液从炉... 在两步法冷坩埚玻璃固化工艺中,当高放废液刚开始进料时,回转煅烧炉内温度较高,液体在高温炉管上容易发生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导致最初一批高放废液不能完全实现前部蒸发、后部煅烧的工艺过程。当高放废液进料量过大时,更有高放废液从炉尾流出的风险,所以需要在进高放废液之前借由水(或稀释的高放废液)带走炉膛内多余的热量使温度降低,这个过程称为回转煅烧炉的启动过程。本工作研究了水、稀释模拟高放废液、模拟高放废液三种启动介质在5、15、30 r/min三种转速下对回转煅烧炉低温启动和高温启动的影响。启动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启动时,启动效果为水>稀释的模拟高放废液>模拟高放废液,推荐的转速为15 r/min,流速为40 L/h;高温启动时,启动效果为模拟高放废液和蔗糖的混合溶液≈稀释的模拟高放废液>水,推荐的转速为30 r/min,流速为80 L/h。并且通过试验验证了上述两种启动工艺的可行性,试验结果对优化回转煅烧炉工艺,推动两步法冷坩埚玻璃固化技术进入工程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煅烧炉 启动 模拟废液 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高放废液玻璃固化体析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孟保健 朱永昌 +5 位作者 焦云杰 赵崇 万伟 韩勖 崔竹 杨德博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516-3522,共7页
以焦耳炉生产的含16%(质量分数)模拟高放废液(HLW)的硼硅酸盐玻璃固化体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玻璃固化体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析晶行为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部分固化体在实际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内部已经出现辉石晶相,已析晶玻璃的活化能... 以焦耳炉生产的含16%(质量分数)模拟高放废液(HLW)的硼硅酸盐玻璃固化体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玻璃固化体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析晶行为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部分固化体在实际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内部已经出现辉石晶相,已析晶玻璃的活化能较未析晶玻璃低40~60 kJ/mol;热处理试验证实辉石相在700~900℃内析出,同时随结晶度的增加玻璃固化体的表观颜色也发生变化。研究析晶与热历史之间的相关性有助于预测高放废物玻璃中结晶相的产生,研究结果可为焦耳炉固化工艺的进一步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废液 玻璃固化 析晶行为 热稳定性 辉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高放玻璃固化体P19-5的浸出行为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柯 柯昌凤 +2 位作者 白书欣 张虹 夏斌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55,共5页
用静态浸出试验研究了模拟高放玻璃固化体P19-5在不同温度下的浸出行为,选用Ce作为Pu的模拟元素。通过测试分析各元素的归一化质量损失和玻璃表面层形貌、成分随浸泡时间的变化,讨论了玻璃固化体的浸出机制和Ce在玻璃表面层中的保留机... 用静态浸出试验研究了模拟高放玻璃固化体P19-5在不同温度下的浸出行为,选用Ce作为Pu的模拟元素。通过测试分析各元素的归一化质量损失和玻璃表面层形貌、成分随浸泡时间的变化,讨论了玻璃固化体的浸出机制和Ce在玻璃表面层中的保留机制。研究发现:在25,40,70℃条件下玻璃固化体的浸出率相差不大,比90℃下的浸出率约小1个数量级;Gd和Ce的浸出率比其它主要成分(Si,B,Li等)低2-3个数量级;浸泡过程中,Gd和Ce绝大部分都继续保留在表面层中,其主要保留机制为原位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玻璃固化 浸出率 保留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高放玻璃固化体的析晶行为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永刚 张振涛 +1 位作者 华小辉 王雷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7-320,共4页
在高放废物玻璃熔制过程中,高放废物罐中心区域玻璃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发生析晶现象。析晶增加了高放玻璃固化体的相界面,改变了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为了避免析晶的发生,必须研究高放玻璃固化体的析晶行为。本工作采用恒温热处理方... 在高放废物玻璃熔制过程中,高放废物罐中心区域玻璃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发生析晶现象。析晶增加了高放玻璃固化体的相界面,改变了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为了避免析晶的发生,必须研究高放玻璃固化体的析晶行为。本工作采用恒温热处理方式,研究模拟高放玻璃固化体的析晶行为。将模拟高放玻璃粉末分别在500、600、700、800、900℃下进行了0.5-96 h的热处理。采用 X射线衍射法(XRD)检测热处理后样品的结晶度和晶相。XRD测试结果表明:模拟高放玻璃固化体的最大结晶度析晶温度在700℃左右;热处理后产生了三类晶相辉石、斜长石和方铈矿,辉石出现在600-900℃,为主要晶相,方铈矿出现在700-900℃,斜长石只出现在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玻璃固化 恒温热处理 析晶行为 地质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醚萃取模拟高放废液中Sr^(2+)、Cs~+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群 韩延德 刘大鸣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1-64,共4页
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冠醚对模拟高放废液中Sr^(2+)、Cs~+的提取。0.01mol/l二环己基-18-冠-6在CHCl_2CHCl_2和CHCl_3中对Sr^(2+)的一次萃取率在90%以上。二苯并-21-冠-7-磷钼... 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冠醚对模拟高放废液中Sr^(2+)、Cs~+的提取。0.01mol/l二环己基-18-冠-6在CHCl_2CHCl_2和CHCl_3中对Sr^(2+)的一次萃取率在90%以上。二苯并-21-冠-7-磷钼酸-硝基苯体系对Cs~+的萃取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醚 模拟废液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类萃取剂从模拟高放废液中分离锕系和镧系元素的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叶国安 罗方祥 +5 位作者 何建玉 肖松涛 朱文彬 陈文俊 丁颂东 黄忠良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B05期62-69,共8页
研究了酰胺荚醚N ,N ,N′,N′ 四丁基 3 氧 戊二酰胺 (TBOPDA)和N 50 3(N ,N′ 二乙基庚酰胺 )以及TBOPDA与N 50 3的组合萃取剂在硝酸介质中对U (Ⅵ )、Pu(Ⅳ )、Am(Ⅲ )、Eu(Ⅲ )和其他一些金属离子的萃取行为 ,稀释剂为 4 0 %正辛醇... 研究了酰胺荚醚N ,N ,N′,N′ 四丁基 3 氧 戊二酰胺 (TBOPDA)和N 50 3(N ,N′ 二乙基庚酰胺 )以及TBOPDA与N 50 3的组合萃取剂在硝酸介质中对U (Ⅵ )、Pu(Ⅳ )、Am(Ⅲ )、Eu(Ⅲ )和其他一些金属离子的萃取行为 ,稀释剂为 4 0 %正辛醇 煤油。用 0 0 75mol/LTBOPDA +0 5mol/LN 50 3/ 4 0 %辛醇 煤油为萃取剂 ,从模拟高放废液中分离U(Ⅵ )、Pu(Ⅳ )、Am(Ⅲ )和Eu(Ⅲ )的微型混合澄清槽实验结果表明 :在A槽 ,大于 99 99%的U(Ⅵ )、Pu(Ⅳ )、Eu(Ⅲ )和Am(Ⅲ )被萃入有机相 ;在R1槽 ,U(Ⅵ )被定量反萃 ,83 %的Pu(Ⅳ )和 36%的Am(Ⅲ )被反萃入水相 ;在R2槽中残留的Pu(Ⅳ )、Am(Ⅲ )和Eu(Ⅲ )可被定量反萃下来。该流程可有效提取高放废液中的锕系元素 ,并可对其进行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荚醚 N-503 模拟废液 U(Ⅵ) Pu(Ⅳ) Am(Ⅲ) Eu(Ⅲ) 分离 萃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吸附活性硅胶对模拟高放废液中锆分离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裕卿 王榕树 +1 位作者 林灿生 张先业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6-160,共5页
用自制高吸附活性硅胶吸附分离模拟高放废液中的锆 ,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硅胶对锆的吸附选择性高 ,是因为介质中锆离子具有较高的正电荷 ;硅胶对锆的静态吸附容量可达 0 344mmol/g ;用 0 2mol/LH2 C2 O4洗脱硅胶上吸... 用自制高吸附活性硅胶吸附分离模拟高放废液中的锆 ,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硅胶对锆的吸附选择性高 ,是因为介质中锆离子具有较高的正电荷 ;硅胶对锆的静态吸附容量可达 0 344mmol/g ;用 0 2mol/LH2 C2 O4洗脱硅胶上吸附的锆 ,洗脱率高于 99% ;硅胶单位表面上的羟基数为 6 5 /nm2 ,提供了较多的吸附活性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 模拟废液 选择分离 吸附 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堆模拟高放废液的甲醛脱硝及脱硝过程中的沉淀行为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长福 邵波波 +4 位作者 关雅馨 方剑 徐芷怡 帅杰 张生栋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40,共9页
两步法玻璃固化工艺中,高放废液可通过化学脱硝达到降低酸度的目的,常用的化学脱硝剂有甲酸、甲醛、蔗糖等。以甲醛为化学脱硝剂,对动力堆模拟高放废液进行脱硝及脱硝过程中沉淀行为进行研究。模拟高放废液在90℃、脱硝比例为1.0~2.0范... 两步法玻璃固化工艺中,高放废液可通过化学脱硝达到降低酸度的目的,常用的化学脱硝剂有甲酸、甲醛、蔗糖等。以甲醛为化学脱硝剂,对动力堆模拟高放废液进行脱硝及脱硝过程中沉淀行为进行研究。模拟高放废液在90℃、脱硝比例为1.0~2.0范围内进行脱硝,对脱硝后各物质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OES)、X射线荧光光谱(XRF)、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Raman光谱、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仪(TG)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脱硝后废液中NO_(3)^(-)含量明显降低,随脱硝比例增大,NO_(3)^(-)的含量逐渐降低,甲醛含量增加。脱硝过程中出现由Zr、Mo、La、Ce、Nd、Fe、Te、Pr、Cs、Sm、Cr、Sr、Y、Co、Ni组成的沉淀,沉淀的形成有两个过程:一个过程为形成颗粒状的结晶物Ln_(2)Zr_(3)(MoO_(4))_(9)(Ln=La、Ce、Nd、Pr、Eu、Sm)和MoO_(2);另外一个过程为形成由O、Fe、Zr、Mo、Te构成的无定形粉末物质;脱硝产物的热分解主要发生在约36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废液 玻璃固化 脱硝 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DEC MP-TBP/煤油萃取模拟高放废液中的稀土元素工艺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叶玉星 吴冠民 朱文彬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B05期70-75,共6页
测定了用 2 2 %DHDECMP 4 2 %TBP/OK从模拟高放废液中萃取各稀土元素的分配比。以此为基础 ,在微型离心萃取器 (转鼓 1cm)串联台架上进行了从模拟高放废液中萃取稀土元素的工艺研究。萃取段为 6级萃取 ,2级洗涤 ;反萃段为 6级反萃。流... 测定了用 2 2 %DHDECMP 4 2 %TBP/OK从模拟高放废液中萃取各稀土元素的分配比。以此为基础 ,在微型离心萃取器 (转鼓 1cm)串联台架上进行了从模拟高放废液中萃取稀土元素的工艺研究。萃取段为 6级萃取 ,2级洗涤 ;反萃段为 6级反萃。流比AF∶AX∶AS为 1∶1 5∶0 5;BF∶BX为 1∶1。实验考察了各级中稀土元素的浓度分布。除Y外 ,稀土元素的回收率大于 99% ,所有稀土元素的反萃率均大于 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DECMP-TBP/OK 稀土元素 模拟废液 离心萃取器 溶剂萃取法 萃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DECMP-TBP/煤油萃取模拟高放废液中的裂片元素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叶玉星 吴冠民 朱文彬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42-245,共4页
实验测定了22%DHDECMP 42%TBP OK从模拟高放废液中萃取Zr、Mo、Cs等裂片元素的分配比,并在微型离心萃取器(转鼓10mm)串联台架上进行了从模拟高放废液中萃取裂片元素的工艺研究。采用6级萃取,2级洗涤,6级反萃,流比AF∶AX∶AS=1∶1.5∶0... 实验测定了22%DHDECMP 42%TBP OK从模拟高放废液中萃取Zr、Mo、Cs等裂片元素的分配比,并在微型离心萃取器(转鼓10mm)串联台架上进行了从模拟高放废液中萃取裂片元素的工艺研究。采用6级萃取,2级洗涤,6级反萃,流比AF∶AX∶AS=1∶1.5∶0.5,BF∶BX=1∶1,实验考察了裂片元素的各级浓度分布。对Zr、Mo的净化系数DF分别为3.2、18;对Rb、Cs、Sr、Ba,DF>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DECMP-TBP 煤油 萃取 模拟废液 裂片元素 处理 离心萃取器 萃取剂 N N—二乙胺甲酰甲撑膦酸二己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DECMP-TBP/OK萃取模拟高放废液中锕系元素的工艺研究
11
作者 叶玉星 唐洪彬 +5 位作者 石伟群 王孝荣 沈东 董钰 罗方祥 赵燕菊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6-101,共6页
测定了22%DHDECMP 42%TBP/OK从模拟高放废液中萃取锕系元素的分配比;在微型离心萃取器(转鼓=10mm)串联台架上,进行了从模拟高放废液中萃取锕系元素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经6级萃取、2级洗涤、6级反萃,流比AF∶AX∶AS=1∶1 5∶0 5... 测定了22%DHDECMP 42%TBP/OK从模拟高放废液中萃取锕系元素的分配比;在微型离心萃取器(转鼓=10mm)串联台架上,进行了从模拟高放废液中萃取锕系元素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经6级萃取、2级洗涤、6级反萃,流比AF∶AX∶AS=1∶1 5∶0 5,BF∶BX=1∶1时,在萃取器A中,U,Np,Pu,Am的回收率均大于99 9%;在反萃器B中,Am的反萃率>99 9%,U,Np和Pu的反萃率分别为2%,3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DECMP-TBP/OK 萃取 模拟废液 锕系元素 工艺条件 微型离心萃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模拟高放废液中的硝酸根
12
作者 吴育良 沈晓冬 +2 位作者 王翼卿 严生 涂颖岗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S1期119-122,共4页
研究了用硝酸根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模拟高放废液中硝酸根的方法。对主要共存元素可能存在的干扰及消除和测定体系的选择进行了试验并建立了分析方法。对样品可用工作曲线法或标准加入法直接进行测试。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8%,标准... 研究了用硝酸根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模拟高放废液中硝酸根的方法。对主要共存元素可能存在的干扰及消除和测定体系的选择进行了试验并建立了分析方法。对样品可用工作曲线法或标准加入法直接进行测试。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8%,标准加人回收率为96.8%~105%,可为放射性废物固化试验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选择电极法 模拟废液 硝酸根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甲硝比对模拟高放废液脱硝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长福 朱冬冬 +4 位作者 李玉松 汪润慈 谭盛恒 刘丽君 张生栋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30-335,I0002,共7页
研究了甲酸作为脱硝剂对模拟高放废液脱硝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硝率随着甲硝比的增加而增加;当甲硝比为1.4时,脱硝后溶液的pH最高;脱硝过程中各元素在沉淀中的含量与甲硝比有关,脱硝产物的热重分析(TGA)表明,甲硝比从1.0→1.6时,随着甲... 研究了甲酸作为脱硝剂对模拟高放废液脱硝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硝率随着甲硝比的增加而增加;当甲硝比为1.4时,脱硝后溶液的pH最高;脱硝过程中各元素在沉淀中的含量与甲硝比有关,脱硝产物的热重分析(TGA)表明,甲硝比从1.0→1.6时,随着甲硝比的增加,热分解失重量从45%→35%,热分解终止温度为570~6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废液 脱硝 甲硝比 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条件对模拟高放废液煅烧产物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贺诚 张华 +1 位作者 李争 汪润慈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65-472,I0003,共9页
模拟高放废液在回转煅烧过程中容易粘壁,影响其及时输送。为了实现转形工艺和固化工艺的顺利衔接,需要通过改变工艺条件来使煅烧产物顺利出料。同时煅烧条件的变化会导致煅烧产物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采用动力堆燃耗45 GWd/t(以U计)... 模拟高放废液在回转煅烧过程中容易粘壁,影响其及时输送。为了实现转形工艺和固化工艺的顺利衔接,需要通过改变工艺条件来使煅烧产物顺利出料。同时煅烧条件的变化会导致煅烧产物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采用动力堆燃耗45 GWd/t(以U计)乏燃料后处理产生的模拟高放废液,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转速条件下煅烧产物的粒径分布、含水量、振实密度、脱硝率等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升高煅烧温度可以使煅烧产物粒径更加均匀,当煅烧温度在600~700℃、转速在15~20 r/min时,煅烧产物的含水率小于2%,振实密度在1.7 g/cm^(3)左右,脱硝率能达到99%以上,煅烧过程中的粘壁现象较少,能实现煅烧过程中的顺利出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废液 回转煅烧 煅烧产物 物理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模拟高放废液中的磷含量
15
作者 孔雪艳 夏峰林 +2 位作者 刘燕 高永萍 李琴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05-310,共6页
建立了模拟高放废液中磷含量的分析方法。该法是在铋盐存在下,溶液中的正磷酸与钼酸铵形成磷钼黄(磷钼杂多酸),磷钼黄经抗坏血酸还原后形成磷钼蓝,于分光光度计上测量吸光度从而获得样品中的磷含量。开展了磷钼蓝吸收波长、形成酸度、... 建立了模拟高放废液中磷含量的分析方法。该法是在铋盐存在下,溶液中的正磷酸与钼酸铵形成磷钼黄(磷钼杂多酸),磷钼黄经抗坏血酸还原后形成磷钼蓝,于分光光度计上测量吸光度从而获得样品中的磷含量。开展了磷钼蓝吸收波长、形成酸度、显色试剂用量、稳定时间、干扰离子、重加回收率、精密度等实验。结果表明:在0.8mol/L硝酸溶液中,依次加入硝酸铋、钼酸铵、抗坏血酸能使磷完全形成磷钼蓝,在室温下、40min内磷显色稳定,于分光光度计695nm处有最大吸收,同时硅(0.3mg/L)、铁(4.0mg/L)、镍(2.9mg/L)、铀(0.8mg/L)、铈(0.8mg/L)、镁(0.4mg/L)、锰(1.0mg/L)、铝(2.0mg/L)、铜(1.6mg/L)、铌(0.2mg/L)、锶(0.4mg/L)不影响磷含量(0.2mg/L)的测定。采用该法测定模拟高放废液中磷的含量,重加回收率为99.80%~103.34%,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优于3.0%(n=6),满足分析要求,可用于真实高放废液中磷含量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废液 分光光度法 干扰离子 磷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放泥浆研究Ⅰ.模拟高放泥浆的配制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梁俊福 宋崇立 +2 位作者 潘翠玲 丁戈龙 杨文杰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44,共8页
依据高放废液化学组分分析结果 ,配制了模拟高放废液。采用甲酸脱硝模拟高放废液浓缩方法 ,研究了高放废液及泥浆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 ,探讨了高放泥浆的形成机理及溶解方法 ,为高放泥浆的处理处置提供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 模拟泥浆 废液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固化熔炉不同电极连接方式熔化性能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冬青 曲晓锐 +3 位作者 王磊 赵庆彬 李路瑶 徐凯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08-4619,4638,共13页
开发可信准确的高放废液玻璃固化焦耳加热陶瓷电熔炉熔化性能预测模型是实现高放废液安全、高效玻璃固化的便捷手段。然而由于高温、高辐照的特殊工况,目前国内缺乏对高放废液玻璃固化熔炉内各物理场信息及熔化特性的直观认知。因此,本... 开发可信准确的高放废液玻璃固化焦耳加热陶瓷电熔炉熔化性能预测模型是实现高放废液安全、高效玻璃固化的便捷手段。然而由于高温、高辐照的特殊工况,目前国内缺乏对高放废液玻璃固化熔炉内各物理场信息及熔化特性的直观认知。因此,本文借助GFM(Glass Furnace Model)软件,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某高放废液玻璃固化熔炉在不同电极连接方式下的运行状态,获得了熔池各物理场分布信息,并研究了电极连接方式对熔炉传质、传热、玻璃液流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极正对运行时玻璃液平均温度约1160℃,平均焦耳热约120 kW/m^(3),熔化效率约0.004 kg/(m^(2)·s)。相较于正常运行,电极错位运行时熔炉虽可保持熔化运行,但熔体中焦耳热分布不均,玻璃液整体流动性较差,不利于冷帽熔化和玻璃液均化,同时电极损失程度也将大幅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液 玻璃固化 焦耳加热陶瓷电熔炉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玻璃水泥固化体中^(134)Cs,^(85,89)Sr浸出率的测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美琼 胥胜利 +3 位作者 李永德 魏峰 殷奇 范显华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4-137,共4页
以134Cs和85,89Sr为示踪剂,采用新型的类玻璃水泥材料固化3种模拟废液。液固比为0.45~0.55,混合搅拌5min后灌入直径与高相等的圆柱体模子中,在室温和大气条件下密封养护28d。脱模后的废物固化体完全浸入去离子水中,按照GB7023 86的方法... 以134Cs和85,89Sr为示踪剂,采用新型的类玻璃水泥材料固化3种模拟废液。液固比为0.45~0.55,混合搅拌5min后灌入直径与高相等的圆柱体模子中,在室温和大气条件下密封养护28d。脱模后的废物固化体完全浸入去离子水中,按照GB7023 86的方法,测定核素浸出率。实验结果表明:134Cs,85,89Sr在第42d的浸出率分别为4.0×10-4,2.0×10-4,6.9×10-4;3.5×10-5,2.3×10-5,7.5×10-5cm/d,满足GB14569.1 93性能要求,优于普通硅酸盐水泥固化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水泥固化 ^134CS ^85 89Sr 浸出率 测定 中低废液 固化处理 射性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穿透情形下玻璃固化体的蚀变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腾 华小辉 +4 位作者 王雷 游新锋 郑宇 李玉松 张振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4-602,共9页
玻璃固化体在高放废物处置库中的长期处置行为,是处置库安全评价的关键环节之一。本研究模拟极端情形下,地下水穿透包装容器与固化体接触后,固化体中元素的浸出和蚀变行为。结果表明,地下水与固化体接触后,各元素的浸出浓度迅速增大,在2... 玻璃固化体在高放废物处置库中的长期处置行为,是处置库安全评价的关键环节之一。本研究模拟极端情形下,地下水穿透包装容器与固化体接触后,固化体中元素的浸出和蚀变行为。结果表明,地下水与固化体接触后,各元素的浸出浓度迅速增大,在200 d后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温度对固化体中不同元素浸出速率的影响不同,B和Si的浸出速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U和Re的浸出速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固化体蚀变程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重,但其蚀变层的形成会阻滞元素在其中的扩散,客观上降低了固化体蚀变速率;富Si处置环境有利于抑制固化体中元素的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模拟玻璃固化 地质处置 蚀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铬刚玉在陶瓷电熔炉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付琪琪 赵庆彬 +3 位作者 张利新 邓俊杰 何旭辉 陈留刚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6-512,共7页
为了分析烧结铬刚玉材料是否符合陶瓷电熔炉对硼硅酸盐玻璃抗侵蚀性能的要求,采用旋转浸渍法对比研究了1 200℃下模拟高放废液固化玻璃液对2种Cr_(2)O_(3)含量(Cr_(2)O_(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7.3%和60.9%)的烧结铬刚玉材料的侵蚀行为,并... 为了分析烧结铬刚玉材料是否符合陶瓷电熔炉对硼硅酸盐玻璃抗侵蚀性能的要求,采用旋转浸渍法对比研究了1 200℃下模拟高放废液固化玻璃液对2种Cr_(2)O_(3)含量(Cr_(2)O_(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7.3%和60.9%)的烧结铬刚玉材料的侵蚀行为,并分析了侵蚀试验后的2种烧结铬刚玉材料的显微结构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1)烧结铬刚玉抗模拟玻璃液侵蚀性优异,但烧结铬刚玉材料在玻璃液中的动态侵蚀过程为基质侵蚀-颗粒剥落的非连续蚀损。2)玻璃液在烧结铬刚玉中的渗透主要表现为沿材料气孔及(Cr,Al)_(2)O_(3)固溶体间磷酸盐相向内渗透;(Cr,Al)_(2)O_(3)固溶体中的Al_(2)O_(3)扩散进入玻璃液中,玻璃液中的MgO、FeO和Fe_(2)O_(3)等扩散进入(Cr,Al)_(2)O_(3)固溶体,形成贫Al_(2)O_(3)的复合尖晶石。3)含60.9%(w)Cr_(2)O_(3)的试样对硼硅酸盐的抗侵蚀性较含47.3%(w)Cr_(2)O_(3)试样的略差,原因是含60.9%(w)Cr_(2)O_(3)的试样中(Cr,Al)_(2)O_(3)固溶体固溶度低,磷酸盐结合剂以及(Cr,Al)_(2)O_(3)固溶体基质与Al_(2)O_(3)和Cr_(2)O_(3)颗粒的直接结合程度差,均对其抗侵蚀性产生了不利影响。4)烧结铬刚玉材料若提高基质与颗粒间的结合强度,形成类电熔材料结构特征,改善其在玻璃液中的不连续蚀损问题,提高烧结铬刚玉材料抗玻璃液侵蚀能力,则有望在陶瓷电熔炉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电熔炉 烧结铬刚玉 模拟高放废液固化玻璃 抗侵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