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抗菌肽SIF_(4)在人工模拟食品体系中的抑菌稳定性 被引量:5
1
作者 肖怀秋 李玉珍 +3 位作者 林亲录 赵谋明 刘军 周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21-125,共5页
食品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在加工和贮运等环节易滋生微生物,对食品质量、风味及安全产生不良影响,抑制食品致病菌与腐败微生物增殖是食品防腐保鲜领域的重点。前期研究发现,金属抗菌肽SIF_(4)可通过抑制微生物增殖和防止蛋白质... 食品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在加工和贮运等环节易滋生微生物,对食品质量、风味及安全产生不良影响,抑制食品致病菌与腐败微生物增殖是食品防腐保鲜领域的重点。前期研究发现,金属抗菌肽SIF_(4)可通过抑制微生物增殖和防止蛋白质与脂质氧化协同作用实现食品的防腐保鲜。该试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研究了金属抗菌肽SIF_(4)在人工模拟食品体系中的抑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除大豆磷脂与十二烷基磺酸钠模拟食品乳化体系外,金属抗菌肽SIF_(4)在其他模拟乳化体系中均保持较好抑菌活性,可用于面包和蛋糕等需乳化加工的食品防腐保鲜;在模拟食品增稠体系中也保持较好抑菌活性,可用于果冻和调味糖浆等冻胶类食品防腐保鲜;在模拟加酶食品体系中仍表现较好蛋白酶耐受性,可用于焙烤、酿造和肉产品等常见含酶加工食品的防腐保鲜;在模拟食品高糖体系中也保持较好抗菌稳定性,可用于果脯、蜜饯及罐头等高糖食品的防腐保鲜;在模拟食品高盐体系中,抑菌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用于豆瓣酱、泡菜和鱼(虾)酱等高盐食品的防腐保鲜。金属抗菌肽SIF_(4)在不同模拟食品体系中均保持较好抗菌稳定性,可用于不同食品的防腐保鲜,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抗菌肽 人工模拟食品体系 抑菌稳定性 防腐保鲜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抗菌肽SIF 4在模拟单/多组分食品体系中抑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玉珍 肖怀秋 +4 位作者 曹丹 王琳 曾梦琪 林亲录 赵谋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1-137,共7页
前期研究发现,金属抗菌肽SIF_(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食品内外部因素变化对抗菌活性影响较少且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该试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考察了SIF_(4)在以蛋白质、脂质和淀粉等为基质的模拟单/多组分食... 前期研究发现,金属抗菌肽SIF_(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食品内外部因素变化对抗菌活性影响较少且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该试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考察了SIF_(4)在以蛋白质、脂质和淀粉等为基质的模拟单/多组分食品体系中的抑菌稳定性。研究发现,SIF_(4)在牛乳清蛋白(bovine whey protein,BWP)、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和花生分离蛋白(peanut protein isolate,PPI)等模拟蛋白质体系中有较好抑菌活性;菜籽油(rapeseed oil,RO)、花生油(peanut oil,PO)和大豆油(soybean oil,SO)等模拟脂质体系能协同增强抑菌活性,在模拟大米淀粉(rice starch,RS)、马铃薯淀粉(potato starch,PS)和玉米淀粉(corn starch,CS)等淀粉体系中也有较好抑菌活性;在BWP-SO体系中,试验组与对照组抑菌活性无显著差异,在BWP-PO体系中,试验组抑菌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BWP-RO体系中,两者质量比为0.5∶1和1∶1时抑菌活性得到显著增强(P<0.05),在SPI-RO、SPI-SO和SPI-PO体系中,试验组抑菌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PPI-RO、PPI-SO和PPI-PO体系中,SIF_(4)可保持较好抑菌稳定性或被不同强度增强;在RS-BWP体系中,试验组抑菌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RS-SPI和RS-PPI体系两者质量比为1∶1或1∶2时,试验组抑菌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S-BWP、PS-SPI、PS-PPI以及CS-BWP、CS-SPI、CS-PPI体系中试验组抑菌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RS-RO、RS-SO、RS-PO和PS-RO、PS-SO、PS-PO体系中,SIF_(4)具有较好抑菌稳定性或被不同程度增强,而在CS-RO、CS-SO和CS-PO体系中,试验组与对照组抑菌活性均无显著差异;SIF_(4)在模拟3组分体系中均可保持较好抑菌稳定性。结果表明,SIF_(4)在不同模拟食品体系中可保持较好抑菌稳定性,甚至被强化,可用于复杂食品体系的抗菌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抗菌肽 金黄色葡萄球菌 模拟食品体系 相对抑菌活性 抑菌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液体食品体系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被引量:4
3
作者 胡蝶 王兆梅 +1 位作者 吴淑婷 黄舒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85-288,294,共5页
建立了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检测液体食品体系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Phthalic acid esters,PAEs)的方法。分别以蒸馏水、3%乙酸水溶液和10%乙醇水溶液作为水性食品、酸性食品和醇类食品的模拟体系。选用离... 建立了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检测液体食品体系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Phthalic acid esters,PAEs)的方法。分别以蒸馏水、3%乙酸水溶液和10%乙醇水溶液作为水性食品、酸性食品和醇类食品的模拟体系。选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hexafluorophosphate,[BMIM][PF6])为萃取剂,甲醇为分散剂,对样品中的PAEs进行萃取。以萃取相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的浓度为优化指标,分别得到各类食品模拟体系的最佳萃取剂体积、分散剂体积、萃取时间和离心时间。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模拟体系进行加标回收实验,三种模拟体系在加标量为0.02 mg时的加标回收率在79%~11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6%之间。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可靠,可用于液体食品中PAEs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微萃取 苯二甲酸酯 效液相色谱 食品模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