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C模型在柯街河流域降雨量—流量模拟过程中的应用
1
作者 艾夕辉 许建初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5期118-121,共4页
采用0.01°×0.01°为基本计算单位,以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为模拟时段。应用水文变量渗透模型反复推算,结果显示,水文站观测流量曲线基本与模型计算出的流量曲线一致。尽管存在数据可供性和模拟精确度的限制,水文变量渗... 采用0.01°×0.01°为基本计算单位,以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为模拟时段。应用水文变量渗透模型反复推算,结果显示,水文站观测流量曲线基本与模型计算出的流量曲线一致。尽管存在数据可供性和模拟精确度的限制,水文变量渗透模型仍然可以预测流域水文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变量渗透能力模型(VIC模型) 降雨量 流量 模拟过程 柯街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降膜增黏反应过程模拟
2
作者 陈世昌 曹峻华 陈文兴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4,共9页
为促进对降膜熔融缩聚制备高分子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增黏反应过程的理论认识,指导降膜反应器的设计与缩聚工艺优化,建立了降膜反应器串联五釜的连续聚合过程数学模型,以与工业生产数据匹配的五釜流程模拟结果为降膜反应釜入口... 为促进对降膜熔融缩聚制备高分子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增黏反应过程的理论认识,指导降膜反应器的设计与缩聚工艺优化,建立了降膜反应器串联五釜的连续聚合过程数学模型,以与工业生产数据匹配的五釜流程模拟结果为降膜反应釜入口物料参数,考察了PET分子量与端基量等品质指标随降膜增黏反应进程的变化,讨论了降膜反应器内温度和压力对聚合产物分子量与端基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增黏反应的进行,可顺利得到特性黏度为1.0 dL/g以上、端羧基量为16 mmol/kg的产品;所建立的降膜反应器模型能够对增黏效果进行灵敏分析,高温低压有利于提升增黏反应效率,但过低的压力导致高黏熔体变得难处理和转移,且会增加设备成本和提高工艺精确控制的难度,温度过高则会显著增加副产物的生成;对降膜反应器选择压力为0.1 kPa左右、温度区间为285~290℃进行工艺参数调优,采用优化后的连续生产工艺流程最终反应器出口PET的分子量在39000 g/mol左右;模拟结果与工业生产值吻合,可运用于分析降膜增黏反应技术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液相增黏 反应器 缩聚 过程模拟 缩聚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M-JTM混合模型参数估计优化的非高斯过程模拟
3
作者 罗颖 程彦凯 +2 位作者 韩艳 刘雨辰 胡朋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10,共10页
由于实际工程的激励较为复杂,常呈现非高斯特性,导致高斯过程的假设不再适用,因此需要开展非高斯过程模拟。目前而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高斯过程转换实现非高斯过程模拟。相比一般的隐式映射,Hermite多项式模型(Hermite polynomial model... 由于实际工程的激励较为复杂,常呈现非高斯特性,导致高斯过程的假设不再适用,因此需要开展非高斯过程模拟。目前而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高斯过程转换实现非高斯过程模拟。相比一般的隐式映射,Hermite多项式模型(Hermite polynomial model,HPM)和Johnson转换模型(Johnson transformation model,JTM)提供了非高斯过程与标准高斯过程之间的显式转换。针对HPM-JTM混合模型,该研究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提升模拟效率。首先,为了避免迭代过程,基于支持向量回归优化了HPM和JTM参数估计流程,提高了参数估计效率;随后,通过谐波合成法和线性滤波法的模拟流程对比,在非高斯过程模拟中采用线性滤波法能够提升模拟效率;最后,结合波浪场和脉动风场的实例分析,展示了改进流程的精度和效率。结果表明,改进流程能够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实现多变量非高斯过程的高效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高斯过程模拟 Hermite多项式模型-Johnson转换模型(HPM-JTM)混合模型 参数估计 支持向量回归 线性滤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的过程模拟与仿真:机遇和挑战——AI推动模拟仿真技术发展进步
4
作者 葛蔚 高希 +1 位作者 刘芯妍 徐小飞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I0001-I0001,共1页
无论主动或被动,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迅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着几乎所有学科与行业。传统上以数值求解微分或代数方程组为基本手段的过程模拟仿真也在向机理与数据双驱动的新模式不断演进,这给模拟仿真技术和AI都... 无论主动或被动,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迅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着几乎所有学科与行业。传统上以数值求解微分或代数方程组为基本手段的过程模拟仿真也在向机理与数据双驱动的新模式不断演进,这给模拟仿真技术和AI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 智能时代 数值求解 机遇 过程模拟 仿真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流模式空间分布对城市雨洪过程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成帅 许营营 +4 位作者 孙悦 赵晨晨 解添宁 李文忠 胡彩虹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4,116,共8页
通过耦合网格产流计算模型(GRGM)和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汇流计算模块构建了GRGM-SWMM模型。以贾鲁河中牟水文站控制流域(包括郑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基于18场实测暴雨洪水资料探究了产流模式空间分布对洪水过程模拟精度的影响。结... 通过耦合网格产流计算模型(GRGM)和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汇流计算模块构建了GRGM-SWMM模型。以贾鲁河中牟水文站控制流域(包括郑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基于18场实测暴雨洪水资料探究了产流模式空间分布对洪水过程模拟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超渗产流模式空间分布面积占比高达72%,城市下垫面仍以超渗产流模式为主;相较于仅考虑超渗产流计算的SWMM,考虑超渗、蓄满和混合等不同产流模式空间分布的GRGM-SWMM模型场次洪水产流量、流量过程模拟精度明显提高,产流量模拟相对误差平均降低33.26%、决定系数平均提高0.089,流量过程模拟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5.13 m^(3)/s、纳什效率系数和决定系数分别平均提高0.227、0.2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雨洪过程模拟 产流模式 SWMM GRGM-SWMM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雨洪过程模拟与海绵体建设适宜性评价的城市适应性规划方法——以长汀县汀江上游流域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军 徐建刚 +3 位作者 尹海伟 沈舟 明昊霖 曾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051-7062,共12页
统筹考虑流域海绵体的空间布局及其与雨洪过程的功能耦合关系是解决城市雨洪灾害问题的重要途径。以长汀县汀江上游流域为例,分别使用SWAT和SCS模型模拟雨洪径流和淹没过程,利用InVSET模型评价海绵体建设适宜性,进而对二者的相互关系进... 统筹考虑流域海绵体的空间布局及其与雨洪过程的功能耦合关系是解决城市雨洪灾害问题的重要途径。以长汀县汀江上游流域为例,分别使用SWAT和SCS模型模拟雨洪径流和淹没过程,利用InVSET模型评价海绵体建设适宜性,进而对二者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基于雨洪过程模拟和海绵体建设适宜性评价的城市适应性规划方法。结果表明:(1)构建的汀江上游流域SWAT和SCS模型可以准确识别出研究区的雨洪产流区、汇流廊道、汇流节点和淹没区域,并反映其空间分布特征;基于InVEST模型结合雨洪调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水质净化等指标实现了定量刻画海绵体建设适宜性的目标,集成雨洪过程模拟与海绵体建设适宜性评价为重构流域海绵系统空间格局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2)长汀县中心城区低雨洪安全格局面积占其安全格局总面积的37.51%,呈现出沿河道集中分布的特点,使中心城区面临较大的雨洪风险;海绵体建设适宜区域呈现出不均匀分布的特征,高适宜区域占流域总面积的7.91%,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北面的大片农田中。通过优化研究区海绵空间格局,并依据地块使用性质设定差异化的管控目标,实现减缓研究区雨洪风险的目标,为海绵城市规划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洪过程模拟 海绵体建设适宜性 海绵系统空间格局 适应性规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成矿过程数值模拟信息的三维成矿预测方法研究:以安徽宣城茶亭地区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谢先岗 李晓晖 +2 位作者 袁峰 叶胜飞 陈宇恒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6-458,共13页
茶亭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南陵-宣城矿集区东北部,近年来陆续发现了多个斑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床,显示深部具有很好的热液矿床成矿潜力。目前传统的矿产勘查方法对区内隐伏矿的勘查效果不佳,制约了进一步的找矿突破。三维成矿预测是近... 茶亭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南陵-宣城矿集区东北部,近年来陆续发现了多个斑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床,显示深部具有很好的热液矿床成矿潜力。目前传统的矿产勘查方法对区内隐伏矿的勘查效果不佳,制约了进一步的找矿突破。三维成矿预测是近年来隐伏矿找矿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三维预测信息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方法的预测效果。三维成矿过程数值模拟方法能为三维成矿预测方法提供新的预测信息,但对多元数值模拟信息的联合应用以及对三维成矿预测方法的支持能力等均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以安徽宣城茶亭地区为例,在力-热-流多场耦合的条件下对热液成矿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通过将体应变增量、剪切应变增量等数值模拟变量信息与其他预测信息进行融合,实现深部找矿靶区的圈定。结果显示,成矿过程数值模拟方法可为三维成矿预测提供有效的预测信息,能显著提高预测能力;圈定的找矿靶区可为进一步的深部找矿勘查提供更为有效和可靠的线索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成矿预测 成矿过程数值模拟 茶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液体系溶解度实验和热力学计算方法在成矿过程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颖 王佳新 +1 位作者 张雪旎 袁顺达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5,共15页
热液流体对金属元素的迁移、富集及沉淀成矿起着关键作用,定量刻画金属元素在热液成矿过程中的运移是矿床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热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开展溶解度实验,揭示金属元素在热液流体中的地球化学行为,是研究金属元素迁移、富... 热液流体对金属元素的迁移、富集及沉淀成矿起着关键作用,定量刻画金属元素在热液成矿过程中的运移是矿床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热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开展溶解度实验,揭示金属元素在热液流体中的地球化学行为,是研究金属元素迁移、富集沉淀机制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其中,基于钛合金反应釜开展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金属元素在热液流体中的溶解度实验,结合相关的热力学模拟,能够精确测定金属元素在热液流体中的溶解度、络合物配位数、气液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及相关热力学参数,为定量模拟热液成矿过程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文章归纳了近年来针对热液体系的实验矿床学方法,分析了各类实验方法与分析手段的优点与不足。重点介绍钛合金反应釜溶解度实验和热力学模拟计算方法,并结合该方法模拟钪矿床成矿的水岩反应过程,说明该方法在成矿过程模拟中的应用,最后阐述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提出了展望,以期推动该方法在战略性关键金属超常富集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度 热液流体 热力学 成矿过程模拟 实验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扩散过程模拟的在产园区重金属污染风险动态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程易 祝晓彬 +6 位作者 熊贵耀 韩聪 刘梦雯 耿昊 焦志宇 王水 吴吉春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1-273,共13页
在产化工园区土壤-地下水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环境风险与健康风险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的风险评价主要基于现状监测数据,缺少基于迁移扩散过程的动态风险评价。本文以某在产园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区地下水中的重金属浓度普遍较低,仅有铅(Pb... 在产化工园区土壤-地下水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环境风险与健康风险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的风险评价主要基于现状监测数据,缺少基于迁移扩散过程的动态风险评价。本文以某在产园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区地下水中的重金属浓度普遍较低,仅有铅(Pb)在部分点位超出了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水的限值,超标率为21.42%。此外,重金属浓度的变异系数普遍超过50%,表明地质条件和企业生产活动对其有显著影响。基于研究区地下水重金属的污染特征,考虑反应性过程,运用TOUGHREACT对园区地下水中3种典型重金属汞(Hg)、铅(Pb)与砷(As)进行迁移扩散模拟,并结合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动态评估了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基于水文地质条件和反应性过程构建的重金属迁移扩散数值模型能够较好识别园区重金属Hg、Pb与As的迁移与衰减过程,浓度计算值与观测值间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3、0.99与0.83,相关性较好。结合过程模拟的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模拟期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间,在反应性运移作用下,地下水中Hg、Pb与As污染风险不断降低。在模拟预测期Pb与As所引起的健康风险持续降低,模型预测在2025年4月后,研究区由As饮水途径引起的终身超额致癌风险将降低至1×10^(-6)以下,潜在风险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过程模拟 健康动态风险 在产化工园区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诱发国道G326顺层滑坡破坏与运动过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仕洪 宋琨 +2 位作者 郭磊 曹俊 姜波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贵州省国道G326松桃县甘龙镇石板村田堡组顺层滑坡是2020年强降雨诱发的滑坡灾害.在对滑坡变形破坏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强降雨诱发滑坡滑动破坏的成因.采用物质点法(materialpointmethod,MPM)进行了滑坡运动过程的模拟,揭示了滑坡... 贵州省国道G326松桃县甘龙镇石板村田堡组顺层滑坡是2020年强降雨诱发的滑坡灾害.在对滑坡变形破坏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强降雨诱发滑坡滑动破坏的成因.采用物质点法(materialpointmethod,MPM)进行了滑坡运动过程的模拟,揭示了滑坡运动的速度和冲击荷载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国道G326滑坡是受2020年7月8日的强降雨诱发的中型顺层岩质滑坡,在8日4时的小时降雨量为96.2mm后约3h发生整体滑移破坏;物质点法能够较真实地模拟滑坡的运动、堆积过程,模拟的堆积体形态与滑坡破坏调查情况基本一致;滑坡岩土体的最大滑动速度为27m/s,最大滑动动能为1.8×109J(15s左右),最大冲击力为37.98×106kN,位于距滑坡后缘约230m处.该研究对国道G326沿线类似滑坡灾害的风险防控具有参考价值和工程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滑坡 顺层滑动 运动过程模拟 物质点法 冲击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制烯烃反应-再生过程分子级模型构建及优化
11
作者 赵翔宇 徐东宇 +2 位作者 陈政宇 徐春明 张霖宙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785-4794,共10页
甲醇制烯烃(MTO)是非石油路线生产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的重要途径,工艺条件对产物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为实现MTO过程产物分布的精准计算与优化,本文对MTO反应-再生过程构建了分子级模型,依托实际工业装置实现产物分布的模拟与优化。... 甲醇制烯烃(MTO)是非石油路线生产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的重要途径,工艺条件对产物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为实现MTO过程产物分布的精准计算与优化,本文对MTO反应-再生过程构建了分子级模型,依托实际工业装置实现产物分布的模拟与优化。该过程模型包括MTO反应动力学模型、反应器模型、再生器烧焦动力学模型以及再生器模型。基于烃池机理确定反应路径,编写反应网络与动力学模型,将动力学模型与流化床反应器模型耦合以描述各物质在反应器中的转化行为,再生器模型也采用相同思路进行构建。之后将反应器模型与再生器模型耦合,形成MTO反应-再生过程模型。采用工业生产的数据分别进行单点校正和长周期预测,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可准确预测乙烯、丙烯、C4等关键产品的分布及收率。在此基础上,通过灵敏度分析和优化算法获得了工艺条件与关键产物分布的定量关系,搭建的MTO模型具备良好的预测和优化能力,可为工业MTO装置的过程模拟与工艺优化提供精准计算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模型 过程模拟 流化床 算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波型立管移管安装全过程非线性动力响应数值研究
12
作者 阮伟东 刘凯 +1 位作者 周成承 聂庆林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3,共11页
随着海洋油气工程不断向更深海域发展,海洋立管的安装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基于实际工程项目案例和OrcaFlex软件,结合缓波型立管移管安装主要步骤建立了深水钢质缓波型立管移管安装全过程力学评估模型,开展了深水缓波型立管移管安装... 随着海洋油气工程不断向更深海域发展,海洋立管的安装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基于实际工程项目案例和OrcaFlex软件,结合缓波型立管移管安装主要步骤建立了深水钢质缓波型立管移管安装全过程力学评估模型,开展了深水缓波型立管移管安装全过程数值模拟分析和关键参数影响评价,研究了缓波型立管移管安装过程各阶段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并针对安装船与浮式平台水平距离以及立管顶端下放深度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安装船与平台水平距离以及立管顶端下放深度对收放(A&R)缆绳和平台吊缆张力影响较小,而对转移阶段缆绳悬垂角和立管弯矩有着较大影响。该研究可以为海上油气开采管道铺设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波型立管 移管安装 过程模拟 A&R缆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甲醇多工艺模拟及其经济性和碳排放分析
13
作者 沈蓝欣 林董静 +2 位作者 吴可荆 孙小毛 吴剑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5-239,245,共6页
基于36万t/a的绿色甲醇工艺模型,对煤制甲醇(CTM)、生物质制绿色甲醇(BTM)和CO_(2)直接加氢制绿色甲醇(CHTM)3种工艺的能耗、经济性以及碳排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TM单位能耗相较于CTM和CHTM分别减少了10%和14.8%,单位成本相较于CHTM... 基于36万t/a的绿色甲醇工艺模型,对煤制甲醇(CTM)、生物质制绿色甲醇(BTM)和CO_(2)直接加氢制绿色甲醇(CHTM)3种工艺的能耗、经济性以及碳排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TM单位能耗相较于CTM和CHTM分别减少了10%和14.8%,单位成本相较于CHTM减少了26.9%。BTM和CHTM均表现为近零碳排放特征,全生命周期单位甲醇碳排放分别为0.142、0.167 t/t,远低于CTM的3.84 t/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甲醇 经济分析 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过程模拟 工艺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烷烃脱氢反应器模拟与优化
14
作者 柳岩 王安然 +1 位作者 叶昊天 董宏光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9-823,共5页
基于混合烷烃脱氢反应中丙烷和异丁烷的竞争吸附机理,建立了二维径向绝热移动床反应器模型;并引入热裂解反应与催化剂失活反应进行修正,得到了反应器中温度、催化剂活性的分布情况。基于所建立的反应器模型,分析了丙烷含量、异丁烷含量... 基于混合烷烃脱氢反应中丙烷和异丁烷的竞争吸附机理,建立了二维径向绝热移动床反应器模型;并引入热裂解反应与催化剂失活反应进行修正,得到了反应器中温度、催化剂活性的分布情况。基于所建立的反应器模型,分析了丙烷含量、异丁烷含量和进料温度对单台反应器转化率、选择性及产量的影响。建立了三台反应器串联模型,在固定的进料组成下,考虑以丙烯和异丁烯为主产物的不同工况,在620~640℃范围内优化了反应器的各级进口温度。模拟结果表明,以丙烯为主产物时,各级反应器入口温度分别为620,628,632℃,对应丙烯产率提高10.09%;以异丁烯为主产物时,各级反应器入口温度分别为620,632,640℃,对应异丁烯产率提高4.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烷烃脱氢 过程模拟 优化 催化脱氢 热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二醋酯纤维干法纺丝成形过程模拟及其截面分析
15
作者 邓钢 张涛 +2 位作者 吴超平 王军 张磊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2-49,共8页
为研究异形二醋酯纤维的干法纺丝成形过程,基于三角形喷丝孔推导了用于描述截面异形度变化的计算方程,并耦合到典型一维干法纺丝模型中,构建出可高效计算的混合动力学模型,模拟计算了异形二醋酯纤维的干法纺丝成形过程。采用工业化纺丝... 为研究异形二醋酯纤维的干法纺丝成形过程,基于三角形喷丝孔推导了用于描述截面异形度变化的计算方程,并耦合到典型一维干法纺丝模型中,构建出可高效计算的混合动力学模型,模拟计算了异形二醋酯纤维的干法纺丝成形过程。采用工业化纺丝实验装置制备纤维样品,分析了截面形态数据并与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醋酯纤维的纺丝过程中溶剂蒸发和温度变化剧烈,恒温蒸发区不明显,在纺程1 cm左右达到卷绕速度,并在喷丝口下方短距离内迅速完成固化,截面积基本恒定;二醋酯纤维异形度受溶剂蒸发和表面张力2个因素共同控制,其中溶剂蒸发是主要控制因素;纤维异形度的实验值为74.4%,模拟计算值为72.8%,二者基本相近,同时纤维截面积实验值为642.0μm^(2),模拟计算值为614.8μm^(2),差异率为4.2%,模型对纤维截面变化趋势有较好的预测性;纤维样品截面呈规则的“Y”形,异形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变异系数为1.12%;纤维样品的截面积变异系数为4.17%,单丝间的截面积差异相对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二醋酯纤维 干法纺丝 动力学模型 纺丝成形过程模拟 异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流域环境过程模拟与水生态效应团队
16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团队负责人童银栋,博士,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2014年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天津大学工作,经历讲师(2014-7至2017-6)、副教授(2017-7至2021-6),于2021年破格晋升为教授、英才教授;于2022年8月参加中组部第十批援藏干部计划。
关键词 环境科学与工程 破格晋升 团队负责人 天津大学 博士毕业 环境过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二甲苯提纯装置短周期运行模拟研究
17
作者 国钰奇 王德华 朱宁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8-135,共8页
建立了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对二甲苯过程的模型,研究了循环周期、吸附塔各区域回流比对吸附分离过程吸附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保持各区域回流比不变,随着循环周期逐渐缩短,装置生产质量空速大幅度提高,对二甲苯纯度、收率指标逐渐降... 建立了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对二甲苯过程的模型,研究了循环周期、吸附塔各区域回流比对吸附分离过程吸附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保持各区域回流比不变,随着循环周期逐渐缩短,装置生产质量空速大幅度提高,对二甲苯纯度、收率指标逐渐降低,循环周期在24 min以上时,对二甲苯产品仍可保持较高纯度,收率小幅度降低;继续缩短循环周期,需要调整区域回流比来保证产品纯度。在保证产品纯度的前提下,在循环周期为17.6 min时得到最大质量空速,但此时收率较低,为82.2%,单位产品的解吸剂用量比循环周期为32 min时提高约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移动床 过程模拟 吸附分离 对二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直接催化裂解过程模拟与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3
18
作者 周鑫 闫昊 +3 位作者 赵辉 刘熠斌 陈小博 杨朝合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16-1224,共9页
针对国内成品油过剩、基本化工原料匮乏的现状,采用原油直接催化裂解工艺最大化利用原油资源,提高基本化工原料收率。先采用Aspen HYSYS软件对原油直接催化裂解(COCC)工艺进行稳态模拟,再以原油预热温度、提升管出口温度、关键产物回炼... 针对国内成品油过剩、基本化工原料匮乏的现状,采用原油直接催化裂解工艺最大化利用原油资源,提高基本化工原料收率。先采用Aspen HYSYS软件对原油直接催化裂解(COCC)工艺进行稳态模拟,再以原油预热温度、提升管出口温度、关键产物回炼比为优化变量,对COCC过程模型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了COCC工艺的最佳工艺操作参数。模拟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乙烯和丙烯收率分别为11.46%和19.65%。以布伦特原油价格60 USD/bbl(1 bbl=159 L)及其对应的产品价格为基准,对优化后的COCC工艺进行经济效益分析,COCC加工大庆原油的成本为3285 CNY/t,净利润为885 CNY/t,年税后净利润为13.28×10^(8)CNY。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原油价格波动对项目的年净利润影响最大,其次是关键产物乙烯和丙烯的价格波动,生产负荷和固定资产投资对装置的年净利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催化裂解 过程模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程模拟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刘增超 董军 +4 位作者 何连生 席北斗 孟睿 李一葳 严刚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20-1126,共7页
通过对简易垃圾填埋场污染地下水过程的系统分析,提出了以抽水井作为保护目标进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方法,确定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因子,建立了基于过程模拟的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以特征污染物Cl-的污染范围和程度划分了风险等级... 通过对简易垃圾填埋场污染地下水过程的系统分析,提出了以抽水井作为保护目标进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方法,确定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因子,建立了基于过程模拟的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以特征污染物Cl-的污染范围和程度划分了风险等级.利用构建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以我国北方某简易垃圾填埋场作为案例进行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污染源与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地下水污染范围和风险等级.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的建立为开展简易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有效监管提供了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垃圾填埋场 地下水 风险评价 过程模拟 VISUAL MOD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捕集的吸收溶解度计算和过程模拟 被引量:28
20
作者 郑碏 董立户 +2 位作者 陈健 高光华 费维扬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40-1746,共7页
为了降低CO2吸收法捕集技术的能耗和成本,以目前常用的单乙醇胺(MEA)溶液吸收CO2为例,采用电解质非随机双流体热力学模型(E-NRTL),对溶液中的CO2气体溶解度进行计算,计算过程包含了化学反应平衡和汽液平衡,计算结果和文献数据相吻合。... 为了降低CO2吸收法捕集技术的能耗和成本,以目前常用的单乙醇胺(MEA)溶液吸收CO2为例,采用电解质非随机双流体热力学模型(E-NRTL),对溶液中的CO2气体溶解度进行计算,计算过程包含了化学反应平衡和汽液平衡,计算结果和文献数据相吻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CO2吸收过程模拟程序和包括解吸能耗、气体压缩能耗以及液体输送能耗的过程总体能耗的计算方法,继而通过过程模拟分析了吸收塔和解吸塔压力、溶液浓度和流量等因素对吸收捕集过程的总体能耗的影响,获取了最优的工艺条件,为以后新CO2吸收捕集过程提供能耗分析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捕集 气体溶解度 过程模拟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