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7篇文章
< 1 2 1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模拟计算机式有源滤波器的性能解析
1
作者 王诗琇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3-43,共11页
运用线性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分析了一种常见于FSK信号解调器中的模拟计算机式有源滤波器电路,得出了它的性能表达式,作出了它的频率响应曲线。
关键词 有源滤波器 传递函数 信号流图 模拟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塑料光谱调控的计算机模拟与分析
2
作者 邢晓莉 王德涛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68,共5页
以青粉用量和半波宽为变量,光通量、显色指数、色温等光色参数为评价指标,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青粉调控的发光塑料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青粉用量的增加,光通量降低,最高降幅达54%,显色指数则先升高后降低,在青粉用量为7%(w)... 以青粉用量和半波宽为变量,光通量、显色指数、色温等光色参数为评价指标,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青粉调控的发光塑料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青粉用量的增加,光通量降低,最高降幅达54%,显色指数则先升高后降低,在青粉用量为7%(w)时具有最优值(94.33);未掺杂青粉时,蓝光强度非常大,色温为8913 K,青粉用量为11%(w)时,色温为3571 K,色坐标则表现出线性关系;光通量随着半波宽的变化幅度较小,半波宽为5.0 nm时,光通量为33.58 lm,半波宽增加到15.0 nm时,光通量为34.15 lm,增幅仅为2%,色温变化最大值仅为247 K,显色指数在半波宽12.5 nm时具有最优值(94.33);青粉用量为7%(w),半波宽为12.5 nm时,显色指数为94.33,色温为4078K,色坐标为(0.3865,0.38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塑料 计算机模拟 光谱调控 光通量 显色指数 色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模拟计算机
3
作者 湯之璋 《电信科学》 1957年第1期34-43,共10页
前言本文取材于G.A.Korn and T.M.Korn:Electronic Analog Computers一书第一、二章。内容系叙述电子模拟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应用。文首是模拟计算机的概述,然后讨论了直流模拟计算机的数学运算,标度因数,机械方程式和方框图等问题... 前言本文取材于G.A.Korn and T.M.Korn:Electronic Analog Computers一书第一、二章。内容系叙述电子模拟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应用。文首是模拟计算机的概述,然后讨论了直流模拟计算机的数学运算,标度因数,机械方程式和方框图等问题。最后谈到模拟计算机的应用。以实际例题,说明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式,变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式及非线性微分方程式的解,是如何利用模拟对算机来求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模拟计算机 微分方程式 标度因数 数学运算 变系数 输出电压 腺性 微分器 电动机拖动 运算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大592型重调和偏微分方程模拟计算机的设计
4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0年第1期40-48,共9页
安徽大学数学力学系根据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需要,特别是考虑到本省的有关科学研究部门和工程设计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在1958年12月到1959年4月间,自行设计并试制和调整成功了“安大591型”拉普拉斯偏微分方程模拟计算机。在此基础上,我... 安徽大学数学力学系根据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需要,特别是考虑到本省的有关科学研究部门和工程设计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在1958年12月到1959年4月间,自行设计并试制和调整成功了“安大591型”拉普拉斯偏微分方程模拟计算机。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在1959年5月到9月间,进一步自行设计并试制和调整成功了“安大592型”重调和偏微分方程模拟计算机。这是我系师生在党的教育方针和发展科学技术方针的指导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微分方程 应力分析 拉普拉斯方程 模拟计算机 数值解 科学技术 类方程 模拟原理 大学数学 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电子模拟計算机中直流放大器的稳定問題与固有誤差
5
作者 何森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9年第4期72-80,共9页
直流放大器的稳定与否是决定整个电子模拟计算机质量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在制造电子模拟计算机时,由于直流放大器的不稳定以致严重地影响了电子模拟计算机的工作。关于达一点,试制“红师一号”电子模拟计算机的同志们都有过深切的体会。... 直流放大器的稳定与否是决定整个电子模拟计算机质量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在制造电子模拟计算机时,由于直流放大器的不稳定以致严重地影响了电子模拟计算机的工作。关于达一点,试制“红师一号”电子模拟计算机的同志们都有过深切的体会。近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术的飞跃发展,因而就对直流放大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目前在达一方面已经不断地发展出许多种新型的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放大器 交流放大器 电子模拟计算机 积分器 方程式 不稳定 反馈阻抗 稳定电路 三极管 电子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模拟在中药汤剂掩味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晨旭 姚静 +7 位作者 张璞 戴幸星 侯富国 施钧瀚 桂新景 张璐 刘瑞新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7-1111,共5页
目前中药汤剂掩味研究多集中于通过口尝或智能感官设备进行宏观研究,难以阐释其微观内在机制。计算机模拟(CS)可从介观或微观视角描述物质作用机制,在材料科学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汤剂是由多种类型的苦味或非苦味小分子组成的复杂体系... 目前中药汤剂掩味研究多集中于通过口尝或智能感官设备进行宏观研究,难以阐释其微观内在机制。计算机模拟(CS)可从介观或微观视角描述物质作用机制,在材料科学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汤剂是由多种类型的苦味或非苦味小分子组成的复杂体系,直接应用CS虽难度较大,但在当前汤剂掩味技术的基础上,仍可利用CS对掩味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该文介绍汤剂掩味概况和CS技术,借鉴CS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从苦味分子与掩味剂分子、苦味分子与苦味受体、掩味剂分子与苦味受体、苦味分子/掩味剂复合物与苦味受体等两元、三元甚至多元体系的相互作用角度入手,对CS在中药汤剂呈苦机制及掩味机制研究领域具有的优势和未来应用的方向进行探讨,可为探索中药汤剂掩味新方法提供思路,丰富中药掩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汤剂 计算机模拟 掩味机制 微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模拟模型的林木冠层太阳短波辐射定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宇 张怀清 +2 位作者 安锋 蒋玲 云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30,共15页
【目的】定量模拟和刻画林木冠层太阳短波辐射的分布和截获情况,于时空变换下反演太阳短波辐射在不同林木冠层内的辐射通量变化,为林木培育经营和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以公共数据集和真实扫描的校园内林木激光点云数据为... 【目的】定量模拟和刻画林木冠层太阳短波辐射的分布和截获情况,于时空变换下反演太阳短波辐射在不同林木冠层内的辐射通量变化,为林木培育经营和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以公共数据集和真实扫描的校园内林木激光点云数据为例,结合设计的机器视觉算法,对林木激光点云进行枝叶分离和单叶分割,并用合适大小的椭圆形和圆柱体几何单元分别拟合每片叶片和骨架,开展林木真实模型重建;其次,运用计算机图形学方法,结合研究地点的经纬度和时刻,模拟太阳入射光线,并引入物理学的双向反射和透射分布函数及蒙特卡洛光线追踪算法,开展反射和透射光线与冠层内叶片的碰撞模拟;最后,根据仪器测量得到的不同树种叶片平均粗糙度和折射率,结合光线追踪算法,实现林木冠层内短波辐射分布计算和木林冠层光截获效率评估。【结果】利用本研究方法计算时空变换下不同树种(芒果、橡胶、紫薇、樱花)4株树冠及一片香樟树林的直射、反射和透射太阳辐射通量,其中直射辐射通量占比约86%、反射辐射通量占比约5%、透射辐射通量占比约9%。叶面积指数高的树冠会拦截更多直射和透射光线;在太阳高度角较小时刻(上午或下午),斜射的太阳光线反射后易与树冠中其他叶片发生二次求交,产生较多反射辐射通量。同时,由于林木的趋光性,中午树冠光线拦截率高于上午和下午10%左右。比对采用本研究方法计算的树冠辐射通量拦截比值和样地手持光电仪器实测结果,绝对误差小于6%。【结论】在测绘科学、计算机图形学及林学多学科视角融合下,本研究基于激光点云重建树木真实表观形态结构,并将蒙特卡洛光线追踪算法与物理学的双向反射和透射分布函数相融合,真实模拟光线在树冠中的传播过程,可准确获取林木冠层内太阳短波辐射分布与树冠辐射通量拦截值,对研究时空变换下林木太阳辐射吸收、光强与树冠形态结构的耦合关联及不同表型参数的林冠辐射传输模型均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短波辐射 激光点云 计算机模拟模型 树木三维重建 林木辐射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在智能涂层领域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陆健烨 杨瑞宁 +2 位作者 王瑞欣 罗振扬 罗艳龙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5-50,共6页
传统的实验试做法在智能涂层的研究方面存在研究效率较低、机理解释不清晰等缺陷,为了更好地为智能涂层结构设计提供有效指导,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在智能涂层领域被广泛应用。介绍了智能涂层研究领域最常用的3种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根据... 传统的实验试做法在智能涂层的研究方面存在研究效率较低、机理解释不清晰等缺陷,为了更好地为智能涂层结构设计提供有效指导,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在智能涂层领域被广泛应用。介绍了智能涂层研究领域最常用的3种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根据模拟尺度从小到大分别为量子化学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以及有限元分析,对其在智能涂层研究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讨论。总结了3种模拟仿真技术存在的优势和适用范围,为智能防腐涂层、自愈合涂层、光热响应涂层的研究提出了建议。最后,对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尚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其在智能涂层领域应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模拟仿真 构效关系 智能涂层 电子化学计算 分子动力学模拟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公母比例下威宁牛原位保种群体遗传漂变的计算机模拟
9
作者 鲁立刚 鲁绍雄 《中国牛业科学》 2024年第3期23-29,共7页
通过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威宁牛原位保种群在假定实行随机留种、随机交配、世代不重叠、群体间个体无迁移、整个保种过程中基因不发生突变的情况下50个世代中不同公母比例对群体内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公母比例越... 通过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威宁牛原位保种群在假定实行随机留种、随机交配、世代不重叠、群体间个体无迁移、整个保种过程中基因不发生突变的情况下50个世代中不同公母比例对群体内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公母比例越大(1∶99、1∶49),由于世代间随机遗传漂变而导致的等位基因A_(1)的频率达到极大值(A_(1)=1.0000)被固定的世代就越早出现、基因型A_(1)A_(1)、A_(1)A_(2)、A_(2)A_(2)的频率达到极值(1或0)的世代数也越早,保种效果较差;公母比例越小(1∶4、1∶9、1∶19),等位基因A_(1)被固定、3种基因型频率达到极值(1或0)的风险就越低,保种效果也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母比例 威宁牛 原位保种 遗传漂变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模拟研究油脂结晶网络的显微分形
10
作者 祁昂 罗萍 +1 位作者 李学红 张露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3,62,共6页
以计算机编程模拟生成不同形状、尺寸、面积分数和分布模式的晶体显微图像,计算计盒维数(D_(B))、颗粒计数维数(D_(F))和分形布朗维数(D_(FBM)),并采用非参数回归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观察各个因素对各种分形维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以计算机编程模拟生成不同形状、尺寸、面积分数和分布模式的晶体显微图像,计算计盒维数(D_(B))、颗粒计数维数(D_(F))和分形布朗维数(D_(FBM)),并采用非参数回归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观察各个因素对各种分形维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晶体形状一定时,D_(B)随晶体尺寸和面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大,且晶体的D_(B)主要由其晶体面积分数所决定;晶体的D_(FBM)主要由其尺寸所决定,晶体的面积分数对其影响较小。均匀分布条件下的D_(B)和D_(FBM)一般小于随机分布,聚集分布条件下的D_(B)和D_(FBM)一般大于随机分布。晶体的形状、尺寸、面积分数和分布模式对D_(F)均无显著影响。在油脂结晶的显微分形维数中,D_(B)可以用于表征晶体面积分数的变化,D_(FBM)可以用于表征晶体尺寸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油脂结晶 计算机模拟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模拟场计算机建模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隆婷 潘峰 +1 位作者 张锐 任婷婷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85-1691,共7页
扩展模拟计算机(uEAC)是一个新兴的非传统计算技术的研究内容.它由模拟电场和多值逻辑组成,两者共同构成计算单元,进行数据计算和信息处理.本文分析了二维uEAC系统结构,对其电场的有限元数学模型进行了推导.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ANSYS... 扩展模拟计算机(uEAC)是一个新兴的非传统计算技术的研究内容.它由模拟电场和多值逻辑组成,两者共同构成计算单元,进行数据计算和信息处理.本文分析了二维uEAC系统结构,对其电场的有限元数学模型进行了推导.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ANSYS的uEAC仿真器,进一步结合粒子群优化方法来进行其应用优化设计.通过对经典二值异或和三值异或问题的求解,验证了uEAC在解决线性不可分的模式分类问题上的有效性,为uEAC更多的应用提供了开发工具和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模拟计算机 模拟计算 粒子群优化方法 三值异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rex流程共去污工艺计算机稳态模拟 被引量:15
12
作者 何辉 李高亮 +2 位作者 陈辉 蒋德祥 唐洪彬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84-789,共6页
在萃取串级理论基础上,建立了模拟"分液漏斗法"串级萃取实验操作的数学模型,编写了HNO3、U和Pu体系的稳态模拟程序。利用文献报道的实验数据和计算数据,对该程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程序模拟萃取器逐渐达到稳态的过程中,... 在萃取串级理论基础上,建立了模拟"分液漏斗法"串级萃取实验操作的数学模型,编写了HNO3、U和Pu体系的稳态模拟程序。利用文献报道的实验数据和计算数据,对该程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程序模拟萃取器逐渐达到稳态的过程中,各组分的浓度剖面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利用该程序对1A工艺进行了安全分析和工艺寻优计算。结果表明,1AS流量变化对U、Pu收率的影响不大,1AX和1AF流量变化对U、Pu收率影响大。提高洗涤液酸度有利于扩展工艺操作弹性范围,但不利于U对稀土的去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REX 萃取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沉积层序计算机模拟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林畅松 解习农 +1 位作者 张燕梅 刘景彦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8-73,共6页
本项研究建立了综合性的二维沉积层序模拟系统SSMS。该模拟系统由盆地的沉降过程模拟与盆地充填过程模拟两个子系统构成。盆地的沉降模拟结合了反演的沉降回剥和盆地形成的正演模型;盆地充填过程模拟综合考虑了盆地沉降、重力均衡... 本项研究建立了综合性的二维沉积层序模拟系统SSMS。该模拟系统由盆地的沉降过程模拟与盆地充填过程模拟两个子系统构成。盆地的沉降模拟结合了反演的沉降回剥和盆地形成的正演模型;盆地充填过程模拟综合考虑了盆地沉降、重力均衡作用、海(湖)平面升降、沉积物供给、侵蚀作用、沉积物分布和压实等因素。结合实例分析表明,该模拟系统可用于定量分析盆地构造、海(湖)平面、沉积物供给等变化对沉积层序的形成过程、几何形态及其沉积体系分布的控制作用,检验地质模型和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层序 计算机模拟 盆地 沉降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表面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46
14
作者 陈辉 胡元中 +1 位作者 王慧 王文中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2-55,59,共5页
粗糙表面的计算机模拟是建立粗糙表面模型进而对粗糙表面间相互作用进行模拟研究的前提。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模型、数字滤波技术和Johnson转换系统的粗糙表面模拟方法,分别模拟了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高斯与非高斯分布条件下具有不同... 粗糙表面的计算机模拟是建立粗糙表面模型进而对粗糙表面间相互作用进行模拟研究的前提。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模型、数字滤波技术和Johnson转换系统的粗糙表面模拟方法,分别模拟了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高斯与非高斯分布条件下具有不同形式自相关函数的粗糙表面,并对复杂合成粗糙表面的模拟进行了尝试。最后,对粗糙表面模拟过程中的误差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粗糙表面模拟方法能快速有效地模拟具有指定自相关函数的高斯或非高斯随机粗糙表面;在一定的条件下模拟表面的统计特征与规定值误差很小,但当相关长度比较大的时候,误差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表面 计算机模拟 随机过程 数字滤波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裂隙注浆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被引量:33
15
作者 郝哲 王介强 何修仁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27-730,共4页
利用蒙特卡洛( MonteCarlo) 法模拟岩体裂隙分布,根据山东莱芜铁矿谷家台矿区现场注浆实践,编制开发出一套反映裂隙岩体中注浆扩散情况的计算机模拟程序。
关键词 岩体 裂隙 注浆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高产栽培中应用计算机模拟的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骆世明 郑华 +1 位作者 陈春焕 温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4-17,共4页
我国水稻高产栽培已经从老农经验逐步过渡到模式栽培,如因土配方施肥、水稻氮素调控技术、优培法等。这些模式抓住了关键因子,如氮素施用与株高、茎数、叶色、土壤氮、植株氮的规律性关系来制定高产栽培规程或进行中期诊断。这些模式简... 我国水稻高产栽培已经从老农经验逐步过渡到模式栽培,如因土配方施肥、水稻氮素调控技术、优培法等。这些模式抓住了关键因子,如氮素施用与株高、茎数、叶色、土壤氮、植株氮的规律性关系来制定高产栽培规程或进行中期诊断。这些模式简易可行,比经验栽培迈进了一大步,并取得明显的效果。水稻栽培是水稻种性受其栽培环境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动态过程。若能利用计算机信息综合处理,把气象、土壤、生理、解剖、生态方面的知识在计算机模拟中加以充分利用,有可能使科学栽培再迈新步。从60年代起,计算机在作物生产方面的模拟研究一直很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产栽培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淬火三维瞬态温度场与相变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30
17
作者 潘健生 胡明娟 +1 位作者 田东 阮冬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12,共4页
应用非线性三维瞬态温度场与相变耦合的有限元算法,对45钢淬火冷却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得到直观的三维图象.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接近。本义采用的TTT曲线数值化方法,不仅便于计算机存贮和调用,也便于将现有的TTT图进行处理.得出... 应用非线性三维瞬态温度场与相变耦合的有限元算法,对45钢淬火冷却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得到直观的三维图象.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接近。本义采用的TTT曲线数值化方法,不仅便于计算机存贮和调用,也便于将现有的TTT图进行处理.得出与工件实际成分相对应的TTT曲线,从而提高相变计算的精度。文中讨论了相变量计算值与实测值出现偏差的原因,并指出用Avrami公式计算等温转变能得到合理的结果.但在应用它计算连续冷却过程的转变量方面.尚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淬火 非线性 三维温度场 相变 碳钢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39
18
作者 潘健生 张伟民 +2 位作者 田东 顾剑锋 胡明娟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第5期47-54,共8页
热处理计算机模拟是热处理智能化的基础。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和界面条件突变的处理方法实现了几种复杂形状零件在复杂的淬火操作过程中温度场、相变、应力和应变的模拟 ,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相符。将气体渗碳的计算机模拟与计... 热处理计算机模拟是热处理智能化的基础。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和界面条件突变的处理方法实现了几种复杂形状零件在复杂的淬火操作过程中温度场、相变、应力和应变的模拟 ,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相符。将气体渗碳的计算机模拟与计算机控制技术相结合 ,研制成功智能型密封多用炉自动生产线 ,已处理渗碳件 3 0 0 0炉次以上 ,全部合格。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应用明显提高渗碳和渗氮零件的承载能力和可靠性 ,减少热处理变形 ,缩短渗碳时间。建议将机械产品的CAD、选材与热处理的CAE和产品可靠性的动力评估技术相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数学模型 计算机模拟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铸件凝固过程温度场变化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18
19
作者 谭建荣 吴培宁 +2 位作者 张树有 赵越 陈洪亮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针对复杂、薄壁压铸件 ,研究提出了对其实体模型进行计算机自动网格划分及对温度场变化进行计算机模拟的物理建模方法、计算方法及判定算法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可视化。
关键词 压铸件 计算机模拟 温度场 可视化 凝固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绕流的数值分析及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19
20
作者 谷正气 姜乐华 +1 位作者 吴军 方刚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8-193,共6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汽车绕流数值分析的有关理论基础和计算机模拟几个重要问题 ,涉及基本方程、有限体积法的应用、交错网格系统及边界条件的处理等 ,并给出了应用算例。对有关计算的相应技术处理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汽车绕流 数值分析 流场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