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和半干旱区生物结皮层及其覆盖土壤的蒸发特征
1
作者 郭睿思 刘目兴 +5 位作者 易军 张海林 费远航 倪鑫 李琪 李胜龙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127,共11页
生物结皮广泛分布于干旱和半干旱区,其对浅层土壤的水量平衡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究生物结皮层(0~2 cm)及其覆盖土壤(0~15 cm)的蒸发过程特征,该研究通过室内模拟蒸发和野外定位监测等方法,对黄土高原典型生物结皮(藻结皮和藓结皮)与... 生物结皮广泛分布于干旱和半干旱区,其对浅层土壤的水量平衡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究生物结皮层(0~2 cm)及其覆盖土壤(0~15 cm)的蒸发过程特征,该研究通过室内模拟蒸发和野外定位监测等方法,对黄土高原典型生物结皮(藻结皮和藓结皮)与裸沙土壤的蒸发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层对土壤蒸发过程的影响差异明显,整体上表现为藻结皮层促进土壤蒸发而藓结皮层抑制蒸发。其中在低蒸发强度(150 W)下,生物结皮层对蒸发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藻结皮层和藓结皮层的平均蒸发速率(0.28和0.30 mm/h)分别较裸沙(0.25 mm/h)提升12.0%和20.0%;在高蒸发强度(275 W)下,藻结皮层的平均蒸发速率与裸沙相似,而藓结皮层(0.54 mm/h)较裸沙(0.62 mm/h)降低12.9%。原状土柱模拟蒸发试验结果显示,生物结皮覆盖土壤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蒸发过程差异显著,其中在低含水率(3.5%)条件下生物结皮蒸发速率均高于裸沙;而在高含水率(饱和)条件下,藓结皮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蒸发,其在蒸发第1和2阶段的平均蒸发速率较裸沙降低12.2%,但在第3阶段较裸沙平均增加37.8%。此外,野外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监测结果表明,生物结皮(特别是藓结皮)显著增加地表0~10 cm土壤含水量,但其20 cm处含水量却显著低于裸沙。综上,生物结皮层虽然对蒸发具有抑制作用,但其覆盖的表层土壤蒸发速率整体高于裸沙,从而加速表层土壤水分损失。作为荒漠区地表重要的特殊覆被层,生物结皮的形成改变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从而影响表层土壤蒸发特征,最终对水分短缺的干旱和半干旱区土壤水量平衡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结皮 土壤含水率 土壤蒸发 模拟蒸发试验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