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顺序式模拟移动床分离煤基混合醇的Aspen色谱动态模拟
1
作者 曹俊雅 宋恕哲 +4 位作者 贺鹏 王利国 赵雪锋 曹妍 李会泉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8-1242,共15页
我国煤制乙二醇产能快速扩大,过程副产混合醇高值利用是重大需求。本文针对煤制乙二醇副产混合醇分离纯化难题,提出顺序式模拟移动床(SSMB)高效分离工艺。以IPE-18为吸附剂,乙醇/水(体积比1∶9)为洗脱剂,采用Aspen chromatography软件... 我国煤制乙二醇产能快速扩大,过程副产混合醇高值利用是重大需求。本文针对煤制乙二醇副产混合醇分离纯化难题,提出顺序式模拟移动床(SSMB)高效分离工艺。以IPE-18为吸附剂,乙醇/水(体积比1∶9)为洗脱剂,采用Aspen chromatography软件构建了6柱SSMB模型,开展了乙二醇和1,2-丁二醇连续色谱分离动态模拟研究。以三角形理论最佳操作点为初始参数,通过单因素考察优化方法,探索了洗脱液流量和子步骤切换时间对产品纯度及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最优操作参数和柱内浓度分布动态变化机制。结果显示,在最优参数下,乙二醇纯度和产能分别达到98.29%和0.4303kg/d;1,2-丁二醇纯度和产能分别达到98.11%和0.0972kg/d,实现了二者的高效分离。最后,针对整体工艺开展了技术经济性分析,6柱SSMB的产品单位处理量为1.07kg/d,溶剂消耗为4.04。本文结果将对SSMB分离煤基混合醇工业化放大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仿真 色谱 分离 顺序式模拟移动床 乙二醇 1 2-丁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离性能的顺序式模拟移动床结构调控策略
2
作者 李艳 雷美丽 李鑫钢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19-2229,共11页
顺序式模拟移动床切换模式多变,能耗水耗低,可实现多组分、难分离体系的连续性高效分离纯化。前期研究表明,顺序式模拟移动床无法同时兼顾纯度和溶剂消耗等性能,为此计划通过结构调控与优化,提升分离性能,开发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新型操作... 顺序式模拟移动床切换模式多变,能耗水耗低,可实现多组分、难分离体系的连续性高效分离纯化。前期研究表明,顺序式模拟移动床无法同时兼顾纯度和溶剂消耗等性能,为此计划通过结构调控与优化,提升分离性能,开发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新型操作模式。首先选择低聚木糖糖浆作为目标体系,使用DOWEX MONOSPHERE^(TM)99/310 K^(+)树脂作为固定相,完成相应的分离实验及过程模拟,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通过过程模拟对顺序式模拟移动床子步骤进行切换顺序调控和切换模式改型,并比较其产品纯度、收率、水耗等指标。结果表明,新型“循环-进料-洗脱”模式表现优异,可在控制水耗的同时保证较高的纯度和收率,且与传统结构“进料-循环-洗脱”相比,相同操作条件下目标产物的纯度和收率分别提升了33%、37%,水耗下降了2.79 ml/min。此外,不同改型方式也可调控分离性能,提高产品多样性,并降低生产成本。本研究为顺序式模拟移动床的工业化应用与改型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序式模拟移动床 结构调控 数学模拟 分离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序式模拟移动床制备高纯度低聚异麦芽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3
作者 阮圣慧 郑喜群 +1 位作者 刘晓兰 李良玉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5-236,共12页
本文以低聚异麦芽糖(IMOs-50型)糖浆为原料,利用顺式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技术对其进行纯化,并对高纯度低聚异麦芽糖相关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通过单柱固定床试验选择适合低聚异麦芽糖分离的固定相,比较了不同类型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对低聚异... 本文以低聚异麦芽糖(IMOs-50型)糖浆为原料,利用顺式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技术对其进行纯化,并对高纯度低聚异麦芽糖相关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通过单柱固定床试验选择适合低聚异麦芽糖分离的固定相,比较了不同类型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对低聚异麦芽糖和单糖、二糖混合液的分离度,筛选出ZG106 K+型树脂为合适的分离介质;在制备色谱单柱评价试验结果基础上,结合物料平衡原理和顺序式模拟移动床基本原理,初步确立了顺序式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高纯度低聚异麦芽糖工艺的基本操作参数,并对分离条件进一步优化,得到最佳纯化技术参数为:进料量455 mL/h、进料折光60%、色谱柱温65℃、进水量为682 mL/h、进料流速为40.2 mL/min、进水流速为31.8 mL/min、总循环流量为409.5 mL/h,出口折光率为18.70%,纯度为92.80%,收率为83.20%。高纯度低聚异麦芽糖在相对湿度为43%和81%的环境中保存7 d后,吸湿率分别为61.63%和67.10%。在相对湿度为43%和0的环境下保存7 d,水分残存率分别为77.96%和15.56%;其化学结构在352.5℃下保持稳定;能进行美拉德反应,典型的非牛顿型“假塑性流体”。顺序式模拟移动床技术可高效纯化低聚异麦芽糖,为我国高纯度低聚异麦芽糖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以及广泛应用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撑。高纯度低聚异麦芽糖良好的理化特性为其在食品以及相关功能性糖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异麦芽糖 顺序式模拟移动床色谱 制备色谱 纯化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序式模拟移动床色谱高效纯化低聚异麦芽糖应用研究
4
作者 阮圣慧 郑喜群 +2 位作者 刘晓兰 李良玉 姜彩霞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3-168,230,共7页
[目的]提高低聚糖行业的生产效率。[方法]以50型低聚异麦芽糖浆为原料,利用顺式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技术对其纯化。通过制备色谱单柱试验筛选出钾离子型树脂为合适的分离介质;根据物料平衡原理和顺序式模拟移动床基本原理近似确定分离工... [目的]提高低聚糖行业的生产效率。[方法]以50型低聚异麦芽糖浆为原料,利用顺式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技术对其纯化。通过制备色谱单柱试验筛选出钾离子型树脂为合适的分离介质;根据物料平衡原理和顺序式模拟移动床基本原理近似确定分离工艺的初始操作参数,并对分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技术参数为:料液折光率60%、柱温65℃、进样量455 mL、进水量682 mL、进样流量37.4 mL/min、进水流量29.6 mL/min以及总循环流量364 mL/h,在此条件下低聚异麦芽糖出口折光为20.40%,纯度达到90.20%,收率达到85.50%。[结论]自主研制的顺序式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设备可用于高效纯化低聚异麦芽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序式模拟移动床 色谱分离 纯化 低聚异麦芽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移动床技术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德华 王辉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9-614,640,共7页
综述了近年来模拟移动床技术多方面的进展。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已由石油化工领域逐步扩展到精细化工尤其是制药行业。模拟移动床模型和设计方法的研究更趋深入。模拟移动床反应器将反应和分离结合在一起 ,可以大大提高过程的效率 。
关键词 模拟移动床 吸附分离 三组分分离 模拟移动床反应器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移动床分离过程及其优化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凌山 刘聚明 +1 位作者 张前程 李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33-2244,共12页
模拟移动床技术具有产率高、纯度高、过程连续性等优点,适用于多组分体系及各组分性质比较接近的难分离体系,其过程设计和优化工作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首先对模拟移动床分离机理及其各种变型进行了介绍,其中重点阐述了目前应... 模拟移动床技术具有产率高、纯度高、过程连续性等优点,适用于多组分体系及各组分性质比较接近的难分离体系,其过程设计和优化工作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首先对模拟移动床分离机理及其各种变型进行了介绍,其中重点阐述了目前应用广泛的顺序式模拟移动床技术的分离模式和优越性能。在此基础上,总结并分析了模拟移动床领域的各种优化方法和研究进展。从传统的三角形理论开始,总结归纳了三角形理论应用体系,指出其重要地位及局限性。之后依次介绍了基于三角形理论衍生而出的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应用较为广泛的驻波设计、体积分离分析和基于遗传算法的过程模拟、多目标优化等多种优化方法。分析结果表明,除多目标优化以外,无论是最传统的三角形理论,还是其他几种优化方法,在参数选择和实验设计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局限性,而多目标优化方法已被证明表现更为优异,可以适用于模拟移动床操作模式的各种变型,在未来将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移动床 顺序式模拟移动床 多目标优化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移动床色谱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26
7
作者 蔡宇杰 丁彦蕊 +3 位作者 张大兵 戴军 石贵阳 须文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1-115,共5页
详细地介绍了一种现代化分离技术模拟移动床色谱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工作原理,同时介绍了模拟移动床色谱在石油化工、糖醇分离、手性化合物及其他方面的主要应用。
关键词 模拟移动床色谱技术 发展史 工作原理 石油化工 糖醇 手性化合物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RAX-2000A型对二甲苯吸附剂小型模拟移动床实验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辉国 王德华 +2 位作者 马剑锋 郁灼 王建伟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50-854,共5页
分别以齐鲁石化和扬子石化吸附分离装置混合二甲苯为原料、对二乙苯为解吸剂,对国产RAX-2000A型对二甲苯吸附剂进行3.2L小型模拟移动床评价实验。通过调整装置区域回流比,优化操作工艺参数,考察RAX-2000A型对二甲苯吸附剂的吸附分离性... 分别以齐鲁石化和扬子石化吸附分离装置混合二甲苯为原料、对二乙苯为解吸剂,对国产RAX-2000A型对二甲苯吸附剂进行3.2L小型模拟移动床评价实验。通过调整装置区域回流比,优化操作工艺参数,考察RAX-2000A型对二甲苯吸附剂的吸附分离性能和各区回流比操作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在100%进料负荷下,以齐鲁石化高乙苯含量的混合C8芳烃为原料时,对二甲苯产品的纯度大于等于99.6%,收率大于92%;以扬子石化混合C8芳烃为原料时,对二甲苯产品的纯度大于等于99.7%,收率大于97%。国产RAX-2000A型对二甲苯吸附剂的性能能够满足工业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 碳八芳烃 对二甲苯 二甲苯 模拟移动床 吸附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移动床色谱拆分奥美拉唑对映体 被引量:12
9
作者 危凤 沈波 +2 位作者 陈明杰 周先波 吴平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99-1702,共4页
以乙醇为流动相,用纤维素三苯基氨基甲酸酯涂敷型手性固定相在模拟移动床色谱上拆分了奥美拉唑对映体.研究了柱子切换时间以及流动相内部流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条件下,S奥美拉唑的浓度、产率和回收率随切换时间增加而增加,流动相消... 以乙醇为流动相,用纤维素三苯基氨基甲酸酯涂敷型手性固定相在模拟移动床色谱上拆分了奥美拉唑对映体.研究了柱子切换时间以及流动相内部流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条件下,S奥美拉唑的浓度、产率和回收率随切换时间增加而增加,流动相消耗和纯度则随之降低.降低内部流速,有利于改善分离,S奥美拉唑的纯度最高可达96.4%,R奥美拉唑的纯度最高为8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模拟移动床 对映体 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移动床连续分离L-苯丙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昊 韦萍 +3 位作者 万红贵 何若平 于荣华 张赣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68,共5页
利用模拟移动床结合离子交换法从酶转化液中连续分离L-苯丙氨酸。在模拟移动床分离过程中,L-苯丙氨酸的吸附波稳定在区Ⅲ,吸附损失为零,单位质量树脂对L-苯丙氨酸的吸附量可达到125g/kg树脂,提高了树脂利用率:利用区Ⅰ的解吸尾流解吸杂... 利用模拟移动床结合离子交换法从酶转化液中连续分离L-苯丙氨酸。在模拟移动床分离过程中,L-苯丙氨酸的吸附波稳定在区Ⅲ,吸附损失为零,单位质量树脂对L-苯丙氨酸的吸附量可达到125g/kg树脂,提高了树脂利用率:利用区Ⅰ的解吸尾流解吸杂质,L-天冬氨酸、蛋白等杂质的解吸波稳定在区Ⅱ,先于L-苯丙氨酸脱离模拟移动床分离系统;L-苯丙氨酸在区Ⅰ被集中解吸,解吸液中L-苯丙氨酸的浓度达35g/L。实验结果表明该法的L-苯丙氨酸解吸收率达97.6%,单位质量L-Phe的氨水(0.5mol/L)消耗率仅为38.37L/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苯丙氨酸 模拟移动床 离子交换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银杏黄酮的模拟移动床色谱工艺 被引量:11
11
作者 高丽娟 刘普 +2 位作者 张伟 兰绍鹏 林炳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9-430,共2页
Separation of Ginkgo flavonoids using simulated moving bed chromatography to replace the batch chromatography is discussed.The product of higher purity is obtained,and in this process,the yield of product increased an... Separation of Ginkgo flavonoids using simulated moving bed chromatography to replace the batch chromatography is discussed.The product of higher purity is obtained,and in this process,the yield of product increased and cost decreased.Furthermore,this process is very cl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黄酮 模拟移动床色谱 浸取 提纯 树脂柱层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移动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万红贵 张波 +2 位作者 汪文进 王文娟 缪玲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8-132,共5页
详细介绍了模拟移动床(simulated moving bed,SMB)的分离原理,就模拟移动床在石油化工、生物分离、手性药物方面的实际应用,模型的设计与优化方法,新式模拟移动床及新型操作方式的出现予以综述,并对模拟移动床以后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 详细介绍了模拟移动床(simulated moving bed,SMB)的分离原理,就模拟移动床在石油化工、生物分离、手性药物方面的实际应用,模型的设计与优化方法,新式模拟移动床及新型操作方式的出现予以综述,并对模拟移动床以后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移动床 分离 应用 设计 操作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美拉唑对映体的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过程模拟 被引量:15
13
作者 危凤 沈波 陈明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6-460,共5页
模拟移动床色谱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性药物制备技术,其技术关键在于最佳运行点的确定。由于其过程复杂,用数学模型来确定最佳运行点,求解难度大,计算时间长。今以考虑传质阻力与轴向弥散的模拟移动床模型为基础,采用线上求解法,将模型方... 模拟移动床色谱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性药物制备技术,其技术关键在于最佳运行点的确定。由于其过程复杂,用数学模型来确定最佳运行点,求解难度大,计算时间长。今以考虑传质阻力与轴向弥散的模拟移动床模型为基础,采用线上求解法,将模型方程沿空间方向离散,得到一组常微分方程,然后运用MATLAB提供的常微分求解器求解这一偏微分方程组,模拟了奥美拉唑对映体的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线上求解法结合MATLAB常微分求解器可快速、准确地求解模拟移动床模型,用于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过程的实时控制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 模拟移动床 线上求解法 MATLAB 奥美拉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移动床技术分离缬氨酸和丙氨酸 被引量:16
14
作者 万红贵 方煜宇 叶慧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0-53,共4页
研究了线性条件下模拟移动床分离缬氨酸和丙氨酸的行为,掌握了模拟移动床的基本运行规律,实现了2种中性氨基酸的分离,分离效果远好于普通的分离方法,得到了较高纯度的缬氨酸(98.6%)和丙氨酸(82.9%)产品,提高了生产效率。
关键词 模拟移动床 分离 缬氨酸 丙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的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过程多目标操作优化 被引量:20
15
作者 吴献东 金晓明 苏宏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038-2044,共7页
多目标优化策略被应用于模拟移动床过程的操作优化中,采用一种基于Pareto最优解的多目标优化算法——NSGA-Ⅱ算法,以分离联萘酚对映体的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模拟移动床TMB数学模型,以分离性能指标作为目标函数进行... 多目标优化策略被应用于模拟移动床过程的操作优化中,采用一种基于Pareto最优解的多目标优化算法——NSGA-Ⅱ算法,以分离联萘酚对映体的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模拟移动床TMB数学模型,以分离性能指标作为目标函数进行了多目标操作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NSGA-Ⅱ算法得到的非劣解在目标空间分布均匀,算法收敛性和鲁棒性好。基于NSGA-Ⅱ算法的面向分离性能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为模拟移动床分离过程的工艺设计和操作指导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移动床 NSGA-Ⅱ 操作优化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二甲苯模拟移动床分离过程的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东辉 沈圆辉 +2 位作者 吴丽梅 孙伟娜 周言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9-286,共8页
对国内外模拟移动床的研究状况及模拟移动床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简短的综述,基于Aspen Chromatography软件,以对二甲苯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过程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工况数据,采用模拟移动床SMB模型,对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过程进行设计与模拟... 对国内外模拟移动床的研究状况及模拟移动床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简短的综述,基于Aspen Chromatography软件,以对二甲苯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过程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工况数据,采用模拟移动床SMB模型,对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过程进行设计与模拟,抽取液中对二甲苯的纯度高达99.98%,,收率高达98.08%,.考察了切换时间(t_s)、抽取液流量(Q_E)、进料量(Q_F)、吸附剂钝化以及管路死体积对吸附分离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借助于Aspen Chromatography,采用SMB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模拟移动床分离过程的真实情况,对模拟移动床分离过程的工艺设计、优化及操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移动床 ASPEN CHROMATOGRAPHY 对二甲苯 仿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移动床利用安全因子法分离第三代高纯果糖 被引量:11
17
作者 曹龙奎 王菲菲 于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34-39,共6页
目的:研究以果葡糖浆为原料,利用模拟移动床法(simulated moving bed,SMB),从果葡糖浆中分离第3代高纯度果糖的工艺方法。方法:首先通过对分离度影响因素的分析,进行单柱脉冲实验,确定树脂型号、进料体积、进料流速、进料浓度以及操作... 目的:研究以果葡糖浆为原料,利用模拟移动床法(simulated moving bed,SMB),从果葡糖浆中分离第3代高纯度果糖的工艺方法。方法:首先通过对分离度影响因素的分析,进行单柱脉冲实验,确定树脂型号、进料体积、进料流速、进料浓度以及操作温度等操作参数,然后通过安全因子法得到SMB的简易参数设计方法,确定模拟移动床的理论参数,并在实验中修正得到实际的最佳参数。结果:理论模拟结果很好的吻合实验结果,实验得到模拟移动床最佳参数为切换时间469s、进料流速0.325L/h、洗脱液流速1.574L/h、提取液流速0.902L/h、提余液流速0.951L/h、循环流速1.897L/h;通过模拟移动床法分离第3代高纯果糖纯度为99.91%、得率为80.32%、葡萄糖纯度为92.34%、得率为9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移动床 安全因子法 参数设计 高纯果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对二甲苯开工过程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彦强 王德华 +1 位作者 王辉国 朱宁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0,共6页
考虑吸附剂床层内和床层之间空体积内液相的轴向扩散,基于实验得到的吸附平衡参数和传质系数,建立了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对二甲苯过程的模型,模拟结果与工业装置数据吻合较好。研究了预饱和组分、操作参数等对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对二甲... 考虑吸附剂床层内和床层之间空体积内液相的轴向扩散,基于实验得到的吸附平衡参数和传质系数,建立了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对二甲苯过程的模型,模拟结果与工业装置数据吻合较好。研究了预饱和组分、操作参数等对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对二甲苯开工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降低预饱和组分中乙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含量有利于缩短开工周期;对于工业装置预饱和吸附原料和解吸剂的开工过程,提高吸附进料量和提纯区循环流量有利于缩短开工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移动床 吸附 分离 对二甲苯 开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海藻糖和葡萄糖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亚威 王瑞明 +1 位作者 李丕武 王腾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51-253,258,共4页
研究利用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海藻糖和葡萄糖的工艺过程,通过单柱实验测得相关参数,在线性条件下,应用三角形理论找到完全分离区,确定SMB的初始操作参数。通过实际操作优化,最终分离得到较高纯度的海藻糖(97.6%)和葡萄糖(98.8%),SMB的最... 研究利用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海藻糖和葡萄糖的工艺过程,通过单柱实验测得相关参数,在线性条件下,应用三角形理论找到完全分离区,确定SMB的初始操作参数。通过实际操作优化,最终分离得到较高纯度的海藻糖(97.6%)和葡萄糖(98.8%),SMB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切换时间11min、进料流量13.8mL/min、洗脱液流量29.7mL/min、萃取液流量20mL/min、萃余液流量23.5mL/min、循环流量17.6mL/min,系统操作温度为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移动床 分离 海藻糖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立冲洗式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对二甲苯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德华 郁灼 戴厚良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72-1079,共8页
开发了用于生产高纯度对二甲苯(PX)的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工艺,并应用于30 kt/a PX吸附分离示范装置,对工艺床层管线冲洗进行了优化,对高效床层管线冲洗和功能区床层数配置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吸附分离工艺具有先进性,采... 开发了用于生产高纯度对二甲苯(PX)的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工艺,并应用于30 kt/a PX吸附分离示范装置,对工艺床层管线冲洗进行了优化,对高效床层管线冲洗和功能区床层数配置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吸附分离工艺具有先进性,采用开发的吸附分离工艺可获得纯度99.7%以上的PX产品,单程收率可达97%以上;C3冲洗对产品纯度有重要影响,C2和C3分时冲洗方案较优;提纯区床层数对于提纯效果有显著影响,脱附、提纯、吸附、缓冲各区5,10,6,3的床层数配置是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移动床 吸附分离 对二甲苯 管线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