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模拟生物油分子蒸馏的响应面法工况优化
被引量:
4
1
作者
卢亮
陈军昊
王树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605-2612,共8页
分子蒸馏是一种高效的生物油分离技术。本文应用刮膜式分子蒸馏装置,对模拟生物油在不同蒸馏温度、蒸馏压力和进料速率下的分离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不同因素对族类化合物蒸出特性的影响。随后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模拟生物油分子蒸馏进行...
分子蒸馏是一种高效的生物油分离技术。本文应用刮膜式分子蒸馏装置,对模拟生物油在不同蒸馏温度、蒸馏压力和进料速率下的分离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不同因素对族类化合物蒸出特性的影响。随后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模拟生物油分子蒸馏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考察多种因素对分子蒸馏的交叉影响。通过ANOVA分析,模型的F值为21.25,表明模型是显著的。并以目标物酸醛酮在馏分中的质量分数为响应值得到最佳工况:蒸馏温度69.83℃,蒸馏压力1498.31Pa,进料速率5.54m L/min,此时轻质馏分中酸醛酮的质量分数为39.12%。最后在此工况下开展了模拟生物油的验证实验,结果显示馏分中目标物的质量分数为38.96%,与响应面模型吻合良好。模拟生物油经过分子蒸馏后酸醛酮的质量分数由28.50%提升至38.96%,同时酚类的质量分数由37.50%降低到25.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
模拟生物油
响应面分析
ANOV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油中反应性化合物对羧酸在超临界甲醇中酯化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崔洪友
马成亮
+1 位作者
李志合
易维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7-354,共8页
采用乙酸(AC)、丙烯酸(AR)、乙酰丙酮(AA)、糠醛、2-甲氧基苯酚(MP)和水等组分,研究了羧酸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酯化反应,并考察了各种组分对酯化反应的影响。通过两种羧酸单独酯化和共同酯化的特性以及水分影响的考察发现,超临界酯化过程...
采用乙酸(AC)、丙烯酸(AR)、乙酰丙酮(AA)、糠醛、2-甲氧基苯酚(MP)和水等组分,研究了羧酸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酯化反应,并考察了各种组分对酯化反应的影响。通过两种羧酸单独酯化和共同酯化的特性以及水分影响的考察发现,超临界酯化过程中存在着不同酸的酯交换作用;水分对酯化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超临界酯化时具有更高的耐水性。水分的抑制作用主要是削弱了羰基正离子的亲电能力,降低酯化反应速率,而不是因为化学反应平衡移动。超临界酯化的高温可加快反应速率,较弱的氢键环境可部分抵消羰基正离子亲电能力的削弱作用。AA和糠醛对酯化反应基本没有影响,但AA自身会被转化为丙酮和乙酸甲酯,而糠醛会发生缩醛化反应。MP对AR的酯化具有促进作用,并抑制聚合,从而可以提高酯化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生物油
超临界
酯化
反应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油微乳体系对生物油增溶性能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闪星
袁兴中
+5 位作者
冷立健
王雪丽
朱仁
付丽欢
李辉
曾光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83-791,共9页
利用鼠李糖脂(RL)为表面活性剂,不同碳链长度正构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构建柴油逆胶束体系,进而研究了该体系对模拟生物油的增溶性能.以单位柴油逆胶束增溶生物油的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生物油和柴油的体积比B/D、醇的种类、醇与表面活性剂...
利用鼠李糖脂(RL)为表面活性剂,不同碳链长度正构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构建柴油逆胶束体系,进而研究了该体系对模拟生物油的增溶性能.以单位柴油逆胶束增溶生物油的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生物油和柴油的体积比B/D、醇的种类、醇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C/R及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生物油增溶性能的影响,并对最佳增溶条件下获得的生物油/柴油微乳体系进行了性能分析,包括元素分析、傅里叶红外分析、热稳定性和燃料产品指标分析等.当生物油与柴油的体积比B/D为3:7,RL浓度为15g/L,助表面活性剂选用正庚醇且醇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C/R为2.0时,柴油微乳体系增溶生物油的量最大,性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脂
模拟生物油
柴
油
微乳体系
正构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拟生物油分子蒸馏的响应面法工况优化
被引量:
4
1
作者
卢亮
陈军昊
王树荣
机构
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605-2612,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D15B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476142)
文摘
分子蒸馏是一种高效的生物油分离技术。本文应用刮膜式分子蒸馏装置,对模拟生物油在不同蒸馏温度、蒸馏压力和进料速率下的分离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不同因素对族类化合物蒸出特性的影响。随后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模拟生物油分子蒸馏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考察多种因素对分子蒸馏的交叉影响。通过ANOVA分析,模型的F值为21.25,表明模型是显著的。并以目标物酸醛酮在馏分中的质量分数为响应值得到最佳工况:蒸馏温度69.83℃,蒸馏压力1498.31Pa,进料速率5.54m L/min,此时轻质馏分中酸醛酮的质量分数为39.12%。最后在此工况下开展了模拟生物油的验证实验,结果显示馏分中目标物的质量分数为38.96%,与响应面模型吻合良好。模拟生物油经过分子蒸馏后酸醛酮的质量分数由28.50%提升至38.96%,同时酚类的质量分数由37.50%降低到25.14%。
关键词
分子蒸馏
模拟生物油
响应面分析
ANOVA分析
Keywords
molecular distillation
simulated bio-oil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ANOVA analysis
分类号
TK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油中反应性化合物对羧酸在超临界甲醇中酯化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崔洪友
马成亮
李志合
易维明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清洁能源工程技术中心
出处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7-354,共8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2009AA05Z401)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09BL023)
文摘
采用乙酸(AC)、丙烯酸(AR)、乙酰丙酮(AA)、糠醛、2-甲氧基苯酚(MP)和水等组分,研究了羧酸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酯化反应,并考察了各种组分对酯化反应的影响。通过两种羧酸单独酯化和共同酯化的特性以及水分影响的考察发现,超临界酯化过程中存在着不同酸的酯交换作用;水分对酯化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超临界酯化时具有更高的耐水性。水分的抑制作用主要是削弱了羰基正离子的亲电能力,降低酯化反应速率,而不是因为化学反应平衡移动。超临界酯化的高温可加快反应速率,较弱的氢键环境可部分抵消羰基正离子亲电能力的削弱作用。AA和糠醛对酯化反应基本没有影响,但AA自身会被转化为丙酮和乙酸甲酯,而糠醛会发生缩醛化反应。MP对AR的酯化具有促进作用,并抑制聚合,从而可以提高酯化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关键词
模拟生物油
超临界
酯化
反应性化合物
Keywords
simulated bio-oil
supercritical
esterification
reactive compound
分类号
O622.5 [理学—有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油微乳体系对生物油增溶性能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闪星
袁兴中
冷立健
王雪丽
朱仁
付丽欢
李辉
曾光明
机构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大学环境生物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83-79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276069)
文摘
利用鼠李糖脂(RL)为表面活性剂,不同碳链长度正构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构建柴油逆胶束体系,进而研究了该体系对模拟生物油的增溶性能.以单位柴油逆胶束增溶生物油的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生物油和柴油的体积比B/D、醇的种类、醇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C/R及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生物油增溶性能的影响,并对最佳增溶条件下获得的生物油/柴油微乳体系进行了性能分析,包括元素分析、傅里叶红外分析、热稳定性和燃料产品指标分析等.当生物油与柴油的体积比B/D为3:7,RL浓度为15g/L,助表面活性剂选用正庚醇且醇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C/R为2.0时,柴油微乳体系增溶生物油的量最大,性能较佳.
关键词
鼠李糖脂
模拟生物油
柴
油
微乳体系
正构醇
Keywords
rhamnolipid
synthetic bio-oil
diesel microemulsion
n-alcohol
分类号
X38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模拟生物油分子蒸馏的响应面法工况优化
卢亮
陈军昊
王树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物油中反应性化合物对羧酸在超临界甲醇中酯化的影响
崔洪友
马成亮
李志合
易维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柴油微乳体系对生物油增溶性能研究
李闪星
袁兴中
冷立健
王雪丽
朱仁
付丽欢
李辉
曾光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