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铜-吡啶类络合物模拟漆酶催化漆酚氧化聚合成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叶立新
郭明高
郭庆宇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1-56,共6页
用红外光谱研究了Cu-py、Cu-PVPy和Cu-QPVPy催化漆酚氧化聚合交联过程。漆酚氧化聚合阶段的共同特征是:1.漆酚酿吸收峰1652crn ̄-1先涨后落;2.共轭双烯吸收峰982和945cm ̄-1逐渐减弱,而...
用红外光谱研究了Cu-py、Cu-PVPy和Cu-QPVPy催化漆酚氧化聚合交联过程。漆酚氧化聚合阶段的共同特征是:1.漆酚酿吸收峰1652crn ̄-1先涨后落;2.共轭双烯吸收峰982和945cm ̄-1逐渐减弱,而共轭三烯吸收峰992cm ̄-1和芳醚吸收峰1215cm ̄-1却逐步增强;3.苯环三取代吸收峰830、765cm ̄-1都有所减弱,苯环四取代吸收峰875和805cm ̄-1出现;4.苯环骨架吸收峰1620、1592cm ̄-1之间的界限缩小甚至消失。到了漆膜的实于阶段,漆酚酿吸收峰1652cm ̄-1再度兴起,但992cm ̄-1吸收峰却由涨转落,其他吸收峰也有变化。以上光谱变化表明这3种催化剂都模拟了漆酶的催化作用。在Cu-PVPy催化漆酚氧化聚合阶段,发现孤立双键吸收峰3008cm ̄-1比共轭双烯吸收峰982和945cm ̄-1消失得更早;并且从反应一开始就出现了1715cm`-1羰基吸收峰。还比较了Cu-PVPy与Cu-QPVPy催化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
吡啶
络合物
漆
酚
模拟漆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模拟漆酶——Ⅱ.铜和弱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复合物Cu-D37O催化漆酚氧化聚合成膜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婷
郭明高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1-27,共7页
本文研究了Cu-D370催化漆酚氧化聚合成膜的反应条件和产物性能。Cu-D370的含铜量超过5%时才有正常的催化活性。与漆酚相反,Cu-D370催化活性随升温而加快,89℃时不失活,而且其底物漆酚出现沉淀的时间比70℃或45℃时出现短。粗产品数均...
本文研究了Cu-D370催化漆酚氧化聚合成膜的反应条件和产物性能。Cu-D370的含铜量超过5%时才有正常的催化活性。与漆酚相反,Cu-D370催化活性随升温而加快,89℃时不失活,而且其底物漆酚出现沉淀的时间比70℃或45℃时出现短。粗产品数均分子量(Mn)为3420,分子量分布窄。分离出残余漆酚和低聚物之后,其漆膜实干时间不到1天。漆膜物理性能优异,与“超级生漆膜”类似。漆膜的耐热性和耐化学品性与普通生漆差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聚合
模拟漆酶
漆
酚
生
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铜基漆酶模拟酶Cu-MP的制备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孙艺格
徐晨
+3 位作者
曹红
高云玲
李成
郑兰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4-328,共15页
天然漆酶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受天然漆酶活性中心和电子转移的启发,利用6-巯基嘌呤与铜离子的配位反应合成一种新型漆酶模拟酶(Cu-MP),并采用SEM-EDS、BET、FTIR、XRD、XPS对其性能进行表征并分析。结果表明:...
天然漆酶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受天然漆酶活性中心和电子转移的启发,利用6-巯基嘌呤与铜离子的配位反应合成一种新型漆酶模拟酶(Cu-MP),并采用SEM-EDS、BET、FTIR、XRD、XPS对其性能进行表征并分析。结果表明:Cu-MP呈珊瑚状多孔网状结构,可为催化反应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6-MP主要通过硫和碱基氮(N7)与铜离子配位合成Cu-MP。催化机理推测,模拟酶Cu-MP通过铜离子从底物获取电子后,按照S-C_(6)-C_(5)-N_(7)通道实现电子转移;与相同质量浓度下的天然漆酶相比,Cu-MP对底物的亲和力更佳,其最大反应速度v_(max)是天然漆酶的4.7倍;在25℃下储存7 d后,Cu-MP的酶活保留率达84.03%;经过9轮循环利用,酶活保留率在70%以上;甚至在高盐或有机溶液中,Cu-MP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催化活性。因此,Cu-MP可以取代天然漆酶,尤其在一些极端条件下,用于处理酚类等环境污染物,是一种具有发展和应用前景的环境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
漆
酶
铜基
漆
酶
模拟
酶
Cu-MP
催化机理
酚类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吡啶类络合物模拟漆酶催化漆酚氧化聚合成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叶立新
郭明高
郭庆宇
机构
湖北省化学研究所
出处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1-56,共6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用红外光谱研究了Cu-py、Cu-PVPy和Cu-QPVPy催化漆酚氧化聚合交联过程。漆酚氧化聚合阶段的共同特征是:1.漆酚酿吸收峰1652crn ̄-1先涨后落;2.共轭双烯吸收峰982和945cm ̄-1逐渐减弱,而共轭三烯吸收峰992cm ̄-1和芳醚吸收峰1215cm ̄-1却逐步增强;3.苯环三取代吸收峰830、765cm ̄-1都有所减弱,苯环四取代吸收峰875和805cm ̄-1出现;4.苯环骨架吸收峰1620、1592cm ̄-1之间的界限缩小甚至消失。到了漆膜的实于阶段,漆酚酿吸收峰1652cm ̄-1再度兴起,但992cm ̄-1吸收峰却由涨转落,其他吸收峰也有变化。以上光谱变化表明这3种催化剂都模拟了漆酶的催化作用。在Cu-PVPy催化漆酚氧化聚合阶段,发现孤立双键吸收峰3008cm ̄-1比共轭双烯吸收峰982和945cm ̄-1消失得更早;并且从反应一开始就出现了1715cm`-1羰基吸收峰。还比较了Cu-PVPy与Cu-QPVPy催化的异同。
关键词
铜
吡啶
络合物
漆
酚
模拟漆酶
Keywords
Cupric complex with pyridine(Cu-Py )
Cupric complex with poly( 4-vinylpyridine)(Cu-PVPy)
Cupric complex with partially quaternized poly(4-vinylpyridine)by benzyl chloride(Cu-QPVPy)
Urushiol
Models of laccase
IR analysis
分类号
TQ630.43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拟漆酶——Ⅱ.铜和弱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复合物Cu-D37O催化漆酚氧化聚合成膜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婷
郭明高
机构
湖北省化学研究所
出处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1-27,共7页
文摘
本文研究了Cu-D370催化漆酚氧化聚合成膜的反应条件和产物性能。Cu-D370的含铜量超过5%时才有正常的催化活性。与漆酚相反,Cu-D370催化活性随升温而加快,89℃时不失活,而且其底物漆酚出现沉淀的时间比70℃或45℃时出现短。粗产品数均分子量(Mn)为3420,分子量分布窄。分离出残余漆酚和低聚物之后,其漆膜实干时间不到1天。漆膜物理性能优异,与“超级生漆膜”类似。漆膜的耐热性和耐化学品性与普通生漆差不多。
关键词
氧化聚合
模拟漆酶
漆
酚
生
漆
Keywords
Simulation of laccase
Cu-D370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product properties of the oxida- tive polymerization and cross-linking of urushiol
分类号
TQ633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基漆酶模拟酶Cu-MP的制备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孙艺格
徐晨
曹红
高云玲
李成
郑兰兰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嘉兴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嘉兴学院G
出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4-328,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266029)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Y17B060011)。
文摘
天然漆酶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受天然漆酶活性中心和电子转移的启发,利用6-巯基嘌呤与铜离子的配位反应合成一种新型漆酶模拟酶(Cu-MP),并采用SEM-EDS、BET、FTIR、XRD、XPS对其性能进行表征并分析。结果表明:Cu-MP呈珊瑚状多孔网状结构,可为催化反应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6-MP主要通过硫和碱基氮(N7)与铜离子配位合成Cu-MP。催化机理推测,模拟酶Cu-MP通过铜离子从底物获取电子后,按照S-C_(6)-C_(5)-N_(7)通道实现电子转移;与相同质量浓度下的天然漆酶相比,Cu-MP对底物的亲和力更佳,其最大反应速度v_(max)是天然漆酶的4.7倍;在25℃下储存7 d后,Cu-MP的酶活保留率达84.03%;经过9轮循环利用,酶活保留率在70%以上;甚至在高盐或有机溶液中,Cu-MP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催化活性。因此,Cu-MP可以取代天然漆酶,尤其在一些极端条件下,用于处理酚类等环境污染物,是一种具有发展和应用前景的环境催化剂。
关键词
天然
漆
酶
铜基
漆
酶
模拟
酶
Cu-MP
催化机理
酚类污染物
Keywords
natural laccase
Cu-based laccase mimetic enzyme
Cu-MP
catalytic mechanism
phenolic pollutants
分类号
O641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铜-吡啶类络合物模拟漆酶催化漆酚氧化聚合成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叶立新
郭明高
郭庆宇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模拟漆酶——Ⅱ.铜和弱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复合物Cu-D37O催化漆酚氧化聚合成膜的研究
黄婷
郭明高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铜基漆酶模拟酶Cu-MP的制备及活性研究
孙艺格
徐晨
曹红
高云玲
李成
郑兰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