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法烟气脱硫(WFGD)喷淋塔内烟气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林永明 高翔 +4 位作者 施平平 钟毅 张涌新 骆仲泱 岑可法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共4页
借助商用Fluent软件,针对30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WFGD)系统喷淋塔内烟气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详细考察了几何结构尺寸和运行参数对喷淋塔内烟气流场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喷淋塔内烟气流场总体趋势大体上一致,几何结构尺寸和运行参... 借助商用Fluent软件,针对30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WFGD)系统喷淋塔内烟气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详细考察了几何结构尺寸和运行参数对喷淋塔内烟气流场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喷淋塔内烟气流场总体趋势大体上一致,几何结构尺寸和运行参数对塔内烟气流场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CFD) 湿(wfgd) 流场 数值模拟 喷淋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WFGD)吸收塔内气液流场模拟 被引量:15
2
作者 林永明 高翔 +4 位作者 施平平 钟毅 张涌新 骆仲泱 岑可法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1-24,41,共5页
利用Fluent软件平台,对某300MW机组WFGD吸收塔内气液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考察喷淋浆液滴对塔内烟气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浆液滴喷淋后对烟气流场具有整合作用,模拟的塔内平均压降(850Pa)与实际现场测试数据的平均压降(909Pa)... 利用Fluent软件平台,对某300MW机组WFGD吸收塔内气液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考察喷淋浆液滴对塔内烟气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浆液滴喷淋后对烟气流场具有整合作用,模拟的塔内平均压降(850Pa)与实际现场测试数据的平均压降(909Pa)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 MW机组 湿 吸收塔 液流场 数值模拟 液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脱硫烧结烟气的特点及其治理技术开发与应用
3
作者 张鑫 张烁 张金成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5-162,170,共9页
为确保烧结烟气中SO_(2)、NO_(x)和粉尘达到超低排放标准,需在钢铁企业原有湿法脱硫系统基础上新建或改造脱硝系统。针对烟气处理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以湿法脱硫烧结烟气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技术系统能源消耗高、设备腐蚀与堵塞等问题... 为确保烧结烟气中SO_(2)、NO_(x)和粉尘达到超低排放标准,需在钢铁企业原有湿法脱硫系统基础上新建或改造脱硝系统。针对烟气处理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以湿法脱硫烧结烟气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技术系统能源消耗高、设备腐蚀与堵塞等问题,分析影响烟气含湿量的因素,开发余热驱动脱硫塔浆液冷却、双加热SCR脱硝、分列式模块化流场混合等烟气治理技术。结果表明:湿法脱硫后,烧结烟气为饱和湿烟气,含湿量为10%~12%,露点温度为65~80℃,烟气中存在较多雾滴,且溶融盐含量较高;降低烟气温度可以增加SO_(2)分压力,有利于提高脱硫效率;当温度下降区间为7~11℃时,系统运行成本最低,约为0.3817元/t(铁矿);双加热SCR脱硝反应系统将带水湿烟气调质为微过热干烟气,使得加热过程无堵塞,并可实现在线高效清灰。混风装置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混风单元数量的增多,温度偏差逐渐变小;随着长宽比的增大,温度偏差逐渐变小,且切分数量对混合效果的影响减弱;采用11个混风单元的多点阵列混风装置具有十分优异的强化混合效果。本文开发的湿法脱硫烧结烟气治理成套技术,使得烟气中颗粒物、SO_(2)、NO_(x)三项指标,由脱硫系统入口处的250、754、219 mg/m^(3)降低为烟囱排放口的1.4、8.2、35 mg/m^(3),均实现超低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超低排放 湿 SCR 流场混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湿法烟气脱硫喷淋塔内阻力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47
4
作者 林永明 高翔 +4 位作者 施平平 张涌新 钟毅 骆仲泱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33,共6页
利用Fluent软件包,对30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WFGD)系统喷淋塔内阻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考察了不同塔径、喷淋层间距和喷淋层数等设计条件及不同负荷、液气比等运行工况下喷淋塔内阻力特性。结果表明,... 利用Fluent软件包,对30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WFGD)系统喷淋塔内阻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考察了不同塔径、喷淋层间距和喷淋层数等设计条件及不同负荷、液气比等运行工况下喷淋塔内阻力特性。结果表明,300MW机组WFGD系统喷淋塔内阻力在烟气量125×104m3/h、塔径13m、4层喷淋、层间距1.7m时约为950Pa,与实际工程测量数据较为吻合;塔径、喷淋层数量、负荷和液气比是影响喷淋塔内阻力的重要因素;模拟计算值可作为喷淋塔设计与运行优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阻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脱硫工艺对烟气中二价汞吸收特性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姚沅君 陈进生 +1 位作者 佟磊 许绿丝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94,共6页
利用湿法脱硫模拟实验装置,研究脱硫剂(CaO)、有机硫化物(TMT-15)以及不同实验因素(包括SO32-的浓度、反应温度、初始pH值、曝气条件中的O2浓度、初始Hg2+浓度以及Cl-的浓度)对溶液中Hg2+还原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CaO会抑制Hg2+向Hg0... 利用湿法脱硫模拟实验装置,研究脱硫剂(CaO)、有机硫化物(TMT-15)以及不同实验因素(包括SO32-的浓度、反应温度、初始pH值、曝气条件中的O2浓度、初始Hg2+浓度以及Cl-的浓度)对溶液中Hg2+还原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CaO会抑制Hg2+向Hg0的还原转化,当CaO的加入量从0.3%增至0.7%时,Hg0的释放率会由51.6%降至19.9%;TMT-15对于Hg2+的还原具有明显的影响,TMT-15加入量从0增至0.06 mg/L时,Hg0的释放率可降低10倍左右;溶液中SO32-的浓度是Hg2+还原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SO32-浓度的增加会明显促进Hg2+的还原;此外,温度和初始Hg2+的增加对Hg2+的还原亦具有促进作用,而初始pH值、O2百分含量以及Cl-浓度则对Hg2+的还原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湿(wfgd) Hg2+还原 Hg0释放 吸附 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双入口吸收塔内烟气流场模拟 被引量:14
6
作者 白云峰 崔一尘 +4 位作者 汪洋 吴树志 高翔 骆仲泱 岑可法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8,共5页
湿法烟气脱硫(WFGD)的双入口吸收塔烟道布置方案与传统单入口吸收塔布置方案相比,具有能耗低、占地面积小的优点。以某电厂660 MW燃煤机组为例,对双入口和单入口吸收塔的烟气流场分别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双入口吸收塔烟道布置方式... 湿法烟气脱硫(WFGD)的双入口吸收塔烟道布置方案与传统单入口吸收塔布置方案相比,具有能耗低、占地面积小的优点。以某电厂660 MW燃煤机组为例,对双入口和单入口吸收塔的烟气流场分别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双入口吸收塔烟道布置方式入口不易积垢、流场均匀度好,是一种更为优越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60MW机组 湿 吸收塔 双入口 流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烟气脱硫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苏祥鹏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3期222-224,共3页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长期的烟气排放过程对大气污染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大气污染中的尘和酸雨所带来的危害是最为严重的。为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及加强节能减排成效,对此更需要做好燃气排放过程中的SO 2的脱硫工作,从而改...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长期的烟气排放过程对大气污染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大气污染中的尘和酸雨所带来的危害是最为严重的。为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及加强节能减排成效,对此更需要做好燃气排放过程中的SO 2的脱硫工作,从而改善其对大气的污染程度。该文针对当前脱硫技术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常用的湿法脱硫技术,并进一步阐述了烟气脱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对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喷淋塔内烟气流场模拟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兴华 何育东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45,41,共5页
结合某电厂60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吸收塔为3层喷淋塔),借助FLUENT软件,对多种烟气负荷下不同浆液循环泵组合方式也即不同喷淋层组和方式下的塔内烟气流场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75%及50%烟气负荷下3层喷淋层全部投运时吸收塔内烟... 结合某电厂60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吸收塔为3层喷淋塔),借助FLUENT软件,对多种烟气负荷下不同浆液循环泵组合方式也即不同喷淋层组和方式下的塔内烟气流场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75%及50%烟气负荷下3层喷淋层全部投运时吸收塔内烟气流场最均匀;70%烟气负荷下停运1层喷淋层时,第1层和第3层喷淋层组合时塔内烟气流场相对较均匀;50%烟气负荷下停运1层喷淋层时,第1层和第2层喷淋层组合时塔内烟气流场相对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 MW机组 湿(wfgd) 喷淋层 流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烟气脱硫浆液pH值控制性能优化
9
作者 单港生 王志国 刘飞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66-1372,共7页
为了提高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效率,针对脱硫浆液的pH值控制过程,设计了一种基于最小方差指标驱动的拓展虚拟参考迭代优化算法来优化控制性能。首先,利用pH控制过程的输入输出数据来计算系统的控制性能指标,与指定性能指标阈值比较后,再... 为了提高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效率,针对脱硫浆液的pH值控制过程,设计了一种基于最小方差指标驱动的拓展虚拟参考迭代优化算法来优化控制性能。首先,利用pH控制过程的输入输出数据来计算系统的控制性能指标,与指定性能指标阈值比较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控制参数优化。其次,当需要参数优化时,通过数据驱动技术使实际系统输出指标跟踪参考模型输出指标,最小化目标函数,得到优化的控制参数。最后,对脱硫浆液pH值控制系统进行MATLAB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实现脱硫浆液pH值的稳定控制,并且可以有效地抑制随机扰动,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浆液pH值控制 最小方差指标 数据驱动控制 拓展虚拟参考迭代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烟气脱硫塔内传递与化学反应过程CFD模拟 被引量:21
10
作者 曲江源 齐娜娜 +4 位作者 关彦军 滕阳 徐文青 朱廷钰 张锴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17-2128,共12页
以某330MW燃煤发电机组湿法烟气脱硫塔为研究对象,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塔内气-液两相流动、热质交换模型,以溶解平衡、质量守恒及电荷守恒描述浆液内13种溶质组分瞬时化学反应特性,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实现流动模型与传质模型、... 以某330MW燃煤发电机组湿法烟气脱硫塔为研究对象,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塔内气-液两相流动、热质交换模型,以溶解平衡、质量守恒及电荷守恒描述浆液内13种溶质组分瞬时化学反应特性,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实现流动模型与传质模型、化学反应模型的耦合。基于上述模型预测了脱硫塔内气-液两相流动、液滴蒸发与SO2化学吸收过程,获得了SO2浓度与浆液pH的径向分布特性,详细分析了气-液流动对化学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局部液气比分布特性是影响SO2径向分布的关键因素之一,可通过调控近壁区及主管道区的两相流动状态提高脱硫塔的吸收性能;随着气相侧SO2浓度提高或液滴粒径减小,浆液pH下降速率增大且各化学组分浓度达到稳定状态用时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液两相流 热质交换 吸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半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 被引量:41
11
作者 张凡 张伟 +3 位作者 杨霓云 王红梅 崔平 王山珊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0-64,共5页
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半干半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优点。根据影响该技术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通过实验,较系统地研究了温距与喷嘴布局、入塔烟温、Ca/S 摩尔比、脱硫灰循环利用等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并对脱硫灰制砖的成分配制也进... 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半干半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优点。根据影响该技术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通过实验,较系统地研究了温距与喷嘴布局、入塔烟温、Ca/S 摩尔比、脱硫灰循环利用等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并对脱硫灰制砖的成分配制也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整体Ca/S 摩尔比为1-5 ~1-7 时,该技术工艺可以达到8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半湿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湿法脱硫系统对烟气中细颗粒物及SO_3酸雾脱除作用研究 被引量:56
12
作者 潘丹萍 吴昊 +4 位作者 鲍静静 黄荣廷 胡斌 张亚平 杨林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4356-4362,4519,共7页
对2家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WFGD)系统前后细颗粒及SO_3酸雾进行了测试分析,对比分析了单塔、双塔脱硫工艺、燃煤组分等与细颗粒物和SO_3酸雾脱除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塔WFGD系统对细颗粒物和SO_3酸... 对2家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WFGD)系统前后细颗粒及SO_3酸雾进行了测试分析,对比分析了单塔、双塔脱硫工艺、燃煤组分等与细颗粒物和SO_3酸雾脱除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塔WFGD系统对细颗粒物和SO_3酸雾的脱除效率明显高于单塔系统。WFGD系统入口细颗粒物粒径分布相似,脱硫后细颗粒物粒径分布向小粒径方向迁移,同时PM_(2.5)相对比例有所增加,双塔脱硫系统更为明显。WFGD系统在脱除燃煤烟气中颗粒物的同时,本身也会形成新的细颗粒物,其主要成分为硫酸钙,呈板状及棱柱状。单塔、双塔WFGD系统对燃煤烟气中SO_3酸雾的脱除效率范围分别介于30%~40%、50%~65%,随着塔入口烟气中SO_3及颗粒物浓度的增加,其脱除效率有所提高;燃用高硫煤时,会出现蓝烟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细颗粒物 SO_3酸雾 燃煤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湿法脱硫系统对烟气中细颗粒物脱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0
13
作者 王珲 宋蔷 +1 位作者 姚强 陈昌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共7页
采用Andersen8级撞击器对某300MW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wet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WFGD)系统前后的飞灰颗粒物进行采集,获得了烟气中飞灰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和粒径分布特性。采样工况分别为100%和70%锅炉负荷。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 采用Andersen8级撞击器对某300MW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wet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WFGD)系统前后的飞灰颗粒物进行采集,获得了烟气中飞灰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和粒径分布特性。采样工况分别为100%和70%锅炉负荷。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对颗粒物进行了形貌分析和主、次量元素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WFGD系统入口飞灰质量粒径呈典型的双峰分布,峰值分别在1和3μm处,颗粒多呈规则球形,PM2.5与PM10质量比为0.434,飞灰总浓度约为85mg/m3标准状态;出口处飞灰质量粒径分布也呈现双峰性,其中细颗粒比例增大,PM2.5与PM10质量比为0.764,细颗粒间相互聚集粘连形成不规则的块状结构,飞灰总浓度在23mg/m3(标准状态)以下,总飞灰的脱除效率为74.5%,分级脱除效率随粒径减小而明显下降。经过WFGD系统后,细颗粒上S和Ca元素含量增大,而Al,Ba,Fe,Mn和Si元素的含量降低。计算表明,WFGD出口烟气中新增的石灰石与石膏颗粒分别占颗粒物质量的47.5%和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细颗粒物 粒径分布 颗粒组成 PM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对细颗粒脱除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6
14
作者 鲍静静 杨林军 +2 位作者 颜金培 刘锦辉 宋士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60-1267,共8页
针对石灰石-石膏法、双碱法、氨法等典型湿法烟气脱硫(WFGD)工艺,在喷淋脱硫塔中实验研究了WFGD系统对细颗粒的脱除作用;采用电称低压冲击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对WFGD系统前后烟气中细颗粒的浓度、粒径分布、形态、元素及... 针对石灰石-石膏法、双碱法、氨法等典型湿法烟气脱硫(WFGD)工艺,在喷淋脱硫塔中实验研究了WFGD系统对细颗粒的脱除作用;采用电称低压冲击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对WFGD系统前后烟气中细颗粒的浓度、粒径分布、形态、元素及物相组成进行了测试分析,考察了脱硫剂、液气比对WFGD系统脱除细颗粒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利用蒸汽相变原理促进细颗粒凝结长大并高效脱除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脱硫剂对WFGD系统脱除细颗粒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形成无机盐气溶胶细颗粒,采用CaCO3、NH3.H2O脱硫剂时,WFGD系统对细颗粒的脱除效果明显不及Na2CO3脱硫剂和水洗涤,且颗粒形貌特征及元素组成发生明显变化;除NH3.H2O脱硫剂外,液气比对WFGD系统脱除细颗粒的影响不明显;在脱硫塔进口烟气、塔内脱硫液进口上方添加适量蒸汽建立蒸汽相变所需的过饱和水汽环境可显著促进细颗粒的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细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脱硫效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3
15
作者 钟毅 高翔 +3 位作者 骆仲泱 王惠挺 霍旺 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0-894,共5页
基于非稳态理论建立了电站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WFGD)系统模型,模型分别描述了喷淋塔吸收段和氧化段的工艺过程.对于吸收段,建立了液滴运动、SO2吸收、石灰石溶解和石膏结晶4个子模型;对于氧化段,根据物料平衡建立守恒方程... 基于非稳态理论建立了电站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WFGD)系统模型,模型分别描述了喷淋塔吸收段和氧化段的工艺过程.对于吸收段,建立了液滴运动、SO2吸收、石灰石溶解和石膏结晶4个子模型;对于氧化段,根据物料平衡建立守恒方程.针对国内某300Mw机组脱硫系统,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浆液pH值与液气比的提高以及烟气流速与入口SO2质量浓度的降低能够提高脱硫效率.模型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吻合较好.根据分析结果,对300Mw机组WFGD系统而言,建议pH值取5.4~5.6,液气比取16~18,烟气流速取3.5m/s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非稳态理论 喷淋吸收塔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烟气脱硫喷淋塔内流场的优化 被引量:30
16
作者 郭瑞堂 高翔 +2 位作者 丁红蕾 骆仲泱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70-77,共8页
通过安装流场优化构件,对湿法烟气脱硫喷淋塔内的流场进行优化,并通过试验研究及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的方法考察流场优化构件及其几何结构对塔内流场和SO2吸收的影响。流场模拟基于Reynolds时均Navier-Stokes方程,标准k-ε双方程模型和颗... 通过安装流场优化构件,对湿法烟气脱硫喷淋塔内的流场进行优化,并通过试验研究及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的方法考察流场优化构件及其几何结构对塔内流场和SO2吸收的影响。流场模拟基于Reynolds时均Navier-Stokes方程,标准k-ε双方程模型和颗粒轨道模型,方程的离散格式选用二阶迎风差分格式,采用Simple算法进行压力-速度耦合。SO2吸收的模拟则是根据双膜理论编写用户自定义程序,作为相间作用的源项加载到Fluent软件中来实现的。结果表明,流场优化构件能够防止烟气沿塔壁逃逸,整流气相流场,强化气液两相在吸收区的混合,有利于SO2的吸收。此外,通流截面一定时,塔内压降和脱硫效率随构件与水平面夹角的增大而增大;构件与水平面夹角一定时,塔内压降和脱硫效率随通流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流场 优化 压降 通流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脱硫烟气湿排问题分析 被引量:55
17
作者 李文艳 王冀星 车建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36-40,共5页
目前国内湿法烟气脱硫普遍采用烟气再热器(GGH)提高出口烟温,但加装GGH会使系统复杂化并增加投资及运行费用。为探求烟气湿排的可行性,研究解决烟气湿排中的相关问题,文中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烟气直接排放(取消GGH)时烟囱内的流场,烟羽... 目前国内湿法烟气脱硫普遍采用烟气再热器(GGH)提高出口烟温,但加装GGH会使系统复杂化并增加投资及运行费用。为探求烟气湿排的可行性,研究解决烟气湿排中的相关问题,文中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烟气直接排放(取消GGH)时烟囱内的流场,烟羽扩散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烟气湿排中的腐蚀问题、烟囱内的压力分布、烟气的抬升高度等问题进行了计算分析。数值计算与分析表明,湿烟囱排放会增强对烟囱的腐蚀性,需采用特殊的防腐处理:湿烟囱直接排放会降低烟气抬升高度,不利于扩散;为减少烟流下洗,增强扩散,应保证烟气的出口动量;湿烟气各项排放指标能满足环保要求。总之,设计合理的湿烟囱,湿烟气直接排放可大大降低WFGD系统的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湿 再热器 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流体力学(CFD)在大型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8
18
作者 林永明 高翔 +4 位作者 俞保云 施平平 钟毅 骆仲泱 岑可法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4-37,62,共5页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在湿法烟气脱硫(WFGD)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指出该项研究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CFD技术 湿(wfgd) 数值模拟 燃煤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湿法烟气脱硫试验研究初探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永川 陈光明 +1 位作者 李建新 刘启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33-237,共5页
寻找有效、经济的烟气脱硫技术是减轻电厂SO2排放的关键所在。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微生物技术与过渡元素金属离子催化作用相结合的新型的烟气脱硫方法,并在呼和浩特电厂进行了中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此法的脱硫效率可以达到80%左右... 寻找有效、经济的烟气脱硫技术是减轻电厂SO2排放的关键所在。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微生物技术与过渡元素金属离子催化作用相结合的新型的烟气脱硫方法,并在呼和浩特电厂进行了中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此法的脱硫效率可以达到80%左右。试验中摸索出了一些影响细菌湿法脱硫效率的关键因素,如吸收液中细菌的数量、吸收液pH值、气液比及吸收液含氧量等,为理论上进一步探讨细菌微生物法脱硫的机理和最终工业化应用打下基础。此外,技术经济性分析表明,由于该方法的成本消耗低,可望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 细菌湿 试验 二氧化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PEN PLUS软件的湿法烟气脱硫模型 被引量:29
20
作者 孙志翱 金保升 +1 位作者 李勇 周山明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2-85,共4页
笔者利用大型化工流程软件ASPEN PLUS对火电厂烟气湿法脱硫工艺进行了模拟,介绍了模拟过程中物流、单元操作模块的选取和灵敏度分析、设计规定的计算方法。模拟结果表明脱硫效率随着液气比和钙硫比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烟气流速的增加而降... 笔者利用大型化工流程软件ASPEN PLUS对火电厂烟气湿法脱硫工艺进行了模拟,介绍了模拟过程中物流、单元操作模块的选取和灵敏度分析、设计规定的计算方法。模拟结果表明脱硫效率随着液气比和钙硫比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烟气流速的增加而降低,其结论与原始设计数据较为吻合,建立的模型对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计算机模拟 电解质 ASPEN P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