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水培观赏植物净化模拟污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陈友媛 崔香 +3 位作者 董滨 杨世迎 胡广鑫 李亚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3-257,共5页
利用观赏植物净化水体是目前湖泊、污染水体治理研究的热点。选取春羽、绿萝和铜钱草3种常见观赏植物作为水培试验研究对象,探讨这3种植物的水生栽培技术并用去除率指标研究其对模拟污水(劣V类)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春羽、绿萝、铜钱... 利用观赏植物净化水体是目前湖泊、污染水体治理研究的热点。选取春羽、绿萝和铜钱草3种常见观赏植物作为水培试验研究对象,探讨这3种植物的水生栽培技术并用去除率指标研究其对模拟污水(劣V类)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春羽、绿萝、铜钱草对污染水体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及水体净化能力,对污染水体中总磷(TP)的去除率均达90%以上,净化效果很好;对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为64.6%,74.2%,65.1%,对氨态氮(NH3-N)和硝态氮(NO-3-N)的去除率分别为93.3%,96.3%,95%和90.7%,99.3%,47.1%,除铜钱草外,净化效果显著;对水体中化学需氧量(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33.2%,49.8%,44.3%;去除率均大于无植物对照处理。此外,在水培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测定了植物的株长、叶数和鲜重,其中鲜重能较好地反映生长情况与污水处理效果,可以为水培观赏植物应用于湖泊等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栽培 观赏植物 模拟污水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水生植物对模拟污水中氮、磷的生物净化效果 被引量:25
2
作者 蔡佩英 刘爱琴 侯晓龙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3-318,共6页
通过9种水生植物在模拟污水中的培养试验,研究其对模拟污水中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从中筛选出适用于治理城市污水的水生植物.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9种水生植物对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逐渐增加.低浓度下,... 通过9种水生植物在模拟污水中的培养试验,研究其对模拟污水中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从中筛选出适用于治理城市污水的水生植物.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9种水生植物对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逐渐增加.低浓度下,空心莲子草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53.79%),荷花对总氮的去除率最高(48.75%),凤眼莲对总磷的去除率最高(70.10%);中浓度下,凤眼莲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61.39%),茭白对总氮的去除率最高(52.23%),凤眼莲对总磷的去除率最高(80.15%);高浓度下,茭白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55.70%),凤眼莲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均最高(分别为40.42%和69.58%).可见,凤眼莲、空心莲子草、茭白3种植物对氮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是较好的湿地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污水 水生植物 生物净化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污水中氮、磷对水稻幼苗根系呼吸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崔克辉 何之常 +1 位作者 张甲耀 夏盛林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6年第4期323-328,共6页
研究了模拟污水中不同浓度的N、P对水稻(OryzasativaL.)幼苗根系呼吸强度、细胞色素氧化酶、呼吸途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氮(N_T)、总磷(P_T)浓度分别小于4.28mmol/L、0.2mmol/L时,... 研究了模拟污水中不同浓度的N、P对水稻(OryzasativaL.)幼苗根系呼吸强度、细胞色素氧化酶、呼吸途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氮(N_T)、总磷(P_T)浓度分别小于4.28mmol/L、0.2mmol/L时,呼吸速率、细胞色素氧化酶和呼吸商(RO)均随N、P渡度增大而增加,当超过这一浓度后,则随总氮总磷浓度上升而下降。总氮、总磷浓度分别小于4.28mmol/L、0.2mmol/L时,磷酸戊糖途径(HMP)随N、P浓度增加而显著减弱,超过这一浓度后则加强;糖酵解-三羧酸循环途径《EMP-TCAC)变化趋势与其相反。总氮、总磷浓度分别超过2.14mmol/L、0.1mmol/L后抗氰呼吸途径呈明显上升趋势,对氰敏感呼吸途径减弱。EMP-TCAC、对氰敏感呼吸途径活性、根系细胞色素氧化酶分别与呼吸强度的变化趋势极相似,表明N、P对呼吸强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EMP-TCAC途径和对氰敏感的细胞色素途径影响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幼苗 根系 模拟污水 呼吸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水生植物对模拟污水中氮、磷的生物净化效果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斌 周亚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4835-4837,共3页
通过水生植物灯芯草(Juncus effusust L.)、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Griseb.]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在模拟污水中的培养试验,研究其对模拟污水中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探讨3种水生植物对富... 通过水生植物灯芯草(Juncus effusust L.)、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Griseb.]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在模拟污水中的培养试验,研究其对模拟污水中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探讨3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在模拟的轻度、中度和高度富营养污水中,灯芯草对氮去除率最高(88.5%-94.2%),金鱼藻最低(62.7%-71.2%);空心莲子草对磷的去除效果最佳(79.5%-94.0%),其次是灯芯草(82.9%-90.1%).从植物对氮磷的吸收贡献率来看,氮的吸收贡献率呈现富营养化程度不同、植物表现亦不同的状况,轻度、中度和高度富营养污水中,对氮的吸收贡献率从高到低分别是金鱼藻(70.3%)、空心莲子草(65.8%)和灯芯草(38.8%);金鱼藻在3种不同富营养化程度的污水中对磷的吸收贡献率最高(60.1%-84.8%),其次是空心莲子草(55.6%-70.1%).综合考虑污水氮磷去除率以及植物对氮磷的吸收贡献率可知,3种植物均适用于轻、中度污水的治理,特别是在中度富营养状况下,3种水生植物都表现出优良的净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污水 水生植物 生物净化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污水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及其潜在的环境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孝青 连宾 +1 位作者 侯卫国 曲洋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7-327,共11页
碳酸盐岩是个巨大的碳源和钙源,在地球表面分布极广。随着近年来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对地表碳酸盐岩的溶蚀产生重大影响。为研究污水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及其环境效应,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pH计、酸滴定法、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扩散... 碳酸盐岩是个巨大的碳源和钙源,在地球表面分布极广。随着近年来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对地表碳酸盐岩的溶蚀产生重大影响。为研究污水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及其环境效应,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pH计、酸滴定法、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扩散X射线谱仪和X-射线粉晶衍射等,分别测定反应体系中的金属离子浓度、pH值、HCO3-浓度、碳酸盐岩被溶蚀前后表面形态和组分变化等指标。研究发现,模拟污水(含有几种重金属离子、H2PO4-、NH4+、脲和土壤微生物等)对碳酸盐岩的溶蚀结果有显著差异,如模拟污水对碳酸盐岩有强烈的溶蚀作用,使其释放更多的Ca和C;低浓度Pb(NO3)2溶液对碳酸盐岩溶蚀表现为吸收CO2;高浓度的Pb(NO3)2、CuCl2、CuSO4和土壤微生物扩增溶液对碳酸盐岩溶蚀表现为释放CO2;重金属盐溶液和复合污水对碳酸盐岩溶蚀后有次生矿物生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溶蚀 模拟污水 CO2源/汇 钙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Ni/PTFE复合镀层制备及其在模拟污水中的耐腐蚀与阻垢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谢海婷 罗翔 贾丽君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22,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Zn-Ni合金镀层的耐腐蚀性能同时赋予其良好的阻垢性能,通过电沉积方法将改性PTFE颗粒引入Zn-Ni合金镀层中,并研究镀液中PTFE颗粒浓度对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以及在模拟污水中的耐腐蚀与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进一步提高Zn-Ni合金镀层的耐腐蚀性能同时赋予其良好的阻垢性能,通过电沉积方法将改性PTFE颗粒引入Zn-Ni合金镀层中,并研究镀液中PTFE颗粒浓度对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以及在模拟污水中的耐腐蚀与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镀液中PTFE颗粒浓度获得的不同Zn-Ni/PTFE复合镀层晶粒形状相似且尺寸接近,PTFE颗粒附着在晶粒表面并填充晶粒间空隙,对复合镀层的化学成分以及在模拟污水中的耐腐蚀与阻垢性能有一定影响。当镀液中PTFE颗粒浓度为12 g/L时,获得的Zn-Ni/PTFE复合镀层中PTFE颗粒的分散性较好,起到屏蔽作用,有效地阻挡腐蚀介质渗透,同时降低复合镀层表面能,阻碍污垢黏附与沉积。该复合镀层具有最正的腐蚀电位-509 mV、最低的腐蚀电流密度1.24μA/cm^(2)和最高的极化电阻14.70 kΩ·cm^(2),表面污垢沉积量仅为0.15 mg/cm^(2),阻垢率达到76.2%,在模拟污水中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与阻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Ni/PTFE复合镀层 模拟污水 镀液中PTFE颗粒浓度 耐腐蚀性能 阻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聚酰胺-胺破乳剂对O/W型模拟含油污水破乳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优昌 毕彩丰 +2 位作者 赵宇 高志贤 马慧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34-236,共3页
以乙二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合成了0.5~3.0代(G)聚酰胺-胺(PAMAM)树枝状大分子,并考察了不同条件下整代PAMAM对O/W型模拟含油污水的破乳除油性能。结果表明,随着PAMAM支化代数、浓度、破乳温度和破乳时间的增加,破乳剂的破乳性能有所... 以乙二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合成了0.5~3.0代(G)聚酰胺-胺(PAMAM)树枝状大分子,并考察了不同条件下整代PAMAM对O/W型模拟含油污水的破乳除油性能。结果表明,随着PAMAM支化代数、浓度、破乳温度和破乳时间的增加,破乳剂的破乳性能有所提高。在40℃9、0 min、添加量为120 mg/L时,3.0代PAMAM破乳除油率8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 模拟含油污水 破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BR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效果及菌群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钟振兴 兰雄 +2 位作者 丁兴辉 陆谢娟 章北平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39-445,共7页
实验采用连续流一体化生物反应器(CIBR)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CIBR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并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取自污水处理厂的接种污泥与驯化完后CIBR中活性污泥的菌群组成结构。结果表明,CIBR能高效处理模拟生活污水,COD、NH_4^+-N、TN... 实验采用连续流一体化生物反应器(CIBR)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CIBR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并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取自污水处理厂的接种污泥与驯化完后CIBR中活性污泥的菌群组成结构。结果表明,CIBR能高效处理模拟生活污水,COD、NH_4^+-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9%、94.9%、83.1%和71.2%;在门级菌群中,接种污泥和CIBR活性污泥中的优势菌种均为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但在属水平上,两个生物系统中好氧菌、兼性菌、反硝化菌、氨氧化菌、亚硝氮氧化菌和聚磷菌在种类和相对丰度上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与运行工况和进水水质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CIBR 模拟生活污水 高通量测序 活性污泥 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富营养化污水对垂柳7-10月生长状况及生物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童丽丽 张娟 阮宏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0-32,共3页
根据国家地表水质量标准和南京市政排水监测站所提供的近5a南京市生活污水中对总氮(TN)和总磷(TP)质量浓度的监测结果,配置了TN质量浓度梯度为2.0、30.0、40.0、80.0 mg/L,TP质量浓度分别为0.4、8.0、15.0、25.0 mg/L的轻度、中轻度、... 根据国家地表水质量标准和南京市政排水监测站所提供的近5a南京市生活污水中对总氮(TN)和总磷(TP)质量浓度的监测结果,配置了TN质量浓度梯度为2.0、30.0、40.0、80.0 mg/L,TP质量浓度分别为0.4、8.0、15.0、25.0 mg/L的轻度、中轻度、中度、重度模拟富营养化水。以垂柳2年生扦插苗为试材,于2010年7—10月种植于人工污水中,研究该植物的生长状况及生物量的变化,并以南京城区自来水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垂柳幼苗在7—10月84 d试验中,在不同质量浓度富营养化水中,其株高、基径、叶片数均有明显增长(P<0.05),分别增长95.37%、42.51%、195.12%,而生长状况等级增长不明显(P>0.05),只有31.35%;幼苗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A/U值)分别在2.70~4.10,且随富营养化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分别在0.014 3~湿地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柳幼苗 模拟富营养化污水 生长状况 形态变化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丁国良 程棋波 +2 位作者 赵经纬 吕振华 俞三传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5-100,共6页
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构建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研究不同曝气压力,pH、流量和C/N比对模拟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分析PVDF中空纤维膜表面微生物的Alpha多样性、物种群落及群落组成.结果表明,构建的MABR可有效去除模... 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构建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研究不同曝气压力,pH、流量和C/N比对模拟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分析PVDF中空纤维膜表面微生物的Alpha多样性、物种群落及群落组成.结果表明,构建的MABR可有效去除模拟生活污水中的化学耗氧量(COD)、氨氮(NH+-N)和总氮(TN),在曝气压力0.06 MPa,水力停留时间12.0 h,pH 8,C/N比5,循环流量90 mL/min下,MABR对模拟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达到最佳,COD,NH^+4-N及TN的去除率分别为95.4%、79.6%和71.8%.此时,反应器生物膜微生物具有较高的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Chao和Shannon指数分别为456.3和2.67,表明MABR具有较好的生活污水处理性能和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 PVDF中空纤维膜 脱氮除碳 生物膜 模拟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改性钢网对模拟化学驱油田污水破乳除油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立新 谭小红 +4 位作者 赵晓非 赖家凤 王恩勋 邱观平 陈美岚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7-261,共5页
以聚丙烯(PP)溶液涂覆不锈钢网进行表面疏水改性,优选涂覆液PP质量浓度为40 g/L,钢网目数为350目,改性后钢网表面水接触角153°。研究了改性钢网对3种模拟化学驱油田污水的破乳除油效果,结果表明,改性钢网对3种污水(表活剂驱污水、... 以聚丙烯(PP)溶液涂覆不锈钢网进行表面疏水改性,优选涂覆液PP质量浓度为40 g/L,钢网目数为350目,改性后钢网表面水接触角153°。研究了改性钢网对3种模拟化学驱油田污水的破乳除油效果,结果表明,改性钢网对3种污水(表活剂驱污水、聚驱污水和二元驱污水)均具有聚结破乳效果,其中,对表活剂驱污水的破乳除油效果最好,最佳搅拌条件下除油率为85.4%;油珠粒径显著增大,基本从乳化油转化为分散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化学驱油田污水 疏水改性钢网 润湿聚结 破乳 除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灌溉对稻田土壤氮磷淋失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谢迎新 赵旭 +1 位作者 熊正琴 邢光熹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46,71,共5页
通过模拟稻田灌溉大型淋洗柱试验,在污染河水灌溉条件下对太湖地区水稻生长季两种主要类型的稻田土壤——黄泥土和乌珊土的氮磷淋洗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灌溉淹水初期,不同形态氮素的淋失量均比较高,并达到峰值,以后淋失量逐渐降... 通过模拟稻田灌溉大型淋洗柱试验,在污染河水灌溉条件下对太湖地区水稻生长季两种主要类型的稻田土壤——黄泥土和乌珊土的氮磷淋洗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灌溉淹水初期,不同形态氮素的淋失量均比较高,并达到峰值,以后淋失量逐渐降低,说明淹水初期淋失的氮素不是来源于灌溉河水,而是主要来自土壤氮。到淹水后期,NO3--N和NH4+-N淋失量接近零值,但仍能观测到可溶性有机氮淋失现象,这表明可溶性有机氮是污水灌溉稻田土壤主要的氮素淋失形态。而磷素的淋失动态与氮素的淋失动态截然相反,在灌溉淹水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均观测不到土壤磷素淋失,但在淹水灌溉的淹水后期,发现土壤磷素有淋溶损失现象,这可能是利用富营养化的河水长期淹水后,土壤对磷的吸持已达到饱和状态,土壤不能继续固持多余的磷素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土壤 模拟污水灌溉 氮磷淋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污水灌溉下芦蒿生长及镉富集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蒋培 宗良纲 +1 位作者 沈莉萍 刘卫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共4页
通过生物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Cd污水灌溉对芦蒿生长及Cd富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蒿具有很强的Cd抗性。在Cd污水浇灌下,供试土壤中累积的Cd处理量分别为0.3 mg/kg、1.0mg/kg、5.0 mg/kg、10.0 mg/kg、15.0 mg/kg、20.0 mg/kg、25... 通过生物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Cd污水灌溉对芦蒿生长及Cd富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蒿具有很强的Cd抗性。在Cd污水浇灌下,供试土壤中累积的Cd处理量分别为0.3 mg/kg、1.0mg/kg、5.0 mg/kg、10.0 mg/kg、15.0 mg/kg、20.0 mg/kg、25.0 mg/kg、30.0mg/kg、35、0和40.0 mg/kg(分别记为C1、C2、C3、C4、C5、C6、C7、C8、C9和C10),各处理芦蒿的干物重和根系活力均高于对照;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质量比大体呈现低Cd(0.3~20.0 mg/kg)处理下增加,高Cd(>20.0 mg/kg)处理下减少的规律;C1(0.3 mg/kg)和C2(1.0 mg/kg)两个处理的类胡萝卜素质量比比对照高,Cd处理水平超过1.0 mg/kg后类胡萝卜素质量比都比对照低,且随着Cd处理量的增加呈现逐渐降低趋势;芦蒿根、茎、叶均有较强的Cd富集性,不同器官Cd质量比从大到小为根、茎、叶,土壤Cd处理量在0.3—40.0 mg/kg内时,根茎叶中Cd累积量随着土壤Cd处理量的提高而增加,且二者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在低Cd处理水平下芦蒿地上部分的富集系数大于1,芦蒿如此高的富集系数作为蔬菜来种植是不安全的,控制芦蒿的质量安全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科学 芦蒿 CD 积累特性 模拟污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床黑麦草对城市生活污水氮循环细菌繁衍和脱氮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范洁群 邹国燕 +4 位作者 宋祥甫 付子轼 吴淑杭 刘福兴 潘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5-271,共7页
通过设施大棚内容积为1.5m3的人工模拟池试验,研究了浮床黑麦草对模拟城市生活污水氮循环细菌繁衍和脱氮效果的影响。通过研究,阐明浮床植物去除污染水体氮素的可能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浮床黑麦草对模拟城市生活污水总氮和氨氮的去除效... 通过设施大棚内容积为1.5m3的人工模拟池试验,研究了浮床黑麦草对模拟城市生活污水氮循环细菌繁衍和脱氮效果的影响。通过研究,阐明浮床植物去除污染水体氮素的可能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浮床黑麦草对模拟城市生活污水总氮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分别达到了31.6%和43.0%;浮床黑麦草根际和根系正下方是各类氮循环细菌生长的最佳区域;浮床黑麦草处理有效地提高了系统氮循环细菌的数量,16d的试验结束时细菌总数(A,单位为CFU.mL-1)达到最大值,其lg(A/(CFU.mL-1))增加至8.82,各类氮循环细菌比对照高3-5个数量级;同时,浮床黑麦草处理显著提高了氮循环细菌的群落多样性,系统内氨化菌、硝化菌、亚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共存;明确了浮床黑麦草的吸收同化和氮循环细菌的生物脱氮是浮床黑麦草净化水质的两个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床黑麦草 模拟城市生活污水 氮循环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油田污水絮凝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晓非 闫晶红 +2 位作者 马静 谭井山 刘喜亮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9期73-75,90,共4页
采用含表面活性剂的模拟油田污水,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絮凝剂处理效果的影响规律。对于所研究的4种无机絮凝剂,处理后污水的透光率随加剂量的变化规律相同,小分子絮凝剂硫酸铝(AS)的处理效果较聚合无机盐差,聚合氯化铝(PAC)的絮凝效果最... 采用含表面活性剂的模拟油田污水,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絮凝剂处理效果的影响规律。对于所研究的4种无机絮凝剂,处理后污水的透光率随加剂量的变化规律相同,小分子絮凝剂硫酸铝(AS)的处理效果较聚合无机盐差,聚合氯化铝(PAC)的絮凝效果最好,最佳加剂量为1000mg·L-1,处理后污水最高透光率为79.3%。有机絮凝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对含表面活性剂油田污水几乎没有处理效果。随絮凝温度的升高,PAC的处理效果提高;随污水中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PAC处理效果变差,即使表面活性剂浓度很低,污水处理难度也显著增大。比较驱油剂表面活性剂和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表面活性剂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油田污水 絮凝 表面活性剂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亲和亲水磁性填料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戴松林 罗晓虹 +1 位作者 黄奐彦 邓耀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53,共3页
采用添加生物亲和亲水物质、活性炭及磁粉并磁化的改性聚丙烯填料,进行挂膜和模拟污水生物降解试验。结果发现,普通聚丙烯填料改性后,水滴静态接触角降低22%,含水率提高3~5倍;改性聚丙烯填料比普通聚丙烯填料具有更快的挂膜速度... 采用添加生物亲和亲水物质、活性炭及磁粉并磁化的改性聚丙烯填料,进行挂膜和模拟污水生物降解试验。结果发现,普通聚丙烯填料改性后,水滴静态接触角降低22%,含水率提高3~5倍;改性聚丙烯填料比普通聚丙烯填料具有更快的挂膜速度和更高的COD降解率,并能承受更高的气液比以及气流和水流的冲击。改性聚丙烯填料的挂膜期从普通聚丙烯填料的7d缩短为3d;将初始COD为500mg/L的模拟污水完全降解,改性聚丙烯填料需10.5h,而普通聚丙烯填料则需22.5h;在连续处理的操作方式下,当气液比为40:1时,改性聚丙烯填料的COD降解率达到最大,为99%,而普通聚丙烯填料则在气液比为30:1时,达到最大的COD降解率,为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亲和性 亲水性 模拟污水 生物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细菌絮凝及污水净化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业翔 莫创荣 +4 位作者 胡文科 龙菲妃 方译晨 黄俊霖 李金勇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61-2068,共8页
利用絮凝光合细菌结合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器进行模拟污水净化研究,结果表明,在3%PAC溶液投加量为60 m L/L时,光合细菌絮体具有更好的沉降性能;在批式实验中,投菌量为20%(V菌/V水)、C/N值为11~15、好氧—黑暗条件下,絮凝光合细菌使得COD... 利用絮凝光合细菌结合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器进行模拟污水净化研究,结果表明,在3%PAC溶液投加量为60 m L/L时,光合细菌絮体具有更好的沉降性能;在批式实验中,投菌量为20%(V菌/V水)、C/N值为11~15、好氧—黑暗条件下,絮凝光合细菌使得COD和NH_4^+-N在48 h内的最大去除率分别达到93. 4%和57. 8%;在连续实验中,反应器以气水比为10/1、HRT=48 h的条件连续运行,COD出水浓度为22~85 mg/L、去除率为84. 9%~96. 5%,NH_4^+-N出水浓度为14. 8~19. 6 mg/L,去除率为54. 2%~60. 9%,具有稳定的污水净化效果,同时有效解决了光合细菌易流失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三相生物流化床 絮凝 模拟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对油田污水处理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凤华 张翼 +1 位作者 王法高 刘春蕾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411-413,共3页
研究了[bmim]PF6,[hmimm]PF6和[omim]PF6三种离子液体对油田污水的萃取。考察了萃取时间、离子液体加量、pH值及咪唑基团上取代烷基链的长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萃取20 min,萃取比为5∶1时就可以达到平衡;污水的透光率随pH... 研究了[bmim]PF6,[hmimm]PF6和[omim]PF6三种离子液体对油田污水的萃取。考察了萃取时间、离子液体加量、pH值及咪唑基团上取代烷基链的长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萃取20 min,萃取比为5∶1时就可以达到平衡;污水的透光率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咪唑基团上烷基链越长,萃取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油田污水 萃取 离子液体 透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面积负荷对气水交替MBR处理污水的影响
19
作者 王宏杰 董文艺 李继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2-85,共4页
为提高气水交替膜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效率,充分利用膜组件,通过小试试验,考察膜面积负荷对该工艺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膜腔供氧压力不超过200 kPa、原水碳氮比为10左右的条件下,AMBR对COD、NH4+-N和TN的最大膜面积去除负荷... 为提高气水交替膜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效率,充分利用膜组件,通过小试试验,考察膜面积负荷对该工艺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膜腔供氧压力不超过200 kPa、原水碳氮比为10左右的条件下,AMBR对COD、NH4+-N和TN的最大膜面积去除负荷分别为84.9、6.75和6.5 g/(m2.d).对于AMBR去除COD,供氧速率是限制其去除效果的关键因素;供氧速率和硝化速率两者对NH4+-N的去除均有影响;而硝化速率是限制TN去除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面积负荷 气水交替膜生物反应器 模拟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水底物对好氧颗粒污泥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20
作者 郝桂珍 赵勇 +3 位作者 陆江锋 王佳伟 李振河 徐利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7,共7页
为了研究进水底物对好氧颗粒污泥(AGS)特性的影响,通过接种絮状污泥于序批式反应器(SBR)中以生活污水和模拟生活污水作为进水底物,对AGS形成过程中的污泥特性和微生物群落展开研究。研究表明:以模拟生活污水为进水底物,发现颗粒污泥内... 为了研究进水底物对好氧颗粒污泥(AGS)特性的影响,通过接种絮状污泥于序批式反应器(SBR)中以生活污水和模拟生活污水作为进水底物,对AGS形成过程中的污泥特性和微生物群落展开研究。研究表明:以模拟生活污水为进水底物,发现颗粒污泥内部以丝状菌为框架,通过对污泥的截留逐渐形成AGS,污泥沉降性能良好。随着AGS的形成胞外聚合物(EPS)组分中蛋白质(PN)含量增加显著,PN/PS由1.77上升至5.80,促进了AGS的形成和稳定性,且EPS含量与Zeta电位、污泥沉降指数呈负相关。连续投加Fe(OH)_(3)胶体抑制了NOB菌的活性,导致生活污水阶段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差;AGS形成后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上升,特别是氮、磷污染物。生活污水阶段Candidatus_Microthrix菌属引起了系统内丝状菌膨胀,同时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多样性逐渐降低。模拟生活污水阶段具有疏水性和分泌EPS功能的菌属丰度占比持续上升,例如:unclassified_o__Saccharimonadale(33.%→22.0%)、Zoogloea(3.0%→6.0%)、unclassified_f__Sphingomonadaceae(0.87%→3.1%)菌属等;促进了污泥颗粒化;同时随着污泥颗粒化程度提高,具有反硝化和除磷功能的菌属丰度占比持续上升,保证了AGS系统高效的脱氮除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生活污水 模拟生活污水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