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相生物碎屑灰岩热模拟气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高岗 郝石生 +1 位作者 朱雷 常亮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3-107,共5页
通过对山东平邑盆地下第三系湖相生物碎屑灰岩加水热模拟气的研究,探讨了热解气的产率、组成及结构参数的变化特征。湖相生物碎屑灰岩热解气总体上以非烃气为主要组分,非烃中又以CO2含量最高,其高含量与碳酸盐岩分解有关;其次为... 通过对山东平邑盆地下第三系湖相生物碎屑灰岩加水热模拟气的研究,探讨了热解气的产率、组成及结构参数的变化特征。湖相生物碎屑灰岩热解气总体上以非烃气为主要组分,非烃中又以CO2含量最高,其高含量与碳酸盐岩分解有关;其次为N2和H2,CO含量甚微。烃气中以烷烃为主,烯烃含量很低。在正异构烃组成中异构烃含量相对高。干燥系数和酸烷比随模拟温度升高而规律变化,可以用来衡量有机质的成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碎屑灰岩 模拟气 湖相 碎屑灰岩 天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气远场辐射噪声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秦泽杉 常道庆 +1 位作者 康鲁迪 刘碧龙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8,共7页
本文对燃气轮机模拟放气喷口远场辐射噪声进行实验测量与仿真计算,分析网格精度与下游封闭端面对远场辐射噪声的影响。数值方法采用大涡模拟结合(Ffowcs Williams-Hawkings,FW-H)远场声学模型计算喷管射流噪声。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的模... 本文对燃气轮机模拟放气喷口远场辐射噪声进行实验测量与仿真计算,分析网格精度与下游封闭端面对远场辐射噪声的影响。数值方法采用大涡模拟结合(Ffowcs Williams-Hawkings,FW-H)远场声学模型计算喷管射流噪声。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的模拟放气喷口远场辐射噪声与实验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射流下游的大尺度涡结构是放气噪声的主要来源,对于亚声速射流,封闭端面设置在20倍喷口直径之外可以减小数值计算误差,得到与平均封闭端面处理技术相近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模拟喷口 远场辐射噪声 大涡模拟 FW-H远场声学模型 封闭端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北见天坝生物礁露头三维建模与气藏数值模拟:以传统露头数据集和无人机倾斜摄影模型为例
3
作者 陈星月 印森林 +4 位作者 孙敬 高全慧 唐攀 雷章树 段志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2-293,共12页
本文利用传统人工考察、无人机倾斜摄影数字露头技术、三维地质建模等多种技术手段建立三维定量原型模型,以鄂西北见天坝上二叠统长兴组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生物礁露头为例,开展气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露头剖面自下而上划分出13个沉积微相... 本文利用传统人工考察、无人机倾斜摄影数字露头技术、三维地质建模等多种技术手段建立三维定量原型模型,以鄂西北见天坝上二叠统长兴组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生物礁露头为例,开展气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露头剖面自下而上划分出13个沉积微相和5个完整的沉积旋回,礁体微相、垂向序列均表现出水体逐渐变浅的演化过程,岩性上表现出生屑灰岩—骨架岩—障积岩—黏结岩—泥晶生屑灰岩的演化特征。三维地质建模表明晶粒白云岩呈团状分布在礁顶及礁盖,海绵骨架礁灰岩呈带状在礁体中上部,藻黏结海绵礁灰岩呈不规则连片状在礁体中下部,藻黏结礁灰岩呈片状在礁体下部,生屑泥晶灰岩呈点状在礁基分布。压力模拟结果显示储层初始压力值41.5 MPa,生产1年后,压力平均值为28 MPa,5年后,压力平均值为12 MPa。设置储层原始含气饱和度为70%,经过1年后,礁顶部位降至56%,礁体中上部降至60%;5年后,礁顶部位降至14%,礁体上部降至38%。礁顶物性好,含气饱和度以较快速度降至42%,礁体上部物性相对较差,含气饱和度以较慢速度降至22%。研究认为,三维地质模型显示了生物礁体的复杂性和非均质性,礁体上部(礁盖)的白云岩的储集性能总体最优;数值模拟结果反映了生物礁气藏呈早期下降快、晚期下降慢的特点。以三维数字露头模型为数据框架建立露头地质模型,可较好地模拟生物礁气藏数值渗流与剩余气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数字露头 礁滩相 三维建模 藏数值模拟 长兴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涡扇发动机进气加温模拟装置仿真与试验研究
4
作者 柳国印 闫卫青 +2 位作者 陈彦锋 吴志昌 张帅 《实验流体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8,共10页
由于现有进气加温试验装置的温场条件不能满足某型发动机的指标要求,因此开展了新型进气加温装置的结构设计、测试方案、温场评估方法研究,以及加温条件下稳态与过渡态试验方案的设计,确保发动机进口温场满足要求。本文针对某型发动机的... 由于现有进气加温试验装置的温场条件不能满足某型发动机的指标要求,因此开展了新型进气加温装置的结构设计、测试方案、温场评估方法研究,以及加温条件下稳态与过渡态试验方案的设计,确保发动机进口温场满足要求。本文针对某型发动机的4种进气条件,采用温场周向不均匀度作为评价指标,对进气加温模拟装置出口温场均匀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新设计试验装置的温场周向不均匀度满足≤1%的指标要求。通过开展某型涡扇发动机与进气加温装置的多工况联合试验,发现稳态试验中发动机最高转速下的温场周向不均匀度为0.4395%,其温场分布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过渡态试验结果表明进口温场不均匀度与发动机进口温度变化速率有关,在不同发动机工况下,进口温度调节是控制温场周向不均匀度的关键。仿真分析与联合试验结果共同证明,新设计的进气加温装置能够满足发动机多工况试验对进口温场周向不均匀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温模拟装置 涡扇发动机 仿真 试验 温场周向不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台进气环境模拟系统固定时间自抗扰复合解耦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周浙 张和洪 +2 位作者 翟超 钱秋朦 吴林峰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4-247,共14页
针对高空台进气环境模拟系统(IESS)存在压力与温度双变量强耦合及发动机快速过渡态试验带来的强总和扰动问题,设计一种新型固定时间滑模控制器(FxTSMC)并结合固定时间扩张状态观测器(FxTESO),提出一种固定时间自抗扰复合解耦控制(FxT-AD... 针对高空台进气环境模拟系统(IESS)存在压力与温度双变量强耦合及发动机快速过渡态试验带来的强总和扰动问题,设计一种新型固定时间滑模控制器(FxTSMC)并结合固定时间扩张状态观测器(FxTESO),提出一种固定时间自抗扰复合解耦控制(FxT-ADRCDC)方法。具体地,采用静态解耦方法将IESS解耦为两个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实现IESS温度和压力的独立控制。在总扰动估计与抑制方面,利用固定时间扩张状态观测器快速准确估计系统状态与包含系统动态耦合在内的总扰动,并提出一种能够避免奇异问题且快速收敛的新型FxTSMC,将总扰动补偿到FxTSMC中,得到FxT-ADRCDC方法。设计Lyapunov函数证明了闭环控制系统的固定时间稳定性,得到不依赖于初始条件的稳定时间上限。搭建高置信度IESS仿真平台开展发动机过渡态飞行任务试验,对比了本文所提出方法与线性自抗扰解耦控制(LADRDC)方法。结果显示,FxT-ADRCDC方法控制下的进气压力、温度的绝对积分误差比LADRDC方法平均减少约70.3%和70.7%,且阀门摆动量符合实际工程要求,有效实现了进气压力、温度的高品质解耦控制,为提升IESS的快速、精确的动态模拟能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台 滑模控制器 自抗扰复合解耦控制 固定时间 快速过渡态试验 环境模拟系统 线性自抗扰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模拟试验中“取气计量”装置的改进
6
作者 王学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165-166,共2页
针对“烃源岩简易快速评价技术”中“取气计量”装置部分存在的严重缺陷,进行了以实验为基础的相关改进,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新的“取气计量”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大大减小了模拟气体体积计量的人为和系统误差,提高... 针对“烃源岩简易快速评价技术”中“取气计量”装置部分存在的严重缺陷,进行了以实验为基础的相关改进,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新的“取气计量”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大大减小了模拟气体体积计量的人为和系统误差,提高了计量精度,使得“烃源岩简易快速评价技术”更趋完善,促进了该科研成果向生产的转化,同时也为类似的试验研究工作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气 计量装置 模拟试验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烟气活性炭喷射脱汞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周强 段钰锋 +3 位作者 洪亚光 朱纯 佘敏 韦红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36-43,8,共8页
在模拟烟气管道内对一种商业活性炭进行喷射脱汞实验,研究活性炭粒径、烟气温度、烟气汞浓度、停留时间及活性炭喷射量对烟气中汞脱除的影响。建立了活性炭烟气喷射脱汞过程的数学模型,对上述汞吸附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减... 在模拟烟气管道内对一种商业活性炭进行喷射脱汞实验,研究活性炭粒径、烟气温度、烟气汞浓度、停留时间及活性炭喷射量对烟气中汞脱除的影响。建立了活性炭烟气喷射脱汞过程的数学模型,对上述汞吸附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减小活性炭粒径或增大烟气汞浓度,可增大烟气中汞向活性炭表面传递的膜传质速率及活性炭表面的汞向活性炭内部传递的内扩散速率,提高了喷射脱汞效率。增加活性炭在烟道中的停留时间,可增加汞向活性炭内部的扩散吸附机会。喷射条件下停留时间远远低于吸附平衡的时间,活性位吸附成为汞吸附过程的主要控制步。烟气温度升高,物理吸附作用降低,脱汞性能下降;增加活性炭喷射量可增加脱汞率,但活性炭的单位汞吸附量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 活性炭 喷射脱汞 影响因素 吸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氢氧化钙吸附脱除模拟烟气中汞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黄治军 段钰锋 +2 位作者 王运军 孟素丽 焦永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56-62,共7页
对氢氧化钙进行了2种改性,并在小型模拟燃煤烟气Hg吸附和形态转化试验台上研究其对模拟烟气中Hg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Ca(OH)2对单质汞的吸附主要是物理吸附,低温有利于汞的吸附;SO2和HCl均可以促进Ca(OH)2对汞的吸附,HCl对汞的氧化能... 对氢氧化钙进行了2种改性,并在小型模拟燃煤烟气Hg吸附和形态转化试验台上研究其对模拟烟气中Hg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Ca(OH)2对单质汞的吸附主要是物理吸附,低温有利于汞的吸附;SO2和HCl均可以促进Ca(OH)2对汞的吸附,HCl对汞的氧化能力强于SO2,促进作用更明显;KMnO4改性后的Ca(OH)2在基本气体中可以将大部分的Hg0氧化为Hg2+,在有SO2或HCl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脱除烟气中50%以上的Hg,改性后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利用AgNO3改性后的Ca(OH)2对汞的吸附能力极大增强,脱除效率可达90%,主要原因是银汞齐反应的发生,该法可望实现吸附剂的再生和Hg的回收利用,具有实际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 改性 氢氧化钙 吸附 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Cl_3/活性炭纤维去除模拟烟气中单质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星 李彩亭 +5 位作者 樊小鹏 路培 陶沙沙 赵伟伟 范春贞 赵倩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6-821,共6页
运用等量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eCl3/ACF去除剂,研究了不同负载量、不同温度和不同烟气成分对其脱汞效果的影响,并采用BET和XRD等手段对去除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负载CeCl3后显著改善了活性碳纤维的脱汞能力,在本实验条件下,C... 运用等量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eCl3/ACF去除剂,研究了不同负载量、不同温度和不同烟气成分对其脱汞效果的影响,并采用BET和XRD等手段对去除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负载CeCl3后显著改善了活性碳纤维的脱汞能力,在本实验条件下,CeCl3的最佳负载量为5%(质量分数);当反应温度低于140°C时,去除剂的脱汞效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反应温度超过140°C后,去除效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通过考察NO、SO2和水蒸气对ACF脱汞效果的影响发现,NO对单质汞脱除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浓度的NO与单质汞的脱除效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SO2对单质汞的脱除具有抑制作用,且脱除效率随着SO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水蒸气对单质汞的脱除具有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CL3 活性碳纤维 单质汞 去除剂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吸附剂脱除燃煤模拟烟气中汞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高鹏 向军 张安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3-737,共5页
采用在线检测法检测了纯氮气气氛下及模拟烟气气氛下高分子化合物壳聚糖吸附剂对单质汞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有利于脱汞反应的进行,纯氮气氛下脱除汞单质效率不高,60℃时为28.85%,120℃时升为38.46%;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对汞的... 采用在线检测法检测了纯氮气气氛下及模拟烟气气氛下高分子化合物壳聚糖吸附剂对单质汞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有利于脱汞反应的进行,纯氮气氛下脱除汞单质效率不高,60℃时为28.85%,120℃时升为38.46%;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对汞的脱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模拟烟气气氛下120℃时吸附剂出口平衡吸附率为48.05%,平均吸附率约68%.红外光谱分析揭示了壳聚糖吸附剂吸附烟气中汞的机理为2个游离氨基与2个羟基鳌合1个汞原子或汞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 壳聚糖 单质汞 吸附效率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烟气中硅灰石矿物碳酸化隔离CO_2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晏恒 张军营 +2 位作者 王志亮 赵永椿 郑楚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4-49,共6页
对模拟非分离烟气条件下硅灰石直接矿物碳酸化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温度、压力及SO2的加入等对矿物碳酸化吸收CO2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硅灰石可以对非分离烟气中的CO2进行直接碳酸化隔离,降低现有电厂CO... 对模拟非分离烟气条件下硅灰石直接矿物碳酸化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温度、压力及SO2的加入等对矿物碳酸化吸收CO2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硅灰石可以对非分离烟气中的CO2进行直接碳酸化隔离,降低现有电厂CO2排放;不含SO2模拟烟气条件下,反应温度从80℃提高到200℃,硅灰石碳酸化转化率从19.5%增加到30.2%,反应压力从2MPa提高到6MPa,硅灰石碳酸化转化率从18.7%增加到28.8%;SO2的存在不利于较高温度下硅灰石矿物碳酸化固定CO2,平均降低5%;在模拟烟气条件下,4MPa、200℃时反应60min得到最高矿物碳酸化效率为3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模拟 矿物碳酸化 硅灰石 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黄土的成因:沙尘气溶胶源汇模拟与黄土堆积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唯佳 韩永翔 赵天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041-3046,共6页
黄土高原是重要的降尘区还是沙尘源区这一科学问题至今未有确切定论.本文利用北半球气溶胶区域气候模式 NARCM,根据1995~2004年10a的模拟数据,分析了中国区域沙尘起沙量、沉降量以及沙尘的盈亏空间分布及风场,得到如下结论:1)沙漠及... 黄土高原是重要的降尘区还是沙尘源区这一科学问题至今未有确切定论.本文利用北半球气溶胶区域气候模式 NARCM,根据1995~2004年10a的模拟数据,分析了中国区域沙尘起沙量、沉降量以及沙尘的盈亏空间分布及风场,得到如下结论:1)沙漠及沙漠化地区是起沙量最大的区域、沉降量高值区集中在沙漠、沙漠化地区及其下风方向.黄土高原起沙量很小,而沉降量远大于起沙量.2)沙尘源区是沙漠及沙漠化地区,其余的地区则是沙尘汇区,降尘量由西北向东南递减.3)黄土高原因太行山和秦岭阻挡,处在最大的沙尘汇区.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冰期和间冰期交替、经过漫长年代沙尘沉降的结果,模拟分析结论为黄土的风成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沙尘溶胶模拟 沙尘盈亏 风成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斜煤层综放开采中固-液-气耦合作用模拟试验 被引量:7
13
作者 曹建涛 来兴平 +2 位作者 张坤 崔峰 魏引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9,38,共5页
为了揭示急斜煤层综放开采围岩运动规律、注水弱化效果和气体迁移规律,保障急斜煤层综放安全开采。采用固-液-气三相介质物理相似模拟装置及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测试系统,分析急斜煤层综放开采过程中煤-水-瓦斯三相介质耦合作... 为了揭示急斜煤层综放开采围岩运动规律、注水弱化效果和气体迁移规律,保障急斜煤层综放安全开采。采用固-液-气三相介质物理相似模拟装置及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测试系统,分析急斜煤层综放开采过程中煤-水-瓦斯三相介质耦合作用与AE之间的内在规律,揭示了急斜煤层综放开采中,煤-水-瓦斯三相介质运动规律和煤岩失稳3种判别模式,为现场安全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斜煤层 固-液-模拟试验 耦合作用 声发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Cu吸附剂脱除模拟烟气中NO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军 郑仙荣 +2 位作者 廖俊杰 樊保国 张冬冬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317-323,共7页
采用超声辅助加压浸渍法在半焦上负载金属组分锰和铜,研究锰铜吸附剂在模拟烟气中脱除NO的性能。重点考察了金属组分和锰铜摩尔比对Mn-Cu吸附剂脱除NO性能的影响。通过XRD,BET,XPS,AAS等表征手段对Mn-Cu吸附剂NO脱除机理进行初步探索。... 采用超声辅助加压浸渍法在半焦上负载金属组分锰和铜,研究锰铜吸附剂在模拟烟气中脱除NO的性能。重点考察了金属组分和锰铜摩尔比对Mn-Cu吸附剂脱除NO性能的影响。通过XRD,BET,XPS,AAS等表征手段对Mn-Cu吸附剂NO脱除机理进行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双金属锰铜吸附剂脱除NO的能力远高于单金属锰吸附剂和铜吸附剂,在锰吸附剂中添加适量铜可以使锰铜组分之间产生协同效应从而显著提高吸附剂的脱硝性能;金属组分锰铜最佳浸渍摩尔比为3∶1,且实际负载量在1∶1时脱硝性能最佳,吸附剂M3C1在脱除效率为80%以上的穿透硝容高达10.07 mg/g,穿透时间长达300 min。在模拟烟气中含O_2气氛下,吸附剂中的Mn^(3+)是脱除NO的主体,碳骨架提供化学吸附的反应场所,组分Cu起到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铜吸附剂 模拟 脱硝 超声辅助加压浸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开发方案数值模拟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军斌 吴作舟 韩兴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60,共3页
苏里格气田目前探明储量已超过5 000×108m3,其储层非均质性强,砂体叠置模式复杂。在开发早期,井网密度小,控制程度低,使用传统气藏描述方法不能满足开发设计的需要。利用随机模拟技术建立的精细地质模型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对气田... 苏里格气田目前探明储量已超过5 000×108m3,其储层非均质性强,砂体叠置模式复杂。在开发早期,井网密度小,控制程度低,使用传统气藏描述方法不能满足开发设计的需要。利用随机模拟技术建立的精细地质模型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对气田的开发方案进行全面优化,制定了苏里格气田开发技术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气田开发经济效益。通过方案对比,确定苏里格气田开发井网为在有效砂体相对发育区的均匀井网,苏6井区应采用一套开发层系、一套井网的衰竭式开采方式,行距与排距分别为700和1 000m。预计年产天然气5×108m3,须钻新井73口,可稳产4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建模 藏数值模拟 开发方案 苏里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4169合金在模拟烟气环境中的热腐蚀行为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铁明 唐中杰 +1 位作者 寇生中 付迎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0,共6页
采用XRD、SEM、EDS以及EPMA等分析方法,研究铸态K4169合金及固溶-时效处理后K4169合金在650℃下模拟烟气(75%Na_2SO_4+25%NaCl)环境中的热腐蚀行为.结果表明:2种状态的K4169合金腐蚀动力学曲线均遵从抛物线规律;2种试样的腐蚀产物均分为... 采用XRD、SEM、EDS以及EPMA等分析方法,研究铸态K4169合金及固溶-时效处理后K4169合金在650℃下模拟烟气(75%Na_2SO_4+25%NaCl)环境中的热腐蚀行为.结果表明:2种状态的K4169合金腐蚀动力学曲线均遵从抛物线规律;2种试样的腐蚀产物均分为2层,其内腐蚀层的腐蚀产物为Ni_3S_2;铸态合金的外腐蚀层产物分3部分:最外侧为Ni_3S_2薄层;中间以Fe_3O_4,NiO,NiFe_2O_4等氧化产物为主;内侧以Cr-O为主,有少量的铌、铝、钛的氧化物;固溶-时效态合金外腐蚀层的腐蚀产物为外侧以Fe_3O_4、NiO、NiFe_2O_4为主和内侧以Cr-O为主的2部分构成.2种状态合金的热腐蚀规律均遵循碱性机制.固溶-时效态试样的腐蚀层厚度低于铸态试样,固溶-时效处理能显著提高K4169合金的抗热腐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合金K4169 模拟(75%Na2SO4+25%NaCl) 热腐蚀 碱性腐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脱硫工艺对烟气中二价汞吸收特性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沅君 陈进生 +1 位作者 佟磊 许绿丝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94,共6页
利用湿法脱硫模拟实验装置,研究脱硫剂(CaO)、有机硫化物(TMT-15)以及不同实验因素(包括SO32-的浓度、反应温度、初始pH值、曝气条件中的O2浓度、初始Hg2+浓度以及Cl-的浓度)对溶液中Hg2+还原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CaO会抑制Hg2+向Hg0... 利用湿法脱硫模拟实验装置,研究脱硫剂(CaO)、有机硫化物(TMT-15)以及不同实验因素(包括SO32-的浓度、反应温度、初始pH值、曝气条件中的O2浓度、初始Hg2+浓度以及Cl-的浓度)对溶液中Hg2+还原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CaO会抑制Hg2+向Hg0的还原转化,当CaO的加入量从0.3%增至0.7%时,Hg0的释放率会由51.6%降至19.9%;TMT-15对于Hg2+的还原具有明显的影响,TMT-15加入量从0增至0.06 mg/L时,Hg0的释放率可降低10倍左右;溶液中SO32-的浓度是Hg2+还原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SO32-浓度的增加会明显促进Hg2+的还原;此外,温度和初始Hg2+的增加对Hg2+的还原亦具有促进作用,而初始pH值、O2百分含量以及Cl-浓度则对Hg2+的还原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湿法烟脱硫(WFGD) Hg2+还原 Hg0释放 吸附 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溶胶采样头在无人机上安装位置的模拟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静 张诗建 +2 位作者 朱振宇 张亚飞 姬亚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92-2198,共7页
利用流体力学软件CFD对固定翼无人机在海拔1000m高处以30m/s速度飞行时采样头的最佳安装位置进行了模拟.首先利用ICEM CFD前处理软件对无人机模型进行了网格划分;然后利用FLUENT软件及其中的DPM模型先后对气相(连续相)和颗粒相(离... 利用流体力学软件CFD对固定翼无人机在海拔1000m高处以30m/s速度飞行时采样头的最佳安装位置进行了模拟.首先利用ICEM CFD前处理软件对无人机模型进行了网格划分;然后利用FLUENT软件及其中的DPM模型先后对气相(连续相)和颗粒相(离散相)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最后用DPM模型模拟了从速度入口方向以30m/s速度释放粒径为1,2.5,10μm的颗粒物,由颗粒物的轨迹图得到了颗粒物在机身周围的阴影区和密集区厚度.得到主要结论如下:对于本研究中的无人机,在海拔1000m高处,采集PM1,PM2.5,PM10时的气溶胶采样头的最佳安装位置为机身下部距机头距离约42~75cm,采样头探头距机身下部壁面的距离分别应大于4,4,4.3cm,但不超过26cm(机身下部距地面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ENT软件 最佳安装位置 相数值模拟 DPM颗粒相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内部通道的火灾烟气蔓延模拟及防火设计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志青 王志国 +1 位作者 仲晨华 冯明初 《船海工程》 2003年第4期1-3,共3页
针对舰船内部通道典型结构的火灾及火灾安全设计进行研究,对通道内火灾发生后的蔓延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其火灾蔓延规律,进而对舰船内部通道的防火设计提出建议。
关键词 舰船 内部通道 火灾烟蔓延模拟 防火设计 安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井气侵后气液两相参数分布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晓峰 李相方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8期4391-4394,4405,共5页
钻井过程中发生气侵后,由于压力、温度、偏差因子等参数变化影响,气体沿井眼滑脱上升的同时会伴有一定膨胀,而加剧井底压差,导致气侵量不断加大直至井喷。气侵直至井喷过程中井筒内为瞬态气液两相流动,研究气侵后井底气液两相参数发展... 钻井过程中发生气侵后,由于压力、温度、偏差因子等参数变化影响,气体沿井眼滑脱上升的同时会伴有一定膨胀,而加剧井底压差,导致气侵量不断加大直至井喷。气侵直至井喷过程中井筒内为瞬态气液两相流动,研究气侵后井底气液两相参数发展变化规律及井底压力变化特征对认识井喷发生发展规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甲烷-钻井液为循环介质,在接近井底实际工况情况下对气侵发生直至井喷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计算了不同气侵量下气侵不同阶段的流型变化规律、井底压力变化规律、速度分布,并取得了初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 瞬态井底压力 数值模拟 井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