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图像CT值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罗丹 彭黎明 +2 位作者 陈凤舞 余双 曾佳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连续监测GE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图像CT值,分析GE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图像CT值的稳定性。方法通过包含9种不同密度物质的插件的Catphan604模体,在GE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下,分别使用临床常用的5种扫描协议[头部(RT Head)、头颈部(RT+C+Sh... 目的连续监测GE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图像CT值,分析GE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图像CT值的稳定性。方法通过包含9种不同密度物质的插件的Catphan604模体,在GE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下,分别使用临床常用的5种扫描协议[头部(RT Head)、头颈部(RT+C+Shoulder)、胸部(RT Chest)、腹部(RT Abdomen)和盆腔部(RT Pelvis)]扫描获取图像,基于RadiAnt软件获取CT值,对获得的60个CT图像序列进行分析。记录5种协议下Catphan604模体中9种不同密度插件的平均CT值,并参照标准值进行数据分析。对监测期间采集的CT值平均值进行重复测量之方差分析。结果5种扫描协议中,RT Chest扫描协议下与标准值的偏差值最大,RT Head、RT+C+Shoulder、RT Abdomen和RT Pelvis 4种扫描协议的偏差值相对更小。5种协议都分别在最小和最大密度插件(air和teflon)偏差更大(≥37 Hu)。9种插件在5种扫描协议下的CT值表现相对稳定,其中acrylic插件(120 Hu)的CT值与标准值偏差最小(0.4 Hu)。RT Chest协议下CT值最稳定,密度大的两个插件(bone 50%、teflon)与标准值的偏差更大(≥66.33 Hu)。GE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图像CT值的稳定性较好,CT平均值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值-电子密度曲线具有较高的重合度。结论GE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CT值稳定,为肿瘤放射治疗精准剂量计算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模拟定位机 Catphan604模体 CT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模拟定位机对肺癌肿块运动的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宝生 於文雪 +2 位作者 尹勇 李松毅 于金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90-593,共4页
肺肿瘤随呼吸运动是制约放疗剂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确定每个肺癌患者的肿瘤运动范围 ,用模拟定位机对肺癌病人的呼吸运动、肿瘤运动及体表标记物三者的运动进行了检测 ,通过瞬时傅立叶变换技术对肿瘤一系列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 ,并... 肺肿瘤随呼吸运动是制约放疗剂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确定每个肺癌患者的肿瘤运动范围 ,用模拟定位机对肺癌病人的呼吸运动、肿瘤运动及体表标记物三者的运动进行了检测 ,通过瞬时傅立叶变换技术对肿瘤一系列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 ,并对比了肿瘤和体表标记物的运动 .结果发现 :不同患者间肿瘤随呼吸运动的差异较大 ,且肺部肿瘤与体表标记物的运动存在明显的异相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定位机 肺癌 肿块运动 肺肿瘤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ILIPS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影像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高文超 王军良 +5 位作者 周振山 吴世凯 郑倩倩 申戈 盛洪国 杨海燕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6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通过对CT模拟定位机质量控制模体的测试,对CT模拟定位机的各项指标进行质量控制,分析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保证图像质量。方法利用PHILIPS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分别对Catphan504模体四大部分进行头部标准质量控制方案轴向扫描,测试其... 目的通过对CT模拟定位机质量控制模体的测试,对CT模拟定位机的各项指标进行质量控制,分析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保证图像质量。方法利用PHILIPS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分别对Catphan504模体四大部分进行头部标准质量控制方案轴向扫描,测试其层厚、CT值线性、均匀性、噪声、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层厚测试扫描条件为120 kV,280 mAs,层厚9.0、6.0、3.0、1.5 mm,旋转时间0.75 s,算法采用EB;CT值线性扫描条件为120 kV,280 mAs,层厚9.0 mm,旋转时间0.75 s,算法EB、B;均匀性、噪声、空间分辨率扫描条件均为120 kV,280 mAs,层厚9.0 mm,旋转时间0.75 s,算法EB;密度分辨率扫描条件为120 kV,220 mAs、240 mAs、260 mAs、280 mAs,层厚9.0 mm,旋转时间0.75 s,算法EB。结果 9.0 mm、6.0 mm、3.0 mm、1.5 mm标称层厚的测试结果分别为8.82 mm、5.80 mm、2.95 mm、1.55 mm;对于CT值线性,EB、B两种算法的对比度标度分别为1.79×10^(-4) cmHu^(-1)、1.93×10^(-4) cmHu^(-1);均匀性为3.9 Hu;噪声水平为0.34%;空间分辨率为6 LP/cm;220 mAs、240 mAs、260 mAs、280 mAs条件下,密度分辨率分别为4 mm@1%、3 mm@1%、2 mm@1%、2 mm@1%。CT值线性在EB算法条件下,对比度标度近似等于参考值下限值,密度分辨率在220 mAs、240 mAs条件下,其测量值低于参考值,其他测试项目结果均符合要求。结论通过对各项目的检测可保证影像质量最优化,进而保证精确放射治疗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模拟定位机 质量控制 精确放射治疗 影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模拟定位机验收测试及其图像质量保证 被引量:5
4
作者 巩汉顺 徐寿平 +3 位作者 徐伟 王树鑫 戴相昆 曲宝林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8年第6期455-459,共5页
MRI模拟定位机图像具有独特的临床优势,软组织分辨率更高,组织边界显示更加清晰,进而能够实现肿瘤靶区的高精度定位及治疗,在放射治疗中得以广泛应用。该文着重对MRI模拟定位机设备的验收测试项目及图像质量保证工作进行深入阐述;利用所... MRI模拟定位机图像具有独特的临床优势,软组织分辨率更高,组织边界显示更加清晰,进而能够实现肿瘤靶区的高精度定位及治疗,在放射治疗中得以广泛应用。该文着重对MRI模拟定位机设备的验收测试项目及图像质量保证工作进行深入阐述;利用所得ACR模体图像对各项图像质量保证指标进行分析,各项结果均达到设定标准,从而保证获得的图像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模拟定位机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I型模拟定位机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临床应用(附30例报告)
5
作者 张安成 胡杰贵 +2 位作者 桂淑玉 杨晓春 张素贞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12,共2页
自1883年Lyden首创经皮针吸肺活检以来,经不断探索和更新,使肺穿刺的仪器、操作方法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随着影像学的迅速发展,借助于胸部X线、胸部CT、B超等定位和操作,使其准确性和阳性率大大提高,现已成为周围性肺部及胸膜病变所... 自1883年Lyden首创经皮针吸肺活检以来,经不断探索和更新,使肺穿刺的仪器、操作方法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随着影像学的迅速发展,借助于胸部X线、胸部CT、B超等定位和操作,使其准确性和阳性率大大提高,现已成为周围性肺部及胸膜病变所普及和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我们自1991年以来,利用放射模拟定位机引导,共进行了30例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术,取得很满意的结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术 活检 皮肺 模拟定位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定位机与CT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肺癌比较
6
作者 袁耒 徐志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射频消融治疗 模拟定位机 周围型肺癌 CT引导 微创治疗技术 多层螺旋CT 射频消融术 实质性脏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模拟定位机SAD影像下适形电子线挡铅制作方法与验证
7
作者 全力 《淮海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532-532,共1页
新型数字化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数字影像图像清晰,便于计算机存储、传输以及轮廓勾画,原有国产KB1800直线加速器的电子线具有其特点,尤其是关键部位的照射(如颈部、皮肤)。利用新型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源轴距SAD数字影像图像制作... 新型数字化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数字影像图像清晰,便于计算机存储、传输以及轮廓勾画,原有国产KB1800直线加速器的电子线具有其特点,尤其是关键部位的照射(如颈部、皮肤)。利用新型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源轴距SAD数字影像图像制作能匹配旧直线加速器电子线适形照射挡铅的关键是尺寸换算,经过精确换算以及尺寸验证后,可继续发挥加速器电子线的特点,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定位机 源轴距SAD 电子线挡铅 标准射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JG(闽)1086-2018放射治疗CT模拟定位机X射线辐射源的质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高翔 石丽婉 +4 位作者 傅丽蓉 陈思佳 刘俊 何逸鹏 陈思嘉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3-747,共5页
介绍了JJG(闽) 1086-2018放射治疗CT模拟定位机X射线辐射源在检定和质控中的流程和方法,从剂量性能要求、图像成像质量和机器机械精度方面对CT模拟定位机的质量控制做了定量的要求。连续8个月的测试结果表明:CT测量值误差在30 HU以内,... 介绍了JJG(闽) 1086-2018放射治疗CT模拟定位机X射线辐射源在检定和质控中的流程和方法,从剂量性能要求、图像成像质量和机器机械精度方面对CT模拟定位机的质量控制做了定量的要求。连续8个月的测试结果表明:CT测量值误差在30 HU以内,图像均匀性≤5. 0 HU,空间分辨力7 Lp/cm,低对比度分辨力在对比度为1. 0%,0. 5%,0. 3%时分别≤3. 0 mm,≤5. 0 mm,≤6. 0 mm,达到了规程的要求。CT模拟定位机的图像质量和机械精确程度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定位CT的剂量准确,影像参数和位置精确度有规可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CT模拟定位机 放射治疗 X射线辐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治疗CT模拟定位机的质量控制方案和实施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兰慧 曾鹏涛 黄国福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15期204-207,共4页
目的研究CT模拟定位机的质量控制检测技术与实施方案,探讨拟定适合自身医院CT模拟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方案,为完善CT模拟机设备质量控制检测规范提供参考。方法主要参考标准为《医用诊断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放射治疗模拟定位X射... 目的研究CT模拟定位机的质量控制检测技术与实施方案,探讨拟定适合自身医院CT模拟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方案,为完善CT模拟机设备质量控制检测规范提供参考。方法主要参考标准为《医用诊断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放射治疗模拟定位X射线辐射源检定规程》(JJG 1179-2021)、《CT模拟机质量控制指南》(NCC/T-RT 006-2021)。采用模体Catphon 604、Civco-MTTG66激光质控模体等对医院在用的一台GE Discovery CT590RT大孔径CT模拟机进行连续12个月(2021年1—12月)的硬软件、图像质量等一系列质量控制项目进行检测,分析各检测结果,拟定适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方案。结果除CT线性为年检项目,所采集的基础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做分析之外,各项检测项目均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结论在常规临床使用的情况下,各项检测项目均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结合实际检测数据拟定了适合自身医院CT模拟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方案,并为完善CT模拟机设备质量控制检测规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模拟定位机 质量控制 质量保证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在天津如何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可亮 《天津药学》 1994年第2期5-8,共4页
文章从医疗实际应用需求出发,就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的基本结构、国内外发展状况和天津如何发展该产品作了系统的论述和可行性探讨并提出了见解、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X射线治疗 模拟定位机 结构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机为何市场前景一直看好
11
作者 张志群 仲伟迁 《中国军转民》 2001年第7期27-27,共1页
5月10日,国防科工委组织专家对曲臂式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进行评审,专家组评审的结论为“该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乐观,作为国家军转民技术开发项目是完全必要的。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尽快批准该机投入生产”。这一评审结论传出后,很... 5月10日,国防科工委组织专家对曲臂式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进行评审,专家组评审的结论为“该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乐观,作为国家军转民技术开发项目是完全必要的。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尽快批准该机投入生产”。这一评审结论传出后,很快被医院订购了3台。 曲臂式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是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设备制造厂90年代初研制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的第三代产品,其技术方案、试验内容、关键技术是根据国内外模拟定位机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前景 放射治疗 模拟定位机 设备制造厂 放疗 医疗器械产品 中国核动力院 放射性 发展现状 研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PICC置管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张大权 邓维容 李永红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567-1568,共2页
目的探讨在模拟定位机引导下PICC置管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将111例行深静脉给药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53例)和B组(58例),A组在模拟定位机引导下行PICC置管,B组采用盲穿法PICC置管(即肉眼观察和手触摸静脉血管穿刺,估计从穿刺... 目的探讨在模拟定位机引导下PICC置管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将111例行深静脉给药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53例)和B组(58例),A组在模拟定位机引导下行PICC置管,B组采用盲穿法PICC置管(即肉眼观察和手触摸静脉血管穿刺,估计从穿刺点到上腔静脉下1/3的长度)。结果两组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为98%和8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A组导管留置平均时间为52 d,B组只有18 d;B组的费用明显高于A组。结论在模拟定位机引导下行PICC置管较盲穿法操作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高,管尖到位,并发症低,导管留置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定位机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 盲穿法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导管误入腋静脉调整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5
13
作者 闻曲 鲁汉英 鲍利红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提高PICC导管误入腋静脉后调整回中心静脉的成功率。方法对5例导管头端误入腋静脉患者,采用模拟定位机监控,先退导管头端至锁骨下静脉入口处,用10ml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快速推注,以0.5cm/3s匀速重新送管4次。结果5例均一次将PICC导... 目的提高PICC导管误入腋静脉后调整回中心静脉的成功率。方法对5例导管头端误入腋静脉患者,采用模拟定位机监控,先退导管头端至锁骨下静脉入口处,用10ml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快速推注,以0.5cm/3s匀速重新送管4次。结果5例均一次将PICC导管成功调回上腔静脉。结论采用模拟定位机监控及10ml注射器快速推注生理盐水,有利于异位导管快速准确调整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腋静脉 模拟定位机 上腔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9例中晚期中央型肺癌腔内后装治疗近期疗效观察
14
作者 熊锐华 汪桂莲 +1 位作者 唐新云 刘卫明 《华夏医学》 2004年第1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肺癌 铱-192 模拟定位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肺穿刺空洞注药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护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韦美进 谢江南 +2 位作者 李敏珍 曾顺英 唐翠柳 《内科》 2007年第2期306-307,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肺穿刺空洞内注药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治疗及护理。方法采用X线透视引导或模拟定位机定位下,用8号腰穿针对12例难治性肺结核进行每周经皮肺穿刺空洞内注抗结核药一次治疗,加强操作前准备、操作中配合以及操作治疗后护理。结... 目的探讨经皮肺穿刺空洞内注药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治疗及护理。方法采用X线透视引导或模拟定位机定位下,用8号腰穿针对12例难治性肺结核进行每周经皮肺穿刺空洞内注抗结核药一次治疗,加强操作前准备、操作中配合以及操作治疗后护理。结果所有病例疗效好。空洞注药痰菌阴转:2次注药者初治3例、复治4例;5次注药复治5例。空洞缩小:1次注药后空洞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中复治1例2处空洞1处闭合,1例初治3次给药后空洞闭合。并发症:3例并发少量气胸,2例痰中带血。结论每周经皮肺穿刺空洞内注抗结核药一次治疗难治性肺结核,并加强操作前准备、操作中配合以及操作治疗后护理,病人疗效好、痰菌阴转、空洞缩小速度快,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轻,毒副作用少,能降低病人医疗费用,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透视或模拟定位机 经皮肺穿刺空洞注药 难治性肺结核 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学就是一部营销经——访我院设备制造厂副厂长兼营销科科长彭放
16
作者 张志群 《中国军转民》 2001年第3期23-24,共2页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设备制造厂研制放射性医疗设备——肿瘤治疗机、模拟定位机与工业用探伤设备已有10多年的历史,而且研制的品种越来越多,销售量越来越大。仅是医用放疗设备,在国内已有100多家用户,近200台设备。此外,还远销亚、欧...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设备制造厂研制放射性医疗设备——肿瘤治疗机、模拟定位机与工业用探伤设备已有10多年的历史,而且研制的品种越来越多,销售量越来越大。仅是医用放疗设备,在国内已有100多家用户,近200台设备。此外,还远销亚、欧、美、非25个国家和地区,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医用放疗设备生产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制造厂 放疗设备 营销 放疗 肿瘤治疗 模拟定位机 放射性 研究设计 医疗设备 探伤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果转化
17
《中国军转民》 2001年第6期47-47,共1页
系列放射治疗设备 发挥我院核技术优势,研制并投入生产的HVD—1型模拟定位机、GWGP80型<sup>60</sup>Co远距离治疗机、JD14型<sup>192</sup>Ir后装腔内治疗机等系列设备,它用于癌症者的放射治疗。具有国家三项... 系列放射治疗设备 发挥我院核技术优势,研制并投入生产的HVD—1型模拟定位机、GWGP80型<sup>60</sup>Co远距离治疗机、JD14型<sup>192</sup>Ir后装腔内治疗机等系列设备,它用于癌症者的放射治疗。具有国家三项发明专利,经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其技术指标符合国家、行业及IEC、IAEA有关规定,它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转化 分子蒸馏 辐射防护 放射治疗设备 骨密度 模拟定位机 治疗 探伤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 后装腔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sts and error analysis of a self-positioning shearer operating at a manless working face 被引量:16
18
作者 FANG Xinqiu ZHAO Junjie HU Yuan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0年第1期53-58,共6页
Self-positioning of a shearer is the key technology for mining with a man-less working face. In an underground coal mine all radio navigation; satellite positioning or celestial navigation methods have their limitatio... Self-positioning of a shearer is the key technology for mining with a man-less working face. In an underground coal mine all radio navigation; satellite positioning or celestial navigation methods have their limitations. We analyzed a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intended to guide the movement a shearer and designed a self-positioning device for the shearer. Simulation tests were also performed on the system. We analyzed the errors observed in these tests to show tha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low preci-sion of the self-positioning system is accumulated error in the inertial sensor. A Kalman filtering algorithm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hearer motion model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measurement errors of the self-positioning system by compensating for gyroscopic drift. Finally, we built an error compensation model to reduce accumulated errors using continuous correction to provide self-positioning of the shearer within a certain range of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ARER SELF-POSITIONING TESTS error compensation model Kalman Fil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