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控制忆阻模拟存储器 被引量:14
1
作者 胡小方 段书凯 +1 位作者 王丽丹 李传东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2-647,共6页
推导了忆阻器的电荷控制和磁通量控制数学模型,在该基础上研究了其电导状态连续可变的性质和记忆功能。提出了用脉冲控制忆阻器实现模拟信息存储的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实验仿真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结合交叉阵列结构,该方案有望实现大... 推导了忆阻器的电荷控制和磁通量控制数学模型,在该基础上研究了其电导状态连续可变的性质和记忆功能。提出了用脉冲控制忆阻器实现模拟信息存储的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实验仿真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结合交叉阵列结构,该方案有望实现大规模模拟存储阵列,推进人工神经网络和模拟式计算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存储 交叉阵列 电荷控制模型 磁通量控制模型 忆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存储器的FPGA原型验证系统
2
作者 张明 周宏伟 张民选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7年第6期87-88,131,共3页
当前ASIC功能验证流程中,FPGA原型验证系统的可调试性一直是制约验证速度的重要障碍。本文提出了一种模拟存储器技术,即将FPGA板上的存储请求映射到PC机上,由PC机上的软件模拟存储器的行为。通过此技术,功能验证工程师可以非常方便地记... 当前ASIC功能验证流程中,FPGA原型验证系统的可调试性一直是制约验证速度的重要障碍。本文提出了一种模拟存储器技术,即将FPGA板上的存储请求映射到PC机上,由PC机上的软件模拟存储器的行为。通过此技术,功能验证工程师可以非常方便地记录和分析测试用例的执行轨迹,以及设置访存事务级的断点等,大大增加了验证板的可调性。同时,模拟存储系统的设计复杂度和成本也低于由硬件实现的大容量存储系统,有助于降低FPGA原型验证板的设计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C FPGA 模拟存储 功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储系统模拟器SiMemSy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3
作者 黄震春 李三立 马群生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3,共5页
由于存储器间距日益扩大 ,存储系统对计算机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存储系统模拟器的研究与开发也日益重要 .传统的模拟器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于对 Cache的模拟 ,而对存储系统整体的模拟不够 .为了模拟并分析存储系统各部分的性... 由于存储器间距日益扩大 ,存储系统对计算机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存储系统模拟器的研究与开发也日益重要 .传统的模拟器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于对 Cache的模拟 ,而对存储系统整体的模拟不够 .为了模拟并分析存储系统各部分的性能与其对存储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 ,本文设计并实现存储系统模拟器 Si Mem Sy(SImulator ofMEMory SYstem) .实验表明 ,Si Mem Sy可以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emSy 存储系统模拟 设计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家庭存储期内花生油风味衰减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胜楠 李祥 +3 位作者 王慧 闫勇 程静 王浩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23,共5页
为研究家庭存储期内花生油风味衰减情况,将5种花生油模拟家庭存储方式存储6周,测定其在存储期内酸值、过氧化值的变化,并进行感官评价,采用HS-SPME-GC/MS进行风味成分含量测定,结合主成分分析研究存储期内花生油风味差异。结果表明:随... 为研究家庭存储期内花生油风味衰减情况,将5种花生油模拟家庭存储方式存储6周,测定其在存储期内酸值、过氧化值的变化,并进行感官评价,采用HS-SPME-GC/MS进行风味成分含量测定,结合主成分分析研究存储期内花生油风味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存储时间延长,5种花生油酸值没有明显变化,且始终低于国标限值;过氧化值随存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5种花生油均在5周后达到或超过国标规定限值;感官评价表明在家庭储存第3周,已能够识别到花生油风味出现明显衰减,到第5周后均能明显嗅闻到氧化味;通过HS-SPME-GC/MS分析可以看出,6周时与初始时相比,5种花生油吡嗪类(与烤香风味相关)含量下降4. 34~14. 13个百分点;苯乙醛(与甜香风味相关)含量下降0. 42~1. 18个百分点;醛类化合物(与氧化、哈败相关)含量上升2. 86~8. 03个百分点;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花生油风味成分在5~6周发生显著变化。综上建议花生油打开包装后应在5周内食用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油 过氧化值 模拟家庭存储 风味分析 风味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NS——IP-SAN模拟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晓 李战怀 陈建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23-26,共4页
随着存储系统的发展,存储区域网络成为高端存储系统的主流,它具有网络和存储的特点,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强的灵活性。FC-SAN和IP-SAN是基于不同协议实现的存储区域网络,随着高速IP的发展,IP-SAN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尚没有根据IP-SAN... 随着存储系统的发展,存储区域网络成为高端存储系统的主流,它具有网络和存储的特点,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强的灵活性。FC-SAN和IP-SAN是基于不同协议实现的存储区域网络,随着高速IP的发展,IP-SAN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尚没有根据IP-SAN的特点设计的模拟器,该文总结了IP-SAN的特点,并在NS2的基础上,增加对应的协议(iSCSI)和存储节点,实现了可以模拟存储区域网络特性的IP-SAN模拟器,为进一步研究存储网络的I/O性能和调度策略等奠定了基础。最后利用该模拟器,对单路径和双路径传输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模拟 存储区域网 存储模拟 调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存储访问模型的细粒度存储变量识别算法
6
作者 井靖 蒋烈辉 +1 位作者 何红旗 张媛媛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1-176,182,共7页
现阶段对变量的识别通常采用基于特定编译习惯及内存访问地址模式匹配的方法,或基于内存模型和抽象解释的分析方法。前者针对性太强,不具备普适性;后者通常采用损失算法精度的方法来得到结果,这往往会造成识别变量粒度过大、漏识别和误... 现阶段对变量的识别通常采用基于特定编译习惯及内存访问地址模式匹配的方法,或基于内存模型和抽象解释的分析方法。前者针对性太强,不具备普适性;后者通常采用损失算法精度的方法来得到结果,这往往会造成识别变量粒度过大、漏识别和误识别率较高。首先定义一种存储访问模型,对存储操作进行细粒度的模拟;然后给出基于存储访问模型的抽象状态生成算法,实现了基于高级中间语言HBRIL的细粒度数据信息(抽象状态)的跟踪和记录;基于这些抽象状态设计了存储区域内的细粒度变量实体识别算法;最后通过测试给出变量识别的细化比例和识别率。由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该算法在动态分配变量的识别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度内存访问模型 存储环境 存储操作模拟 变量实体 抽象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D单片语音录/放器件及电路设计 被引量:7
7
作者 刘连吉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3期291-297,共7页
指出ISD单片语言器件的独特之处,是采用直接模拟存储技术,语音信号以其原本的模拟形式直接存入模拟量存储器中并长远保存。省去了传统的A/D和D/A数模转换机制,能高保真的将语音内容再生。这是一种高新录/放技术。另外,给... 指出ISD单片语言器件的独特之处,是采用直接模拟存储技术,语音信号以其原本的模拟形式直接存入模拟量存储器中并长远保存。省去了传统的A/D和D/A数模转换机制,能高保真的将语音内容再生。这是一种高新录/放技术。另外,给出的ISD基本录/放电路十分简单易用。可方便地为微机系统、测控仪表电器和广播等设备所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录放器件 模拟存储技术 电路设计 语音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语音告警系统语音库的建立
8
作者 张圣元 曾宪林 邹涛 《电光与控制》 2004年第3期57-59,共3页
 飞机语音告警系统语音信息的录制工作存在受人员、环境限制及操作繁琐等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方案:建立了一种通用的语音报警系统语音库,阐明了该系统的基本原理、建立过程和人机交互的实现。
关键词 语音库 模拟存储 AT89C51 入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LD的公共汽车智能语音报站系统
9
作者 何伟 张玲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4-47,共4页
传统的公共汽车语音报站系统通常采用微处理器进行控制,其缺点是可靠性低、维护和升级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介绍了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和语音芯片ISD2560组成的智能语音报站系统,分析了设计原理。由于CPLD的JTAG在系统编... 传统的公共汽车语音报站系统通常采用微处理器进行控制,其缺点是可靠性低、维护和升级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介绍了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和语音芯片ISD2560组成的智能语音报站系统,分析了设计原理。由于CPLD的JTAG在系统编程能力并且充分利用了CPLD内部资源,所有控制逻辑电路和用于扩充LED显示的串行通信接口电路均由CPLD的内部硬件电路完成,不需微处理器,因此系统硬件电路简单、调试和升级方便、可靠性高,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系统设计 语音报站 直接模拟存储 CPLD HDL 串行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D语音芯片的开发与应用
10
作者 史红梅 余祖俊 +1 位作者 刘盾 赵爱菊 《现代电子技术》 1998年第9期1-4,共4页
介绍了美国信息存储器件ISD公司单片语音芯片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简介了应用于列车模拟驾驶器和微机辅助司机培训装置中的开发装置及应用系统,该系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直接模拟存储技术 HY420 ISD2575 EEPR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栏评述
11
作者 李绍荣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1-641,共1页
评《脉冲控制忆阻模拟存储器》 1971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华裔科学家蔡少棠教授从理论上预言了忆阻器的存在,并推测电路有天然的记忆能力,即使电力中断亦然。虽然这一预测提出已近40年,但一直无人能证实这一现象的存在。
关键词 美国加州大学 模拟存储 华裔科学家 脉冲控制 记忆能力 中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忆阻器的PIM结构实现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近似计算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楚曦 樊晓桠 +4 位作者 赵昌和 张盛兵 王党辉 安建峰 张萌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67-1380,共14页
忆阻器(memristor)能够将存储和计算的特性融合,可用于构建存储计算一体化的PIM(processing-in-memory)结构.但是,由于计算阵列以及结构映射方法的限制,基于忆阻器阵列的深度神经网络计算需要频繁的AD/DA转换以及大量的中间存储,导致了... 忆阻器(memristor)能够将存储和计算的特性融合,可用于构建存储计算一体化的PIM(processing-in-memory)结构.但是,由于计算阵列以及结构映射方法的限制,基于忆阻器阵列的深度神经网络计算需要频繁的AD/DA转换以及大量的中间存储,导致了显著的能量和面积开销.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忆阻器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近似计算PIM结构,利用模拟忆阻器大大增加数据密度,并将卷积过程分解到不同形式的忆阻器阵列中分别计算,增加了数据并行性,减少了数据转换次数并消除了中间存储,从而实现了加速和节能.针对该结构中可能存在的精度损失,给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对不同规模和深度的神经网络计算进行仿真实验评估,结果表明,在相同计算精度下,该结构可以最多降低90%以上的能耗,同时计算性能提升约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阻器 PIM 卷积神经网络 近似计算 模拟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洞试验过程参数语音化处理系统
13
作者 宫锡本 陈洪文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1999年第4期89-91,共3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控制系统的计算机,配备语音芯片实现风洞控制参数语音化处理的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系统结构简单,经济实用。语音信息采用模拟量存储方式,修改方便。
关键词 控制参数 语音化处理 模拟存储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coupled THM process in surrounding rock mass of nuclear waste repository in argillaceous formation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中明 HOXHA Dashnor +1 位作者 HOMAND Fran?oise 陈永贵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631-637,共7页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thermo-hydro-mechanical(THM) coupling phenomena of a surrounding rock mass in an argillaceous formation, a nuclear waste disposal concept in drifts was represented physically in an in-si...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thermo-hydro-mechanical(THM) coupling phenomena of a surrounding rock mass in an argillaceous formation, a nuclear waste disposal concept in drifts was represented physically in an in-situ test way. A transversely isotropic model was employed to reproduce the whole test process numerically. Parameters of the rock mass were determined by laboratory and in-situ experiments. Based 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nd in-situ test data, the variation processes of pore water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were analyzed. Both the measured data and numerical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thermal perturbation is the principal driving force which leads to the variation of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deformations in the surrounding rock. The temperature, pore pressure and deformation of rock mass change rapidly at each initial heating stage with a constant heating power. The temperature field near the heater borehole is relatively steady in the subsequent stages of the heating phase. However, the pore pressure and deformation fields decrease gradually with temperature remaining unchanged condition. It also shows that a transversely isotropic model can reproduce the THM coupling effects generating in the near-field of a nuclear waste repository in an argillaceous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illaceous formation thermo-hydro-mechanical(THM) process in-situ 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