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K12参与模拟失重抑制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胡丽芳 钟文金 +1 位作者 梁舒静 骞爱荣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09-409,共1页
目的失重环境下成骨细胞增殖能力下降是引起失重性骨丢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研究CDK12参与模拟失重抑制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RPM模拟失重条件,以CDK12高/低表达成骨细胞与对... 目的失重环境下成骨细胞增殖能力下降是引起失重性骨丢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研究CDK12参与模拟失重抑制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RPM模拟失重条件,以CDK12高/低表达成骨细胞与对照组成骨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Ed U染色、流式细胞术、细胞免疫荧光染色、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成骨细胞增殖、细胞周期、CDK12分布,以及CDK12介导的信号转导的变化,并检测CDK12高表达对失重抑制成骨细胞增殖的挽救作用。结果(1)模拟失重条件抑制成骨细胞增殖,改变细胞周期,下调成骨细胞中CDK12表达;(2)CDK12低表达抑制成骨细胞增殖,且改变细胞周期;(3)模拟失重条件或CDK12低表达抑制了RNAPⅡ磷酸化水平,并下调了DNA复制相关基因表达;(4)模拟失重条件下,CDK12高表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增加RNAPⅡ磷酸化水平,并上调DNA复制相关基因表达,对模拟失重条件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具有挽救作用。结论CDK12在模拟失重条件抑制成骨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模拟失重条件下,CDK12表达受到抑制,RNAPⅡ磷酸化水平降低,进而抑制CDC6等DNA复制相关基因表达,改变细胞周期,导致成骨细胞增殖能力下降,而CDK12高表达对模拟失重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具有挽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K1 模拟失重 磷酸化水平 成骨细胞 细胞周期 DNA复制 失重环境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抑制ROCK的表达降低模拟失重大鼠血管Ca^(2+)敏感性
2
作者 王慧平 白晓镯 +4 位作者 赵晶 赵省心 刘朕印 党凯 高云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928,共10页
研究失重条件下血管平滑肌收缩性、Ca^(2+)敏感性及其调控通路RhoA-ROCK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川芎嗪干预对其的影响。大鼠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在机体前、后部分别选取颈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在模拟失重大鼠颈总动脉中,由苯肾上腺素(PHE)... 研究失重条件下血管平滑肌收缩性、Ca^(2+)敏感性及其调控通路RhoA-ROCK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川芎嗪干预对其的影响。大鼠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在机体前、后部分别选取颈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在模拟失重大鼠颈总动脉中,由苯肾上腺素(PHE)或KCl诱发的血管收缩性和Ca^(2+)敏感性增强,RhoA激酶2(ROCK II)的表达、肌球蛋白磷酸酶靶亚基1(MYPT1)和肌球蛋白调节轻链(MLC)的磷酸化水平均上升,血管孵育Y-27632(ROCK特异性抑制剂)后可降低以上变化。模拟失重大鼠灌饲川芎嗪亦可降低以上变化。模拟失重后,大鼠肠系膜上动脉的收缩性和Ca^(2+)敏感性、ROCK II的表达、MYPT1和MLC的磷酸化水平降低,血管孵育Y-27632对以上变化无明显作用。模拟失重大鼠灌饲川芎嗪亦对以上变化无明显作用。结果表明,由RhoA-ROCK调控的血管平滑肌Ca^(2+)敏感性的变化可能是失重条件下机体前后部血管收缩性发生区域性重塑的关键因素。川芎嗪可抑制ROCK蛋白的表达,降低血管平滑肌升高的Ca^(2+)敏感性,从而纠正失重条件下机体前部血管收缩性的增强,但对失重条件下机体后部血管收缩性的减弱无恢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敏感性 RhoA-ROCK 血管收缩性 模拟失重 川芎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模拟失重后直立性紫癜与心血管、血液和尿液指标关联性分析
3
作者 李铠 卢亮 +6 位作者 石宏志 元艳宏 王林杰 李志利 徐冲 曲丽娜 李莹辉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6-463,共8页
针对航天飞行后或模拟失重生理效应实验后会出现直立性紫癜的问题,开展心血管、血液和尿液等表型指标关联性研究。在地星二号90 d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实验中,招募36位志愿者,头低位实验结束后发现7名志愿者发生了直立性紫癜现象。通过26... 针对航天飞行后或模拟失重生理效应实验后会出现直立性紫癜的问题,开展心血管、血液和尿液等表型指标关联性研究。在地星二号90 d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实验中,招募36位志愿者,头低位实验结束后发现7名志愿者发生了直立性紫癜现象。通过261个表型组指标与直立性紫癜的关联分析,研究了与直立性紫癜发生显著相关的表型指标。结果表明:单核细胞绝对值(校正后P=0.0064)、单核细胞百分比(校正后P=0.0452)及血小板计数变化(校正后P=0.0100)等指标与直立性紫癜的形成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头低位卧床实验 表型组 直立性紫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失重对大肠埃希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李华娴 韩佩君 +1 位作者 刘勇 王文岚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5,共9页
研究大肠埃希菌在模拟失重条件下连续传代培养14 d后生物学性状的变化。利用Gravite重力控制系统模拟失重条件连续传代培养大肠埃希菌14 d,对菌株的生长速率、形态学、生化代谢、生物膜、环境压力耐受性以及耐药性进行测定,评估模拟失... 研究大肠埃希菌在模拟失重条件下连续传代培养14 d后生物学性状的变化。利用Gravite重力控制系统模拟失重条件连续传代培养大肠埃希菌14 d,对菌株的生长速率、形态学、生化代谢、生物膜、环境压力耐受性以及耐药性进行测定,评估模拟失重对大肠埃希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模拟失重可致大肠埃希菌生长速率增快、体积变小、生化代谢改变、环境压力耐受性及耐药性增加;而相应条件下的生物膜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模拟失重可引起大肠埃希菌相关的生物学性状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大肠埃希菌 生物学性状 生长曲线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壮骨中药对模拟失重大鼠股骨远端松质骨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孙平 黄震 +2 位作者 蔡德鸿 何雷 吴长兴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58-1460,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中药对模拟失重状态下大鼠股骨远端松质骨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15只,随机等分为3组:A组为自由活动对照组,B组和C组为尾吊模拟失重组,C组大鼠给予补肾壮骨中药灌胃,其他2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实验期28d。...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中药对模拟失重状态下大鼠股骨远端松质骨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15只,随机等分为3组:A组为自由活动对照组,B组和C组为尾吊模拟失重组,C组大鼠给予补肾壮骨中药灌胃,其他2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实验期28d。利用扫描电镜对大鼠股骨远端松质骨的结构进行观察。结果B组较A组大鼠的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微损伤增多;C组较B组大鼠骨小梁数量增加,骨吸收面减少,胶原纤维排列规律、整齐。结论补肾壮骨中药能够对模拟失重状态下大鼠股骨远端松质骨的骨微结构产生有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补肾壮骨 中药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低位模拟失重状态对豚鼠耳蜗听功能与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韩浩伦 吴玮 +5 位作者 王鸿南 王刚 屈昌北 丁瑞英 薄少军 李保卫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头低位模拟失重对豚鼠耳蜗听功能与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22只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6只和对照组6只。实验组采用头低位模拟失重法,身体纵轴与水平线呈-30°,于实验前、失重5天后即刻及脱离失重3天后分别测试豚鼠听性脑干反应... 目的探讨头低位模拟失重对豚鼠耳蜗听功能与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22只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6只和对照组6只。实验组采用头低位模拟失重法,身体纵轴与水平线呈-30°,于实验前、失重5天后即刻及脱离失重3天后分别测试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BR),然后取耳蜗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结果对照组豚鼠ABR反应阈为23.48±6.04dB SPL,实验组实验前为24.22±4.04,模拟失重5天后即刻ABR反应阈为41.61±7.01dB SPL,与实验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脱离失重3天后实验组ABR反应阈为27.50±3.54dB SPL,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失重5天后即刻豚鼠耳蜗内、外毛细胞散在缺失,纤毛融合、倒伏;透射电镜检查见内、外毛细胞细胞局部空泡形成,脱离失重3天后上述病变均有明显恢复,但未完全恢复正常。结论模拟失重5天即可以导致豚鼠耳蜗听觉功能和超微结构的损伤,脱离失重3天后听功能可以恢复正常,但其超微结构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豚鼠 耳蜗 听性脑干反应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奈酸锶对模拟失重雄性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杨锐 黄震 +5 位作者 蔡德鸿 张桦 赖阿娜 张振 孙平 陈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34-837,共4页
目的观察雷奈酸锶对模拟失重雄性大鼠质疏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7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尾吊模拟失重组,C组为悬吊模拟失重同时给以雷奈酸锶灌胃组。A和B组灌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实验期均为28d。测骨代谢指标,右侧股... 目的观察雷奈酸锶对模拟失重雄性大鼠质疏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7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尾吊模拟失重组,C组为悬吊模拟失重同时给以雷奈酸锶灌胃组。A和B组灌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实验期均为28d。测骨代谢指标,右侧股骨的骨密度和骨矿盐含量,扫描电镜观察股骨颈超微结构。结果B组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骨密度、骨矿盐含量水平显著低于A组相应的指标(P<0.05),血钙、血磷无显著差异(P>0.05),组骨小梁表面胶原纤维排列杂乱,松散,可见骨吸收现象;C组大鼠上述生化及代谢指标显著性高于B组大鼠(P<0.05),C组大鼠骨小梁较B组数量增多,厚度增加,骨吸收减少。结论雷奈酸锶能明显降低模拟失重大鼠股骨颈的骨丢失,增加骨形成,防治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奈酸锶 模拟失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生化指标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失重对大鼠血液电阻抗谱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宫宇 沈斌 +2 位作者 陈林 方云 马青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3-858,共6页
利用RC等效电路模型解析模拟失重引起大鼠血液变化的电生理机制。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方法建立模拟失重动物模型,使用Aligent 4294A阻抗分析仪测量对照组与模拟失重大鼠血液电阻抗谱,通过血液等效电路模型的数值计算和曲线拟合,比较、分析... 利用RC等效电路模型解析模拟失重引起大鼠血液变化的电生理机制。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方法建立模拟失重动物模型,使用Aligent 4294A阻抗分析仪测量对照组与模拟失重大鼠血液电阻抗谱,通过血液等效电路模型的数值计算和曲线拟合,比较、分析对照组与模拟失重组血液电学参数(电阻和电容)。结果表明,模拟失重60 d后,与对照组比较,失重大鼠血液的红细胞比容(Hct)降低,细胞膜电阻率减少,细胞外和细胞内电阻率分别减少16.44%和1.54%,细胞膜和细胞内电容分别减少4.66%和0.83%,细胞外电容不变。模拟失重使大鼠血液的红细胞比容(Hct)明显降低,红细胞膜电阻率显著降低,导致细胞外液和全血电阻抗降低,导电性增加,电阻抗谱向低阻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大鼠 血液电特性 等效电路模型 电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失重条件下飞船内噪声对豚鼠耳蜗形态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吴玮 韩浩伦 +9 位作者 王鸿南 王刚 屈昌北 薄少军 孙喆喆 丁瑞英 李保卫 虞学军 牛聪敏 刘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条件下,飞船内稳态噪声对豚鼠耳蜗形态与功能的影响。方法32只豚鼠随机分为单纯失重组16只、失重+稳态噪声组16只。后肢悬吊法模拟失重,暴露于模拟飞船内在天飞行段的噪声环境,共5天。实验前、实验结束后即刻和实验结束...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条件下,飞船内稳态噪声对豚鼠耳蜗形态与功能的影响。方法32只豚鼠随机分为单纯失重组16只、失重+稳态噪声组16只。后肢悬吊法模拟失重,暴露于模拟飞船内在天飞行段的噪声环境,共5天。实验前、实验结束后即刻和实验结束后3天测试脑干诱发电位(ABR)阈值,取耳蜗标本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实验结束后即刻ABR阈值较实验前及实验结束后3天均增高(P<0.01);实验结束后3天ABR阈值较实验前高(P<0.05);实验结束后即刻及实验结束后3天失重+稳态噪声组ABR阈值均较单纯失重组高(P<0.01)。扫描电镜观察实验组实验结束后即刻耳蜗内、外毛细胞均受损。实验结束后3天,单纯失重组少数耳蜗各回内、外毛细胞的损伤程度比实验结束即刻加重;失重+稳态噪声组耳蜗各回内毛细胞损伤较实验结束即刻重,外毛细胞损伤较实验结束即刻轻。实验组各时间段内毛细胞的损伤均重于外毛细胞,自第一回至第四回毛细胞损伤逐渐加重。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组耳蜗毛细胞及神经节细胞均可见空泡样改变,线粒体分布减少,细胞核固缩,可见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两种细胞死亡现象。结论失重及失重+稳态噪声均可造成豚鼠耳蜗形态和功能损伤,后者造成的损伤更重。失重对耳蜗毛细胞损伤以内毛细胞为重,损伤从底回至顶回逐渐加重。实验结束后3天较实验后即刻的听功能有所恢复但内毛细胞损伤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飞船内噪声 豚鼠 听性脑干反应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壮骨中药对模拟失重雌性大鼠骨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平 黄震 +1 位作者 蔡德鸿 何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2-214,共3页
目的研究补肾壮骨中药(主要由淫羊藿、续断、补骨脂等组成)对模拟失重雌性大鼠骨丢失的影响。方法SPF级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为自由活动对照组,B组和C组为尾吊模拟失重组,C组大鼠给予补肾壮骨中药灌胃,其它2组灌胃等量生... 目的研究补肾壮骨中药(主要由淫羊藿、续断、补骨脂等组成)对模拟失重雌性大鼠骨丢失的影响。方法SPF级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为自由活动对照组,B组和C组为尾吊模拟失重组,C组大鼠给予补肾壮骨中药灌胃,其它2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实验期28d。采用生化和放免法检测大鼠性激素和骨代谢指标,DEXA测定大鼠右侧股骨的骨密度。结果B组大鼠血清中骨钙素、碱性磷酸酶、性激素、骨密度水平显著低于A组大鼠相应的指标(P<0.01,P<0.05),但血清钙浓度显著高于A组(P<0.01);C组大鼠骨钙素、碱性磷酸酶、性激素、骨密度,水平均显著性高于B组大鼠(P<0.01,P<0.05);而血清钙浓度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补肾壮骨中药能明显降低模拟失重雌性大鼠的骨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中药 生化指标 骨密度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失重(HDT—30°)和噪声复合因素对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光华 温秀兰 +1 位作者 王宝珍 钱锦康 《空间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0-213,共4页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鼠在声级为85dB(A)噪声环境下悬吊(HDT-30°)10昼夜后,淋巴细胞转化率及白细胞介素2(IL2)明显降低,血浆皮质酮含量显著升高,下丘脑内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A)含量呈升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鼠在声级为85dB(A)噪声环境下悬吊(HDT-30°)10昼夜后,淋巴细胞转化率及白细胞介素2(IL2)明显降低,血浆皮质酮含量显著升高,下丘脑内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A)含量呈升高趋势,表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单纯85dB(A)噪声组除多巴胺及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外上述指标也有同样的变化规律,但没有复台因素组明显.本文出现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失调可能是航天员易患感染性疾病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噪声 神经 内分泌 免疫功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失重状态下雌、雄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骨结构及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恒 刘宁 +6 位作者 任宁涛 杨彦玲 李洁 雷伟 张永刚 张然 崔赓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76-1082,共7页
目的模拟失重尾部悬吊雌、雌性大鼠模型松质骨骨密度、骨小梁结构、骨组织形态、骨代谢生化指标及力学性能的对比研究,为不同性别航天员飞行后骨量变化及航天医学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3个月龄雌、雄性SD大鼠各20只,每组分别随机再分为2组... 目的模拟失重尾部悬吊雌、雌性大鼠模型松质骨骨密度、骨小梁结构、骨组织形态、骨代谢生化指标及力学性能的对比研究,为不同性别航天员飞行后骨量变化及航天医学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3个月龄雌、雄性SD大鼠各20只,每组分别随机再分为2组,尾部悬吊4周组和空白对照组。到期处死SD大鼠,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n DEXA)测定L4椎体、股骨踝部骨密度,Micro-CT进行骨小梁分析,改良丽春红染色方法进行骨组织切片染色,ELISA法检测血清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生物力学测试机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不同性别悬吊组大鼠较对照组大鼠椎体、股骨髁部骨密度均显著下降,松质骨的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表面积体积比(BS/BV)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骨小梁间隙(TB、Sp)较对照组显著增加;骨代谢生化指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悬吊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雄性悬吊组分别为对照组的4.1和2.7倍,雌性悬吊组分别为对照组的4.5和3.1倍;生物力学测试表明悬吊组椎体的最大压缩载荷(N)、最大压缩压力(MPa)、股骨最大抗弯曲载荷(N)雄性悬吊组分别较对照组下降:27.5%、26.4%、24.8%;雌性悬吊组分别较对照组下降:36.6%、33%、34%,力学强度显著下降。通过雌、雄性悬吊大鼠对比研究发现,雌性大鼠L4椎体、股骨髁部BMD,松质骨BV/TV、Tb.Th、TB.N、TB.N以及椎体的最大压缩载荷(N)、最大压缩压力(MPa)、股骨最大抗弯曲载荷(N)显著降低(P<0.05),骨小梁间隙(TB、Sp)、BALP、TRAP雌性悬吊组较雄性悬吊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尾部悬吊雌、雄性大鼠4周后分别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骨小梁三维结构破坏、椎体及股骨生物力学显著下降、骨代谢失平衡,理论上增加了骨折的风险。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雌性悬吊大鼠骨质疏松程度较雄性悬吊组更加明显。不同性别航天员骨量丢失及骨折的风险应得到充分的认识,并指导我们航天医疗工作方面进行个性化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骨质疏松 SD大鼠 MICRO-CT 生化标志物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对模拟失重大鼠钙代谢和骨矿盐密度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纪明 白树民 +4 位作者 胡志祥 杨春雷 朱德兵 李志霞 洪建武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 研究螺旋藻对模拟失重大鼠钙代谢和骨矿盐密度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0只 ) :A组 :地面自由活动组 (饲喂普通饲料 ) ;B组 :模拟失重普通饲料组 ;C组 :模拟失重螺旋藻组 ,实验期 2 1d。结果 B组大鼠... 目的 研究螺旋藻对模拟失重大鼠钙代谢和骨矿盐密度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0只 ) :A组 :地面自由活动组 (饲喂普通饲料 ) ;B组 :模拟失重普通饲料组 ;C组 :模拟失重螺旋藻组 ,实验期 2 1d。结果 B组大鼠饲料钙的表观吸收率、后肢骨密度(BMD)、骨钙含量以及骨钙素 (BGP)的水平显著性低于A组 ,血钙水平明显高于A组 ;C组饲料钙的表观吸收率、骨密度、骨钙含量以及骨钙素水平较B组高 ,血钙水平显著性低于B组。结论 螺旋藻可以减少模拟失重大鼠后肢骨质的丢失 ,提高骨骼BMD ,增加骨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模拟失重 骨矿盐密度 血钙 骨钙素 骨钙 表观吸收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失重对培养心肌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岳茗 张小铀 +3 位作者 汪恭质 丁柏 曾育章 谭映军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5-80,共6页
本实验是利用回转器模拟失重对离体培养大鼠乳鼠的心肌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影响.在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的形态由细长梭形变成椭圆形甚至为圆形,并且通过荧光标记后的细胞骨架的排列由纵形变成辐射状.同时在对细胞进... 本实验是利用回转器模拟失重对离体培养大鼠乳鼠的心肌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影响.在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的形态由细长梭形变成椭圆形甚至为圆形,并且通过荧光标记后的细胞骨架的排列由纵形变成辐射状.同时在对细胞进行测量发现,细胞体积缩小近40%,细胞长短径比例减少近70%.上述结果提示模拟失重对培养心肌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模拟失重 细胞骨架 心肌细胞 航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失重大鼠骨丢失及血循环状态紊乱的中药防护 被引量:5
15
作者 董颀 沈羡云 +3 位作者 谢励勤 孟京瑞 姜世忠 杨光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07-412,共6页
目的:观察4组中药合剂对尾吊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骨质和生物力学特性变化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头低位30°尾部悬吊模型模拟失重对机体的影响。12 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悬吊对照组、丹黄刺组(尾吊同时给予丹参、... 目的:观察4组中药合剂对尾吊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骨质和生物力学特性变化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头低位30°尾部悬吊模型模拟失重对机体的影响。12 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悬吊对照组、丹黄刺组(尾吊同时给予丹参、黄芪和刺五加生药的水煎剂)、参川熟组(尾吊同时给予川芎生药、熟地和人参地上苷的水煎剂)、参山杜组(尾吊同时给予西洋参、山楂、杜仲生药的水煎剂)、参银生组(尾吊同时给予人参根、银杏叶、生地的水煎剂)。实验30d ,经心脏取血,取股骨和椎骨,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骨矿盐含量、皮质面积和生物力学参数等指标。结果:单纯尾吊导致大鼠体重、骨皮质面积、矿盐含量、生物力学参数等显著降低,并使大鼠血液中切与低切血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异形红细胞比例显著增加,红细胞变形性DImax、IDI明显下降等。中药合剂组与悬吊对照组相比,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较大改善,对部分骨生物力学参数也有作用。结论:中药合剂对模拟失重导致的骨丢失及血循环状态紊乱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血液流变学参数 骨丢失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模拟失重实验方法概况 被引量:9
16
作者 董丽 王琼 +1 位作者 刘新民 杨思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5期90-94,共5页
虽然载人航天事业已得到突破性的进展,但航天员对失重的适应和返回地球后的再适应,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尚未攻克的技术难题。航天失重环境下航天飞行综合征的发生机理及对抗措施,仍是航天医学的重要课题。在地面上无法创造长期... 虽然载人航天事业已得到突破性的进展,但航天员对失重的适应和返回地球后的再适应,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尚未攻克的技术难题。航天失重环境下航天飞行综合征的发生机理及对抗措施,仍是航天医学的重要课题。在地面上无法创造长期的失重环境,但根据失重对机体产生的生理效应可实现地面模拟失重实验。本文概述了地面模拟失重的人体实验、动物实验概况,为更好开展地面模拟失重条件下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 模拟失重 实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失重时兔脏器血流量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向求鲁 沈羡云 +1 位作者 孟京瑞 刘光远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48-154,共7页
本文报道了用26只白色短毛家兔所做的动物学模型实验,得出了各脏器血流量的动态反应曲线.并用微循环研究方法,分析了模拟失重时各脏器微血管功能状态与血流量的关系;阐述了各脏器微循环功能变化特点;对变化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兔脏器 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失重效应下龙血素B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排泄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博 张宇实 +3 位作者 苏靖 王睿 邓玉林 李玉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75-880,共6页
比较正常重力与模拟失重效应下大鼠口服龙血素B的血浆药物动力学及排泄差异.大鼠吊尾21d模拟失重效应,单次灌胃给予25mg/kg龙血素B.于系列时间点收集静脉血,并分时间段收集尿液、粪便和胆汁,采用HPLC-MS方法测定各样本中龙血素B含量,并... 比较正常重力与模拟失重效应下大鼠口服龙血素B的血浆药物动力学及排泄差异.大鼠吊尾21d模拟失重效应,单次灌胃给予25mg/kg龙血素B.于系列时间点收集静脉血,并分时间段收集尿液、粪便和胆汁,采用HPLC-MS方法测定各样本中龙血素B含量,并求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和排泄量.模拟失重效应下龙血素B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血药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表观分布容积(Vd)、消除速率常数(Ke)以及生物半衰期(T1/2)与正常重力组相比均出现显著变化,说明模拟失重效应明显改变龙血素B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尿液、粪便和胆汁中龙血素B的排泄量也在增加,但与正常重力相比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龙血素B 药物动力学 药物排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失重和噪声复合因素对豚鼠内耳淋巴液容积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玮 韩浩伦 +10 位作者 金真 王鸿南 曾亚伟 孟令照 屈昌北 薄少军 李保卫 王刚 虞学军 牛聪敏 刘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334-337,共4页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和噪声复合因素对豚鼠内耳淋巴液容积的影响。方法健康豚鼠24只随机分为单纯失重组12只、单纯噪声组6只、失重+噪声组6只,分别测试实验前、实验5天及实验结束后3天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阈值及内耳MRI扫描,并用自制专...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和噪声复合因素对豚鼠内耳淋巴液容积的影响。方法健康豚鼠24只随机分为单纯失重组12只、单纯噪声组6只、失重+噪声组6只,分别测试实验前、实验5天及实验结束后3天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阈值及内耳MRI扫描,并用自制专用软件对内耳淋巴液容积进行计算。结果单纯噪声组实验前后内耳容积无差异(P>0.05);单纯失重组实验5天与实验前、实验结束后3天与实验5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结束后3天与实验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失重+稳态噪声组实验5天及实验结束后3天豚鼠内耳容积较实验前明显增大(P<0.01),实验5天与实验结束后3天豚鼠内耳容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失重环境可使豚鼠内耳淋巴液容积变大,但是短期单纯失重环境豚鼠内耳淋巴液容积变化可恢复,失重加噪声复合因素会加重内耳淋巴液容积变化,且实验后3天后内耳淋巴液容积无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噪声 复合因素 磁共振成像 豚鼠 内耳淋巴液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失重状态对正常人远视力、近视力、近点、立体视觉及眼压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军 胡莲娜 +3 位作者 梁会泽 闫洪欣 高付林 仇长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42-644,共3页
目的观察在模拟失重状态下人眼远视力、近视力、近点、立体视觉及眼压的变化。方法选取14名健康受试者,均为男性,年龄18~41岁,-6°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状态,记录受试前、受试后第2天及第5天受试者的远视力、近视力、近点、眼压... 目的观察在模拟失重状态下人眼远视力、近视力、近点、立体视觉及眼压的变化。方法选取14名健康受试者,均为男性,年龄18~41岁,-6°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状态,记录受试前、受试后第2天及第5天受试者的远视力、近视力、近点、眼压及立体视觉。结果受试者的远视力、近视力、近点及立体视觉在受试前后及双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右眼眼压在受试前为(15.47±3.13)mmHg(1kPa=7.5mmHg),受试后第2天及第5天增加至(18.10±1.74)mmHg和(18.36±2.48)mmHg;左眼眼压在受试前为(13.93±1.31)mmHg,受试后第2天及第5天增加至(16.23±2.35)mmHg和(16.47±1.90)mmHg,双眼受试后较受试前均有明显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模拟失重对人眼压有明显的影v向,但对远视力、近视力、近点及立体视觉无明显影响,提示在航天失重条件下,人眼的正常视觉功能可以基本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视功能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