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复合正交神经网络控制器在机械臂控制中的应用
1
作者 叶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7-389,共3页
在数字复合正交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模拟复合正交神经网络,并应用于机械臂的控制.控制器采用模拟复合正交神经网络与PD的并行控制方法,对机械臂的位置控制做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PD控制器,该神经网络控制器具有自学习、... 在数字复合正交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模拟复合正交神经网络,并应用于机械臂的控制.控制器采用模拟复合正交神经网络与PD的并行控制方法,对机械臂的位置控制做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PD控制器,该神经网络控制器具有自学习、自适应功能,位置跟踪获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该模拟神经控制器能应用于机器人控制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复合正交神经网络 连续学习算法 机械臂 并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设计与BP神经网络优化制备硅-磷-镧复合阻燃材料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智懿 孙志勇 张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6-48,52,共4页
以正硅酸乙酯、磷酸二氢铵、尿素、季戊四醇、氯化镧制备硅-磷-镧复合阻燃材料,基于正交设计与BP神经网络方法研究了阻燃体系与正硅酸乙酯的质量比(因素A),阻燃体系中磷酸二氢铵、季戊四醇和尿素三者的质量比(因素B),氯化镧与正硅酸乙... 以正硅酸乙酯、磷酸二氢铵、尿素、季戊四醇、氯化镧制备硅-磷-镧复合阻燃材料,基于正交设计与BP神经网络方法研究了阻燃体系与正硅酸乙酯的质量比(因素A),阻燃体系中磷酸二氢铵、季戊四醇和尿素三者的质量比(因素B),氯化镧与正硅酸乙酯的质量比(因素C)和硅胶溶液的pH值(因素D)4个因素对复合阻燃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案进行了优化并对最佳条件下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阻燃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因素A>因素D>因素B>因素C;最优制备配方:正硅酸乙酯∶磷酸二氢铵∶季戊四醇∶尿素∶氯化镧为1∶0.191∶0.131∶0.065∶0.0347(wt,质量比),硅胶溶液的pH=6.32;硅-磷-镧阻燃材料中的次磷酸盐可以促进致密炭层的形成,抑制能量交换,提高阻燃体系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 复合阻燃材料 次磷酸盐 优化 BP神经网络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法和集成神经网络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
3
作者 孙雅囡 杨晓东 关帅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0期40-42,47,共4页
在利用集成神经网络进行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时,经常会遇到训练样本庞大的情形。文中以进行多故障诊断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试验法和集成神经网络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法,大大减少训练样本,同时保证了故障覆盖率。经... 在利用集成神经网络进行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时,经常会遇到训练样本庞大的情形。文中以进行多故障诊断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试验法和集成神经网络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法,大大减少训练样本,同时保证了故障覆盖率。经算例证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法 集成神经网络 模拟电路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正交神经网络的广义通用模型自适应控制
4
作者 黄景 郭丙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64-867,共4页
在自适应逆控制中应用复合正交神经网络具有算法简单、学习收敛速度快等优点,将复合正交神经网络与广义通用模型控制器策略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广义通用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中的参考轨迹为一条典型的二阶曲线,... 在自适应逆控制中应用复合正交神经网络具有算法简单、学习收敛速度快等优点,将复合正交神经网络与广义通用模型控制器策略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广义通用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中的参考轨迹为一条典型的二阶曲线,控制器参数具有明显的物理意义,参数整定方便。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通用模型控制 复合神经网络 二阶系统 自适应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BP神经网络优化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强度的影响条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亮 王宇斌 +2 位作者 林星彤 华开强 李帅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2年第4期19-25,共7页
为掌握不同掺量对石膏胶凝材料强度的影响规律,以建筑脱硫石膏等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制备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并建立影响其7 d抗压强度主要因素的BP神经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晶须掺量等不同影响因素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为掌握不同掺量对石膏胶凝材料强度的影响规律,以建筑脱硫石膏等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制备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并建立影响其7 d抗压强度主要因素的BP神经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晶须掺量等不同影响因素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石膏砌块7 d抗压强度的影响由小到大依次为水泥矿渣掺量、减水剂掺量、缓凝剂掺量、中和渣掺量和晶须掺量;而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优化后的工艺参数:晶须掺量为6.40%、聚羧酸减水剂掺量为1.28%、水泥矿渣掺量为13、煅烧中和渣掺量为2.00%及柠檬酸缓凝剂掺量为0.114%。在此条件下,所得石膏胶凝材料的7 d抗压强度为14.62 MPa,与正交试验结果相比提高了2.024%;同时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外加剂的用量,其中聚羧酸减水剂、晶须和柠檬酸缓凝剂的掺量分别减少了0.12%、0.60%和0.006%。研究对石膏类废弃物的回收及其在矿山充填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 试验 BP神经网络模型 优化条件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与复合离散混沌系统的双重加密方法 被引量:47
6
作者 肖成龙 孙颖 +6 位作者 林邦姜 汤璇 王珊珊 张敏 谢宇芳 戴玲凤 骆佳彬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87-694,共8页
正交频分复用(OFDM)已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其数据传输安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该文提出了一种双重加密方案,采用神经网络生成置乱矩阵实现第1次加密,通过基于Logistic映射与Sine映射的复合离散混沌系统产生的混沌序列进行第2次... 正交频分复用(OFDM)已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其数据传输安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该文提出了一种双重加密方案,采用神经网络生成置乱矩阵实现第1次加密,通过基于Logistic映射与Sine映射的复合离散混沌系统产生的混沌序列进行第2次加密。该双重加密方案极大提升了OFDM通信系统的保密性,可以有效地防止暴力攻击。相比于单一的1维Logistic映射的混沌系统,基于Logistic映射与Sine映射的复合离散混沌系统具有更大的密钥空间。该文运用Lyapunov指数与NIST测试验证了该混沌系统的混沌特性及随机性,并仿真验证了双重加密方案的保密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加密方案密钥空间为4×1093,Lyapunov指数提高到0.9850,NIST测试中最大P值为0.9995。该双重加密方案可在不影响传输性能下极大提升OFDM通信系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密通信 频分复用 复合离散混沌系统 神经网络 NIST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6-PRRS并联机器人的神经网络控制 被引量:7
7
作者 赵杰 杨永刚 +1 位作者 刘玉斌 朱延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4-517,共4页
针对6-PRRS并联机器人控制系统的非线性、耦合等特性,设计了神经网络控制器.此控制器采用分散控制策略,利用复合正交神经网络来消除并联机器人控制系统非线性、耦合的影响,学习系统的不确定信息作为前馈补偿使系统跟踪误差快速收敛,并采... 针对6-PRRS并联机器人控制系统的非线性、耦合等特性,设计了神经网络控制器.此控制器采用分散控制策略,利用复合正交神经网络来消除并联机器人控制系统非线性、耦合的影响,学习系统的不确定信息作为前馈补偿使系统跟踪误差快速收敛,并采用PID作为反馈控制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实现6-PRRS并联机器人的快速、稳定轨迹跟踪.该控制器以离散的形式进行设计,结构简单、易于工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复合神经网络 轨迹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岩力学参数反演的GSA-BP神经网络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开禾 罗先启 +1 位作者 沈辉 张海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631-638,共8页
针对遗传算法(GA)存在早熟现象和局部寻优能力较差等缺陷,引入具有很强局部搜索能力的模拟退火算法(SA),组成改进的遗传模拟退火算法(GSA)提高优化问题的能力和求解质量。针对BP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和收敛速度慢等方面的不足,应用... 针对遗传算法(GA)存在早熟现象和局部寻优能力较差等缺陷,引入具有很强局部搜索能力的模拟退火算法(SA),组成改进的遗传模拟退火算法(GSA)提高优化问题的能力和求解质量。针对BP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和收敛速度慢等方面的不足,应用改进的遗传模拟退火算法搜索BP神经网络的最优权值和阀值,提高BP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建立了围岩力学参数反分析的GSA-BP神经网络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乌东德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围岩力学参数的反演分析中,根据监测围岩变形数据反演围岩力学参数,反演所得参数应用到正计算分析中,得出的计算位移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应用于该工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力学参数反演 设计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GSA)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GD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围岩参数反演模型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孙泽 宋战平 +1 位作者 岳波 杨子凡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66-2076,共11页
为充分利用现场监测数据所反馈的围岩变形信息,对岩体力学参数进行反演,以贵州省剑河至黎平高速公路TJ-1标段牛练塘隧道为工程背景,选择围岩弹性模量、黏聚力、泊松比及内摩擦角为影响因素,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及有限元模拟,获取25组围岩... 为充分利用现场监测数据所反馈的围岩变形信息,对岩体力学参数进行反演,以贵州省剑河至黎平高速公路TJ-1标段牛练塘隧道为工程背景,选择围岩弹性模量、黏聚力、泊松比及内摩擦角为影响因素,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及有限元模拟,获取25组围岩物理力学参数组合及其对应的拱顶沉降值和拱腰收敛模拟值。基于随机梯度下降算法(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algorithm,简称SGD算法)对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以拱顶沉降值和拱腰收敛值为输入参数,以围岩弹性模量、黏聚力、泊松比及内摩擦角为输出值的基于SGD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围岩参数的反演分析。将反演所得的围岩参数代入有限元模型,验证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最后,分析围岩变形及初期支护受力特性并给出施工建议。结果表明:1)基于SGD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计算得出的拱顶沉降值、拱腰收敛值、拱肩收敛值与现场实测值的相对误差率在2.50%~24.01%,均低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计算得出的误差率(11.51%~93.71%),验证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2)上、下台阶拱脚处的喷层和锚杆有应力集中现象,有破坏风险,建议施工中加强拱脚支护,防止发生工程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围岩参数反演 随机梯度下降算法 神经网络 试验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三维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远文 林红梅 潘文彬 《广西水利水电》 2004年第4期5-8,共4页
 在工程地应力测试和试验洞变形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地质概化模型,试验洞施工开挖模型、地应力场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和神经网络进行了岩体地应力场三维变形反演分析,获得了岩体地应力场沿深度的分布规律...  在工程地应力测试和试验洞变形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地质概化模型,试验洞施工开挖模型、地应力场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和神经网络进行了岩体地应力场三维变形反演分析,获得了岩体地应力场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比较监测与计算位移,两者在量值上相当,在变形趋势上也基本相同,而且实测与计算所得地应力值较吻合,表明所获得岩体地应力场是基本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地应力场 模拟 设计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比转速高速离心泵复合式叶轮的正交设计 被引量:13
11
作者 齐学义 胡家昕 田亚斌 《排灌机械》 EI 2009年第6期341-346,共6页
针对影响超低比转速高速离心泵复合式叶轮短叶片设计的叶片数、叶片径向进口的相对位置、叶片周向偏置度及偏转角等4个主要因素,设计了16种不同短叶片型式的复合式叶轮.通过对正交设计方案结果的极差分析,得出各因素水平对扬程和效率影... 针对影响超低比转速高速离心泵复合式叶轮短叶片设计的叶片数、叶片径向进口的相对位置、叶片周向偏置度及偏转角等4个主要因素,设计了16种不同短叶片型式的复合式叶轮.通过对正交设计方案结果的极差分析,得出各因素水平对扬程和效率影响的主次顺序分别为短叶片数、偏转角、周向偏置度、径向进口的相对位置和短叶片数、径向进口的相对位置、周向偏置度、偏转角,从而得到超低比转速高速离心泵复合式叶轮短叶片的最佳设计方案.利用CFD软件,分别对采用常规叶轮和正交设计的复合式叶轮两种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性能预测.结果表明,采用正交设计的复合式叶轮内部压力场和速度场分布合理,Q-H曲线更加平坦,Q-η曲线最高效率点向大流量偏移,在相同设计方案下,复合式叶轮离心泵在大流量工况条件下工作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超低比转速 复合式叶轮 设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单桩复合地基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亚杰 洪宝宁 于丽鹏 《路基工程》 2014年第2期1-5,共5页
随着高速公路的兴起,复合地基应用越来越普遍,且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日益受到关注。采用FLAC3D软件,建立单桩复合地基模型,在分别分析沉降单一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正交设计软件,分析多因素多水平组合下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并进... 随着高速公路的兴起,复合地基应用越来越普遍,且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日益受到关注。采用FLAC3D软件,建立单桩复合地基模型,在分别分析沉降单一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正交设计软件,分析多因素多水平组合下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并进行前后的对比分析,得出单一影响因素最佳水平取值的机械组合,并不能取得理想的降低复合地基沉降效果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沉降 数值模拟 影响因素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新方法
13
作者 于运治 姜璐 王思刊 《兵工自动化》 2009年第9期74-75,84,共3页
基于神经网络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存在训练样本庞大的缺点,以进行多故障诊断为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正交试验法和神经网络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充分利用各种信息,以科学的方法对数量庞大的训练样本进行"缩水"处理。该方... 基于神经网络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存在训练样本庞大的缺点,以进行多故障诊断为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正交试验法和神经网络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充分利用各种信息,以科学的方法对数量庞大的训练样本进行"缩水"处理。该方法能大大减少训练样本,同时保证故障覆盖率,有一定创新性。经算例证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法 神经网络 模拟电路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设计的气液混输泵增压单元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希金 李新凯 王楠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77-81,共5页
以自主研制的第三代YQH-100气液混输泵增压单元为优化对象,以混输泵相对扬程及效率为优化目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设计优化方案,利用FLUENT软件对部分实验方案进行数值计算,预测混输泵的相对扬程和效率。针对数值模拟计算量大等问题,... 以自主研制的第三代YQH-100气液混输泵增压单元为优化对象,以混输泵相对扬程及效率为优化目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设计优化方案,利用FLUENT软件对部分实验方案进行数值计算,预测混输泵的相对扬程和效率。针对数值模拟计算量大等问题,分别采用BP神经网络及GRNN网络建立目标函数与优化变量间的复杂响应关系。预测结果表明,GRNN网络较BP神经网络预测性能更优,用训练好的GRNN网络预测混输泵水力性能,优化后混输泵的相对扬程和效率分别提高了0.74%、0.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混输泵 设计 神经网络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透平叶片气膜冷却仿真与预测
15
作者 王正杰 何洪斌 +1 位作者 张席 陈洁怡 《能源与环境》 2023年第6期63-66,共4页
为了研究多因素影响下透平叶片冷却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数值模拟了气膜孔角度、吹风比和湍流强度3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叶片吸力面前缘17%相对弧长处的气膜冷却效果,提出了1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优化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气膜... 为了研究多因素影响下透平叶片冷却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数值模拟了气膜孔角度、吹风比和湍流强度3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叶片吸力面前缘17%相对弧长处的气膜冷却效果,提出了1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优化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气膜冷却效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当气膜孔角度30°,吹风比0.6,湍流强度0.10时,冷却效果最佳,平均冷却效率为0.6434;气膜孔角度对叶片冷却效率的影响最大,湍流强度次之,吹风比最小;预测模型精度较高,训练集平均误差为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膜冷却 试验 数值模拟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软岩大变形巷道锚网索耦合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16
作者 张伟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12期302-304,共3页
为解决复合软岩条件下回采巷道大变形问题,以六家煤矿WIIS36-6运输顺槽为工程实例,借助数值模拟、正交试验等手段,进行锚网索耦合支护最佳参数研究,通过设计试验、极差分析确定锚杆长度、锚体直径、锚索长度等参数。模拟分析表明,优化... 为解决复合软岩条件下回采巷道大变形问题,以六家煤矿WIIS36-6运输顺槽为工程实例,借助数值模拟、正交试验等手段,进行锚网索耦合支护最佳参数研究,通过设计试验、极差分析确定锚杆长度、锚体直径、锚索长度等参数。模拟分析表明,优化支护方案较原支护方案顶底板垂直位移减小70%以上,耦合支护方案可显著改善围岩受力状态,控制其过度变形。研究为矿井回采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了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 复合软岩 耦合支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系统中一种双重混沌加密安全传输方案
17
作者 侯艳丽 李子龙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3期127-134,共8页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通信系统中存在的信息安全传输问题,提出了一种双重混沌加密安全传输方案。第一重加密为利用混沌加密矩阵对信号星座图进行置乱,其中混沌加密矩阵由复合离散混沌序...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通信系统中存在的信息安全传输问题,提出了一种双重混沌加密安全传输方案。第一重加密为利用混沌加密矩阵对信号星座图进行置乱,其中混沌加密矩阵由复合离散混沌序列作用到三层神经网络得到;第二重加密为利用复合离散混沌序列控制相位旋转因子对经过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后的信号进行相位旋转。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双重加密方案进行传输,合作接收方的误码率低于不采用加密的OFDM系统和只采用第一重加密方案的OFDM系统,非合作方的误码率始终保持在0.5左右,密钥空间为2^(311),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分复用 复合离散混沌序列 神经网络 相位旋转 密钥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铝复合板铸轧工艺优化及实验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田捍卫 王爱琴 +2 位作者 谢敬佩 苌清华 刘帅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06-1711,共6页
本工作以水平式双辊铸轧机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 Workbench平台的Fluent模块,用层流模型、凝固和融化模型处理,并用JMatPro软件获取1050Al的热物性参数,建立了铜铝复合板带铸轧过程的二维稳态有限体积模型。用正交模拟法研究了走坯速度... 本工作以水平式双辊铸轧机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 Workbench平台的Fluent模块,用层流模型、凝固和融化模型处理,并用JMatPro软件获取1050Al的热物性参数,建立了铜铝复合板带铸轧过程的二维稳态有限体积模型。用正交模拟法研究了走坯速度、铝液浇注温度、铸轧区长度和铜带预热温度对铝液液相率分布的影响,并分析了速度迹线和温度场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铝液凝固受铸轧区长度和走坯速度影响较大,整体温度分布主要受铜带预热温度影响,并得出正交模拟参数优化范围为:走坯速度0.5~1.5 m·min^(-1)、浇注温度963~1 023 K、铸轧区长度65~80 mm、铜带预热温度300~673 K。选择走坯速度0.5 m·min^(-1)、浇注温度973 K、铸轧区长度80 mm、铜带预热温度300 K、铜带初始厚度2 mm进行铸轧实验,该铸轧工艺条件下铜铝复合板界面冶金结合状态良好,通过线扫描和能谱分析确定了金属间化合物Al_2Cu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铝复合 铸轧工艺 数值模拟 分析 凝固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激发矿渣胶凝材料配比优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冀文明 梁冰 +2 位作者 金佳旭 郭斌 武鹏飞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5-98,共4页
以矿渣微粉为胶凝材料主要成分,采用正交试验结合神经网络预测的方法研究得到新型复合激发矿渣胶凝材料最优配比,盐基复合激发胶凝材料中激发剂A(盐)、激发剂B(碱)、激发剂C与矿渣微粉4种成分最优质量配比为18.3%︰3.4%︰0.8%︰77.5%;... 以矿渣微粉为胶凝材料主要成分,采用正交试验结合神经网络预测的方法研究得到新型复合激发矿渣胶凝材料最优配比,盐基复合激发胶凝材料中激发剂A(盐)、激发剂B(碱)、激发剂C与矿渣微粉4种成分最优质量配比为18.3%︰3.4%︰0.8%︰77.5%;碱基复合激发胶凝材料中激发剂A(盐)、激发剂B(碱)、激发剂C与矿渣微粉4种成分最优质量配比为4%︰14.8%︰0.4%︰80.8%;掺有盐基复合激发胶凝材料的胶结充填体对抵抗收缩的贡献度最大,在收缩性能方面能达到稳定良好的效果;掺有碱基复合激发胶凝材料的胶结充填体早期和后期强度均大于盐基复合激发胶凝材料和水泥的胶结充填体早期、后期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激发 配比优选 试验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塑工艺参数优化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晓彬 刘斌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1-366,共6页
采用数值模拟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工艺参数对制品翘曲值的影响次序和最佳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各工艺参数对翘曲值的影响依次为保压压力、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射时间、保压时间、冷却时间,且... 采用数值模拟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工艺参数对制品翘曲值的影响次序和最佳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各工艺参数对翘曲值的影响依次为保压压力、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射时间、保压时间、冷却时间,且保压压力和熔体温度对制品翘曲值的影响较为明显;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是模具温度为75℃、熔体温度为260℃、注射时间为1.3s、保压时间为10s、保压压力为48MPa和冷却时间为2s.将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输入Moldflow中进行模拟,得到的翘曲值为0.089 3.该翘曲值比正交试验中任何一组翘曲值都小,验证了通过极差分析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 成型过程 翘曲值 数值模拟 试验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