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压实机械-土接触形式的细砂填料碾压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猛 张良 +3 位作者 金发良 罗强 刘孟适 刘亚坤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15-1622,共8页
对取自辽河流域火渤铁路沿线广泛分布的细砂填料,开展颗粒分析、颗粒密度、相对密度和标准击实等土工试验;通过构筑小型砂箱模型,进行模拟压实机械-土接触形式的筒形、平面和凹形压板对细砂填料压实效果的对比试验,分析压板类型对位移... 对取自辽河流域火渤铁路沿线广泛分布的细砂填料,开展颗粒分析、颗粒密度、相对密度和标准击实等土工试验;通过构筑小型砂箱模型,进行模拟压实机械-土接触形式的筒形、平面和凹形压板对细砂填料压实效果的对比试验,分析压板类型对位移场和干密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细粒含量小的均匀级配细砂填料具有平缓的"√"型击实曲线特征,在完全干燥或者充分湿润下易获得较大干密度。压实机械-土接触形式对细砂填料压实特性及效果影响显著,筒形接触存在外挤作用和应力集中特征,易导致无黏性细砂填料产生明显横向变形,甚至出现局部剪切破坏;平面和凹形接触应力相对均匀,具有一定侧向约束能力,变形以压密下沉为主,更适合细砂填料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砂填料 机械.土接触形式 小型砂箱模型 模拟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式作业机械对农田土壤压实的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军昌 师帅兵 +2 位作者 朱瑞祥 闫晓莉 王天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1-164,共4页
为了简化农田作业机械对土壤压实的试验过程,对轮式作业机械对土壤参数的压实影响总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用简单的试验装置对轮式作业机械对土壤的压实进行模拟试验,模拟试验测取了不同接地比压,不同通过次数下土壤含水率、容重和坚实度... 为了简化农田作业机械对土壤压实的试验过程,对轮式作业机械对土壤参数的压实影响总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用简单的试验装置对轮式作业机械对土壤的压实进行模拟试验,模拟试验测取了不同接地比压,不同通过次数下土壤含水率、容重和坚实度3项指标的变化。试验表明:接地比压和通过次数对当时土壤的含水率的影响不大;接地比压对土壤坚实度和表层土壤容重的影响较大;土壤被压实1次和2次时土壤的坚实度和容重有较大的影响;接地比压和土壤压实次数对深层土壤的容重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式农业机械 土壤参数 模拟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质杂基含量对柴达木盆地昆2井孔隙演化模式影响的压实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禚喜准 张林炎 +3 位作者 陈骁帅 张姣姣 杨建林 李银川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47-1457,共11页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油气勘探必然向深层延伸。弄清深部储层的孔隙演化规律,提高预测精度,是深入勘探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柴达木盆地昆2井岩屑和岩芯样品的系统采集,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测井解释等手段,系统分析了古近系与新近系地...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油气勘探必然向深层延伸。弄清深部储层的孔隙演化规律,提高预测精度,是深入勘探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柴达木盆地昆2井岩屑和岩芯样品的系统采集,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测井解释等手段,系统分析了古近系与新近系地层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储层物性特征,发现泥质杂基含量与砂岩的孔隙演化密切相关。为了正演孔隙的演化过程,运用分选很好的风成石英砂和粒度细小的红色粘土为材料,按照粘土杂基含量为5%、10%、15%、20%,制作了四类石英砂开展模拟实验。松散沉积物的压实模拟,从1.4MPa试验加压到210.4MPa,分别进行了21个循环实验。将实验模拟的结果,与昆2井的岩芯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碎屑岩泥质杂基含量越高,初始孔隙度越小,孔隙度衰减越快;泥质含量较低的净砂岩,当上覆压力达到76.5MPa时,颗粒大量破碎并重新排列,导致粒间体积减缩以及少量直线型粒内裂缝出现,储层物性明显变差。压实模拟的实验数据,能够为快速沉降区砂岩的储层质量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泥质杂基 模拟 储层质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压实模拟计算地层古厚度及差异压实量的尝试 被引量:10
4
作者 关振良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52-158,共7页
本文通过实例阐述了利用压实模拟计算地层古厚度和差异压实量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其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模拟 古厚度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压实作用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林承焰 王文广 +3 位作者 董春梅 张宪国 任丽华 林建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38-553,共16页
砂岩压实作用研究主要包括压实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和响应特征三方面内容,重点阐述了砂岩压实作用模型与数值模拟研究、压实作用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融合研究两方面的新进展,结果表明:1)压实作用模型包括机械压实作用和化学压实作用模型,... 砂岩压实作用研究主要包括压实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和响应特征三方面内容,重点阐述了砂岩压实作用模型与数值模拟研究、压实作用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融合研究两方面的新进展,结果表明:1)压实作用模型包括机械压实作用和化学压实作用模型,机械压实作用模型重点介绍了石英砂岩的粒间体积—深度曲线;而化学压实作用模型是与压溶作用相关的溶解作用和胶结作用,着重介绍了压溶成因的石英胶结作用。2)压实作用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的融合研究,主要是在压实作用机理认识基础上,通过压实模拟实验,建立基于实验数据的压实作用模型,进而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最后指出压实作用研究趋势将朝着砂岩组分更加复杂的压实作用模型、压实作用与流体流动耦合、垂向—侧向多动力学机制、砂岩—泥岩协同机制、构造—沉积—成岩“三相”耦合的压实作用数值模拟等方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 作用数值模拟 机械作用 化学作用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机械压实作用与砂岩致密过程及对致密化影响程度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明洁 刘震 +2 位作者 刘静静 蔡长娥 张胜斌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5-665,共11页
近年来,随着致密砂岩油气藏研究的不断深入,亟需明确致密砂岩储层致密化机理,从而更好地利于致密砂岩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机械压实作用通常被理解为中浅层砂岩所经历的主要成岩作用,而深层的机械压实作用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为探讨... 近年来,随着致密砂岩油气藏研究的不断深入,亟需明确致密砂岩储层致密化机理,从而更好地利于致密砂岩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机械压实作用通常被理解为中浅层砂岩所经历的主要成岩作用,而深层的机械压实作用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为探讨机械压实作用在砂岩致密过程中的作用及对致密化的影响程度,本次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致密砂岩为例,通过井孔浅层与深层孔隙度变化趋势分析、镜下岩石结构的证据和砂岩压实模拟实验3个方面对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机械压实作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砂岩在深层与浅层压实减孔趋势一致或平行;随着上覆压力的增加,砂岩一直表现为减孔效应且机械压实作用强度随埋深的增加而变大;薄片特征显示延长组致密砂岩机械压实作用存在分级特征,不同级别的压实强度对应一定的镜下压实特征,通过统计薄片数据发现样品都处于压实作用与胶结作用对孔隙度影响评价图(Houseknecht图版)的左下区域。结果表明砂岩在埋藏致密化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机械压实作用,并且机械压实作用是导致砂岩致密减孔最重要的原因,远远超过胶结作用产生的减孔效应。由于砂岩孔隙度演化不仅与埋深有关,同样受到地质时间的影响,本次研究通过数学推导建立了砂岩孔隙度时间埋深双元函数模型,进而通过孔隙度双元函数可以对压实减孔进行定量分析,表征机械压实作用对砂岩致密化过程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致密 机械作用 趋势 定量分级 模拟 孔隙度双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中19-6凝析气田孔店组砂砾岩储层压实成岩裂缝垂向演化特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杜涛 曲希玉 +2 位作者 王清斌 张洋晨 高山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29,共13页
为了研究砂砾岩储层压实成岩裂缝对储层的影响,以渤中19-6凝析气田孔店组砂砾岩为解剖对象,借助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识别及压实成岩物理模拟实验等手段,对砂砾岩储层压实成岩裂缝的垂向演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渤中19-... 为了研究砂砾岩储层压实成岩裂缝对储层的影响,以渤中19-6凝析气田孔店组砂砾岩为解剖对象,借助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识别及压实成岩物理模拟实验等手段,对砂砾岩储层压实成岩裂缝的垂向演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渤中19-6孔店组砂砾岩储层压实成岩裂缝普遍发育,包括继承性裂缝与非继承性裂缝,继承性裂缝发育较早,沿碎屑颗粒的原有裂纹产生,非继承裂缝主要以共轭剪裂缝的形式沿长石解理破裂发育;2)砾级颗粒较砂级颗粒、长石颗粒较石英颗粒压实成岩裂缝更为发育,压实成岩裂缝裂缝发育程度与脆性指数成正比,与填隙物含量成反比;3)模拟的垂向上发育3期砂砾岩压实成岩裂缝发育带,其中第2压实成岩裂缝发育带与研究区的裂缝分布一致,控制着优质储层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藏 成岩裂缝 砂砾岩 成岩物理模拟 渤中19-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ntelligent compaction for subgrade construction 被引量:9
8
作者 MA Yuan LUAN Ying-cheng +1 位作者 ZHANG Wei-guang ZHANG Yu-q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7期2173-2184,共12页
During the compaction of a road subgrade, the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the soil mass change in real time, but current research assumes that these parameters remain unchanged. In order to address this discrepancy, this... During the compaction of a road subgrade, the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the soil mass change in real time, but current research assumes that these parameters remain unchanged. In order to address this discrepancy,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gree of compaction K and strain 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paction degree K and the shear strength of soil(cohesion c and frictional angle φ) was clearly established through indoor experiments. The subroutine UMAT in ABAQUS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software was developed to realize an accurate calculation of the subgrade soil compaction quality. This value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against the assumed compaction value of the model, thereby verifying the accuracy of the intelligent compaction calculation results for subgrade soil. On this basis, orthogonal tests of the influential factors(frequency, amplitude, and quality) for the degree of compaction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Finally, the ‘acceleration intelligent compaction value’, which is based on the acceleration signal, is proposed for a compaction meter value that indicates poor accuracy.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guidance and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into the accurate control of compaction quality for roadbeds and pav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compac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dynamic change control indicators orthogonal experi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指标层析法介绍
9
作者 钱晓军 费琪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1-75,共5页
参数值是影响模拟结果正确可信的重要因素。介绍了一、二维模拟中参数值确定的动态指标层析法,以及作为其发展基础的由多种热指标确定古热流的反演方法。
关键词 盆地数值模拟 动态指标层析法 -流体流动模拟 热指标 古热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ed studies on hydraulic buffering valve for ZF-4WG308 power-shift transmission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飞 王宇 +1 位作者 韩嘉骅 姚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8期1801-1807,共7页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a hydraulic buffering valve for a power-shift transmission ZF-4WG308 were studied comprehensively, and a model of the hydraulic buffering valve was developed with AMESim. A bench...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a hydraulic buffering valve for a power-shift transmission ZF-4WG308 were studied comprehensively, and a model of the hydraulic buffering valve was developed with AMESim. A bench test was conducted on a buffering valve for transmissions(ZF-4WG308) and the test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simulated results. Further more, the influences of the key parameters of the valve on the buffering performance were also studied in deta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fting quality hydraulic buffering valve AME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