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1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模拟动态演示液压传动基本回路实验的制作 被引量:1
1
作者 邓向明 崔平正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56-59,共4页
本文介绍了利用三维及三维动画工具、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模拟动态演示液压传动基本回路实验的制作。
关键词 液压传动 回路实验 计算机模拟动态演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模拟的防火线构建策略
2
作者 李典婧 张福全 周凯文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67,共8页
森林火灾会导致林木资源损失,造成环境污染等,通过抑制森林火灾蔓延可以降低火灾带来的危害,因此设计和实施有效的防火线构建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森林火灾进行动态模拟的基础上提出了火灾蔓延防火线抑制策略并分析干预策略效果,对防... 森林火灾会导致林木资源损失,造成环境污染等,通过抑制森林火灾蔓延可以降低火灾带来的危害,因此设计和实施有效的防火线构建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森林火灾进行动态模拟的基础上提出了火灾蔓延防火线抑制策略并分析干预策略效果,对防火线构建的策略进行了仿真实验,使用随机直线构建策略和山脊线构建策略对防火线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选取山脊线进行构建防火线虽然可成功抑制局部区域火灾蔓延,但是抑制效果不佳,抑制火灾蔓延的范围小。为抑制更大范围火灾蔓延面积,通过分析森林火灾的影响因子,选取植被指数、坡度、坡向对火点进行K⁃means聚类,根据聚类结果对类内与类间分别进行防火线构建。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聚类结果在类间优先山脊线构建防火线策略有着良好表现,火灾蔓延面积降低了63.12%,有效阻止了森林火势的扩散。本研究提出了防火线最佳位置构建策略,根据火灾影响因子的聚类结果在类间优先山脊线构建防火线,此结果对未来森林消防策略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森林火灾 防火线构建 聚类分析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IMA模型的黄土高原河谷城市生态足迹动态模拟及测算——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虞文宝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1期133-140,共8页
为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探究生态足迹动态变化的成因,论文在测算黄土高原河谷城市——甘肃省兰州市2002—2014年人均生态足迹的发展轨迹的基础上,引入ARIMA模型,模拟预测了该市2015—2020年生态足迹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1)2002—2014年... 为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探究生态足迹动态变化的成因,论文在测算黄土高原河谷城市——甘肃省兰州市2002—2014年人均生态足迹的发展轨迹的基础上,引入ARIMA模型,模拟预测了该市2015—2020年生态足迹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1)2002—2014年,甘肃省兰州市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呈现上升态势,数值由2.70 hm^(2)增长至4.25 hm^(2),增幅达到1.57倍;2)从生态足迹增速看,2002—2014年人均生态足迹平均增速达到4.04%,同一时期兰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为11.88%,较人均生态足迹增速高出7.84%,表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高于资源环境消耗的速度;3)2015—2020年甘肃省兰州市人均生态足迹仍然呈现上升态势,预测值分别达到4.48 hm^(2)、4.61 hm^(2)、4.75 hm^(2)、4.89 hm^(2)、5.02 hm^(2)和5.17 hm^(2),甘肃省兰州市生态赤字逐年增大,总生态足迹是城市土地利用总面积的19.59倍,说明经济发展与地区生态需求呈现较强正相关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并未出现,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了甘肃省兰州市降低生态足迹的具体路径:1)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降低生态赤字,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推动绿色发展,构建生态类型多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自然生态系统和城乡一体的生态网络,提高生态环境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河谷城市 ARIMA模型 生态足迹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式动态模拟仪在高含水期原油不加热集输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晶 姜怀 +3 位作者 洪小平 刘杨 张超 黄凯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7期51-55,共5页
随着不断深入开发,油田集油管线内产液的流变性逐渐转变为高含水期“水包油”为主的流态,因而管道内的流动条件得以改善。通过前期开展的季节性停掺冷输试验证实,高含水期集输进站温度可以接近凝固点甚至低于凝固点。因此提出利用临界... 随着不断深入开发,油田集油管线内产液的流变性逐渐转变为高含水期“水包油”为主的流态,因而管道内的流动条件得以改善。通过前期开展的季节性停掺冷输试验证实,高含水期集输进站温度可以接近凝固点甚至低于凝固点。因此提出利用临界粘壁温度作为采油井不加热集输边界条件,并利用轮式动态模拟分析仪测试单井临界粘壁温度,指导采油井平稳集输,应用后实现措施节气219.6×10^(4)m^(3),节电73.4×10^(4)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期 凝固点 轮式动态模拟分析 临界粘壁温度 不加热集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底水气藏水侵动态模拟及应用——以元坝长兴组气藏为例
5
作者 张明迪 符东宇 +2 位作者 胡景涛 景小燕 周贵祥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5期10-19,共10页
元坝长兴组气藏为局部发育隔夹层的条带状生物礁底水气藏,不同气水分布模式下两相渗流机理复杂,水侵动态认识不深入,控水对策制定缺乏理论指导,严重制约了气藏高产稳产。通过设计流体微观渗流实验,分析不同气水分布模式水侵机理,建立隔... 元坝长兴组气藏为局部发育隔夹层的条带状生物礁底水气藏,不同气水分布模式下两相渗流机理复杂,水侵动态认识不深入,控水对策制定缺乏理论指导,严重制约了气藏高产稳产。通过设计流体微观渗流实验,分析不同气水分布模式水侵机理,建立隔层型及无隔层型气井水侵早期预警模型,开展气井见水风险评级,形成差异化控水稳气技术对策。研究成果表明:1)气藏隔层发育使得水侵机理呈现显著差异,考虑复杂气水分布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水侵动态模拟精度,气井见水时间预测误差可小于10%。2)无隔层型及隔层型2类气水分布模式气井无水采气期的可控因素影响程度由强到弱均为避水高度、生产压差及井筒内径。3)针对无隔层型井区气井,避水高度对气井无水采气期影响趋势与生产压差及井筒内径有显著差异,其影响规模可达另2个因素的3倍以上;隔层型气井无水采气期对于各因素敏感性较无隔层气井显著降低,影响程度变化趋势趋于一致。4)识别气井水侵加剧特征后,应综合考虑底水锥进临界产量及产能来动态调控气井生产压差,延缓水侵速度,元坝气田产水风险井无水采气期平均延长2.3年,控水侵效果显著。以上研究成果有效支撑了元坝气田水侵动态分析及防控对策制定,为同类型气藏高效开发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气田 底水气藏 隔夹层 水侵动态模拟 控水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差异富集历史的动态模拟——以塔河油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斌 钟笠 +4 位作者 吕海涛 杨素举 徐勤琪 张鑫 郑斌嵩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3-1066,共14页
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例,针对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复杂的差异富集历史,采用成藏动力学模拟方法进行深层油气的生排烃、运聚和调整改造的历史恢复。研究表明:①塔河油田下寒武统烃源岩的热演化史反映出不同构造带... 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例,针对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复杂的差异富集历史,采用成藏动力学模拟方法进行深层油气的生排烃、运聚和调整改造的历史恢复。研究表明:①塔河油田下寒武统烃源岩的热演化史反映出不同构造带的生排烃过程及其强度具有明显不同,是导致深层油气相态差异的主要原因。②走滑断裂和不整合面等构成的复合输导体系控制深层油气早期运移聚集和后期调整,中寒武统台内膏盐岩阻止深层油气的垂向运聚,致使深层油气呈现明显的“断控”特征,其中北东向走滑断裂带和深层油气运移低势区叠加有利于汇聚成藏,且主要沿北东向走滑断裂带呈串珠状分布。③成藏动态模拟揭示“源-断-缝-膏-保”时空配置控制塔河深层油气的差异富集,奥陶系经历多期充注、垂向运聚、侧向调整改造的成藏历史,深层油气一直处于运移聚集和逸散的动态平衡中。④油气残留量统计显示塔河油田深层奥陶系鹰山组和蓬莱坝组仍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潜力,超深层中上寒武统具有一定的油气资源前景。研究为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的动态定量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也可以为古老克拉通盆地碳酸盐岩相关油气成藏演化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盆地 塔里木盆地 海相碳酸盐岩 油气差异富集 动态成藏模拟 流体势技术 塔河油田 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模拟 深层—超深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FSRU储罐氮气置换动态模拟及方案优化研究
7
作者 刘华 荣广新 +4 位作者 芦澍 王浩 苏文军 吴福龙 孙恒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9期1-8,共8页
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FSRU)的储罐氮气置换是投产运行前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因FSRU需对多个储罐进行氮气置换,常规置换方案氮气消耗量大,为减少资源浪费,基于氮气重复利用工艺,提出了串联置换优化方案,给出串联置换的工艺流程,利用HYSY... 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FSRU)的储罐氮气置换是投产运行前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因FSRU需对多个储罐进行氮气置换,常规置换方案氮气消耗量大,为减少资源浪费,基于氮气重复利用工艺,提出了串联置换优化方案,给出串联置换的工艺流程,利用HYSYS动态模拟技术建立FSRU多储罐氮气置换模型并进行验证,对同时置换方案、单罐置换方案和四种串联置换方案进行动态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串联置换方案可降低罐内初始氧气体积分数,经方案比选得出串联置换方案一为最经济方案,此方案用气量为286 t,置换时间为95 h,相比于同时置换和单罐置换的氮气用量分别可节省35%和31%,可为FSRU多储罐氮气置换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RU 储罐 氮气置换 动态模拟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hematica的物理教学资源开发——以波动现象的动态模拟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斯博 刘思雨 +2 位作者 宋思盈 洪许海 周兴玉 《大学物理实验》 2024年第1期85-91,共7页
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物理教学资源开发是当代物理教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时代的物理教师要掌握现代化的计算机工具,使之成为物理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利器。作为示例,本文使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对经典物理学中多种典型的波动现象进行... 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物理教学资源开发是当代物理教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时代的物理教师要掌握现代化的计算机工具,使之成为物理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利器。作为示例,本文使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对经典物理学中多种典型的波动现象进行了精确的动态模拟,所开发的系列动画形象直观,非常有助于学习者建立清晰的物理图像,从而拓展对这些波动现象的认识,深化对相关波动规律的理解,为物理课程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同时,本研究也充分展现了Mathematica软件在物理教学资源开发方面的强大功能和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现象 动态模拟 物理教学资源开发 MATHEMATI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吸附法的放空气回收工艺模拟与优化
9
作者 潘彪 代龙宇 +3 位作者 孙晓阳 孙恒 左丽丽 桑海博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5-402,共8页
针对站场天然气的放空回收问题,设计了可回收5000 m^(3)放空气的吸附法放空回收工艺,并基于Aspen HYSYS和Aspen Adsorption软件建立了放空气吸附回收过程的仿真模型。通过对吸附回收过程的仿真模拟,完成了吸附回收-解吸利用的全过程动... 针对站场天然气的放空回收问题,设计了可回收5000 m^(3)放空气的吸附法放空回收工艺,并基于Aspen HYSYS和Aspen Adsorption软件建立了放空气吸附回收过程的仿真模型。通过对吸附回收过程的仿真模拟,完成了吸附回收-解吸利用的全过程动态模拟,得到了吸附床层内单位吸附量的变化,并对吸附法放空回收的工艺性能进行了评估。计算了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回收时间、能耗和回收率,从工程实际的角度分析环境温度下储存量和吸附热管理的问题,吸附法回收单位气体的平均能耗为0.275(kW·h)/kg,吸附罐内最高温度为328 K,在9.6 min回收时间可实现高达87.1%的回收率,适用于小排量放空天然气回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法 放空气回收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织点改进弹簧-质点模型的纬编针织物动态变形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常辰玉 王雨薇 +2 位作者 原旭阳 刘锋 卢致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5,共7页
为了对不同线圈单元组成的纬编针织物进行动态变形模拟,从而预设织物结构形态和加速面料设计流程。首先通过建立三维结构模型,获得了线圈中心线型值点和交织点之间的关系,并基于交织点改进传统弹簧-质点模型,得到了与纬编针织物适配度... 为了对不同线圈单元组成的纬编针织物进行动态变形模拟,从而预设织物结构形态和加速面料设计流程。首先通过建立三维结构模型,获得了线圈中心线型值点和交织点之间的关系,并基于交织点改进传统弹簧-质点模型,得到了与纬编针织物适配度更高的变形模型,然后以交织点为桥梁关联结构模型和变形模型,通过NURBS曲线反算原理绘制线圈中心线路径,采用力学求解方法不断更新织物形态变化,使用计算机工具展现了关联模型的动态模拟过程,并举例展示了不同织物组织的变形模拟效果。模拟效果表明,建立的三维结构模型具有合理性与真实性,改进的弹簧-质点模型具有极高的适配性,基于交织点关联两者为后续模拟提供了支撑,采用NURBS曲线并通过力学求解等方法实现纬编针织物的三维动态模拟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织点 线圈结构模型 弹簧-质点模型 NURBS曲线 动态变形模拟 动力学求解 纬编针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动态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验证
11
作者 韩潇 周盈 +1 位作者 黄海 邵静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39-1547,共9页
针对当前温度环境模拟设备难以实现深空探测中温度敏感类科学载荷的温度偏移试验问题,设计、搭建了一种高精度动态温度控制系统,并对其进行试验验证。该系统以液氮冷板作为冷源,通过电加热控温、热管传热及固件导热等方式,实现了300 mm&... 针对当前温度环境模拟设备难以实现深空探测中温度敏感类科学载荷的温度偏移试验问题,设计、搭建了一种高精度动态温度控制系统,并对其进行试验验证。该系统以液氮冷板作为冷源,通过电加热控温、热管传热及固件导热等方式,实现了300 mm×300 mm载荷接触面上的高精度静态和动态温度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在科学载荷-10~45℃工作温度范围内,该温度控制系统与科学载荷的接触面可实现高精度的温度稳定控制,温度波动优于±0.001℃;同时,还可实现科学载荷接触面±0.05℃/1000 s~1℃/1000 s的升降温速率线性控制,与温度偏移试验设定的温度曲线相比,全程温度跟踪最大误差分别为0.003℃和0.04℃。所建温度控制系统具备高精度温度动态偏移试验能力,在深空探测载荷研制试验等任务中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温度模拟 高精度 升降温速率 真空低温 均温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深部动态模拟与预测方法研究
12
作者 李春云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1期202-204,共3页
矿山深部开采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之一便是复杂的地质环境和不断变化的工程条件,对矿山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了显著影响。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深入研究矿山深部动态模拟与预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当前在矿山深部环境动态模... 矿山深部开采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之一便是复杂的地质环境和不断变化的工程条件,对矿山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了显著影响。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深入研究矿山深部动态模拟与预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当前在矿山深部环境动态模拟与预测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方法,旨在为矿山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实用的指导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深部环境 动态模拟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LNG储罐蒸发特性动态模拟
13
作者 夏丹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241-242,共2页
LNG在储罐蒸发是影响储罐安全的关键。为此,采用动态模拟软件Aspen HYSYS建立16×10^(4)m^(3)储罐蒸发模型,对不同影响因素产生的储罐动态特征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储罐初始充满率越小,日蒸发率越大,安全储存时间越短;储罐保温性... LNG在储罐蒸发是影响储罐安全的关键。为此,采用动态模拟软件Aspen HYSYS建立16×10^(4)m^(3)储罐蒸发模型,对不同影响因素产生的储罐动态特征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储罐初始充满率越小,日蒸发率越大,安全储存时间越短;储罐保温性能越好,储罐压力上升得越慢,LNG的日蒸发率越小,安全储存时间越长;环境温度越高,LNG储罐压力上升得越快,并且对储罐的蒸发率有较大影响;LNG含氮量对储罐压力影响不大,储罐日蒸发率随含氮量的增大而减小;BOG排出速率越大,储罐升压越慢,但过高的排出速率会使储罐产生一定真空度。该模拟计算的结果可为实际的LNG安全储存及储罐的工艺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储罐 蒸发率 影响因素 动态模拟 HY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装置外取热器爆管动态模拟研究
14
作者 段丹 江盛阳 +2 位作者 李怡如 范声 吴雷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32-36,共5页
基于典型FCC(催化裂化)装置再生系统分析,提出了利用Aspen Dynamics软件建立外取热器爆管时再生系统再生压力的动态模拟模型。通过与某1.80 Mt/a中型FCC装置外取热器爆管后再生压力变化现场数据对比,模型的可靠性得到了验证。以通过验... 基于典型FCC(催化裂化)装置再生系统分析,提出了利用Aspen Dynamics软件建立外取热器爆管时再生系统再生压力的动态模拟模型。通过与某1.80 Mt/a中型FCC装置外取热器爆管后再生压力变化现场数据对比,模型的可靠性得到了验证。以通过验证的动态模拟模型对某新建3.50 Mt/a大型FCC装置外取热器爆管时的再生压力进行动态模拟研究,定量分析4种不同工况下外取热器爆管对再生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取热器爆管后再生压力迅速上升,再生压力峰值随破口面积增加而增大,双动滑阀处于自动控制状态可以显著降低再生压力峰值;正常操作时应将双动滑阀投自动控制状态,以降低爆管后再生压力峰值,此状态能快速恢复再生压力至正常操作值,有利于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装置 外取热器 爆管 动态模拟 Aspen Dynamics 破口面积 再生压力 双动滑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采光模拟的铁路站房优化设计
15
作者 刘承桦 薛秋生 王鑫 《铁路技术创新》 2024年第4期127-132,共6页
铁路站房具有空间大、客流量大、不间断运行等特点,使得站房存在大量照明能耗,有效利用天然采光不仅有助于提升室内舒适度,还能帮助建筑降低照明能耗。以安康西站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方案阶段下的铁路站房动态采光效果,研究使用参数化软... 铁路站房具有空间大、客流量大、不间断运行等特点,使得站房存在大量照明能耗,有效利用天然采光不仅有助于提升室内舒适度,还能帮助建筑降低照明能耗。以安康西站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方案阶段下的铁路站房动态采光效果,研究使用参数化软件Rhino进行建模,采用sDA指标用于衡量天然采光的时间和空间占比;使用UDI100—2 000,50%衡量有效天然光照度的时间和空间满足情况,以全面评估站房采光性能。发现原始方案采光设计存在候车厅局部照度不足和整体采光均匀度较低、优化方案使用侧面幕墙采光+天窗采光存在区域照度过大等问题;提出在候车厅中部设置天窗,改善采光均匀度,同时增大侧式站房立面的窗墙比。从sDA指标衡量虽未有明显提升,但可以明显提升高架候车区域的舒适照度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站房 动态采光模拟 天然采光 安康西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人工林区域水源涵养能力与覆盖面积空间差异动态模拟分析
16
作者 陈学武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5期147-152,共6页
为明确张掖市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和生态恢复效果,对张掖市人工林区域水源涵养能力计量及其空间差异动态进行模拟分析。采集当地水源涵养能力影响因素数据,计算水源涵养量,划分水源涵养能力等级。借助ArcGIS软件模拟分析空间差异动态,模... 为明确张掖市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和生态恢复效果,对张掖市人工林区域水源涵养能力计量及其空间差异动态进行模拟分析。采集当地水源涵养能力影响因素数据,计算水源涵养量,划分水源涵养能力等级。借助ArcGIS软件模拟分析空间差异动态,模拟得出张掖市2017—2021年的水源涵养能力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7年张掖市东部靠边缘区域水源涵养能力等级非常高,西北角和东部中间区域等级较高,等级一般区域主要分布在水源涵养能力等级较高地区的周边,等级较低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东北部、中部以及南部等地区,等级非常低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区域。2018年水源涵养能力等级非常高区域覆盖面积存在零散扩大分布特征,等级较高区域覆盖面积向西南方向扩大且西北角与东部中间区域连通,其余等级覆盖面积则相应减少。2019—2020年水源涵养能力非常高、较高地区所占面积进一步扩大,其余等级覆盖面积则相应继续减少。2021年,具有非常高、较高水源涵养能力等级面积已覆盖当地人工林大部分区域并已延伸至西南部边缘,其余等级区域所占面积则继续缩小。研究表明,张掖市人工林区域具有提高水源涵养和生态恢复能力,据此提出提高灌木和草地种植量,在含水量较高区域种植经济林和针叶林等种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能力 空间差异动态模拟 覆盖面积 人工林区域 张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天然气供给系统动态模拟
17
作者 宗杰 王兴 +2 位作者 朱向利 陆颖 金圻烨 《柴油机》 2024年第5期47-54,60,共9页
采用Aspen HYSYS软件建立某船舶天然气供应系统动态模型,模拟燃气供气系统(fuel gas supply system,FGSS)在最大供气量(225 kg/h)下的相关工况,并研究在主机吸气量变化情况下用于维持系统稳定的各项控制逻辑模型。在最大工况时,主机供... 采用Aspen HYSYS软件建立某船舶天然气供应系统动态模型,模拟燃气供气系统(fuel gas supply system,FGSS)在最大供气量(225 kg/h)下的相关工况,并研究在主机吸气量变化情况下用于维持系统稳定的各项控制逻辑模型。在最大工况时,主机供气压力可稳定为0.7 MPa,供气温度为34.45℃。当主机吸气量由225 kg/h降至20 kg/h时,若采用泵变频控制而维持回流阀开度不变,此时泵转速降至72.83%,供气温度为34.78℃,缓冲罐最大压力为707.7 kPa,最大压力波动0.16%。若采用回流阀开度控制而维持供给泵转速不变,则供气温度变为34.81℃,缓冲罐最大压力为711.5 kPa,回流阀开度由15.27%变为33.00%。以上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供气系统0~100%全工况变频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天然气 供气系统 Aspen HYSYS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FLOW和ARIMA模型的中关铁矿地下水动态模拟预测
18
作者 王岩 胡雪峰 贺海飞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9期60-68,84,共10页
为科学合理地开发中关矿区地下水资源,促进中关铁矿安全生产,通过构建地下水数值模型(基于FEFLOW模拟软件)和ARIMA地下水位预测模型,对研究区的地下水动态进行模拟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通过不断调整参数,最终FEFLOW模型水位动态模拟结... 为科学合理地开发中关矿区地下水资源,促进中关铁矿安全生产,通过构建地下水数值模型(基于FEFLOW模拟软件)和ARIMA地下水位预测模型,对研究区的地下水动态进行模拟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通过不断调整参数,最终FEFLOW模型水位动态模拟结果同实际水位结果相差不大,模型能够为研究区水位和涌水量预测提供支持;ARIMA模型拟合实际水位时间序列的效果较好,在短期预测内精度较高。研究成果对于地下水数值模拟和水文时序预测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动态模拟 FEFLOW ARIMA 水位预测 中关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服装三维展示技术新动态
19
作者 赵妍 祝双武 刁宇涵 《纺织科技进展》 2025年第3期1-9,38,共10页
三维展示可以模拟服装在不同环境和角度下更立体和逼真的视觉效果,目前深度学习因其强大的模式识别和生成能力,有望满足设计师快速建模以及提高用户交互性的需求,因此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展示技术在纺织服装方向发展迅速,其应用逐渐扩大... 三维展示可以模拟服装在不同环境和角度下更立体和逼真的视觉效果,目前深度学习因其强大的模式识别和生成能力,有望满足设计师快速建模以及提高用户交互性的需求,因此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展示技术在纺织服装方向发展迅速,其应用逐渐扩大至虚拟试衣、虚拟走秀、游戏、娱乐和教育等领域。从服装三维展示技术基本概念、产生背景及应用现状出发,详细介绍服装三维展示技术的研究内容,重点探讨人体三维重建、服装三维重建和服装与人体交互3个关键技术从传统方法到基于深度学习的技术演进,并总结各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最后,展望服装三维展示技术的未来研究趋势,指出扩充数据集、提高建模的真实感以及高精度的动态模拟是服装三维展示未来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三维展示 人体重建 服装重建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移控制的双线顶管隧道动态顶进仿真研究
20
作者 姜雪峰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5年第2期6-10,共5页
为提高双线顶管隧道施工中对管土相互作用模拟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移控制的动态仿真方法,克服了传统刚度迁移法在处理管土接触滑移变形时的局限性,更加真实地模拟了顶管施工过程中的动态行为。通过ABAQUS平台构建仿真模型,重点分... 为提高双线顶管隧道施工中对管土相互作用模拟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移控制的动态仿真方法,克服了传统刚度迁移法在处理管土接触滑移变形时的局限性,更加真实地模拟了顶管施工过程中的动态行为。通过ABAQUS平台构建仿真模型,重点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地层变形与管片受力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位移控制的动态仿真法在预测地表沉降方面与理论计算吻合良好。顶管施工过程中,管道与周围土体的相互作用导致地表沉降、土体位移,管片应力表现出明显的动态波动特征。提出的数值仿真方法可为优化顶管施工设计、预测顶管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及管片内力等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 数值仿真 动态模拟 位移控制法 刚度迁移法 管土界面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