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铁酸钾滤液对油田三元复合驱模拟污水的降解 被引量:3
1
作者 陈颖 李金莲 +1 位作者 王宝辉 梁宏山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8-50,124-125,共5页
高铁酸钾滤液中饱和的K2FeO4 和大量未反应的KClO具有强氧化性. 考察了K2FeO4 滤液对油田三元复合驱模拟污水的氧化降解效果及其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K2FeO4 滤液对含不同质量浓度的聚丙烯酰胺三元复合驱油田模拟污水的降解率大于60%,... 高铁酸钾滤液中饱和的K2FeO4 和大量未反应的KClO具有强氧化性. 考察了K2FeO4 滤液对油田三元复合驱模拟污水的氧化降解效果及其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K2FeO4 滤液对含不同质量浓度的聚丙烯酰胺三元复合驱油田模拟污水的降解率大于60%,时间的变化对降解率的影响不大. K2FeO4 滤液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适用于油田污水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降解 K2FeO4滤液 三元复合污水 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尔图油田北二西试验区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数值模拟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承林 张庆昌 +2 位作者 胡晓辉 汪桂香 周正祥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44,124-125,共4页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大庆萨尔图油田北二西试验区油藏的地质模型和化学驱模型,模拟主段塞、副段塞、前置段塞和后置段塞的弱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化学剂质量分数、段塞注入体积孔隙倍数及矿场注入速度等因素对驱油效果...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大庆萨尔图油田北二西试验区油藏的地质模型和化学驱模型,模拟主段塞、副段塞、前置段塞和后置段塞的弱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化学剂质量分数、段塞注入体积孔隙倍数及矿场注入速度等因素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主段塞中弱碱和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对采收率的影响显著,采收率可达到最大值的范围.无论是三元主段塞还是副段塞,增加聚合物的质量浓度,对提高采收率的贡献很明显.各段塞注入体积孔隙倍数对驱油效果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 数值模拟 提高采收率 弱碱 萨尔图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油体系注入方式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文祥 侯吉瑞 卢文忠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4-357,共4页
通过在两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物理模型上开展的三元复合驱油实验研究,探讨了注入方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找到了几种较佳的注入方式,可在化学剂用量不变的条件下使原油采收率提高2%左右;
关键词 三元复合 注入方式 物理模拟 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牺牲剂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果影响的物理模拟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吴文祥 侯吉瑞 程玉琪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9年第3期7-10,共4页
在两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物理模型上开展了牺牲剂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油效果影响的物理模拟研究;探讨了牺牲剂六偏磷酸钠、聚磷酸钠和木质素磺酸盐在不同注入方式下对三元复合驱油效果的影响。物理模拟研究表明,六偏磷酸钠价格低、货... 在两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物理模型上开展了牺牲剂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油效果影响的物理模拟研究;探讨了牺牲剂六偏磷酸钠、聚磷酸钠和木质素磺酸盐在不同注入方式下对三元复合驱油效果的影响。物理模拟研究表明,六偏磷酸钠价格低、货源广,可成为现场应用的牺牲剂;三元复合体系注入之前,注入少量牺牲剂六偏磷酸钠,可使三元复合驱采收率进一步提高30%;用等量的牺牲剂代替部分表面活性剂在三元复合体系注入之前注入,对三元复合驱油效果影响很小,但可大大降低三元复合驱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牺牲剂 物理模拟 三元复合体系 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萨南开发区三类油层三元复合驱注入参数数值模拟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秦旗 陈文若 梁文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129,共7页
大庆萨南开发区三元复合驱开发对象已由以河道砂沉积为主的高孔、高渗的一、二类油层转为储层物性较差的以席状砂沉积为主的中孔、中渗的三类油层,原来适合一、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的注入参数不再适合三类油层三元复合驱开发的需要,提高... 大庆萨南开发区三元复合驱开发对象已由以河道砂沉积为主的高孔、高渗的一、二类油层转为储层物性较差的以席状砂沉积为主的中孔、中渗的三类油层,原来适合一、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的注入参数不再适合三类油层三元复合驱开发的需要,提高采收率幅度降低,与数值模拟预测差距大。从三类油层地质特征出发,明确了影响三元复合驱数值模拟预测的4项关键参数,通过室内实验和矿场测试,确定了4项参数取值范围。采用正交化方法设计78个方案,应用新参数进行数值模拟,优化出适合三类油层的三元复合驱主、副段塞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和段塞用量并应用在8个三元复合驱工业化区块,平均提高采收率18百分点,应用于L区块比化学驱预测方案多提高采收率6.00百分点。研究成果为大庆长垣油田三类油层和其他油田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优质高效开发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类油层 三元复合 注入参数 数值模拟 萨南开发区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油田西区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 被引量:41
6
作者 曹绪龙 孙焕泉 +2 位作者 姜颜波 张贤松 郭兰磊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0-353,共4页
孤岛油田西区三元复合驱矿场扩大试验区包括 6口注水井和 13口采油井。介绍了试验区油藏地质特征。所设计的超低界面张力三元复合驱油溶液 (主段塞 )配方为 :1.2 %Na2 CO3+0 .3%复配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BES +木质素磺酸盐PS) +... 孤岛油田西区三元复合驱矿场扩大试验区包括 6口注水井和 13口采油井。介绍了试验区油藏地质特征。所设计的超低界面张力三元复合驱油溶液 (主段塞 )配方为 :1.2 %Na2 CO3+0 .3%复配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BES +木质素磺酸盐PS) +0 .15 %聚合物 35 30S。从 1997年 5月开始实施化学剂注入 ,实际注入情况如下 :前置段塞(0 .2 0 %聚合物溶液 ) 0 .0 97PV ;主段塞 0 .30 9PV ;后置段塞 (0 .15 %聚合物溶液 ) 0 .0 5PV ,2 0 0 1年 11月转后续水驱。本文介绍注完化学剂时的试验效果 ,包括 :全区油井综合含水由 94 .7%降至 84 .5 % ,日产油量由 82t升至 194t,累计增油 10 .4 2× 10 4 t,提高采收率 5 .2 7% ,预计最终提高采收率 12 .0 4 % ;注水井纵向各层吸水均匀化 ,注水井流动系数和流度下降 ;注水利用率提高 ,每采出 1t原油的耗水量由 17.9t降至 10 .4t。从受效方向、油层构造、沉积微相、窜流等 4个方面分析了各油井增油减水效果不同的原因。图 3表 3参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油田西区 三元复合 矿场试验 替效果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效果评价方法分析 被引量:30
7
作者 廖广志 牛金刚 +2 位作者 王刚 李浩 李立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4-46,共3页
大庆油田中区西部、杏五区三元复合驱先导性矿场试验和正在开展的北一断西、杏二区扩大矿场试验均见到较为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价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效果,根据正方形面积、流线面积和饱和度变化情况对其采收率进行... 大庆油田中区西部、杏五区三元复合驱先导性矿场试验和正在开展的北一断西、杏二区扩大矿场试验均见到较为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价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效果,根据正方形面积、流线面积和饱和度变化情况对其采收率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注采比对三元体系波及范围有重要影响;流线法和含油饱和度法所得的采收率值能较好地反映模拟三元复合驱效果的实际。三次采油的采收率评价需要建立一套技术指标、经济指标评价方法,三元复合驱采收率计算方法尚需深入分析。图2表1参3(郭海莉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 矿场试验 油田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油水分离剂的研制 被引量:21
8
作者 吴迪 余刚 +5 位作者 孟祥春 赵凤玲 孙福祥 丛丽 梁辉诚 李建亮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0-22,共3页
针对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水相粘度大、油珠粒径小和油珠聚并困难的问题,从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药剂的思路出发,研发了促使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兼有油珠聚结和浮选除油功能的油水分离剂Drows-1,根据Drows-1对O/W型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具有良好... 针对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水相粘度大、油珠粒径小和油珠聚并困难的问题,从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药剂的思路出发,研发了促使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兼有油珠聚结和浮选除油功能的油水分离剂Drows-1,根据Drows-1对O/W型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具有良好破乳效果的特点,提出了将油水分离剂的加药点设在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破乳之前,采用热化学沉降-浮选处理工艺解决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油水分离问题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 含油污水 油水分离剂 油田废水 污水处理 热化学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注入段塞组合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建路 何先华 +2 位作者 高峰 鹿守亮 曹铁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6-128,共3页
选取分子量为1200万、2000万的聚合物,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三元复合驱注入段塞组合、浓度、大小对驱替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化学剂用量相近时,高浓度小段塞的采收率比低浓度大段塞高,高分子量聚合物的驱油效果比低分子量... 选取分子量为1200万、2000万的聚合物,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三元复合驱注入段塞组合、浓度、大小对驱替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化学剂用量相近时,高浓度小段塞的采收率比低浓度大段塞高,高分子量聚合物的驱油效果比低分子量聚合物更明显。不同前置和后续段塞优化驱油实验的结果表明,把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拆分成双段塞(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分注比整个三元体系作主段塞单段塞合注采收率高;在碱、表面活性剂用量不变的情况下,注入的聚合物前置段塞(0.1~0.3 PV)增大对改善驱油效果有利,前置段塞聚合物浓度应不低于1.2g/L;后续段塞大小一般选择0.2PV,在聚合物浓度不变时,后续段塞大小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对驱油效果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实验 三元复合 段塞 段塞组合 段塞聚合物浓度 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缔合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驱油提高采收率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李华斌 罗平亚 +4 位作者 郑焰 郭拥军 王健 廖广志 杨振宇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85-89,共5页
在大庆油田油层及流体性质 (原油、水、45℃温度 )条件下 ,研究了碱 /表面活性剂 /缔合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 (ASP)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进行了驱油效果评价。结果表明 ,缔合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盐 (碱 )性 ,在相同粘度 (例如 40mPa.s)下 ,用... 在大庆油田油层及流体性质 (原油、水、45℃温度 )条件下 ,研究了碱 /表面活性剂 /缔合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 (ASP)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进行了驱油效果评价。结果表明 ,缔合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盐 (碱 )性 ,在相同粘度 (例如 40mPa.s)下 ,用量比部份聚丙烯酰胺三元复合体系的低 5 0 %~ 70 % ;体系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性 ,在 75d内体系稳定 ,无相分离和沉淀 ;缔合聚合物对ASP体系与大庆原油界面张力无明显影响 ;与部份水解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相比 ,缔合聚合物ASP体系表面活性剂在大庆油砂上的静态吸附量较低 ,但对NaOH的静态吸附量无影响 ;岩心驱替试验结果表明 ,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 2 0 %OOIP以上 ,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采油 三元复合 缔合聚合物 油效果 大庆油田 ASP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过程中垢预测与垢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唐洪明 孟英峰 +4 位作者 陈忠 沈明道 向问陶 杨振宇 杨清彦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12,共4页
根据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试验区的地质情况,结合复合驱体系的配方,对复合驱过程中结垢类型进行了分析。垢产生的原因为:①化学剂与地层内流体不配伍直接产生沉淀而结垢;②碱与储层矿物反应后产生的离子与储层流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不配... 根据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试验区的地质情况,结合复合驱体系的配方,对复合驱过程中结垢类型进行了分析。垢产生的原因为:①化学剂与地层内流体不配伍直接产生沉淀而结垢;②碱与储层矿物反应后产生的离子与储层流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不配伍的沉淀产生;③流体采出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某些物质沉淀结垢。针对这种情况,研究了不同时间(4、36、120、840h)和固/液比(1:0。5、1:1、1:2、1:4)条件下,储层不同矿物组合与单一碱、三元复合体系静态反应后液相体系中的主要离子成分,并利用溶度积法预测出三元复合驱过程中储层结垢类型和结垢强弱顺序。考察了Ca2+、Mg2+、Al3+、SiO44-、CO32-、SO42-、OH-等离子间的配伍性。利用能谱电镜观察化学剂动态驱替实验后的岩心,发现颗粒表面附存有Ca(OH)2垢和非晶态粒间充填的硅酸盐垢。对试验区中心井的产出垢分析表明,垢主要来自钻井液中的微粒,其次来自储层的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三元复合 预测 研究 结垢 稳产措施 替剂 溶度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井结垢性质和规律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秋实 陈微 +1 位作者 王宝辉 隋欣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0,共3页
三元复合驱具有良好的驱油效果,比水驱可提高采收率20%以上。但由于强碱化学剂的注入,使三元复合驱注采系统产生了严重的结垢现象,影响了油田生产的正常运行。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的代表性垢样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结垢... 三元复合驱具有良好的驱油效果,比水驱可提高采收率20%以上。但由于强碱化学剂的注入,使三元复合驱注采系统产生了严重的结垢现象,影响了油田生产的正常运行。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的代表性垢样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结垢物的主要成分为钙镁碳酸盐、硅酸盐、管线腐蚀产物和有机质,且结垢遵循以下规律:采出井同一部位,随着时间的变化碳酸盐含量逐渐降低,硅酸盐含量增加;同一时间,从井口到井底,碳酸盐含量降低,硅酸盐含量增加。根据结垢特点提出了油田防垢除垢的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三元复合 注采井 结垢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油田三元复合驱油井结垢机理分析与治理措施 被引量:15
13
作者 高小鹏 张伟峰 +3 位作者 王炎明 王冬梅 符碧英 高亚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2期65-66,共2页
针对孤岛油田西区三元复合驱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井筒堵塞问题 ,应用X -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 ,对其结垢机理、垢样的组成及其预防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孤岛油田垢样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镁和少量硫酸钙等。结垢出现时 ... 针对孤岛油田西区三元复合驱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井筒堵塞问题 ,应用X -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 ,对其结垢机理、垢样的组成及其预防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孤岛油田垢样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镁和少量硫酸钙等。结垢出现时 ,采出液中 pH值升高 ,Ca2 + 和Mg2 + 及HCO3 -明显减少。矿场采用HMP防垢剂 ,防垢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油田 三元复合 油井 结垢机理 治理 防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油田三元复合驱结垢机理与防垢技术 被引量:12
14
作者 付剑 高亚丽 +2 位作者 吴卫国 李红梅 吴秀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55-58,共4页
针对孤岛油田三元复合驱试验过程中出现的结垢现象 ,应用 X-射线 (粉末 )衍射、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 ,对三元复合体系驱油过程中的结垢机理、垢样组成及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垢主要以碳酸钙和碳酸镁为主 ,在此基础上... 针对孤岛油田三元复合驱试验过程中出现的结垢现象 ,应用 X-射线 (粉末 )衍射、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 ,对三元复合体系驱油过程中的结垢机理、垢样组成及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垢主要以碳酸钙和碳酸镁为主 ,在此基础上研究的 HMP防垢剂 ,矿场采用后 ,效果十分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油田 三元复合 结垢机理 防垢技术 防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5
作者 周勇 郭靖 +2 位作者 梁家豪 姜梁妍 陈春茂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0,共4页
与水驱和聚驱相比,三元复合驱可大幅提高原油驱油效率,是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趋势。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具有水质复杂、黏度大、乳化程度高、胶体稳定性强等特点,导致其难以处理,限制了三元复合驱技术的推广。分析了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 与水驱和聚驱相比,三元复合驱可大幅提高原油驱油效率,是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趋势。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具有水质复杂、黏度大、乳化程度高、胶体稳定性强等特点,导致其难以处理,限制了三元复合驱技术的推广。分析了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的水质特性,综述了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的处理技术,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为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 油田采出水 含油污水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注入参数的优化——以大庆油田北二西试验区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承林 周正祥 +1 位作者 郭鸣黎 王胜利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4-606,共3页
通过建立大庆萨尔图油田北二西试验区油藏的化学驱模型,模拟研究了包含主段塞、副段塞、前置段塞和后置段塞的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化学剂含量、段塞大小及矿场注入速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主段塞中碱的质量分数和表面活... 通过建立大庆萨尔图油田北二西试验区油藏的化学驱模型,模拟研究了包含主段塞、副段塞、前置段塞和后置段塞的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化学剂含量、段塞大小及矿场注入速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主段塞中碱的质量分数和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对采收率的影响十分显著,而且都存在使采收率达到最大值的合理质量分数。无论是三元主段塞或副段塞,增加聚合物的质量浓度,对提高采收率的贡献都很明显。各段塞的大小对驱油效果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 数值模拟 提高采收率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疏水缔合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罗平亚 李华斌 +2 位作者 郑焰 廖广志 杨振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4,共4页
在大庆油田油层及流体性质条件下 ,研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 碱 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体系(ASP)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进行了驱油效果评价。结果表明 ,疏水缔合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盐、耐碱性 ,在相同粘度 (例如 4 0mPa·s)下 ,缔合的聚合物... 在大庆油田油层及流体性质条件下 ,研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 碱 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体系(ASP)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进行了驱油效果评价。结果表明 ,疏水缔合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盐、耐碱性 ,在相同粘度 (例如 4 0mPa·s)下 ,缔合的聚合物用量比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三元复合体系低 5 0 %~ 70 % ;体系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性和相稳定性 ,在 75d内体系稳定 ,无相分离和沉淀 ;疏水缔合聚合物对ASP体系与大庆原油界面张力无明显影响 ;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相比 ,疏水缔合聚合物ASP体系表面活性剂在大庆油砂上的静态吸附量较低 ,对NaOH的静态吸附量无影响。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 ,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 2 0 % (OOIP)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采油 三元复合 疏水缔合聚合物 油效果评价 大庆油田 表面活性剂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热化学破乳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吴迪 王世昌 +4 位作者 孟祥春 孙福祥 赵凤玲 王庆生 梁辉诚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4-58,共5页
以模拟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为介质研制了大庆油田表面活性剂ORS 4 1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热化学脱水的破乳剂 ,用模拟采出液和实际采出液评价了其破乳性能并通过测试模拟含油污水的油珠聚并、水相粘度、油水界面张力、油珠Zeta电位和油水... 以模拟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为介质研制了大庆油田表面活性剂ORS 4 1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热化学脱水的破乳剂 ,用模拟采出液和实际采出液评价了其破乳性能并通过测试模拟含油污水的油珠聚并、水相粘度、油水界面张力、油珠Zeta电位和油水界面流变性的方法研究了大庆油田表面活性剂ORS 4 1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的热 化学破乳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表面活性剂ORS 4 1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在破乳剂加药量为 15 0mg/L、脱水温度为 45℃和沉降时间为 3h的条件下 ,可经热 化学脱水达到外输原油含水率指标 ;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的热 化学破乳机理为 :破乳剂ASPD 1吸附到油水界面上顶替原油中的天然界面活性物质、碱与原油中天然物质反应生成的界面活性物质和驱油表面活性剂 ,降低油珠表面的负电性和油珠之间的电排斥力 ,促进油珠之间的聚并 ,使油珠上浮速率加大并使O/W型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分层后所形成的油珠浓缩层内的油珠粒径增大 ,使得油珠聚并过程中被束缚在油相中的水滴直径增大 ,使所形成的W /O型乳化原油的稳定性下降 ,容易破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原油 O/W型乳状液 破乳剂 破乳脱水 机理 三元复合油藏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三元复合驱污水中三元组分对液膜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付林 陈庆海 +1 位作者 李俊刚 康万利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3-94,98,共3页
随着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技术的推广使用 ,污水的处理变得越来越困难。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中三元组分对O/W型乳状液的聚并破乳起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一种简便而有效的研究方法 ,研究了三元组分对液膜强度的影响。这有助于研究三元组... 随着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技术的推广使用 ,污水的处理变得越来越困难。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中三元组分对O/W型乳状液的聚并破乳起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一种简便而有效的研究方法 ,研究了三元组分对液膜强度的影响。这有助于研究三元组分对液膜作用的微观机理 ,可为三元复合驱污水处理技术研究提供较为直接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三元复合 微观机理 含油污水处理 液膜强度 三元复合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污水动力学稳定性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康万利 单秀华 +2 位作者 李媛 范海明 贾斌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628-631,541,共4页
通过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研究了三元复合驱模拟采出污水的背散射光强度变化获得油滴动力学稳定性信息,同时利用稳定性常数值(TSI-1)比较了驱油剂含量对污水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驱油剂含量下污水中油滴的界面性质、粒径、电学性质... 通过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研究了三元复合驱模拟采出污水的背散射光强度变化获得油滴动力学稳定性信息,同时利用稳定性常数值(TSI-1)比较了驱油剂含量对污水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驱油剂含量下污水中油滴的界面性质、粒径、电学性质和界面膜强度以及水相粘度,分析了驱油剂对污水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和碱能够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减小油滴粒径、增加Zeta电位和液膜强度,但对水相粘度影响不大;聚合物则主要是增加油滴Zeta电位和液膜强度并使水相粘度显著增大。这些作用阻碍了小油滴转变为大液滴,减慢了大液滴聚结和分层速度。随着污水中表面活性剂、碱和聚合物浓度的增大,污水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 油剂 采出污水 稳定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