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评估的高效多模态贡献度感知网络研究
1
作者 贾熹滨 于高远 +3 位作者 王珞 邓玉辉 杨大为 杨正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53-2066,共14页
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切除或移植患者出现早期复发和长期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HCC患者术前评估是否存在MVI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年来,深度学习为MVI影像诊断... 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切除或移植患者出现早期复发和长期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HCC患者术前评估是否存在MVI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年来,深度学习为MVI影像诊断评估提供了有价值的解决方法,但受数据标注收集困难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研究多独立利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或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手段采集影像中的单模态序列,缺乏对各成像手段中多模态序列的综合应用.在小样本场景下,为有效利用多模态序列数据,提高诊断效能,本文提出一种高效多模态贡献度感知网络.该网络可以利用模态分组卷积和高效多模态自适应加权模块,在极少计算开销的引入下,学习CT或MRI的各模态影像信息在复杂多样的MVI表象下的诊断贡献.本文在三甲医院收集的临床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模型可以在少量有标注数据的支持下,取得优于多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模型的MVI诊断性能,为专业医师的诊断分析提供了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侵犯评估 模态融合 高效多模态贡献度感知 模态分组卷积 高效多模态自适应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贡献度系数的大跨度桥梁抖振响应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邹孔庆 黄文锋 +1 位作者 王美芹 周焕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2-127,共6页
文章基于结构动力响应分析及模态分析理论,推导了大跨度桥梁模态贡献度系数和最优时间步长计算公式,并编写相应的计算程序。针对普立特悬索桥的结构特点,计算分析其模态贡献度系数及相应的优化时间步长Δt,再将其引入普立特悬索桥在风... 文章基于结构动力响应分析及模态分析理论,推导了大跨度桥梁模态贡献度系数和最优时间步长计算公式,并编写相应的计算程序。针对普立特悬索桥的结构特点,计算分析其模态贡献度系数及相应的优化时间步长Δt,再将其引入普立特悬索桥在风荷载作用下的抖振时域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时间步长Δt=0.05计算得到的各方向抖振响应均沿平衡位置上下波动,顺风向比垂直向位移响应大4倍左右。通过对比分析可知,采用优化的时间步长使计算结果在精度和效率上得到很好的保证,为普立特悬索桥的抗风分析提供了依据,可供同类结构精细化的动力分析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贡献度系数 优化时间步长 大跨度桥梁 抖振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车体模态频率贡献度和改进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韶泽 张军 兆文忠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86-3297,共12页
针对高速列车车体低阶模态频率提升过程中,传统灵敏度分析方法存在的设计变量繁多和难以识别出优先改进部件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车体模态频率贡献度评估与结构改进方法。重点分析了铝合金车体板件厚度与模态频率的灵敏度关系,并在... 针对高速列车车体低阶模态频率提升过程中,传统灵敏度分析方法存在的设计变量繁多和难以识别出优先改进部件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车体模态频率贡献度评估与结构改进方法。重点分析了铝合金车体板件厚度与模态频率的灵敏度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部件模态贡献度概念,推导和建立了描述部件模态频率灵敏度与贡献度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动车组车体中各铝型材的贡献度进行计算,详细分析了车顶、侧墙、底架等六大部件对前3阶模态频率的影响。研究揭示,部件模态贡献度表示了局部部件对整体结构模态影响的大小,呈现了灵敏度无法显示的全局量化指标。车顶部件对车体前3阶模态的贡献度最大,侧墙和底架居中,底架边梁、端墙和牵枕缓最小。车顶与侧墙、侧墙与底架连接处的型材对低阶模态产生了显著影响。通过增加内外板厚度并适度降低内部筋板厚度的策略,可提升1阶垂弯模态频率。应用所提出的方法,基于车体54个部件模态贡献度,成功甄别出车顶和连接处型材等优先优化部件并进行了改进,实现了1阶垂弯模态频率从9.5 Hz提升至10.2 Hz,同时将车体重量增加控制在43 kg以内,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为车体模态频率的优化提供了清晰的路径。该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推广应用于其他领域的结构模态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车体 模态频率 灵敏度 模态贡献度 结构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双层壳体齿轮箱柔性动力学建模及隔振性能分析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杰 朱如鹏 +3 位作者 陈蔚芳 戴光昊 岳彦炯 尹逊民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9-318,共10页
双层壳体齿轮箱不仅为齿轮传动系统提供弹性支撑,而且具有减振降噪作用。为了能够高效、高精度地预测双层壳体齿轮箱的减振降噪效果,本文基于模态综合法建立含有隔振器的某船用双层壳体齿轮箱柔性动力学缩聚模型,对比分析齿轮箱的缩聚... 双层壳体齿轮箱不仅为齿轮传动系统提供弹性支撑,而且具有减振降噪作用。为了能够高效、高精度地预测双层壳体齿轮箱的减振降噪效果,本文基于模态综合法建立含有隔振器的某船用双层壳体齿轮箱柔性动力学缩聚模型,对比分析齿轮箱的缩聚模型与完全有限元模型的固有特性的差异性,并验证其缩聚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双层壳体齿轮箱缩聚模型的模态解耦率、模态贡献度、振级落差和内壳体倾斜度的分析,评估齿轮箱的隔振性能。结果表明:某船用双层壳体齿轮箱在平移方向上模态解耦率均在94.9%以上,模态贡献主要以第二至第六阶振型为主导;在激励频率1~6000 Hz范围内,双层壳体齿轮箱的振级落差可达到34.2 dB;当激励频率小于2000 Hz时,激励频率对振级落差和倾斜度的变化有着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壳体齿轮箱 模态解耦 振动噪声 模态贡献度 振级落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机驾驶室低频结构噪声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志恩 王亚磊 +4 位作者 柴鹏飞 李晓龙 刘跃吉 单昆 吴锦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187,共6页
针对某小型液压挖掘机驾驶室低频噪声过大问题,对驾驶室结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基于有限元模型计算各工况下驾驶室噪声传递函数,运用统计学方法确定主要噪声峰值频率及相应工况;通过模态声学贡献度计算,确定危险工况下噪声贡献量较大的... 针对某小型液压挖掘机驾驶室低频噪声过大问题,对驾驶室结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基于有限元模型计算各工况下驾驶室噪声传递函数,运用统计学方法确定主要噪声峰值频率及相应工况;通过模态声学贡献度计算,确定危险工况下噪声贡献量较大的模态阶数,参照模态振型确定驾驶室振动变形最大的车身板件;并对该板件进行形貌优化处理,提高其一阶固有频率,进而降低驾驶室内噪声。优化结果表明,驾驶室噪声传递函数在危险频率下的峰值下降了2~4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噪声传递函数 模态声学贡献度 形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尼复合板粘黏剂涂抹区域隔声优化
6
作者 钱日成 王瑞乾 +2 位作者 张学飞 周虹希 任林旸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4-279,共6页
研究一种基于划分粘黏剂涂抹区来实现的阻尼复合板隔声优化方法。首先,以铝板和木质胶合板为基板,基于混合有限元-统计能量分析(Hybrid FE-SEA)法建立其阻尼复合板隔声量预测模型;随后,通过模态贡献度分析与振型分析相结合,划分出粘黏... 研究一种基于划分粘黏剂涂抹区来实现的阻尼复合板隔声优化方法。首先,以铝板和木质胶合板为基板,基于混合有限元-统计能量分析(Hybrid FE-SEA)法建立其阻尼复合板隔声量预测模型;随后,通过模态贡献度分析与振型分析相结合,划分出粘黏剂涂抹区域。与传统的全区域涂抹粘黏剂相比,优化后两组复合板的计权隔声量提升0~0.1 dB,平均隔声量上升0.05 dB~0.2 dB,且粘黏剂使用量下降55%~70%,符合成本节约及轻量化设计原则,具有工程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阻尼复合板 粘黏剂 隔声 模态贡献度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