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态词与间接祈使言语行为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淑芳 《中国俄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模态词 间接祈使言语行为 俄语 语义
全文增补中
关于经验论模态词相互关系的注记
2
作者 张闵敏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3年第4期98-102,共5页
经验论模态逻辑系统含有两组关于经验推理的模态词 ,证明了该系统中复合模态词间的一系列蕴涵关系 ,并构造反模型说明了其蕴涵关系的反方向不成立 ,从而全面弄清了该系统中各种复合模态词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模态逻辑 模态词 克里普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局性模态词与基本模态语言的扩充
3
作者 王辉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5期335-338,共4页
模态语言是讨论关系结构的一种简洁的语言。基本模态语言是仅有一个模态算子◇的模态语言,用ML(◇)表示此语言,但基本模态语言对框架关系的表达力并不是完全的,加入新的模态算子是增强模态语言表达力的方法之一。在基本模态语言ML(◇)... 模态语言是讨论关系结构的一种简洁的语言。基本模态语言是仅有一个模态算子◇的模态语言,用ML(◇)表示此语言,但基本模态语言对框架关系的表达力并不是完全的,加入新的模态算子是增强模态语言表达力的方法之一。在基本模态语言ML(◇)基础上增加全局性模态词"E"得到ML(◇,E)语言,这种更丰富的语言对关系模型和关系框架的表达力明显强于基本模态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逻辑 全局性模态词 模态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格模态逻辑以及格的模态公理化新方法
4
作者 王潇扬 《逻辑学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51-73,共23页
本文在《Modal Logic over Lattices》的基础工作之上,进一步探索了模态逻辑与格理论之间的关系。在之前的研究中,使用带二元模态词<sup>,<inf>的多元混合逻辑通过标准克里普克语义讨论格结构。本文将讨论如何使用模态逻辑... 本文在《Modal Logic over Lattices》的基础工作之上,进一步探索了模态逻辑与格理论之间的关系。在之前的研究中,使用带二元模态词<sup>,<inf>的多元混合逻辑通过标准克里普克语义讨论格结构。本文将讨论如何使用模态逻辑刻画下半格结构。为了刻画下半格,本文使用了带有一元模态词P和二元模态词<inf>的多元混合逻辑语言并给出了半格上的多元混合逻辑的完整公理化。在已有的相关结果中,格的定义主要基于偏序关系。在本文的后半部分,提出了一种更符合代数视角的格的替代定义,并给出了相应的模态公理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词 模态逻辑 公理化 逻辑语言 偏序关系 半格 格结构 多元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的语气显著性和隐性模态范畴 被引量:14
5
作者 蔡维天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2,共12页
文章以制图理论为框架,从比较句法的角度来检视汉语中语气词和时体系统之间相互相生的关系。此外,文章也主张隐性范畴其实是类型学上显著性表征:正因其显著,反倒无需标记。从汉语中的光杆数量句、虚拟补语句、外疑问状语、非典疑问句等... 文章以制图理论为框架,从比较句法的角度来检视汉语中语气词和时体系统之间相互相生的关系。此外,文章也主张隐性范畴其实是类型学上显著性表征:正因其显著,反倒无需标记。从汉语中的光杆数量句、虚拟补语句、外疑问状语、非典疑问句等确切事证出发,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探讨汉语在限定性上的类型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显著性 限定性 隐性模态词 光杆数量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模型论的模态逻辑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明辉 《逻辑学研究》 2009年第1期62-77,共16页
增加特定的基数量词,扩张一阶语言,就可以导致实质性地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这样许多超出一阶逻辑范围的数学概念就能得到处理。由于在模型的层次上基本模态逻辑可以看作一阶逻辑的互模拟不变片断,显然它不能处理这些数学概念。因此,增... 增加特定的基数量词,扩张一阶语言,就可以导致实质性地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这样许多超出一阶逻辑范围的数学概念就能得到处理。由于在模型的层次上基本模态逻辑可以看作一阶逻辑的互模拟不变片断,显然它不能处理这些数学概念。因此,增加说明后继状态类上基数概念的模态词,原则上我们就能以模态的方式处理所有基数。我们把讨论各种模型论逻辑的方式转移到模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论 一阶逻辑 模态逻辑 分级模态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模态逻辑
7
作者 郑文辉 梁庆寅 《现代哲学》 1986年第1期51-55,共5页
模态逻辑(modal logic)的出现,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模态命题和模态三段论。但是,对亚氏模态逻辑的著述,后人长期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直到近现代,随着数理逻辑的发展,模态逻辑才重新受到重视。这主要是由于古典数理逻辑所讲的真值... 模态逻辑(modal logic)的出现,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模态命题和模态三段论。但是,对亚氏模态逻辑的著述,后人长期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直到近现代,随着数理逻辑的发展,模态逻辑才重新受到重视。这主要是由于古典数理逻辑所讲的真值蕴涵(truth implication)不反映命题之间意义上的必然联系,只是前件与后件真假关系的抽象,要反映命题之间意义上的联系,需提出一种新的蕴涵,在这种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逻辑系统 数理逻辑 亚里士多德 模态命题 模态三段论 真值蕴涵 严格蕴涵系统 模态词 可能世界 模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展模态语言中模态可定义性的不可判定性结果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之光 《逻辑学研究》 CSSCI 2021年第6期25-40,共16页
在本文中,我们使用Balbiani和Tinchev的稳定类方法证明在加全称模态词的模态语言L_(U)、时态语言L_(T)、混合语言L_(H),L_(H(@))中,Chagrova定理成立,即一阶公式相对于特定框架类的模态/时态/混合可定义性问题是不可判定的。
关键词 可定义性 不可判定性 混合语言 模态词 LH 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关系量化的模态逻辑的萨奎斯特对应理论
9
作者 梁飞 赵之光 《逻辑学研究》 CSSCI 2023年第6期39-57,共19页
Lehtinen(2008)引入了新的关于模态公式的有效性概念,其中允许对所谓的“helper modalities”所对应的二元关系进行量化,并且其中的“boss modalities”类似于模态逻辑中的普通模态词,即被解释为克里普克(S.Kripke)框架中确定的二元关... Lehtinen(2008)引入了新的关于模态公式的有效性概念,其中允许对所谓的“helper modalities”所对应的二元关系进行量化,并且其中的“boss modalities”类似于模态逻辑中的普通模态词,即被解释为克里普克(S.Kripke)框架中确定的二元关系。本文研究了这一有效性概念的对应理论。针对这一有效性定义了一类萨奎斯特(Sahlqvist)公式,其中每个公式都存在其对应的一阶框架,并给出了相应的ALBARQ算法来计算该类公式的一阶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普克 模态逻辑 二元关系 模态词 奎斯特 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G的天线座模态与应力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守银 张翔 张琳 《电子科技》 2014年第6期42-45,共4页
根据工程实际应用需要,利用UG建模功能建立天线座转台的三维模型,通过NXNastran进行有限元分析,并根据实际用边界条件和设定的频率范围进行频响分析,计算模态和应力分布。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提高了固有频率,使各项机... 根据工程实际应用需要,利用UG建模功能建立天线座转台的三维模型,通过NXNastran进行有限元分析,并根据实际用边界条件和设定的频率范围进行频响分析,计算模态和应力分布。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提高了固有频率,使各项机械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分析 天线座转台 有限元 固有谐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实用推理构式——逻辑运用于心理学所显示的一片新领域
11
作者 牛曼卿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92年第2期26-29,41,共5页
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国外,逻辑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一九六六年,美国心理学家沃森提出选择课题,并引起了大量的研究,心理学家习惯于把这类产生了有趣的多个结果的实验叫做“范型”。在求解选择范型题时,他们有效地运... 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国外,逻辑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一九六六年,美国心理学家沃森提出选择课题,并引起了大量的研究,心理学家习惯于把这类产生了有趣的多个结果的实验叫做“范型”。在求解选择范型题时,他们有效地运用了逻辑工具,从中总结出称之为“实用推理构式”的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家 具体规则 推理规则 美国心理学 先决条件 卡片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模态词 选择课题 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