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利用模态解耦法进行热工系统的最佳控制
- 1
-
-
作者
张淑清
熊正美
-
机构
北京电力建设公司调试所
-
出处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8-61,共4页
-
文摘
本文利用模态降阶法,求出次最佳控制,减少了计算机计算工作量,简化了控制装置,利于工程实现,并通过对动力系统两个实例进行计算,获得了与最佳控制极为接近的控制效果。
-
关键词
模态解耦法
热工系统
最佳控制
-
Keywords
Modal aggregation Suboptimal con-trol Heat power system
-
分类号
TM621.4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
-
题名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实模态近似解耦及地震响应分析
- 2
-
-
作者
王昌盛
林建好
杨艳
徐家云
-
机构
黄淮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4-190,共7页
-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42102320030,242102321031)
黄淮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
文摘
针对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运动方程存在耦合模态阻尼矩阵在实数域内无法精确解耦的问题。首先采用强迫解耦法对非经典阻尼矩阵进行解耦,然后分析强迫解耦法造成的误差,提出采用实模态近似解耦法对结构体系进行求解,同时结合Laplace变换将体系响应用系列标准振子的位移和速度的线性组合来表示。通过算例分析可知,采用实模态近似解耦法求得的结构地震响应与精确复模态法求得的结果吻合较好,其精度高于强迫解耦法。尤其在分析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上部结构动力响应时,其优势更为凸出。所提的实模态近似解耦法精度较高、避免了复数域内运算且工程意义便于理解,可推广应用到其他具有非经典阻尼特性的结构体系中。
-
关键词
土-结构相互作用
非经典阻尼
实模态近似解耦法
地震响应
-
Keywords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non-classical damping
real mode approximate decoupling method
seismic response
-
分类号
TU375.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一般非对称非经典结构响应的二阶实振子精确解耦法
被引量:7
- 3
-
-
作者
李创第
葛新广
邹万杰
李暾
陈欧阳
-
机构
广西科技大学土建学院
广西大学土建学院
-
出处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2-217,308-309,共6页
-
基金
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资助计划(RC20060814017)
-
文摘
为使现代一般非对称非经典结构的分析和设计法等同于基于物理意义明确的二阶标准振子传统经典结构,对该类结构响应的二阶标准实振子精确解耦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运用复模态法对具有一般非对称质量和刚度矩阵及非对称非经典阻尼矩阵结构的响应进行精确解耦;其次,构造复响应量与实响应量的变换关系,运用拉氏变换,通过实矩阵坐标变换法,将一般非对称非经典结构及被动减震结构的位移与速度响应精确解耦为系列二阶标准实振子位移与速度响应及地震位移与速度响应的线性组合,并使系列标准振子的广义荷载仅为原始荷载的实数线性组合;最后,对实振子与实模态解耦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模态解耦法是实振子解耦法的特殊情况;当一般非对称非经典结构退化为经典结构时,实矩阵坐标变换法退化为实模态坐标变换法,实振子解耦法退化为实模态解耦法。此外,运用本文所建立的方法,可将现有的成熟经典结构体系的分析与设计法直接推广到一般非对称非经典复杂结构体系。
-
关键词
非对称非经典结构
被动减震结构
实矩阵坐标变换法
实振子解耦法
实模态解耦法
标准振子振动分解
-
Keywords
asymmetric and non-classical structure,seismic structure with passive control,real matrix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decoupling in real oscillatory vibration,decoupling in real mode,decomposing in standard oscillatory vibration.
-
分类号
TU313.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轻钢增层结构的实用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7
- 4
-
-
作者
刘文锋
李雨阳
-
机构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中国建材勘查中心黑龙江总队
-
出处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2年第2期150-152,共3页
-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96F10092)
-
文摘
轻钢增层结构属于复合结构,我国建筑抗震规范尚未对复合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作出具体规定,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偏于不安全。本文提出了轻钢增层结构的实模态强振型解耦法,并对现行规范的地震影响系数提出了修订意见。
-
关键词
抗震设计
轻钢增层结构
实模态
模态解耦法
地震影响系数
-
Keywords
structure raised by light-gauge steel storeys
real mode
mode-decoupling method
seismic influenc coefficient
-
分类号
TU352.1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高耸钢筋砼筒体-钢框架塔台结构的地震响应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范旭红
石启印
-
机构
江苏大学理学院
-
出处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4年第3期269-272,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建设厅科技基金资助项目(JS200321)
镇江市社会发展基金资助项目(SH2003042)
-
文摘
以首都机场新塔台结构缩尺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程分析法分析高耸塔台结构各振型的地震响应,并对这种上下部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结构(下部为钢筋砼筒体,上部为钢框架结构)的非经典振型阻尼比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地震位移响应可以不考虑高振型的影响,但应考虑高振型对地震响应内力的影响 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运动方程可近似采用实模态强振解耦法 用现行规范方法求解地震响应时应对规范的地震影响系数进行修正,以消除计算误差
-
关键词
高耸塔台结构
地震响应
高振型影响
振型阻尼比
模态解耦法
-
Keywords
tall tower structure
seismic response
influence of high-order modes
the model-damping ratio
mode-decoupling method
-
分类号
TU973.3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317.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