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斯曲率模态相关系数的梁桥支座损伤识别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梁栋 张聪正 +2 位作者 刘菁 陈磊 陈红霞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32,共10页
为方便地检测梁桥支座损伤,提出了利用运营桥梁实测模态位移结合其无损状态的模态位移判断支座损伤的高斯曲率模态相关系数法。通过简支梁桥的室内试验,验证了利用高斯曲率模态相关系数判定支座损伤的合理性以及该方法中无损状态下的模... 为方便地检测梁桥支座损伤,提出了利用运营桥梁实测模态位移结合其无损状态的模态位移判断支座损伤的高斯曲率模态相关系数法。通过简支梁桥的室内试验,验证了利用高斯曲率模态相关系数判定支座损伤的合理性以及该方法中无损状态下的模态位移可以通过模态试验和有限元模拟两种方法获得。利用该方法对实际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进行的支座损伤识别结果表明:高斯曲率模态相关系数法可准确识别出单支座和多支座损伤的支座损伤位置,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将此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支座损伤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桥 高斯曲率模态相关系数 支座损伤识别 模态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曲率模态相关系数的弯梁桥支座损伤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梁栋 陈磊 +1 位作者 杜延昭 张硕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9-77,共9页
对于弯梁桥支座病害中普遍存在的刚度不足,甚至脱空现象,提出利用平面多阶模态及高斯曲率模态相关系数来识别弯梁桥支座的损伤情况。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以某小半径弯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相关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单支座损伤,... 对于弯梁桥支座病害中普遍存在的刚度不足,甚至脱空现象,提出利用平面多阶模态及高斯曲率模态相关系数来识别弯梁桥支座的损伤情况。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以某小半径弯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相关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单支座损伤,还是多支座损伤,相应支座处的高斯曲率模态相关系数与其它支座位置处的差异明显,可实现支座损伤的准确定位;且支座损伤越严重,相关系数下降越多;支点预偏心和抗扭支承等因素对损伤定位没有影响,相邻控制点处相关系数有所降低,但不会影响支座损伤识别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梁桥 支座刚度 支座脱空 平面多阶模态 高斯曲率模态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曲率相关系数的斜交梁桥支座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梁栋 康健 陈磊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66,共6页
支座损伤会对桥梁结构动力特性造成严重影响。针对宽跨比较大的斜交梁桥支座病害中普遍存在的刚度不足甚至脱空现象,本文将一维曲率模态推广到二维,并引入高斯曲率模态相关系数,通过对比支座损伤时各振型控制点与未受损时的相关程度来... 支座损伤会对桥梁结构动力特性造成严重影响。针对宽跨比较大的斜交梁桥支座病害中普遍存在的刚度不足甚至脱空现象,本文将一维曲率模态推广到二维,并引入高斯曲率模态相关系数,通过对比支座损伤时各振型控制点与未受损时的相关程度来判断支座损伤位置。以天津津港高速公路Y线斜交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相关数值模型来分析高斯曲率模态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对于单支座或多支座损伤,相应支座处的高斯曲率模态相关性系数与其他支座位置处的差异明显,可实现损伤定位;现场模态测试结果与理论模拟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交梁桥 支座损伤 二维模态 有限元分析 高斯曲率模态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5V3对东亚区域大气环流模拟能力的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得明 符淙斌 苏炳凯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共9页
为了检验参加亚洲区域气候模式国际比较计划(RMIP)的数值模式MM5V3模拟气候及其变化的能力,对利用该模式完成的东亚区域(包括大部分亚洲大陆、西太平洋、孟加拉湾和南海地区)1989~1998年10年模拟试验积分结果,用奇异值分解(SVD... 为了检验参加亚洲区域气候模式国际比较计划(RMIP)的数值模式MM5V3模拟气候及其变化的能力,对利用该模式完成的东亚区域(包括大部分亚洲大陆、西太平洋、孟加拉湾和南海地区)1989~1998年10年模拟试验积分结果,用奇异值分解(SVD)分析了模式模拟和观测(NCEP/NCAR再分析资料)的500hPa月平均高度场之间的关系,得到检验数值模式模拟气候及其变化能力的两种有效指标:模态相关系数和异性相关系数。对500hPa月平均高度场及其距平场和冬、夏季的月平均高度距平场进行SVD分析,由North检验显著的前两对模态都有很高的模态相关系数和异性相关系数分布。结果表明:MM5V3对500hPa月平均高度场气候态及其异常变化有一定的模拟能力,模拟的冬季比模拟的夏季情况要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值分解 模拟能力 模态相关系数 异类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损伤识别指标法及其实现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贵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613-615,共3页
基于模态相关系数及模态应变能的理论 ,分析了结构损伤识别指标法的建立过程 ,提出了结构损伤识别指标法的实现途径 。
关键词 损伤识别 模态相关系数 模态应变能 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