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态分解的最小方差模态滤波器 被引量:1
1
作者 易锋 孙超 +1 位作者 向龙凤 刘宗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2-116,共5页
针对浅海的复杂水声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分解的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的自适应模态滤波器,利用接收阵列的声场数据和声速梯度数据,估计了各阶简正波复幅度系数。最小方差模态滤波器提取声场某阶模态时,可以抑制其它模态和噪声的... 针对浅海的复杂水声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分解的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的自适应模态滤波器,利用接收阵列的声场数据和声速梯度数据,估计了各阶简正波复幅度系数。最小方差模态滤波器提取声场某阶模态时,可以抑制其它模态和噪声的影响,减弱模态滤波器对阵列长度的依赖性及对噪声的灵敏度。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了最小方差模态滤波器的性能,并与其它线性模态滤波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自适应模态滤波器比其它线性模态滤波器能更精确地估计各阶简正波复幅度系数,并且具有良好的环境适用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滤波器 模态滤波器 模态分离 浅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频模态滤波器的实现及其在智能结构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福强 张令弥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8-132,共5页
针对空间智能桁架等密频结构 ,提出了一种适应性较好的模态滤波器的实现方法 ,基于模态滤波器和分时共享充分利用作动器的思想 ,采用独立模态空间控制方法 ,实现了空间智能桁架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
关键词 密频模态滤波器 智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VFEMDⅡ-十种鱼群算法-DHKELM模型的日含沙量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邓智予 谢静 崔东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0,共10页
为提高日含沙量时间序列预测精度,改进深度混合核极限学习机(DHKELM)预测性能,对比验证十种鱼群算法——电鳗觅食优化算法(EEFO)/成吉思汗鲨鱼优化(GKSO)算法/白鲸优化(BWO)算法/白鲨优化(WSO)算法/鲸鱼优化算法(WOA)/金枪鱼优化(TSO)算... 为提高日含沙量时间序列预测精度,改进深度混合核极限学习机(DHKELM)预测性能,对比验证十种鱼群算法——电鳗觅食优化算法(EEFO)/成吉思汗鲨鱼优化(GKSO)算法/白鲸优化(BWO)算法/白鲨优化(WSO)算法/鲸鱼优化算法(WOA)/金枪鱼优化(TSO)算法/旗鱼优化(SFO)算法/海洋捕食者算法(MPA)/?鱼优化算法(ROA)/蝠鲼觅食优化(MRFO)算法在基准测试函数和实例目标函数上的优化效果,提出时变滤波器经验模态二次分解(TVFEMDⅡ)-十种鱼群算法-DHKELM日含沙量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首先,利用TVFEMDⅡ对日含沙量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处理,得到若干分解分量,合理划分训练集和预测集;其次,基于各分量训练集构建DHKELM超参数优化实例目标函数,同时选取8个基准测试函数作为对比验证函数,利用十种鱼群算法分别对基准测试函数和实例目标函数进行极值寻优与对比分析。最后,建立TVFEMDⅡ-十种鱼群算法-DHKELM模型,通过云南省龙潭站汛期日含沙量预测实例对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十种鱼群算法对基准测试函数寻优总排名与对实例目标函数寻优总排名仅有10%相同,总体上EEFO、GKSO寻优效果较好,ROA、WSO较差。(2)十种鱼群算法对实例目标函数寻优总排名与十种鱼群算法优化的各模型预测精度总排名基本一致,表明鱼群算法极值寻优能力越强,其优化获得的DHKELM超参数越优,由此构建的预测模型性能越好,日含沙量预测精度越高。(3)TVFEMDⅡ-十种鱼群算法-DHKELM模型对实例日含沙量预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在0.927%~1.583%之间,模型计算规模小、预测精度高、稳健性能好,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意义。(4)在分解分量十分有限的情形下,TVFEMDⅡ能将复杂的日含沙量时间序列分解为更具规律、更易建模预测的模态分量,大大改进时间序列分解效果,显著提升日含沙量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含沙量预测 时变滤波器经验模态分解 二次分解 十种鱼群算法 深度混合核极限学习机 函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振动载荷识别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58
4
作者 许锋 陈怀海 鲍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6-531,共6页
回顾了机械振动中动态载荷识别研究的发展历程 ,对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了综述。针对动态载荷所具有的短时、非平稳性等特点 ,指出可以利用模态滤波器、小波分析和分形过程分析等当前信号分析与处理前沿理论所具备的各... 回顾了机械振动中动态载荷识别研究的发展历程 ,对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了综述。针对动态载荷所具有的短时、非平稳性等特点 ,指出可以利用模态滤波器、小波分析和分形过程分析等当前信号分析与处理前沿理论所具备的各自优点 ,构造高精度动态载荷识别模型 ,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前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识别 小波分析 模态滤波器 分形 机械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高速高加速进给下的跟随误差控制策略 被引量:18
5
作者 吕盾 李润泽 +2 位作者 刘辉 赵万华 卢秉恒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31,共7页
针对数控机床在高速加工中,各进给轴的进给速度和进给加速度高、跟随误差难以控制、零件加工精度无法保证的问题,提出一种模态滤波器与零相差跟踪控制器的综合控制策略。首先通过零极点对消的原理,得到设置在速度环内的模态滤波器,对滚... 针对数控机床在高速加工中,各进给轴的进给速度和进给加速度高、跟随误差难以控制、零件加工精度无法保证的问题,提出一种模态滤波器与零相差跟踪控制器的综合控制策略。首先通过零极点对消的原理,得到设置在速度环内的模态滤波器,对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一阶和二阶扭转振动模态进行抵消,消除这两阶模态对伺服带宽的限制以继续提高伺服带宽;然后通过对整个伺服进给系统的传递函数近似取逆,得到设置在位置环之前的零相差跟踪控制器,改善伺服进给系统的相位滞后,最终实现数控机床高速高加速进给下的跟随误差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当进给速度为30m/min、加速度为10m/s2时,与传统的PID控制策略相比,所提出的综合控制策略将跟随误差降低到原来的0.1%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高速加工 跟随误差 模态滤波器 零相差跟踪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串联轴伺服进给系统的跟随误差控制策略 被引量:6
6
作者 吕盾 刘硕 +3 位作者 赵艳超 李文庆 赵万华 卢秉恒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4-44,共11页
针对多轴数控机床中串联轴引入低阶模态,造成跟随误差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模态滤波器与陷波滤波器的综合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建立具有串联轴滚珠丝杠伺服进给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串联轴引入的机械模态。其次,设计陷波滤波控制器与... 针对多轴数控机床中串联轴引入低阶模态,造成跟随误差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模态滤波器与陷波滤波器的综合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建立具有串联轴滚珠丝杠伺服进给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串联轴引入的机械模态。其次,设计陷波滤波控制器与模态滤波控制器组合方案,对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高阶模态及串联轴引入的低阶模态进行抑制。最后,分析各个组合方案对伺服带宽及跟随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具有串联轴的滚珠丝杠伺服进给系统,由串联轴引起的低阶模态是限制位置环带宽提高的关键模态;仅采用工程上常用的陷波滤波器对丝杠一阶、二阶扭转振动等高阶模态进行抑制,无法提高具有串联轴滚珠丝杠伺服进给系统的位置环带宽,也无法有效控制跟随误差;对于具有串联轴的滚珠丝杠伺服进给系统,其跟随误差控制策略应为速度前馈控制器与低阶模态模态滤波器和高阶模态陷波滤波器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轴 模态滤波器 陷波滤波器 跟随误差 数控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度测量的柔性智能桁架结构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福强 岳林 张令弥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25,共6页
本文在只能获得加速度时 ,通过改变 Leunberger观测器的结构形式 ,基于模态滤波器技术、最优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理论 ,采用独立模态空间控制策略进行了具有密集模态的空间柔性智能桁架结构的实时计算机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研究。实... 本文在只能获得加速度时 ,通过改变 Leunberger观测器的结构形式 ,基于模态滤波器技术、最优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理论 ,采用独立模态空间控制策略进行了具有密集模态的空间柔性智能桁架结构的实时计算机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控制策略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测量 模态滤波器 智能结构 振动主动控制 智能桁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度测量的智能桁架结构振动主动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福强 岳林 张令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28-433,共6页
加速度传感器具有频带宽、结构简单、重量轻等优点而获得了广泛使用 ,因此研究基于加速度测量的结构控制系统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文中在只能获得加速度时 ,采用模态滤波器技术实现从物理加速度响应解耦得到单模态加速度响应。然后改变 ... 加速度传感器具有频带宽、结构简单、重量轻等优点而获得了广泛使用 ,因此研究基于加速度测量的结构控制系统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文中在只能获得加速度时 ,采用模态滤波器技术实现从物理加速度响应解耦得到单模态加速度响应。然后改变 L uenberger观测器的结构形式 ,从模态加速度响应观测得到模态位移和模态速度响应。基于模态滤波器和最优控制理论 ,采用独立模态空间控制策略 ,实现了具有密集模态的三维柔性智能桁架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测量 模态滤波器 智能结构 振动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同步带伺服传动系统的振动误差控制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子豪 方成刚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66,共6页
针对数控机床变频主轴同步带结构存在振动误差和非线性干扰问题,提出一种模态滤波器与改进补偿跟踪控制器的综合控制策略。通过辨识机床主轴同步带传动模态的基础上,建立了机械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伺服控制模型,针对机械传动环节低频和... 针对数控机床变频主轴同步带结构存在振动误差和非线性干扰问题,提出一种模态滤波器与改进补偿跟踪控制器的综合控制策略。通过辨识机床主轴同步带传动模态的基础上,建立了机械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伺服控制模型,针对机械传动环节低频和高频模态对伺服控制带宽的影响,通过零极点对消原理设计相应的模态滤波器将传动系统引入的低阶模态进行抑制,根据系统的传递函数和极点分布设计相应的相位跟踪控制器并添加前馈补偿进行改进,改善伺服传动系统的响应速度。结果表明,由同步带自身模态特性引起的低阶模态是影响控制系统带宽的主要因素,通过设计的模态滤波器可以将伺服带宽由12 Hz提高到110 Hz,并且设计的综合控制策略与其他控制策略相比,可以将跟踪误差大幅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编码器 数控机床 全闭环 相位跟踪控制器 模态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