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模态柔度曲率差识别框架的损伤 被引量:25
1
作者 曹晖 张新亮 李英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6-120,124,共6页
采用结构模态参数进行损伤识别是研究较早,应用较多的无损探伤检测方法。提出了一种称为模态柔度曲率差的损伤检测指标。该指标利用模态柔度,不仅比频率和振型更敏感,而且对高阶模态的依赖大为减小。此外,曲率的采用也增加了其对损伤的... 采用结构模态参数进行损伤识别是研究较早,应用较多的无损探伤检测方法。提出了一种称为模态柔度曲率差的损伤检测指标。该指标利用模态柔度,不仅比频率和振型更敏感,而且对高阶模态的依赖大为减小。此外,曲率的采用也增加了其对损伤的敏感程度。对两个框架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分析,详细比较了该指标和振型曲率改变率等其它一些指标在不同的损伤分布和损伤程度下的损伤识别效果,发现模态柔度曲率差识别效果最好,结果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框架 模态 振型曲率 模态柔度曲率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结构及模态柔度曲率差的某框架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6
2
作者 马立元 李世龙 +1 位作者 李永军 王天辉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26,共6页
基于子结构思想,通过对框架结构中子结构的边界施加虚拟的数值支座,限制子结构边界的位移,把子结构从整体结构中隔离出来。运用提出的模态柔度曲率差方法对子结构进行了损伤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仅需低阶模态参数即可进行损伤识别,不... 基于子结构思想,通过对框架结构中子结构的边界施加虚拟的数值支座,限制子结构边界的位移,把子结构从整体结构中隔离出来。运用提出的模态柔度曲率差方法对子结构进行了损伤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仅需低阶模态参数即可进行损伤识别,不论对单一位置损伤,还是多种共存的损伤,均具有损伤定位的能力,并能定性反映损伤程度。与已有的柔度差、柔度差值曲率两种柔度指标的数值模拟比较结果证明了该方法检测损伤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子结构 矩阵 模态柔度曲率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态柔度曲率差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马立元 李世龙 +1 位作者 王天辉 王钢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6-141,共6页
针对柔度曲率差指标识别模糊和错误定位的问题,将灰色系统理论与柔度矩阵相结合,提出灰并联模态柔度曲率差指标,并提出损伤程度的判定方法,提高了指标对损伤的敏感性。采用变化柔度矩阵降低了噪声对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在一个直管结构... 针对柔度曲率差指标识别模糊和错误定位的问题,将灰色系统理论与柔度矩阵相结合,提出灰并联模态柔度曲率差指标,并提出损伤程度的判定方法,提高了指标对损伤的敏感性。采用变化柔度矩阵降低了噪声对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在一个直管结构上进行损伤识别应用,通过与柔度曲率差指标的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和实验验证,表明该指标在直管损伤识别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矩阵 模态柔度曲率差 灰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并联模态柔度曲率差的梁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天辉 马立元 +1 位作者 贾继文 李世龙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90-793,共4页
运用提出的灰并联模态柔度曲率差方法对子结构进行了损伤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仅需低阶模态参数即可进行损伤识别,不论对单一位置损伤,还是多种损伤共存,均具有损伤定位的能力,并能定性反映损伤程度。与已有的柔度差、柔度差值曲率两... 运用提出的灰并联模态柔度曲率差方法对子结构进行了损伤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仅需低阶模态参数即可进行损伤识别,不论对单一位置损伤,还是多种损伤共存,均具有损伤定位的能力,并能定性反映损伤程度。与已有的柔度差、柔度差值曲率两种柔度指标的数值模拟进行比较,显示了该指标检测损伤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矩阵 模态柔度曲率差 灰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管结构模态柔度曲率差法损伤识别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利 张瑞刚 +1 位作者 李永军 王天辉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5-79,共5页
对弯管结构进行损伤识别,采用模态柔度比结构的频率或位移模态更灵敏,且模态柔度仅需结构的低阶频率和振型就可准确地计算。采用有限元方法,以一弯管为仿真算例,以结构模型的单元刚度的下降来模拟损伤。结果表明:弯管结构的模态柔度具... 对弯管结构进行损伤识别,采用模态柔度比结构的频率或位移模态更灵敏,且模态柔度仅需结构的低阶频率和振型就可准确地计算。采用有限元方法,以一弯管为仿真算例,以结构模型的单元刚度的下降来模拟损伤。结果表明:弯管结构的模态柔度具有方向性,弯管所在平面x、y方向柔度求解的模态柔度曲率差不能对弯管进行频率损伤识别,垂直弯管所在平面z方向柔度不仅可以对弯管进行单处、多处的损伤定位,而且可以对同一位置的损伤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管结构 方向 模态柔度曲率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复杂结构损伤识别两步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世龙 王天辉 +1 位作者 马立元 李永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51-1056,共6页
基于模型修正技术及模态柔度曲率差方法提出了一种解决大型复杂结构损伤识别问题的两步法。首先运用基于模型修正的损伤识别方法进行模糊识别,通过建立带约束边界非线性最小二乘目标函数,极小化结构实测模态与解析模态之间的误差,将损... 基于模型修正技术及模态柔度曲率差方法提出了一种解决大型复杂结构损伤识别问题的两步法。首先运用基于模型修正的损伤识别方法进行模糊识别,通过建立带约束边界非线性最小二乘目标函数,极小化结构实测模态与解析模态之间的误差,将损伤识别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并采用信赖域方法求解该优化问题,识别出损伤所属单元组。然后运用模态柔度曲率差方法,对损伤进行精确定位。对某导弹发射台骨架的数值仿真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损伤识别两步法识别效果较为理想,为解决大型复杂结构的损伤识别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台骨架 模型修正 信赖域 模态柔度曲率差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