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粘性阻尼振动系统的复模态摄动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邓兆祥 梁锡昌 何渝生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9,共9页
利用复模态的矩阵摄动理论,分析一般粘性阻尼系统的模态频率和复振型对结构质量、刚度及阻尼修改的灵敏度特性,从而阐明选择结构摄动修改方案和最灵敏位置的一般原理,减小了复杂结构动态特性修改设计的计算量。通过对RDT1试验... 利用复模态的矩阵摄动理论,分析一般粘性阻尼系统的模态频率和复振型对结构质量、刚度及阻尼修改的灵敏度特性,从而阐明选择结构摄动修改方案和最灵敏位置的一般原理,减小了复杂结构动态特性修改设计的计算量。通过对RDT1试验台动态特性的摄动分析计算,获得满足试验台工作特别要求的动态特性的结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 模态摄动 粘性阻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摄动法的电力系统动态模型降阶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海涛 龚乐年 徐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3-35,共3页
对具有多台发电机和复杂电力网的电力系统进行运行分析与控制中,当考虑系统非线性的暂态过程时,常常面临高阶数学模型,给系统的分析和计算带来困难。模态摄动降阶法通过合理选择重要状态变量及相应的主导特征值,可以成功地将高阶电力系... 对具有多台发电机和复杂电力网的电力系统进行运行分析与控制中,当考虑系统非线性的暂态过程时,常常面临高阶数学模型,给系统的分析和计算带来困难。模态摄动降阶法通过合理选择重要状态变量及相应的主导特征值,可以成功地将高阶电力系统降价。从理论上推导了逐次降阶方程,并以简单电力系统模型应用模态摄动法为例,从建模、降阶实现、效果分析验证了模态摄动法可获得较好的降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摄动 电力系统 降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非比例阻尼体系复模态的实模态摄动法 被引量:5
3
作者 楼梦麟 范么清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2-118,共7页
根据工程结构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非比例阻尼结构体系复模态特性的近似求解方法——实模态摄动法.这一方法以复Ritz向量展开原理为基础,把非比例阻尼结构体系复模态特性的分析过程分解为两个基本步骤,首先以结构体系的实模态向量构建复R... 根据工程结构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非比例阻尼结构体系复模态特性的近似求解方法——实模态摄动法.这一方法以复Ritz向量展开原理为基础,把非比例阻尼结构体系复模态特性的分析过程分解为两个基本步骤,首先以结构体系的实模态向量构建复Ritz向量的求解子空间,然后通过非线性复代数方程组的求解代替扩阶后的复特征值方程的求解,从而简化了计算过程.通过两个算例表明:这一方法不仅计算简便,而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执行效率,对于复杂的非比例阻尼系统是很适用的,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比例阻尼 模态 模态摄动 复Ritz向量展开 复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P加固梁模态分析的摄动解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楼梦麟 白建方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21-24,共4页
采用基于Ritz函数展开的直接模态摄动法,求解纤维复合材料包覆钢筋混凝土(FRP-RC)梁的模态特性。在不考虑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的情况下,它将FRP-RC梁的无阻尼自由振动的变系数微分方程的求解转化成一组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使得求解... 采用基于Ritz函数展开的直接模态摄动法,求解纤维复合材料包覆钢筋混凝土(FRP-RC)梁的模态特性。在不考虑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的情况下,它将FRP-RC梁的无阻尼自由振动的变系数微分方程的求解转化成一组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使得求解过程得以简化。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不同加固工况下FRP-RC梁在各种约束条件下的自振频率,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了对比。数值结果表明,利用直接模态摄动法不仅可以简化计算过程,而且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摄动 纤维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复合梁 自振频率 Ritz函数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oshenko简支梁的振动模态特性精确解 被引量:19
5
作者 楼梦麟 任志刚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11-915,共5页
应用模态摄动法求解Timoshenko梁的振动模态特性 .应用这一方法可将Timoshenko梁无阻尼自由振动方程的求解过程加以简化 ,转化成一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 .对两端简支的Timoshenko梁 ,得到了精确理论解 ,在此基础上 ,对比了两端简支的T... 应用模态摄动法求解Timoshenko梁的振动模态特性 .应用这一方法可将Timoshenko梁无阻尼自由振动方程的求解过程加以简化 ,转化成一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 .对两端简支的Timoshenko梁 ,得到了精确理论解 ,在此基础上 ,对比了两端简支的Timoshenko梁、Euler梁及纯剪切梁的模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oshenko简支梁 模态特性 精确解 模态摄动 Euler梁 模态 无阻尼自由振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支薄壁箱梁自由振动的摄动法解析解 被引量:6
6
作者 潘旦光 丁民涛 陈钒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6-61,共6页
为研究简支薄壁箱梁中剪力滞效应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基于模态摄动法提出了一种求解薄壁箱梁自由振动的新方法.该方法以相同跨度等截面欧拉梁的频率和模态为Ritz基函数,将箱梁自由振动的微分方程组转化为一组非线性代数方程进行求解.... 为研究简支薄壁箱梁中剪力滞效应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基于模态摄动法提出了一种求解薄壁箱梁自由振动的新方法.该方法以相同跨度等截面欧拉梁的频率和模态为Ritz基函数,将箱梁自由振动的微分方程组转化为一组非线性代数方程进行求解.对于简支箱梁,可进一步将代数方程组简化为一元二次方程,从而得到精确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所得箱梁振动模态的解析表达式,提出了模态剪力滞系数的概念,从而建立了箱梁固有频率和剪力滞效应之间的关系.随后研究了模态剪力滞系数随跨宽比、翼板抗弯刚度和截面抗弯刚度之比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简支梁腹板处剪力滞系数最大且大于1,为正剪力滞效应;随着模态阶数的增加、跨宽比的减小和翼板抗弯刚度和截面抗弯刚度之比的增大,剪力滞效应呈现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梁 剪力滞 模态摄动 力特性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摄动原理的复杂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的子结构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楼梦麟 白建方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1-225,共5页
把约束子结构模态综合法与直接模态摄动法相结合,建立复杂场地三维地震反应等效线性化分析计算方法。应用直接模态摄动原理,可简化各子结构模态分析过程,将特征值求解问题转化为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从而可有效提高计算效率。算例表明... 把约束子结构模态综合法与直接模态摄动法相结合,建立复杂场地三维地震反应等效线性化分析计算方法。应用直接模态摄动原理,可简化各子结构模态分析过程,将特征值求解问题转化为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从而可有效提高计算效率。算例表明,该方法在提高大规模复杂场地地震反应分析计算效率方面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场地 等效线性化 约束模态综合法 模态摄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桥梁竖向振动特性和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楼梦麟 洪婷婷 李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3-178,共6页
基于模态摄动法和振型叠加法,建立了预应力桥梁竖向地震反应分析的计算方法.通过2个典型工程实例分析,讨论了桥梁竖向地震反应分析中的几个问题.算例结果表明:①预加力使桥梁的自振频率升高,影响主要体现在低阶自振频率上,随着振型阶序... 基于模态摄动法和振型叠加法,建立了预应力桥梁竖向地震反应分析的计算方法.通过2个典型工程实例分析,讨论了桥梁竖向地震反应分析中的几个问题.算例结果表明:①预加力使桥梁的自振频率升高,影响主要体现在低阶自振频率上,随着振型阶序的增加,预加力的影响变小.对于20m和32m跨度的预应力桥梁来说,竖向基频分别升高5.3%和6.3%,而第5阶竖向频率升高只有1%左右.②在地表波作用下预应力梁跨中截面弯矩减小约30%和25%,预加力提高了桥梁的抗震能力.③竖向地震反应中高阶振型的贡献可以忽略.④7度设防烈度下,在预应力桥梁跨中截面弯矩的荷载组合效应中,竖向地震作用效应所占比例分别达24.56%和26.15%,8度设防烈度时所占比例分别为38.93%和41.46%,说明在这类预应力桥梁抗震设计中应考虑竖向地震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桥梁 自振特性 竖向地震反应 模态摄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Timoshenko悬臂梁自由振动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潘旦光 吴顺川 张维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28,共4页
为考虑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的影响,基于模态摄动法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求解变截面Timoshenko悬臂梁自由振动问题的近似解法。这一方法是利用等截面Euler梁的特征值和模态,将变截面Timoshenko梁特征方程的偏微分方程组转化为代数方程组进... 为考虑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的影响,基于模态摄动法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求解变截面Timoshenko悬臂梁自由振动问题的近似解法。这一方法是利用等截面Euler梁的特征值和模态,将变截面Timoshenko梁特征方程的偏微分方程组转化为代数方程组进行求解,从而得到变截面Timoshenko梁的特征值和模态。该方法适用于求解任意复杂截面型式梁的动力特性,无论梁的截面变化是否连续。随后对截面阶跃变化和线性变化2类变截面梁进行算例分析,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方法简单、实用,具有良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悬臂梁 TIMOSHENKO梁 模态摄动 自由振 近似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地基梁振动特性的近似分析方法 被引量:22
10
作者 楼梦麟 沈霞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9-152,共4页
文中介绍了用模态摄动法分析复杂情况下弹性地基梁动力特性的近似方法。这一方法中可考虑纵向钢筋以及变地基弹性系数对弹性地基梁振动特性的影响 。
关键词 弹性地基梁 力特性 模态摄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梁动力特性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13
11
作者 楼梦麟 洪婷婷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84-1288,共5页
以体外预应力简支梁为例,讨论了预应力梁的振动过程中预加力的变化情况,建立了梁的受力模型,导出了预应力梁横向弯曲振动的微分方程.采用模态摄动法,得出求解预应力梁的动力特性的近似求解方法.通过算例结果和实验数据的比较,验证了算... 以体外预应力简支梁为例,讨论了预应力梁的振动过程中预加力的变化情况,建立了梁的受力模型,导出了预应力梁横向弯曲振动的微分方程.采用模态摄动法,得出求解预应力梁的动力特性的近似求解方法.通过算例结果和实验数据的比较,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梁 力分析 模态摄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钢筋对钢筋混凝土梁振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楼梦麟 辛宇翔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0-223,共4页
讨论纵向钢筋对钢筋混凝土梁自振频率和振型的影响。提出了考虑纵向钢筋作用后梁自由振动分析的模态摄动法 ,通过实际算例 ,说明不同含钢率梁的自振特性的变化情况。算例表明模态摄动方法简单实用 ,具有良好的近似性 ;纵向钢筋对梁的模... 讨论纵向钢筋对钢筋混凝土梁自振频率和振型的影响。提出了考虑纵向钢筋作用后梁自由振动分析的模态摄动法 ,通过实际算例 ,说明不同含钢率梁的自振特性的变化情况。算例表明模态摄动方法简单实用 ,具有良好的近似性 ;纵向钢筋对梁的模态特性 (尤其是第一阶模态特性 )的影响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钢筋 特性 影响 力特性 钢筋混凝土梁 模态摄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变截面梁的轴向自由振动分析的近似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楼梦麟 牛伟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30,共4页
介绍了带有附加影响的变截面梁轴向自由振动问题的求解方法———模态摄动法。这一方法在由等截面均匀梁低阶主模态函数组成的模态子空间中 ,将复杂梁的变系数微分方程的求解化为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 ,从而简化了计算过程。通过与其它... 介绍了带有附加影响的变截面梁轴向自由振动问题的求解方法———模态摄动法。这一方法在由等截面均匀梁低阶主模态函数组成的模态子空间中 ,将复杂梁的变系数微分方程的求解化为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 ,从而简化了计算过程。通过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说明了本文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变截面梁 轴向自由振分析 近似方法 模态摄动 工程结构 轴向振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矮小开口剪力墙自由振动问题的半解析解 被引量:4
14
作者 楼梦麟 李守继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50-53,共4页
针对低矮小开口剪切型剪力墙,研究基于直接模态摄动法原理的结构动力特性的半解析分析方法。首先把低矮小开口剪力墙视为变截面的剪切型悬臂结构,依据连续系统动力分析原理建立剪切型剪力墙自由振动分析的变系数微分方程;然后利用等截... 针对低矮小开口剪切型剪力墙,研究基于直接模态摄动法原理的结构动力特性的半解析分析方法。首先把低矮小开口剪力墙视为变截面的剪切型悬臂结构,依据连续系统动力分析原理建立剪切型剪力墙自由振动分析的变系数微分方程;然后利用等截面剪切型悬臂结构模态函数的解析解和直接模态摄动法原理,考虑剪力墙中小开口对系统特征值和主模态所带来的影响,并进行修正;最后应用Ritz变换,将低矮小开口剪力墙的自振特性分析问题转化为一组非线性代数方程的求解问题,进而求得该类剪力墙自振特性的近似半解析解。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以剪切变形影响为主的低矮小开口剪力墙动力分析简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矮小开口剪力墙 自由振分析 直接模态摄动 Ritz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损伤梁动力问题的近似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潘旦光 董聪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9-122,共4页
应用模态摄动法求解局部损伤梁动力特性。这一方法是在无损伤梁的模态子空间内实施,将含局部损伤梁的微分方程的求解转化为代数方程求解。通过算例,表明这一方法可有效的简化计算,同时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关键词 模态摄动 力特性 损伤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裂缝梁动力特性和自振频率的参数敏感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石鲁宁 闫维明 +1 位作者 何浩祥 陈彦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81-889,共9页
基于Bernoulli-Euler理论,将开口裂缝梁视为变截面梁,利用模态摄动方法建立了一种求解带任意数量开口裂缝简支梁和连续梁动力特性的半解析分析方法。在等截面无损梁的模态子空间内将裂缝梁的变系数微分方程的求解转化为非线性代数方程... 基于Bernoulli-Euler理论,将开口裂缝梁视为变截面梁,利用模态摄动方法建立了一种求解带任意数量开口裂缝简支梁和连续梁动力特性的半解析分析方法。在等截面无损梁的模态子空间内将裂缝梁的变系数微分方程的求解转化为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利用无损梁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函数摄动求解裂缝梁的模态参数;通过矩形开口裂缝简支梁和两跨连续梁的动力试验验证了笔者方法的准确性;最后,利用开口裂缝梁动力特性的半解析解研究了简支梁和两跨连续梁的自振频率对裂缝尺寸和位置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裂缝 自振频率 振型函数 模态摄动 裂缝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条件下薄板动力问题的一种近似解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群丽 楼梦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27-630,共4页
介绍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分析薄板振动特性的一个近似方法─—模态摄动法。这一方法是在等截面均匀板的模态子空间内实施,将复杂板的变系数偏微分方程的求解转化为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通过算例,表明这一方法简单实用。
关键词 复杂薄板 力特性 模态摄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模态的非比例阻尼体系复模态叠加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付相球 潘旦光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42-1150,共9页
为提高非比例阻尼体系强迫振动时复模态叠加法的计算效率,基于模态摄动法基本原理,提出一种利用无阻尼体系实模态的复模态叠加法。该方法由模态摄动法将非比例阻尼体系的复模态表示为实模态线性组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强迫振动复模态叠... 为提高非比例阻尼体系强迫振动时复模态叠加法的计算效率,基于模态摄动法基本原理,提出一种利用无阻尼体系实模态的复模态叠加法。该方法由模态摄动法将非比例阻尼体系的复模态表示为实模态线性组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强迫振动复模态叠加法的实模态的线性组合解。以一个带附加阻尼的强非比例阻尼三层框架结构为例进行地震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附加实模态数不小于8时,模态摄动法所得的特征值误差小于2%;在复模态叠加法模态截断方面,基于累积振型参与质量和累积振型贡献系数所得的模态数偏少,建议采用首层平动的累积振型加速度贡献系数作为模态截断的依据,此时,复模态叠加法所得水平位移的峰值误差小于10%,累积误差小于15%,显示了良好的计算精度;且该方法的计算时间小于基于状态空间法的复模态叠加法。以一个钢结构框架办公楼地震反应分析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综合来看,对于强非比例阻尼体系,强制解耦的实模态叠加法计算误差较大,而该方法可兼顾计算效率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应分析 模态叠加法 非比例阻尼 模态摄动 状态空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集型固有振荡模式电力系统的模态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书强 陈慷 +1 位作者 马燕峰 胡永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6-11,共6页
大规模电力系统具有振荡模式非常密集的特点,参数的微小变化会使系统产生模态不稳定现象。运用复模态摄动理论对密集型固有振荡模式电力系统进行了模态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的特征值对参数摄动不敏感,但密集振荡模式对应的左、右特征向量... 大规模电力系统具有振荡模式非常密集的特点,参数的微小变化会使系统产生模态不稳定现象。运用复模态摄动理论对密集型固有振荡模式电力系统进行了模态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的特征值对参数摄动不敏感,但密集振荡模式对应的左、右特征向量有很大的变化,影响状态变量对振荡模式的可控性和可观性。最后,以新英格兰10机系统和NPCC 48机系统为例验证了模态分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稳定 低频振荡 密集振荡模式 模态摄动理论 模态分析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馈入直流系统电压稳定中静态负荷影响的定量分析和评估方法
20
作者 王奕鑫 唐宇 +3 位作者 叶琳 周靖皓 柳昂 辛焕海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7379-7393,共15页
随着多回直流集中落点受端电网负荷中心,交流电网相对变弱,因此分析负荷对直流多馈入系统电压稳定的影响,对精确度量受端电网电压支撑能力至关重要。该文首先建立了直流、负荷、交流电网的准稳态模型,推导了单馈入系统短路比受负荷影响... 随着多回直流集中落点受端电网负荷中心,交流电网相对变弱,因此分析负荷对直流多馈入系统电压稳定的影响,对精确度量受端电网电压支撑能力至关重要。该文首先建立了直流、负荷、交流电网的准稳态模型,推导了单馈入系统短路比受负荷影响的定量关系式;其次,基于结构保持和模态摄动理论,将包含负荷的多馈入系统雅克比矩阵近似解耦,分析了负荷对广义短路比的作用机理;最后,给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广义短路比实用计算方法和稳定裕度评估流程。研究表明,考虑负荷影响后,广义短路比实际值改变,而临界值不变。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稳定 广义短路比 负荷特性 多馈入系统 模态摄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