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两阶段加载模式的改进模态推覆分析方法
1
作者
蒋欢军
雷杰
吕尚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7-67,共11页
在模态推覆分析(MPA)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模态推覆分析(IMPA)方法;IMPA方法克服了MPA方法采用固定加载模式的不足,考虑对结构屈服前后采用分段的加载机制进行推覆分析;并通过两个算例对IMPA方法、MPA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构顶点位移...
在模态推覆分析(MPA)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模态推覆分析(IMPA)方法;IMPA方法克服了MPA方法采用固定加载模式的不足,考虑对结构屈服前后采用分段的加载机制进行推覆分析;并通过两个算例对IMPA方法、MPA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构顶点位移和层间位移角与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IMPA方法在评估结构地震反应时较MPA方法在精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弹塑性
分析
模态推覆分析
侧向荷载模式
两阶段加载模式
结构地震响应
结构顶点位移
层间位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钢拱结构面内地震反应分析的改进模态组合系数法
被引量:
4
2
作者
黄青隆
罗永峰
+1 位作者
相阳
朱钊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0-477,共8页
为了在钢拱结构面内地震反应的推覆分析中考虑几何非线性效应和多阶振型贡献,提出了一种改进模态组合系数法.首先,采用非线性刚度比αk衡量几何非线性效应对结构初始频率的影响;然后,定义阈值β,用于选取控制振型,构造基于控制振型的组...
为了在钢拱结构面内地震反应的推覆分析中考虑几何非线性效应和多阶振型贡献,提出了一种改进模态组合系数法.首先,采用非线性刚度比αk衡量几何非线性效应对结构初始频率的影响;然后,定义阈值β,用于选取控制振型,构造基于控制振型的组合荷载模式;最后,使用组合荷载模式进行推覆分析,获取结构反应.针对矢跨比为1/4和1/5的2个钢拱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简便有效;相对于时程分析结果,峰值地面加速度为0.3g时,矢跨比为1/4和1/5的模型的x向峰值位移平均误差分别为2.7%和-7.2%,y向峰值位移平均误差分别为-6.5%和5.8%,杆件峰值应力平均误差分别为-5.0%和-4.3%;随着峰值地面加速度的增加,各向峰值位移、峰值应力的平均误差仍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推覆分析
模态
组合系数法
几何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PA法与Pushover法的准确性对比
被引量:
14
3
作者
马千里
叶列平
陆新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1-128,共8页
基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多模态Pushover法(MPA法)考虑了结构高阶振型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Pushover法只考虑结构第一振型的不足.为了对MPA法与传统Pushover法的准确性进行对比,文中以逐步增量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为基准,基于两...
基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多模态Pushover法(MPA法)考虑了结构高阶振型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Pushover法只考虑结构第一振型的不足.为了对MPA法与传统Pushover法的准确性进行对比,文中以逐步增量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为基准,基于两个普通的六层和十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纤维模型,对MPA法和不同侧力模式的Pushover法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与Pushover法相比,MPA法对中短周期结构最大弹塑性位移响应的预测具有较高精度,但对结构最大层间位移的预测误差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弹塑性
分析
弹塑性时程
多
模态推覆分析
钢筋混凝土框架
纤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两阶段加载模式的改进模态推覆分析方法
1
作者
蒋欢军
雷杰
吕尚文
机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7-6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1315301-4)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13B02)~~
文摘
在模态推覆分析(MPA)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模态推覆分析(IMPA)方法;IMPA方法克服了MPA方法采用固定加载模式的不足,考虑对结构屈服前后采用分段的加载机制进行推覆分析;并通过两个算例对IMPA方法、MPA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构顶点位移和层间位移角与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IMPA方法在评估结构地震反应时较MPA方法在精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
静力弹塑性
分析
模态推覆分析
侧向荷载模式
两阶段加载模式
结构地震响应
结构顶点位移
层间位移角
Keywords
static elasto-plastic analysis
modal pushover analysis
lateral loading pattern
two-stage loading pa-ttern
structural seismic response
roof displacement
inter-story drift angle
分类号
TU318.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钢拱结构面内地震反应分析的改进模态组合系数法
被引量:
4
2
作者
黄青隆
罗永峰
相阳
朱钊辰
机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0-47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8379)
文摘
为了在钢拱结构面内地震反应的推覆分析中考虑几何非线性效应和多阶振型贡献,提出了一种改进模态组合系数法.首先,采用非线性刚度比αk衡量几何非线性效应对结构初始频率的影响;然后,定义阈值β,用于选取控制振型,构造基于控制振型的组合荷载模式;最后,使用组合荷载模式进行推覆分析,获取结构反应.针对矢跨比为1/4和1/5的2个钢拱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简便有效;相对于时程分析结果,峰值地面加速度为0.3g时,矢跨比为1/4和1/5的模型的x向峰值位移平均误差分别为2.7%和-7.2%,y向峰值位移平均误差分别为-6.5%和5.8%,杆件峰值应力平均误差分别为-5.0%和-4.3%;随着峰值地面加速度的增加,各向峰值位移、峰值应力的平均误差仍保持稳定.
关键词
模态推覆分析
模态
组合系数法
几何非线性
Keywords
modal pushover analysis
factored modal combination method
geometrical nonlinearity
分类号
TU973.3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PA法与Pushover法的准确性对比
被引量:
14
3
作者
马千里
叶列平
陆新征
机构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出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1-128,共8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K01A02-09)
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JC2007003)
文摘
基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多模态Pushover法(MPA法)考虑了结构高阶振型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Pushover法只考虑结构第一振型的不足.为了对MPA法与传统Pushover法的准确性进行对比,文中以逐步增量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为基准,基于两个普通的六层和十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纤维模型,对MPA法和不同侧力模式的Pushover法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与Pushover法相比,MPA法对中短周期结构最大弹塑性位移响应的预测具有较高精度,但对结构最大层间位移的预测误差仍较大.
关键词
静力弹塑性
分析
弹塑性时程
多
模态推覆分析
钢筋混凝土框架
纤维模型
Keywords
static elasto-plastic analysis
elasto-plastic time history
multi-mode pushover analysi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fiber model
分类号
TU375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两阶段加载模式的改进模态推覆分析方法
蒋欢军
雷杰
吕尚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钢拱结构面内地震反应分析的改进模态组合系数法
黄青隆
罗永峰
相阳
朱钊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MPA法与Pushover法的准确性对比
马千里
叶列平
陆新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