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应变模态变化率的钢轨损伤检测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才友 王平 +2 位作者 全顺喜 曹洋 胡国祥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3-729,859,共7页
为了准确、快速检测出钢轨中的损伤及其损伤位置和程度,提出了基于应变模态变化率的钢轨损伤检测方法。以五跨钢轨为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和实验室足尺模型测试表明:基于频率的变化可判断钢轨发生损伤,但无法确定损伤的位置及程度;基于... 为了准确、快速检测出钢轨中的损伤及其损伤位置和程度,提出了基于应变模态变化率的钢轨损伤检测方法。以五跨钢轨为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和实验室足尺模型测试表明:基于频率的变化可判断钢轨发生损伤,但无法确定损伤的位置及程度;基于应变模态的变化和基于应变模态变化率的变化可判断钢轨发生损伤、确定损伤的位置和程度;损伤程度对于损伤识别的影响较大,损伤程度越大,损伤单元的应变模态变化率就越大,钢轨的前两阶应变模态变化率可以确定损伤的发生、位置及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损伤 应变模态变化 损伤位置 损伤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模态变化率的弯曲薄板结构损伤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孙建刚 郭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19-1322,共4页
以应变模态变化率作为识别参数,以弯曲薄板为研究对象,采用改变单元厚度的方法模拟结构损伤,应用有限元对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和瞬态分析.模态分析获取板结构应变模态,以对称位置应变模态变化率的改变确定损伤,以改变值的差值大小判断损伤... 以应变模态变化率作为识别参数,以弯曲薄板为研究对象,采用改变单元厚度的方法模拟结构损伤,应用有限元对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和瞬态分析.模态分析获取板结构应变模态,以对称位置应变模态变化率的改变确定损伤,以改变值的差值大小判断损伤程度;瞬态分析以单元处应变模态变化率突变值,作为损伤定位和损伤程度判断.结果表明:应变模态改变率对于结构的损伤的敏感性强,易于定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通过模态变化率直方图进行损伤识别定位的新方法,与应变模态的损伤识别方法比较表明验证该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 应变模态变化 弯曲薄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率模态变化率的复合材料梁脱层损伤识别 被引量:5
3
作者 杜宇 何梅洪 李菊峰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5-389,共5页
利用曲率模态(curvature mode shape,CMS)和曲率模态变化率(curvature mode shape change rate,CMSI)探讨了复合材料梁结构脱层损伤识别方法,运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对具有单损伤、多损伤和不同损伤程度的复合材料梁结构进行模态分析,获取... 利用曲率模态(curvature mode shape,CMS)和曲率模态变化率(curvature mode shape change rate,CMSI)探讨了复合材料梁结构脱层损伤识别方法,运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对具有单损伤、多损伤和不同损伤程度的复合材料梁结构进行模态分析,获取其模态参数,并对两种方法识别敏感性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CMS和CMSI在损伤位置发生突变,通过突变可识别出损伤的位置和大小,并且能够对结构中的多损伤进行识别;CMS和CMSI突变极端差异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加而增大,CMS和CMSI的突变极差值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加而增大,说明CMS和CMSI具有定量识别损伤程度的能力;与CMS相比,CMSI对复合材料梁结构损伤识别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梁 曲率模态 曲率模态变化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充电桩快速变化波形模态的动态电能参比测试信号建模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学伟 李松竹 +3 位作者 袁瑞铭 焦东翔 巨汉基 孟静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9-770,I0102,共13页
针对直流充电桩快速变化直流电流和电压的波形模态描述尚不完善、可用样本数据不足、波形特性不清楚、缺少波形模态数学模型的问题,首先,建立充电桩直流电流和电压信号的离散随机数学模型和时频域表征模型;然后,针对实测充电直流信号,提... 针对直流充电桩快速变化直流电流和电压的波形模态描述尚不完善、可用样本数据不足、波形特性不清楚、缺少波形模态数学模型的问题,首先,建立充电桩直流电流和电压信号的离散随机数学模型和时频域表征模型;然后,针对实测充电直流信号,提取30种波形模态,提出三大类波形模态及其对应的特征参量,并据此建立三大类波形模态的波形特征库;其次,采用时频原子的方法建立3类波形模态的数学模型,给出实际波形对应的人工测试信号模型,解决了反映实际波形模态重要波形特征问题;最后,提出构建测试电能表计量误差的直流信号参比模型的原则,据此,建立动态电能计量参比测试信号模型,表征了动态直流测试信号的特征信息,用于提升直流电能表动态试验和改进直流电能表的测试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充电桩 快速变化波形模态 波形特征参量 动态电能 参比测试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变化的电能信号波形模态对直流电能表误差影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焦东翔 袁瑞铭 +3 位作者 张知杰 巨汉基 向洪江 王学伟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4-204,共11页
针对直流非线性负载导致电压和电流波形的骤升或骤降、电流振荡或阶梯变化等的快速变化波形模态,文中采用机理建模的方法,首先建立直流电能表信号预处理单元、信号转换单元、功率测量单元和电能测量单元的数学模型;建立8种典型电流和电... 针对直流非线性负载导致电压和电流波形的骤升或骤降、电流振荡或阶梯变化等的快速变化波形模态,文中采用机理建模的方法,首先建立直流电能表信号预处理单元、信号转换单元、功率测量单元和电能测量单元的数学模型;建立8种典型电流和电压单一波形模态的数学模型,及其3种典型电流和电压组合波形模态的数学模型;仿真分析11种动态电能信号波形模态对直流电能表动态误差的影响;给出了对电能表动态误差的影响最大的波形模态:单一波形模态中,尖顶骤升波形模态输入时电能表动态误差最大,达到-5.16×10^(-2),组合波形模态中,编号9组合波形模态动态误差最大,达到-1.05×10^(-3),以及对动态误差影响最大的功率滤波器类型;文中结论可为制定直流电能表动态误差的测试评价试验条件与改进电能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能信号 直流电能表建模 快速变化波形模态 波形模态建模 动态误差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斜拉桥模态参数变化的环境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闵志华 孙利民 淡丹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9-105,共7页
在环境因素(如温度、交通荷载、风和雨等)的影响下,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会发生改变。对东海大桥主航道斜拉桥1年的结构状态监测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到了结构模态参数和环境变量的统计结果。基于相干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揭示了影响结构动... 在环境因素(如温度、交通荷载、风和雨等)的影响下,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会发生改变。对东海大桥主航道斜拉桥1年的结构状态监测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到了结构模态参数和环境变量的统计结果。基于相干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揭示了影响结构动力特性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年的分析周期内环境温度和结构振动水平是影响桥梁模态频率变化的主要因素,而风速只有达到一定的幅值以后才会对结构的模态参数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研究还表明这三个因素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影响结构的动力特性:温度主要体现在年时间尺度上,表征结构振动响应强度的加速度RMS更多的体现在一周的时间尺度上,而风速影响则体现在短暂的强风期间。最后讨论了环境因素影响结构模态参数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模态参数变化 环境影响 斜拉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的空间模态及其与大尺度环流异常的联系 被引量:39
7
作者 朱艳峰 谭桂容 王永光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7年第5期266-270,共5页
分析了近55a来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及其与大尺度环流异常的关系,结果显示:1)中国冬季气温变化有两个主要空间模态,第一模态表现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全国一致变暖;第二模态表现为80年代以后东北、西北地区冬季气温升高,而西南、华南... 分析了近55a来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及其与大尺度环流异常的关系,结果显示:1)中国冬季气温变化有两个主要空间模态,第一模态表现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全国一致变暖;第二模态表现为80年代以后东北、西北地区冬季气温升高,而西南、华南地区气温降低。2)西伯利亚高压变化与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的第一模态关系密切,当西伯利亚高压偏强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反之亦然。3)北极涛动(AO)与冬季气温变化的第二模态关系密切,它与中国冬季气温相关最显著的区域主要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当AO为正位相时,上述区域气温往往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气温 空间变化模态 大尺度环流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夏季风雨带季内变化各模态的环流及海温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宗海锋 陈烈庭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72-1082,共11页
本文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中国160站月平均降水量,NCEP/NCAR再分析的850 hPa风场,及NOAA扩展重建的海温场资料,用合成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了1951~2005年间中国夏季风雨带季内变化各模态的西太平洋副高夏季各月活动特点的差... 本文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中国160站月平均降水量,NCEP/NCAR再分析的850 hPa风场,及NOAA扩展重建的海温场资料,用合成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了1951~2005年间中国夏季风雨带季内变化各模态的西太平洋副高夏季各月活动特点的差异,及其与前期冬季东亚季风和太平洋海温异常的联系,并分析了我国夏季风雨带季内变化各模态与夏季雨型的关系。结果表明,不仅不同模态对应的西太平洋副高自春至夏的两次北跳有明显不同的过程,而且两次北跳还具有相对独立性。第一次北跳主要对6月的雨带特征有重要影响,第二次北跳对7、8两月的雨带分布有决定性意义。太平洋海温异常对我国夏季风雨带季内变化的影响是多态的,在不同季风—ENSO循环的位相有不同的表现。第一模态主要出现在El Nio减弱位相,第二模态在La Nia发展位相,第三模态在El Nio发展位相,第四模态在La Nia减弱位相,第五模态ENSO的信号较弱,第六模态在La Nia持续位相。此外,不同海洋关键区的海温异常对我国雨带季内变化也有不同的调控作用。黑潮区的海温与6月的雨带活动关系密切,而赤道东太平洋的ENSO循环对7、8两月的雨带有重要影响。对我国夏季风雨带季内变化模态与夏季雨型关系的分析则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某些联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相互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风雨带 季内变化模态 东亚季风 ENSO循环位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经典梁损伤识别模态应变能变化率法的抗噪音性能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黄立新 岳世燕 +1 位作者 胡中明 杨真真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39,共5页
针对功能梯度经典梁,研究损伤识别的模态应变能变化率方法的抗噪音性能。基于有限元商用软件ABAQUS计算平台,计算功能梯度经典梁自由振动模态参数,并加入一定水平的噪音。用这些含噪音的模态参数仿真实际测量值。模态参数测量噪音模型... 针对功能梯度经典梁,研究损伤识别的模态应变能变化率方法的抗噪音性能。基于有限元商用软件ABAQUS计算平台,计算功能梯度经典梁自由振动模态参数,并加入一定水平的噪音。用这些含噪音的模态参数仿真实际测量值。模态参数测量噪音模型采用高斯分布模型,并比较了计算噪音水平的三种计算方法。通过数值算例,分析测量噪音对功能梯度经典梁损伤识别的影响。从损伤识别结果可以发现,在1%、2%和5%的噪音水平情况下,均能很好地识别出梁的损伤单元。这表明功能梯度经典梁损伤识别的模态应变能变化率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噪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经典梁 模态应变能变化 损伤识别 抗噪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半球冬季南北半球环流同时变化的主要模态及其与ENSO的联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卫亚 管兆勇 钱代丽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8-598,共11页
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全球海温重建资料及CPC的ENSO指数和CMAP降水资料,从南北半球环流协同变化的角度,利用SVD(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方法揭示了南北半球环流同时变化的主要模态及其与ENSO的联系。结果表明:存在... 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全球海温重建资料及CPC的ENSO指数和CMAP降水资料,从南北半球环流协同变化的角度,利用SVD(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方法揭示了南北半球环流同时变化的主要模态及其与ENSO的联系。结果表明:存在南北半球的同时变化模态(BHCM),其可由海平面气压场(SLP)的SVD分析的第一模态(SVD1)表示。BHCM可解释南北半球SLP总协方差的57.36%,且其存在显著的3~5年变化周期及长期趋势。SVD1揭示的长期趋势显示出海表气压异常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升高而在西太平洋及热带印度洋地区下降,利于1998年后异常东风加强,不利于El Ni?o事件的频繁发生。BHCM的空间分布在热带地区关于赤道大致对称,而在北半球中纬度纬向扰动非常明显,在南半球则与AAO密切相关。在年际时间尺度上,此模态与ENSO存在紧密联系。赤道海温异常可强迫南北半球大气作出响应,反过来,南北半球环流的共同变化亦可能对El Ni?o/La Ni?a事件产生影响。北半球冬季时,与BHCM相关的全球降水和气温存在显著异常,当BHCM处于正位相,中国东部及东亚其他区域降水偏少、气温偏低。这些结果有助于人们进一步加深对南北半球环流相互作用变化规律和机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同时变化模态 SVD 南北半球 环流变化 气候异常 EN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元模态应变能变化率的电力构架损伤识别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猛 赵桂峰 +1 位作者 秦志伟 李天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9-103,共5页
为提高变电站电力构架损伤检测效率和识别水平,更准确地把握电力构架结构整体的损伤程度,以现代大型变电站中常用的钢结构电力构架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元模态应变能变化率方法,对具有不同损伤部位和不同损伤程度的电力构架进行了损伤识别... 为提高变电站电力构架损伤检测效率和识别水平,更准确地把握电力构架结构整体的损伤程度,以现代大型变电站中常用的钢结构电力构架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元模态应变能变化率方法,对具有不同损伤部位和不同损伤程度的电力构架进行了损伤识别分析.结果表明:单元模态应变能变化率是受损钢结构电力构架的一个比较敏感的损伤标示量指标,采用该指标能够很好地对存在单一位置损伤或多位置损伤状态的电力构架进行损伤识别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电力构架 单元模态应变能变化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六讲 区域气候时空变化模态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嘉佑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51-55,共5页
第六讲 区域气候时空变化模态黄嘉佑(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00871)在区域气候变化分析中,除了研究个别测站气候要素序列变化外,还要分析区域内不同地区变化的依赖关系,这些关系可以用不同的模态描述,反映区域气候变化不同... 第六讲 区域气候时空变化模态黄嘉佑(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00871)在区域气候变化分析中,除了研究个别测站气候要素序列变化外,还要分析区域内不同地区变化的依赖关系,这些关系可以用不同的模态描述,反映区域气候变化不同的特征,它们在气候区划中也有广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区域气候 时空变化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西伯利亚高压的主要年际变化模态及其对东亚气温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朱红霞 陈文 +1 位作者 冯涛 王林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85-692,共8页
选取40°N-60°N,80°E-120°E的区域作为西伯利亚高压的主要活动区域,利用NCEP/NCAR月均海平面气压再分析资料,对该区域西伯利亚高压(Siberian High,SH)从1979-2017年共38个冬季(12月至次年2月)进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 选取40°N-60°N,80°E-120°E的区域作为西伯利亚高压的主要活动区域,利用NCEP/NCAR月均海平面气压再分析资料,对该区域西伯利亚高压(Siberian High,SH)从1979-2017年共38个冬季(12月至次年2月)进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结果表明,第1模态为全区一致的变化,第2模态为南北气压的反相变化关系,第3模态为东西部气压的反相变化关系,并且3个模态的时间序列都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进一步对相关的大气环流和东亚气温异常的分析表明,第1模态相联系的大气环流在地面表现为海陆气压差的改变,500 h Pa高度上东亚大槽强度的变化,200 h Pa纬向风场上温带急流、副热带急流强度的变化,SH负位相时,东亚偏暖,SH正位相时,东亚偏冷;第2模态与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和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在高度场上表现为一个准正压的南北环状模态,SH北强南弱时,环流场类似AO正位相,温带急流减弱,东亚东北部偏暖,SH北弱南强时,东亚东北部偏冷;而与第3模态相联系的大气环流主要出现在欧亚大陆局部区域,与北大西洋涛动(NAO)也存在一定的关联,SH东强西弱时,东亚北部偏暖,西南部偏冷,SH东弱西强时,东亚北部偏冷,西南部偏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高压 年际变化模态 东亚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梁式桥梁检测的叠加曲率模态差变化率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肖凯龙 邬晓光 +1 位作者 安平和 时元绪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8-116,共9页
鉴于应用曲率模态的桥梁损伤识别研究大多以一维单梁式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利用G-M法的思想并基于薄板振动理论将多梁式结构转化为正交异性板后,类比梁弯曲理论得到该结构两正交方向曲率表达式,通过分析采用单阶曲率模态差指标进行桥梁... 鉴于应用曲率模态的桥梁损伤识别研究大多以一维单梁式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利用G-M法的思想并基于薄板振动理论将多梁式结构转化为正交异性板后,类比梁弯曲理论得到该结构两正交方向曲率表达式,通过分析采用单阶曲率模态差指标进行桥梁损伤识别的不足,考虑利用多阶曲率模态变化率叠加指标进行损伤识别,最后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桥梁模型计算单位置、多位置不同损伤程度的多种工况。Matlab绘图结果表明:沿桥梁纵向叠加指标识别更为精确,对未损伤位置数据扰动更小,指标独立性高,可利用该指标进行多梁式结构的损伤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叠加曲率模态变化 数值计算 损伤识别 多梁式结构 模态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应变能变化率的L形管道损伤识别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子川 马骐 +2 位作者 张丹富 白冰洁 杜国锋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69-176,共8页
为识别L形管道的局部损伤,根据局部结构的振型、刚度矩阵和固有频率,得到管道局部的模态应变能变化率指标,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不同参数模型,得到低阶模态数据以及管道各单元的模态应变能变化率。模拟结果表明:采用该损伤指标,... 为识别L形管道的局部损伤,根据局部结构的振型、刚度矩阵和固有频率,得到管道局部的模态应变能变化率指标,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不同参数模型,得到低阶模态数据以及管道各单元的模态应变能变化率。模拟结果表明:采用该损伤指标,能够较好地确定L形管道的损伤位置,并且直管单元比弯曲单元对该指标更敏感;对同一单元不同损伤程度的对比,可以反映其损伤程度的大小;对L形管道不同弯曲角度进行模拟,该指标对不同弯曲角度L形管道的损伤识别具有普遍性;对L形管道不同缺陷长度进行模拟,模态应变能变化率指标在缺陷取周向长度的1/32时达到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形管道 模态应变能变化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力对地震检波器模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付小宁 李西安 《计量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48,共3页
工作状态中的冲击力是地震检波器模态滑动的主要因素之一,且无法回避。为了揭示有关规律,准确地测量了地震检波器对不同大小冲击力的响应,应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分析得出了有关模态及其变化规律。结论是在模态对模型下,冲击力增大时,模... 工作状态中的冲击力是地震检波器模态滑动的主要因素之一,且无法回避。为了揭示有关规律,准确地测量了地震检波器对不同大小冲击力的响应,应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分析得出了有关模态及其变化规律。结论是在模态对模型下,冲击力增大时,模态距离呈增大趋势,而地震检波器的阻尼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地震检波器 模态变化 冲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率模态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层损伤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田淑侠 王双双 +1 位作者 樊江磊 张德海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5-138,共4页
基于振动信号应用曲率模态方法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层损伤进行损伤检测。首先由数值模拟所得不同状态下损伤以及未损伤层合板振动特性参数计算其振型曲率和均布载荷曲面值曲率;然后基于损伤与未损伤层合板曲率值的差分值建立损伤识别指... 基于振动信号应用曲率模态方法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层损伤进行损伤检测。首先由数值模拟所得不同状态下损伤以及未损伤层合板振动特性参数计算其振型曲率和均布载荷曲面值曲率;然后基于损伤与未损伤层合板曲率值的差分值建立损伤识别指标进行分层损伤检测。最后,为解决差分算法对结构未损伤模型参数的依赖性问题,引用曲面光滑算法和曲率模态变化率法直接对损伤结构进行损伤提取。结果表明,运用曲率参数差分法可以很好地识别各类损伤,且对于多层层合板来说损伤所处层的位置会影响损伤指标值的大小。曲面光滑算法和曲率模态变化率法均可不依赖于未损伤结构参数识别各类损伤,且曲面模态变化率法的检测效果优于曲面光滑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损伤 曲率模态 中心差分法 曲面光滑算法 曲率模态变化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尺度下智利竹筴鱼资源量与环境要素的关系
18
作者 张畅 陈新军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0,共7页
智利竹筴鱼(Trachurus murphyi)资源量受环境影响明显,而环境本身也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存在短期的季节性变动和长期的模态变动。为更好地探究环境与渔业资源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1970-2017年智利竹筴鱼资源量与环境气候数据,利用积分... 智利竹筴鱼(Trachurus murphyi)资源量受环境影响明显,而环境本身也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存在短期的季节性变动和长期的模态变动。为更好地探究环境与渔业资源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1970-2017年智利竹筴鱼资源量与环境气候数据,利用积分回归分析月间变化趋势,利用模态分析和全子集回归分析,从年间尺度分析了环境气候与智利竹筴鱼资源变动之间的联系。月间分析结果表明:海表面温度对资源量的影响随季节变化最为明显,尤其在产卵和越冬季节。其次为太平洋年代际涛动,海表面盐度和厄尔尼诺指数的影响在不同月份变动幅度较小,海表面高度产生的影响几乎不随月份改变。年间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时间尺度上,智利竹筴鱼资源变动存在4个模态变化时期,每个模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影响因子组合存在区别,尤其是随着近些年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渔业资源可能受到了更多种环境要素的影响,导致环境对渔业的影响模式发生了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利竹筴鱼 积分回归 全子集回归 模态变化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行模态的复合材料梁脱层损伤识别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宇 杨涛 何梅洪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86,共6页
为了实现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的定位与定量识别,利用传递率函数的运行模态分析方法探讨了复合材料梁无损检测方法,通过对加速度传递函数的最小二乘拟合,得到结构的模态频率和阻尼,对传递率函数矩阵奇异值分解,得到结构的振型。运用曲率模态... 为了实现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的定位与定量识别,利用传递率函数的运行模态分析方法探讨了复合材料梁无损检测方法,通过对加速度传递函数的最小二乘拟合,得到结构的模态频率和阻尼,对传递率函数矩阵奇异值分解,得到结构的振型。运用曲率模态(CMS)和曲率模态变化率(CMSI)作为损伤指标,对具有单损伤、多损伤和不同损伤程度的复合材料梁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并对两种损伤指标的识别敏感性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CMS和CMSI在损伤位置发生突变,通过突变可以识别出损伤的位置和大小,并且能够对结构中的多损伤进行识别;CMS和CMSI的突变极差值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加而增大,说明CMS和CMSI具有定量识别损伤程度的能力;与CMS相比,CMSI对复合材料梁结构损伤识别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梁 运行模态 曲率模态 曲率模态变化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系统模式FGOALS_s1.1对热带降水年循环模态的模拟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丽霞 周天军 +1 位作者 吴波 包庆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8-981,共14页
文中评估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IAP)新一代耦合气候模式Fgoals_s1.1对热带降水年循环模态的模拟能力。通过与观测表层海温(SST)强迫的大气模式SAMIL试验结果比较,分析了海气耦... 文中评估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IAP)新一代耦合气候模式Fgoals_s1.1对热带降水年循环模态的模拟能力。通过与观测表层海温(SST)强迫的大气模式SAMIL试验结果比较,分析了海气耦合过程对年循环模态模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goals_s1.1能合理再现热带地区降水年循环模态的基本特征。Fgoals_s1.1模拟出了年平均降水场中的主要降水中心,但模拟的赤道和南太平洋降水偏多,而北太平洋降水则偏少。Fgoals_s1.1的季风模态降水呈现与观测一致的关于赤道反对称的特征,其模拟偏差大部分来自大气分量,尤其是在赤道外。Fgoals_s1.1的主要缺陷在于它对春秋非对称模态模拟能力低于单独大气模式,这主要是由于耦合模式模拟的SST距平的年循环位相与观测相反。SST纬向梯度的位相偏差使得太平洋沃克环流和印度洋的反沃克环流在春季强于秋季,最终导致模拟的春秋非对称模态的偏差。Fgoals_s1.1模拟的季风区范围接近观测,存在的问题在于模拟的西北太平洋季风区、东亚季风区都偏小。本文结果表明,大气模式偏差仅是Fgoals_s1.1在降水年循环模态模拟上的偏差的部分来源,改进模式模拟的SST,特别是赤道地区SST季节循环,是今后Fgoals_s1.1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系统模式 降水年变化模态 全球季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