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误差补偿的多模态协同交通流预测模型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宇轩 虞慧群 范贵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78-2890,共13页
交通流量因受周期性特征、突发状况等多重因素影响,现有模型的预测精度无法满足实际要求.对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误差补偿的多模态协同交通流预测模型(Multimodal Collaborative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Error Compensatio... 交通流量因受周期性特征、突发状况等多重因素影响,现有模型的预测精度无法满足实际要求.对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误差补偿的多模态协同交通流预测模型(Multimodal Collaborative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Error Compensation,MCEC).针对传统预测模型不能兼顾时间序列和协变量的问题,提出基于小波分析的特征拓展方法,该方法引入聚类算法得到节假日标签特征,将拥堵指数、交通事故图、天气信息作为拓展特征,对特征进行多尺度分解.在训练阶段,为达到充分学习各部分数据、最优匹配模型的效果,采用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utoreg 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LSTM)、限制动态时间规整技术(Dynamic Time Warping,DTW)以及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设计了多模态协同模型训练.在误差补偿阶段,将得到的相应过程值输入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的误差补偿模块,对各分量的误差进行学习、补偿,并重构得到预测结果.使用公开的高速公路数据集对MCEC进行验证,在多个时间间隔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MCEC在交通流量预测中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达到17.02%,比LSTM-SVR、ConvLSTM(Convolu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ST-GCN(Spatial 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MFFB(Multi-stream Feature Fusion Block)、Transformer等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MCEC模型具有较好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预测 误差补偿 模态协同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次模态协同性实证分析——以英语听力教学为例 被引量:17
2
作者 惠兆阳 王丽恒 +1 位作者 林意新 赵莉莉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7-81,共5页
本文选取英语专业一、二、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探究听觉模态和视觉模态在不同听力任务和不同听力教学阶段中的协同关系。研究表明,第一,在语音测试任务中,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在不同的听力阶段形成的关系不同:... 本文选取英语专业一、二、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探究听觉模态和视觉模态在不同听力任务和不同听力教学阶段中的协同关系。研究表明,第一,在语音测试任务中,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在不同的听力阶段形成的关系不同:在听力初级阶段,视觉模态妨碍了听觉模态的信息吸收,对听觉模态形成了干扰;在听力的中、高级阶段,视觉模态对语音能力的提高效果不显著,对听觉模态影响甚微,形成非互补关系;第二,在听力理解任务中,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形成互补关系,并且一直贯穿听力的初、中、高级阶段。在这一关系中,听觉模态为主模态,视觉模态发挥补充、强化作用。本研究通过多模态协同性在听力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研究,厘清了听觉模态与视觉模态在听力教学不同阶段、不同任务情况下的相互关系,是对多模态关系研究文献的重要补充,为外语听力多模态教学模式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模态 听觉模态 模态协同 模态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多模态话语的模态协同研究——以视频演讲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唐嘉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7-192,共6页
以英国首相2017—2019年对华新春贺词的演讲视频为语料,采用张德禄"动态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运用ELAN5.2软件对所选预料进行切分转写,对特蕾莎·梅的新春贺词演讲视频进行动态多模态话语分析。发现动态多模态话语分... 以英国首相2017—2019年对华新春贺词的演讲视频为语料,采用张德禄"动态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运用ELAN5.2软件对所选预料进行切分转写,对特蕾莎·梅的新春贺词演讲视频进行动态多模态话语分析。发现动态多模态话语分析需要以不同阶段的交际目的,选择不同的模态组合,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递进发展。要想实现演讲者话语的完整意义所体现出来各模态之间的关系通常是相互协调、相互补充或者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春贺词 演讲视频 动态多模态 话语分析 模态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图文协同层级融合的多模态命名实体识别方法
4
作者 冯广 刘天翔 +4 位作者 杨燕茹 郑润庭 钟婷 林健忠 黄荣灿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90-2397,共8页
多模态命名实体识别(MNER)旨在结合文本和图像等信息,提高命名实体识别的准确性。然而,现有方法因文本表达不规范以及图像特征提取聚焦于局部信息,导致图文语义特征利用不充分。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图文协同层级融合(VTCHF)的命名实... 多模态命名实体识别(MNER)旨在结合文本和图像等信息,提高命名实体识别的准确性。然而,现有方法因文本表达不规范以及图像特征提取聚焦于局部信息,导致图文语义特征利用不充分。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图文协同层级融合(VTCHF)的命名实体识别模型,不仅利用全局视觉特征来补充视觉语义,还通过协同自变分编码器充分利用图像与文本特征,协同生成包含视觉语境信息的特征,从而增补文本语义。随后,设计了层级融合模块,预融合图文特征及其语义特征,自适应增强图文语义粒度,缓解后续模态融合中的对齐偏差。在多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显著提升了命名实体识别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 1值,验证了其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命名实体识别 语义对齐偏差 语义增强 模态协同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肺部肿瘤分类的跨模态Light-3Dformer模型
5
作者 周涛 牛玉霞 +2 位作者 叶鑫宇 刘隆 陆惠玲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1-961,共11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多模态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肺部肿瘤识别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肺部肿瘤病灶的空间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边界模糊,导致模型难以充分提... 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多模态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肺部肿瘤识别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肺部肿瘤病灶的空间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边界模糊,导致模型难以充分提取肿瘤特征,且模型在三维任务中需要较高的计算复杂度.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跨模态Light-3Dformer的三维肺部肿瘤识别模型.本文的主要创新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采用主、辅网络结构,其中主干网络提取PET/CT图像特征,辅助网络提取PET图像和CT图像特征,并采用轻量化跨模态协同注意力实现多模态特征增强和交互式学习.其次,设计Light-3Dformer模块,在该模块中,将Transformer的2次矩阵乘法操作更新为全局注意力机制Lightformer的线性元素乘法操作;设计级联Lightformer结构,其输出特征图和最初的输入特征图融合,通过并行和融合更多的深浅层特征,可以实现轻量化和提取丰富的梯度信息;设计无参数的注意力,该机制能从通道、空间和断层3个方面增强肺部肿瘤特征提取能力.再次,设计轻量化跨模态协同注意力模块(Light Cross-modal Collaborative Attention Module,LCCAM),该模块能充分学习三维多模态影像的跨模态优势信息,对深浅层特征进行交互式学习.最后,进行消融实验和对比实验,在自建的肺部肿瘤三维多模态数据集中,本文模型在计算量和运行时间最优的前提下,准确率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分别达到90.19%和89.81%,与3D-SwinTransformer-S模型相比,参数量降低117倍,计算量降低400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更好地提取肺部肿瘤病灶的多模态信息,这为深度学习三维模型轻量化和多模态交互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肿瘤 模态图像 Transformer Light-3Dformer 轻量化跨模态协同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代价高动态大视场低慢小飞行器检测与跟踪 被引量:1
6
作者 常宇轩 杨文 吴金建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101,共16页
低空经济的兴起使小型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在物流、测绘与娱乐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但由此带来的安全风险也日渐凸显。低慢小(Low-slow-small,LSS)目标检测在国家安全、空域监管以及无人机防御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能... 低空经济的兴起使小型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在物流、测绘与娱乐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但由此带来的安全风险也日渐凸显。低慢小(Low-slow-small,LSS)目标检测在国家安全、空域监管以及无人机防御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应对小型低空飞行目标带来的潜在威胁。针对现有传感器在低成本、复杂光照与大视场要求上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相机与RGB相机协同的LSS目标检测系统。首先,借助事件相机高速成像及大动态范围配合智能控制转台进行“扫视”,并通过基于事件的检测算法完成目标初步定位;随后,利用信息协同模块融合双模态数据以提升检测精度;最后,依托RGB相机的高分辨率与动态变焦特性实现“凝视”,并结合提出的图像识别算法进行目标精细化识别与跟踪。在复杂光照与宽视场条件下,该系统兼顾了低代价与高性能,为LSS目标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与追踪 低慢小目标 事件相机 RGB相机 模态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安防系统效能优化设计研究
7
作者 孙迎峰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72-578,共7页
目的在城市化加速拓展与城市交通安全风险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针对现有城市轨道交通安防系统缺乏动态人机权责分配机制的短板,旨在构建基于多模态感知与人机协同框架的智能安防系统,探索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稳定的模式与路径。方... 目的在城市化加速拓展与城市交通安全风险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针对现有城市轨道交通安防系统缺乏动态人机权责分配机制的短板,旨在构建基于多模态感知与人机协同框架的智能安防系统,探索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稳定的模式与路径。方法以安防数智化理念为指导,通过安全需求分析,探讨如何细化轨道交通站场安全节点,架构系统化的安防逻辑体系,以提升其感知效率、响应速度,以及乘客交互的舒适度与视觉体验。结果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智能安防系统效能优化设计策略。结论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安防系统的解构与研究,完善了其整体安防结构,构建了站场安防系统线性逻辑优化的可借鉴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智能安防系统 模态人机协同 升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蝇嗅视神经通路研究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章盛 郑胜男 +2 位作者 沈洁 殷兴辉 徐立中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5-2351,共17页
果蝇嗅觉和视觉神经系统对于自然环境中嗅觉和视觉刺激具有高度的灵敏性,高灵敏的嗅视单模态感知决策和跨模态协同决策机制为仿生应用提供一定的启示作用。该文首先以果蝇嗅觉和视觉神经系统为基础,从嗅觉和视觉信号的捕获、加工、决策... 果蝇嗅觉和视觉神经系统对于自然环境中嗅觉和视觉刺激具有高度的灵敏性,高灵敏的嗅视单模态感知决策和跨模态协同决策机制为仿生应用提供一定的启示作用。该文首先以果蝇嗅觉和视觉神经系统为基础,从嗅觉和视觉信号的捕获、加工、决策3个部分概述了果蝇嗅觉和视觉神经单模态感知决策生理机制与计算模型的研究现状,同时对果蝇嗅觉和视觉神经跨模态协同决策生理机制与计算模型进行阐述;然后对果蝇嗅觉和视觉的单模态感知和跨模态协同的典型仿生应用进行归纳;最后总结果蝇嗅视神经通路生理机制与计算建模当前面临的难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未来相关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神经系统 视觉神经系统 模态感知决策 模态协同决策 仿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阐释学:一个概念史 被引量:8
9
作者 张进 王红丽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92-104,171,共14页
在中世纪,阐释学从圣经注释研究发展为语文学理论方法,形成一种“局部阐释学”,关注和阐发了语言、文本、文献的物质维度。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一般阐释学”,其重心转向对“理解的艺术”和“精神科学”的探索,暗含对语文学及其物质维... 在中世纪,阐释学从圣经注释研究发展为语文学理论方法,形成一种“局部阐释学”,关注和阐发了语言、文本、文献的物质维度。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一般阐释学”,其重心转向对“理解的艺术”和“精神科学”的探索,暗含对语文学及其物质维度的隐藏。之后的“哲学阐释学”集中关注理解本身,物质性退居阐释活动的后台。20世纪中叶以来,对现代阐释学的反思和反拨日益增多,一方面,语文学传统回归文学阐释学视域,基于文学文本的物质性形成了一种“物质阐释学”;另一方面,基于技科学的物质性形成了一种“事物阐释学”。进入21世纪,各局部学科的相关思想会通融合,渐次集聚为具有一般方法论意义的“物质阐释学”,为美学和文艺学研究提出了新的阐释视野和理论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阐释学 一般阐释学 语文学阐释学 技科学阐释学 模态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电压输入双接地单相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众 姚志垒 +1 位作者 王勤 肖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11-919,共9页
针对现有双接地光伏逆变器在阴影条件下由于欠压而停机的问题,提出一种宽电压输入双接地单相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该拓扑由升压单元和双接地逆变器构成,逆变器无共模漏电流,且在阴影条件仍能正常工作。采用多模态协同控制,减小逆变器... 针对现有双接地光伏逆变器在阴影条件下由于欠压而停机的问题,提出一种宽电压输入双接地单相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该拓扑由升压单元和双接地逆变器构成,逆变器无共模漏电流,且在阴影条件仍能正常工作。采用多模态协同控制,减小逆变器各元器件的电压应力,并使得升压单元只需在欠压时工作,减少升压单元承受的功率,减小逆变器体积和重量;每个模态只有1个功率管高频开关,提高了逆变器的效率。详细分析拓扑构成、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最后,搭建一台原理样机,验证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电压输入 双接地 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 阴影条件 模态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