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学习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柱破坏模式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海 马小平 +2 位作者 苏三庆 王威 蔡玉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7,共10页
针对传统分析方法识别效果差、数据依赖性强等问题,以既有试验数据为基础,建立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的数据库,应用K邻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梯度提升决策树、深度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算法,实现矩形柱破坏模式的有效识别与预测。借... 针对传统分析方法识别效果差、数据依赖性强等问题,以既有试验数据为基础,建立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的数据库,应用K邻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梯度提升决策树、深度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算法,实现矩形柱破坏模式的有效识别与预测。借助机器学习强大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精准预测钢筋混凝土矩形柱的破坏模式,并为震后结构的维修加固与损伤评估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机器学习技术对弯曲破坏均有良好的识别效果,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的准确率和回归率均达到100%,可用于矩形柱弯曲破坏模式的精准预测;机器学习技术对于剪切破坏的识别效果差别不大,准确率均达66.67%,K邻近、支持向量机、梯度提升决策树的回归率最高,达到100%;对于弯剪破坏模式,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决策树的准确率最高,达到83.33%,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矩形截面柱 机器学习 破坏模式预测 试验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信号斑马线路段行人过街模式预测
2
作者 赵继康 李勇杭 +3 位作者 任苗 王一飞 牛津 王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200-5208,共9页
为提高传统车辆在无信号斑马线路段对行人过街模式的预测准确度,提出一种融合极端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与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算法的行人过街模式预测模型。首先,基于安装于路侧的摄像机和... 为提高传统车辆在无信号斑马线路段对行人过街模式的预测准确度,提出一种融合极端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与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算法的行人过街模式预测模型。首先,基于安装于路侧的摄像机和激光雷达采集无信号斑马线路段行人-车辆交互数据,对行人和车辆行为特性进行分析,进而筛选出影响行人过街模式的因素;其次,探究不同组合作为模型输入时的预测效果;最终,将车辆速度、车辆到斑马线距离、碰撞时间(time to collision,TTC)和行人步速作为模型输入,将行人过街模式分为直接过街和等待过街,并作为模型输出,建立用于行人过街模式预测的XGBoost-MLP模型。该模型对行人过街模式的预测准确率达88.65%,相比单一XGBoost模型和MLP模型,其准确率分别提高了3.85%和2.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行人过街模式预测 人车交互 模型融合 无信号斑马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今冬和明春气候异常与沙尘气候形势的模式预测初步报告 被引量:36
3
作者 王会军 郎咸梅 +1 位作者 周广庆 康杜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6-140,共5页
首次利用气候模式作了跨年度的针对冬季和春季气候异常形势的预测试验。预测结果显示 ,今冬的气候特点为 ,我国北方降水正常 ,南方略偏多 ,气温在我国全境基本为正常 ,因此 ,不会出现暖冬现象 ,而欧亚大陆北部则为明显的暖冬。预测结果... 首次利用气候模式作了跨年度的针对冬季和春季气候异常形势的预测试验。预测结果显示 ,今冬的气候特点为 ,我国北方降水正常 ,南方略偏多 ,气温在我国全境基本为正常 ,因此 ,不会出现暖冬现象 ,而欧亚大陆北部则为明显的暖冬。预测结果还表明 ,明春我国西北、华北、东北降水正常 ,其他地区略多 ,全国气温均较正常 ,因此 ,明春的沙尘暴形势如常 ,不会出现超出常年的春季沙尘暴形势。但由于近些年的气候变化趋势使然 ,明春的沙尘暴仍可能在局部时空段内相当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异常 沙尘气候 模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双子电梯群控系统的交通模式预测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丁宝 李庆超 +2 位作者 张永明 张进 齐维贵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9-83,共5页
为了避免传统电梯交通模式识别存在模式滞后的缺陷,适应新型的双子电梯群控系统性能要求,提出了基于预测交通流的电梯交通模式预测方法.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行电梯交通流预测;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电梯交通流模... 为了避免传统电梯交通模式识别存在模式滞后的缺陷,适应新型的双子电梯群控系统性能要求,提出了基于预测交通流的电梯交通模式预测方法.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行电梯交通流预测;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电梯交通流模式识别,并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将电梯交通流预测与交通模式识别相结合,再次利用神经网络对所预测的交通流进行模式识别,实现交通模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预测交通流的交通模式与实际交通流的交通模式一致,验证了交通模式预测的准确性.交通模式预测方法可避免模式滞后的缺陷,为双子电梯群控系统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电梯 交通模式识别 交通流预测 模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法的单层球面网壳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预测 被引量:7
5
作者 韦征 叶继红 沈世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69,共6页
从数学与信息论中引入最大熵法概念,同时充分考虑了结构响应的随机性,通过结构最大位移概率密度函数来判断与预测结构的破坏模式。以跨度40m、50m、矢跨比1/5、1/7的K8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为例,同时考虑几何非线性与材料非线性,对网壳结... 从数学与信息论中引入最大熵法概念,同时充分考虑了结构响应的随机性,通过结构最大位移概率密度函数来判断与预测结构的破坏模式。以跨度40m、50m、矢跨比1/5、1/7的K8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为例,同时考虑几何非线性与材料非线性,对网壳结构进行了地震作用下破坏模式的分析。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得到的若干样本,通过最大熵原理建立了破坏最大位移概率密度函数与结构破坏模式的定量关系,进而合理选取两级地震动,通过这两级地震动下的最大位移概率密度函数最大峰值差来预测结构的破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球面网壳 地震作用 最大熵法 破坏模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荣昌猪SLA-DQB基因β1结构域突变分析及蛋白质序列模式预测 被引量:3
6
作者 白小青 刘文 +3 位作者 黄微 王鹏 孙艳 王金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06-1309,共4页
为了深入了解荣昌猪SLA-DQB基因β1结构域的变异及蛋白质序列模式分布情况,对53头荣昌猪SLA-DQB基因的β1结构域进行了克隆测序和序列多重比对,并在线预测蛋白质序列模式。结果发现,222bp区域内存在9个单核苷酸的插入位点、16个单核苷... 为了深入了解荣昌猪SLA-DQB基因β1结构域的变异及蛋白质序列模式分布情况,对53头荣昌猪SLA-DQB基因的β1结构域进行了克隆测序和序列多重比对,并在线预测蛋白质序列模式。结果发现,222bp区域内存在9个单核苷酸的插入位点、16个单核苷酸的缺失位点和89个SNPs位点。74个氨基酸中仅由SNP位点导致的氨基酸变异位点共37个,其中有24个位点氨基酸的类型发生变化。对50条SLA-DQB基因β1结构域蛋白质序列分析发现7种类型共174个蛋白质序列模式位点。单条序列中蛋白质序列模式位点最多的12个,最少的2个。蛋白质序列模式突变位点主要发生在第9、26、45、53、61个氨基酸上,涉及到5种类型蛋白质序列模式位点的改变。结果提示,荣昌猪SLA-DQB基因β1结构域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和多样化的蛋白质序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昌猪 SLA-DQB 突变分析 蛋白质序列模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舵面损伤在线故障模式预测及故障检测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怡哲 邓建华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8-301,共4页
舵面损伤的传统模型匹配检测方法只适用于线性气动模型 ,并且故障检测和定位能力受操纵和机动状态影响很大。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在故障模式预测和故障检测中忽略了一些实时飞行状态和参数变化。文中将传统的离线故障模式预测改为在线... 舵面损伤的传统模型匹配检测方法只适用于线性气动模型 ,并且故障检测和定位能力受操纵和机动状态影响很大。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在故障模式预测和故障检测中忽略了一些实时飞行状态和参数变化。文中将传统的离线故障模式预测改为在线计算 ,在计算中引入实时飞行状态及参数 ,并且在使用解析余度估算正常飞机运动时 ,考虑了实时飞行状态、舵面偏转、质量、惯量等参数变化 ,由实时估算值与实测值比较获得残差。此外 ,采用了故障模式空间最优方向匹配法进行故障隔离以减小残差决策的计算量。对所建立的新算法可以不使用任何简化、假定。使用某机舵面损伤非线性数据进行了分析和仿真 ,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多种故障气动模型 ,而且不受机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飞控系统 故障检测及诊断 故障模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化养猪发展方向及模式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何鑫淼 王文涛 +2 位作者 陈赫书 亓美玉 刘娣 《猪业科学》 2023年第9期28-28,共1页
践行大食物观,是农业大国发展的必须,目前我国食物领域面临的三大问题有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发展持续性,而贯穿三大问题的关键是技术创新,这是一切食物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驱动的动植物育种、智慧数据和智能制造集... 践行大食物观,是农业大国发展的必须,目前我国食物领域面临的三大问题有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发展持续性,而贯穿三大问题的关键是技术创新,这是一切食物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驱动的动植物育种、智慧数据和智能制造集群驱动的农业设备设施,以及未来朝着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的大农业,是重要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驱动 粮食安全 食品安全 模式预测 智慧化 农业大国 设备设施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tention机制与LRUA模块的ESports行为模式预测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于诚 朱皖宁 +1 位作者 游坤 朱金付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1期76-79,97,共5页
随着电子竞技产业的不断发展,对电子竞技比赛进行准确且快速的数据分析显得越来越重要。文中对电子竞技行为模式预测这一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从度量学习的角度出发,通过引入修正余弦度量替代余弦度量的方法,改善了行为模式预测因为队... 随着电子竞技产业的不断发展,对电子竞技比赛进行准确且快速的数据分析显得越来越重要。文中对电子竞技行为模式预测这一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从度量学习的角度出发,通过引入修正余弦度量替代余弦度量的方法,改善了行为模式预测因为队伍评价尺度不同而导致模型不精确的问题。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模型的精确度,从文中数据的特征出发,考虑到该问题较为注重数据的内容,因此引入LRUA模块进行内存的存取。实验表明,所提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以及较低的波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模式预测 电子竞技 元学习 度量学习 匹配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式预测法的城市轨道噪声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帅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2-155,共4页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两侧噪声传播特点与规律,探索声环境敏感点的降噪防治措施,以拟建成都地铁5号线工程为研究对象,选取适合的预测模式,确定出各个技术参数并模拟计算出噪声预测结果,通过类似既有上海轨道5号线工程的大量实测数...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两侧噪声传播特点与规律,探索声环境敏感点的降噪防治措施,以拟建成都地铁5号线工程为研究对象,选取适合的预测模式,确定出各个技术参数并模拟计算出噪声预测结果,通过类似既有上海轨道5号线工程的大量实测数据有效验证了预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桥梁两侧声影区内,噪声级随着距离增加而增强;而在声照区内,噪声级则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垂直方向上高架线噪声影响最严重区域为周边建筑物5层楼附近,因此要特别关注并加强该区域的降噪治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高架线 噪声 模式预测 传播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破坏模式预测与解释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高 王瑶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3-152,共10页
为实现精准预测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的破坏模式,文中基于机器学习对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的破坏模式进行了预测,并对结果进行了解释与分析。采用SMOTE算法,使数据类间样本不均衡对模型预测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得到了改善。利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 为实现精准预测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的破坏模式,文中基于机器学习对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的破坏模式进行了预测,并对结果进行了解释与分析。采用SMOTE算法,使数据类间样本不均衡对模型预测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得到了改善。利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对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的破坏模式进行预测并筛选出性能最优的模型,并基于SHAP法对预测结果进行解释,对特征参数在不同破坏模式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试验结果进行佐证。研究结果表明:剪跨比λ是影响墙体破坏模式的一个主要因素,剪跨比λ越高发生弯曲破坏的概率越高,剪跨比λ越低发生剪切破坏的概率越高,只有在剪跨比λ适中时才会增加发生弯剪破坏的概率,并推高其对应破坏模式的Shapley值;腹板内的水平钢筋配筋指数、纵筋配筋指数越高,发生弯剪破坏的概率越低;边缘构件内的钢管配筋指数、与轴压比n越高,发生弯剪破坏的概率越高;在3种破坏模式中,弯剪破坏的预测难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剪力墙 破坏模式预测 机器学习 可解释性 SMOTE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光伏发电的模式预测树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亚东 郭华平 +2 位作者 吴双惠 王兆庆 范明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3-258,共6页
文章将模式预测树引入到光伏发电预测中,提出了一种面向光伏发电的模式预测树模型(PGMT)。与传统的神经网络不同,PGMT将树模型与线性回归模型相结合,预测时输入信息沿着某条路径到达叶结点,该叶结点使用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相应的发电量。... 文章将模式预测树引入到光伏发电预测中,提出了一种面向光伏发电的模式预测树模型(PGMT)。与传统的神经网络不同,PGMT将树模型与线性回归模型相结合,预测时输入信息沿着某条路径到达叶结点,该叶结点使用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相应的发电量。该方法有效地避免了标准线性回归模型对数据的线性要求,同时保留了线性模型的可解释性。利用在某光伏电站的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PGMT较之于神经网络保留了很好的可解释性,表现出更高的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模型模式 线性回归 发电功率预测 树剪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式预测粮食产量 被引量:2
13
作者 韦东方 《预测》 1986年第4期47-48,共2页
预测粮食产量,对于制订农业生产规划,安排好粮食调拨供应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利用百色市1961~1984年共24年粮食单产资料和影响粮食产量的相关因素加以分析研究,建立预测模式。
关键词 粮食单产 粮食产量 多元线性回归 自然灾害 有效灌溉面积 肥料施用 面积比 粮食减产 农业 模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预测法应用于铁路噪声的预测研究
14
作者 赵尊宇 陈文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8-122,共5页
伴随新建铁路、既有线增建二线、电气化改造等项目的大规模建设,围绕铁路建设、运营由来已久的铁路噪声污染和扰民的问题却更为突出。根据铁路噪声的传播特性,合理地选取了一种噪声预测方法,即模式预测法作为铁路噪声预测方法,并重点介... 伴随新建铁路、既有线增建二线、电气化改造等项目的大规模建设,围绕铁路建设、运营由来已久的铁路噪声污染和扰民的问题却更为突出。根据铁路噪声的传播特性,合理地选取了一种噪声预测方法,即模式预测法作为铁路噪声预测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噪声模式法的理论依据、计算公式和边界条件。以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铁路干线之一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讨论由于工程规模、线路质量、列车速度、运输组织的变化,引起的铁路噪声对沿线声环境的影响,定量给出了典型区段距铁路外轨中心线30m、60m、120m处的昼夜间等效连续声级值。通过对噪声贡献值与声环境适应性分析,定性描述铁路噪声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有效控制铁路噪声污染、合理划分工程沿线土地利用功能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预测 铁路噪声 噪声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学模式预测冬小麦产量三年总结
15
作者 包正擎 《预测》 1988年第6期70-71,共2页
为了配合星遥感估测冬小麦产量的工作,我们从农学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沿淮和淮北地区分阶段的农学因子——产量预报模式。几年来的预报效果表明,此方法不仅可行,且生物学意义明确,简练实用,预报准确率较高。同时我们不断对使用模式进行修... 为了配合星遥感估测冬小麦产量的工作,我们从农学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沿淮和淮北地区分阶段的农学因子——产量预报模式。几年来的预报效果表明,此方法不仅可行,且生物学意义明确,简练实用,预报准确率较高。同时我们不断对使用模式进行修正、改进。为了进一步提高农学模式的预报准确率,使小麦产量预测工作尽早地投入业务化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产量 淮北地区 农学 产量预测 遥感估测 产量预报 三要素 平均亩产 利用模式 模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HEVC帧内预测模式决策的快速算法
16
作者 王爽 刘家良 +1 位作者 张海坤 胡越黎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1-570,共10页
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相较于上一代编码标准H.264降低了约50%的比特率,但为了提高帧内预测的准确性,HEVC提出的35种预测模式导致计算量大幅增加,对软件和硬件实现均构成了挑战.针对该问题,在HEVC的基础上提... 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相较于上一代编码标准H.264降低了约50%的比特率,但为了提高帧内预测的准确性,HEVC提出的35种预测模式导致计算量大幅增加,对软件和硬件实现均构成了挑战.针对该问题,在HEVC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依据图片纹理方向,结合预测模式之间的关联性来确定帧内预测模式的快速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与HEVC参考软件HM16.20相比,在BD-Rate损失仅为5.79%的情况下,节省46%以上的编码时间,显著降低了帧内预测模式决策的复杂度,便于在嵌入式系统等硬件资源有限的端侧实现算法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视频编码 帧内预测 角度模式 预测模式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健康社区知识共创的群体共识演化模式研究
17
作者 易明 熊雨彤 +1 位作者 刘明 周阳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158,共14页
[目的/意义]在线健康社区知识共创的本质是通过群体认知和群体共识的逐步提升而不断完善疾病治疗方案的过程。本文旨在从宏观及微观层面分别揭示群体共识演化模式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素,进而为引导和干预知识共创进程提供依据。[研究设计... [目的/意义]在线健康社区知识共创的本质是通过群体认知和群体共识的逐步提升而不断完善疾病治疗方案的过程。本文旨在从宏观及微观层面分别揭示群体共识演化模式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素,进而为引导和干预知识共创进程提供依据。[研究设计/方法]以“与癌共舞”社区2013年1月—2023年8月的998个研讨帖中的16,822条有效发言数据为基础数据集。首先针对用户立场的隐蔽性,提出融合语义结构分析的群体共识测度方法;其次在此基础上结合K-mediods和DTW算法提炼群体共识的演化模式;最后构建基于LightGBM算法的预测模型,从而对在线健康社区群体共识演化模式进行预测分析。[结论/发现]在线健康社区知识共创的群体共识演化模式可以抽象为高起低趋、大幅波动、突增渐缓和阶段递增四类。消极情感得分、议题质量、可信度等七种因素对在线健康社区群体共识演化模式的形成影响较大,其中议题质量和社会属性相似度对促进群体共识增长的作用尤为显著。针对高起低趋型研讨帖,建议通过采用简明的议题表述并鼓励相似背景用户参与讨论来提高群体共识。[创新/价值]提出了适用于在线健康社区知识共创的群体共识测度方法,并为群体共识的动态研究提供了新的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健康社区 知识共创 群体共识 演化模式 模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富钾卤水地球物理特征及预测方法研究:以川西地区为例
18
作者 李进 范翔宇 +4 位作者 熊鸿鸽 王红军 侯学文 钟霆堃 喻显涛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7-618,共12页
平落坝构造高品位富钾卤水的发现表明四川盆地三叠系海相液态钾盐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针对盆地内深层液态钾盐地球物理预测研究较少的问题,将平落坝雷四段富钾卤水层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以地球物理勘探理论为指导,结合地质、地震、... 平落坝构造高品位富钾卤水的发现表明四川盆地三叠系海相液态钾盐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针对盆地内深层液态钾盐地球物理预测研究较少的问题,将平落坝雷四段富钾卤水层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以地球物理勘探理论为指导,结合地质、地震、测井等资料,首先分析和总结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富钾卤水层的测井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优选伽马和声波速度作为敏感参数,建立富钾卤水层的地质—测井—地震三位一体井约束地震反演识别方法,并以平落4井为例,预测富钾卤水层的空间展布;最后结合地震反演结果,圈定出平落坝构造为川西凹陷液态钾盐沉积的最有利区域。在实际应用中建立一套适用于研究区富钾卤水层地球物理预测方法,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 富钾卤水 平落坝构造 测井解释 地质—测井—地震预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探测的可预测电流模式FSBB电路
19
作者 李智铮 黄宇超 +3 位作者 童乔凌 闵闫 李启东 马力君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4-499,共6页
探测器的能源供给离不开DC-DC变换器,先进的控制方法能提高工作效率。预测电流模式控制相比于传统的PI控制具有动态响应快、易于进行过流保护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到电力电子控制领域。由于控制回路的问题,不能通过计算开环增益的方式... 探测器的能源供给离不开DC-DC变换器,先进的控制方法能提高工作效率。预测电流模式控制相比于传统的PI控制具有动态响应快、易于进行过流保护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到电力电子控制领域。由于控制回路的问题,不能通过计算开环增益的方式对负载波动与输出电压变化的闭环传递函数进行有效地设计。因此,提出了一种在不加前馈控制的情况下,基于预测电流模式控制四开关Buck-Boost(four-switch Buck-Boost,FSBB)变换器补偿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法能提升负载动态响应,通过实验数据,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电流模式控制 FSBB 快速负载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群扩张模式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预测 被引量:28
20
作者 刘菁华 李伟峰 +2 位作者 周伟奇 韩立建 钱雨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50-1660,共11页
当前,城市群是推动我国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但其快速的扩张模式对区域生态系统安全的胁迫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科学地预测城市群未来扩张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对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当前,城市群是推动我国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但其快速的扩张模式对区域生态系统安全的胁迫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科学地预测城市群未来扩张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对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实施具有指导意义。以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京津冀城市群为例,结合空间模型模拟方法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预测了基于当前京津冀城市群的扩张模式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防风固沙功能、土壤保持功能与水源涵养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胁迫影响。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发展速度较快,但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呈两极化的发展特征;(2)京津冀城市群具有重要级以上的生态服务功能占区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同时包含两种及以上服务功能的地区将近一半,且其空间分布也很不均衡;(3)应用CLUE-S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京津冀城市群未来的扩张格局,模型的Kappa指数为0.84。至2020年,预测京津冀城市群将增加3630.24km^2建设用地面积,而其中约六分之一的新增人工表面侵占具有重要及以上生态服务功能的区域,防风固沙和水源涵养为主要被侵占功能,这些区域集中分布在北京、天津与唐山等核心发展城市;(4)京津冀城市群不均衡的区域扩展模式不仅会进一步加剧不同地区间城市化水平的差距,对区域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潜在胁迫影响也将会增加。本研究结果可为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规划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保障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均衡发展 生态安全格局 扩张模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