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ECMWF模式对我国西南环横断山区冬季近地面2m温度的预报评估
被引量:
3
1
作者
吴诗梅
唐娜
+3 位作者
梁雨琪
欧旭阳
李海杰
陈昊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8,共11页
从冬季平均温度、温度日变化及日较差等方面入手,基于2021年CLDAS逐小时产品评估了ECMWF全球高分辨率确定性数值预报产品对我国西南环横断山区复杂地形区近地面2 m温度的预报能力,并通过区分高地形区(川西高原)和低地形区(四川盆地南部)...
从冬季平均温度、温度日变化及日较差等方面入手,基于2021年CLDAS逐小时产品评估了ECMWF全球高分辨率确定性数值预报产品对我国西南环横断山区复杂地形区近地面2 m温度的预报能力,并通过区分高地形区(川西高原)和低地形区(四川盆地南部),对比了不同地形区近地面2 m温度预报的偏差特征。结果表明:(1)ECMWF模式可合理预报我国西南环横断山区冬季平均2 m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偏差分布与地形高度有关,随着地形高度的增加,预报偏差呈增大趋势。(2)ECMWF模式很好再现了西南环横断山区冬季温度的日变化特征,峰值时刻出现在14:00(北京时);各时刻温度的预报偏差在不同地形高度存在差异,川西高原和横断山区的最大负偏差出现在下午,四川盆地南部的最大负偏差出现在早晨。同时,高地形区各时刻的预报偏差均高于低地形区。(3)ECMWF模式对日内各时刻不同地形处2 m温度的空间分布均有合理预报,但偏差存在日变化特征。特别是在横断山区高地形区,其在各时刻有不同的冷暖偏差特征。(4)在环横断山区温度日较差预报偏差较大的区域(大致为昆明准静止锋线发生频次较高的区域),模式对于温度日较差较大的日数,其2 m温度的预报偏差要大于日较差较小的日数,且在该区域内,温度日较差的预报偏差相对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预报偏差
环横断山区
近地面2
m温度
日变化
温度日较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22年延边州一次雨雪天气预报偏差成因分析
2
作者
冯景瑜
潘舸
+1 位作者
张莹莹
于明洋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5期170-172,共3页
2022年10月9—11日延边州出现了明显降水,山区出现了雨夹雪。分析本次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及模式预报偏差成因发现:气旋入海后爆发性发展,配合偏东回流的长时间影响,是本次降水量级较大的关键;大尺度环流形势预报基本准确;降水量级预报...
2022年10月9—11日延边州出现了明显降水,山区出现了雨夹雪。分析本次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及模式预报偏差成因发现:气旋入海后爆发性发展,配合偏东回流的长时间影响,是本次降水量级较大的关键;大尺度环流形势预报基本准确;降水量级预报中,ECMWF、CMA-GFS与实况最接近,ECMWF模式稳定性更高,两种模式均以最近时次的预报更准确。降水相态的预报离不开气温的预报,ECMWF气温预报与实况偏差较小,CMA-GFS预报的850 hPa气温和2 m气温均较实况偏高,在今后的气温预报中要更多参考ECMWF的预报。通过检验雷达ROSE 2.0降水预报产品发现,降水最强时刻,距离雷达较近处,降水会被过高估计;在距雷达80 km以外地区的降水被过低估计,其他估计的强降水区域对实际强降水落区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环流形势
模式预报偏差
降水量级
降水相态
降水产品
吉林延边
2022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GRAPES_YY模式发展及其对梅雨锋降水模拟的性能检验
被引量:
6
3
作者
赵益帆
李晓涵
彭新东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3-635,共13页
GRAPES_YY是在球面准均匀阴阳网格动力框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球非静力模式,目前已耦合全套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具备了中期天气预报能力。为了解模式对环流和降水的实际预报效果,检验模式对多尺度天气系统的预报能力和误差分布特征,以ER...
GRAPES_YY是在球面准均匀阴阳网格动力框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球非静力模式,目前已耦合全套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具备了中期天气预报能力。为了解模式对环流和降水的实际预报效果,检验模式对多尺度天气系统的预报能力和误差分布特征,以ERA-interim资料和逐时地面融合降水产品为参考,对1个月(2018年6月中旬-7月中旬)批量试验结果和一次长江流域梅雨个例(7月4-7日)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改进上边界条件基础上,模式有较好的稳定性,短期预报时效内对全球环流和降水刻画准确,模式24 h累计降水纬向平均成功再现了低纬度和中纬度地区的两个降水峰值,但对低纬度对流性降水和中纬度格点尺度降水预报偏强。其次,模式成功模拟出7月4-6日中国东部梅雨雨带位置、走向及南北摆动,整体上能正确反映主要天气系统的移动演变,但受分辨率限制以及湿物理过程影响,暴雨以上量级降水还存在强度预报偏弱、位置偏北的问题。GRAPES_YY模式模拟结果基本合理可信,对中低纬度梅雨锋降水的预报能力较GRAPES_GFS略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ES_YY
全球非静力
模式
阴阳网格
性能检验
模式预报偏差
梅雨锋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ECMWF模式对我国西南环横断山区冬季近地面2m温度的预报评估
被引量:
3
1
作者
吴诗梅
唐娜
梁雨琪
欧旭阳
李海杰
陈昊明
机构
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横断山区(低纬高原)灾害性天气研究中心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142214,4207515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200512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23KJ028)。
文摘
从冬季平均温度、温度日变化及日较差等方面入手,基于2021年CLDAS逐小时产品评估了ECMWF全球高分辨率确定性数值预报产品对我国西南环横断山区复杂地形区近地面2 m温度的预报能力,并通过区分高地形区(川西高原)和低地形区(四川盆地南部),对比了不同地形区近地面2 m温度预报的偏差特征。结果表明:(1)ECMWF模式可合理预报我国西南环横断山区冬季平均2 m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偏差分布与地形高度有关,随着地形高度的增加,预报偏差呈增大趋势。(2)ECMWF模式很好再现了西南环横断山区冬季温度的日变化特征,峰值时刻出现在14:00(北京时);各时刻温度的预报偏差在不同地形高度存在差异,川西高原和横断山区的最大负偏差出现在下午,四川盆地南部的最大负偏差出现在早晨。同时,高地形区各时刻的预报偏差均高于低地形区。(3)ECMWF模式对日内各时刻不同地形处2 m温度的空间分布均有合理预报,但偏差存在日变化特征。特别是在横断山区高地形区,其在各时刻有不同的冷暖偏差特征。(4)在环横断山区温度日较差预报偏差较大的区域(大致为昆明准静止锋线发生频次较高的区域),模式对于温度日较差较大的日数,其2 m温度的预报偏差要大于日较差较小的日数,且在该区域内,温度日较差的预报偏差相对不稳定。
关键词
模式预报偏差
环横断山区
近地面2
m温度
日变化
温度日较差
Keywords
model prediction bias
around the Hengduan mountain regions
near-surface 2 m temperature
daily variation
diurnal temperature range
分类号
P457.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22年延边州一次雨雪天气预报偏差成因分析
2
作者
冯景瑜
潘舸
张莹莹
于明洋
机构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气象局
吉林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航务管理部延吉分部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5期170-172,共3页
文摘
2022年10月9—11日延边州出现了明显降水,山区出现了雨夹雪。分析本次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及模式预报偏差成因发现:气旋入海后爆发性发展,配合偏东回流的长时间影响,是本次降水量级较大的关键;大尺度环流形势预报基本准确;降水量级预报中,ECMWF、CMA-GFS与实况最接近,ECMWF模式稳定性更高,两种模式均以最近时次的预报更准确。降水相态的预报离不开气温的预报,ECMWF气温预报与实况偏差较小,CMA-GFS预报的850 hPa气温和2 m气温均较实况偏高,在今后的气温预报中要更多参考ECMWF的预报。通过检验雷达ROSE 2.0降水预报产品发现,降水最强时刻,距离雷达较近处,降水会被过高估计;在距雷达80 km以外地区的降水被过低估计,其他估计的强降水区域对实际强降水落区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关键词
大尺度环流形势
模式预报偏差
降水量级
降水相态
降水产品
吉林延边
2022年
分类号
P458.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GRAPES_YY模式发展及其对梅雨锋降水模拟的性能检验
被引量:
6
3
作者
赵益帆
李晓涵
彭新东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3-635,共13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2018YFC1507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5103)。
文摘
GRAPES_YY是在球面准均匀阴阳网格动力框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球非静力模式,目前已耦合全套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具备了中期天气预报能力。为了解模式对环流和降水的实际预报效果,检验模式对多尺度天气系统的预报能力和误差分布特征,以ERA-interim资料和逐时地面融合降水产品为参考,对1个月(2018年6月中旬-7月中旬)批量试验结果和一次长江流域梅雨个例(7月4-7日)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改进上边界条件基础上,模式有较好的稳定性,短期预报时效内对全球环流和降水刻画准确,模式24 h累计降水纬向平均成功再现了低纬度和中纬度地区的两个降水峰值,但对低纬度对流性降水和中纬度格点尺度降水预报偏强。其次,模式成功模拟出7月4-6日中国东部梅雨雨带位置、走向及南北摆动,整体上能正确反映主要天气系统的移动演变,但受分辨率限制以及湿物理过程影响,暴雨以上量级降水还存在强度预报偏弱、位置偏北的问题。GRAPES_YY模式模拟结果基本合理可信,对中低纬度梅雨锋降水的预报能力较GRAPES_GFS略有改善。
关键词
GRAPES_YY
全球非静力
模式
阴阳网格
性能检验
模式预报偏差
梅雨锋降水
Keywords
GRAPES_YY global non-hydrostatic model
Yin-Yang grid
Performance verification
Model forecasting bias
Meiyu front
分类号
P45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ECMWF模式对我国西南环横断山区冬季近地面2m温度的预报评估
吴诗梅
唐娜
梁雨琪
欧旭阳
李海杰
陈昊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22年延边州一次雨雪天气预报偏差成因分析
冯景瑜
潘舸
张莹莹
于明洋
《现代农业科技》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GRAPES_YY模式发展及其对梅雨锋降水模拟的性能检验
赵益帆
李晓涵
彭新东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