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式转换的LPFG气压传感器性能研究
1
作者 王朝垣 伍华焱 +2 位作者 周毅 黄荷雨 周爱 《应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1-729,共9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式转换增敏的长周期光纤光栅(long period fiber grating,LPFG)气压传感器,该传感器由LPFG和两层聚合物涂层组成。内层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的高折射率特性可以将LPFG的工作区间调谐至模式转换区。外层...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式转换增敏的长周期光纤光栅(long period fiber grating,LPFG)气压传感器,该传感器由LPFG和两层聚合物涂层组成。内层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的高折射率特性可以将LPFG的工作区间调谐至模式转换区。外层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具有多孔特性,可作为传感器的气压敏感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当PVA厚度为244 nm时,传感器灵感度达612 pm/kPa,比未激发模式转换的LPFG传感器提升约50倍。PVA和PDMS对温度敏感,因此串联了一个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进行温度补偿。利用模式转换增敏的LPFG气压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制备简单等优点,有望应用于高精度气压传感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光纤光栅 模式转换 聚乙烯醇 聚二甲基硅氧烷 气压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新时期旅游公共服务的模式转换和创新突破
2
作者 曾博伟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共1页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伴随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全过程,但旅游公共服务引起各方重视始于1999年10月我国第一个国庆“黄金周”。进入21世纪之后,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2013年《旅游法》第三条明确提出,“国家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伴随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全过程,但旅游公共服务引起各方重视始于1999年10月我国第一个国庆“黄金周”。进入21世纪之后,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2013年《旅游法》第三条明确提出,“国家发展旅游事业,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依法保护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权利”,使得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具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公共服务 旅游事业 《旅游法》 模式转换 黄金周 创新突破 依法保护 旅游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模式掘进机选型及模式转换技术研究——以广州市地铁7号线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郭俊平 马经哲 +2 位作者 汤勇茂 尹富斌 罗杰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595,共10页
为解决复杂多变地层条件下单一模式或双模式掘进机适应性不足的问题,依托广州地铁7号线萝岗站—水西站区间三模式掘进机施工案例,开展三模式掘进机选型及模式转换技术研究。该区间包含软土、富水砂层、硬岩等复杂多变的地质,通过对区间... 为解决复杂多变地层条件下单一模式或双模式掘进机适应性不足的问题,依托广州地铁7号线萝岗站—水西站区间三模式掘进机施工案例,开展三模式掘进机选型及模式转换技术研究。该区间包含软土、富水砂层、硬岩等复杂多变的地质,通过对区间地质特征、掘进风险、模式适应性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结合三模式掘进机工程应用效果的反馈和进一步探究,确定三模式掘进机选型及模式转换方案。结果表明:1)长距离、高强度硬岩地层适合采用敞开式硬岩模式,沉降要求高的富水砂层适合采用泥水平衡模式,带孤石的软土地层适合采用土压平衡模式;2)集3种模式于一体的三模式掘进机能有效解决地铁盾构区间穿越多种复杂地层(软土地层、沉降控制要求高的地层以及硬岩地层)时的盾构选型和地层适应性问题,实现掘进机多模式一体、一键切换、一机多用;3)掘进模式转换流程、工艺的工程应用,形成了掘进模式快速、安全转换技术;4)硬岩掘进的双排渣方案能有效解决一般硬岩条件下的高效排渣(硬岩掘进螺旋输送机出渣模式)和硬岩富水条件下的防喷涌(硬岩掘进泥水出渣模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掘进机 掘进机选型 转换流程 模式转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导波模式转换的输氢管道泄漏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茂循 薛广蒙 +2 位作者 黄良 檀淼红 黄敏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2期6-10,24,共6页
氢能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二次能源,其安全运输受到广泛关注。氢脆及其引起的泄漏作为影响管道安全的主要因素,亟需有效的无损检测技术。管状结构中超声导波具有低衰减和远距离传播等优点,相较于超声体波的逐点式扫描,可以大范围地检出输... 氢能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二次能源,其安全运输受到广泛关注。氢脆及其引起的泄漏作为影响管道安全的主要因素,亟需有效的无损检测技术。管状结构中超声导波具有低衰减和远距离传播等优点,相较于超声体波的逐点式扫描,可以大范围地检出输氢管道内部的缺陷或损伤。本研究利用超声导波的模式转换,采用数值仿真、吸收边界构建以及二维傅里叶变换等方法,确定方孔的尺寸进而判断泄漏的程度。研究表明,方孔的存在造成T(0,1)模式的模式转换,F(n,1)模式和F(n,2)模式逐渐形成,方孔宽度的增加导致F(n,1)模式的增多、低阶F(n,2)模式的消失和高阶F(n,2)模式的出现。这为基于超声导波模式转换的输氢管道泄漏评估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氢管道 超声导波 模式转换 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全带宽TE_(10)-TE_(20)模式转换器的研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芸 顾浩 +2 位作者 闫玉涛 李升 丁江乔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5,共6页
新一代W波段慢波结构行波管对波导TE_(10)-TE_(n0)模式转换器的低损耗、宽带、转换效率等高性能方面提出了要求。文中重点研究一款全W波段波导模式转换器的设计,实现E面TE_(10)输入到H面TE_(20)输出的模式转换,并结合高效率转换结构,给... 新一代W波段慢波结构行波管对波导TE_(10)-TE_(n0)模式转换器的低损耗、宽带、转换效率等高性能方面提出了要求。文中重点研究一款全W波段波导模式转换器的设计,实现E面TE_(10)输入到H面TE_(20)输出的模式转换,并结合高效率转换结构,给出实际性能验证。首先,分析了波导TE_(n0)模分布特点,提出E面功分结构、集成扭波导结构及H面反相合成等单元结构;其次,给出TE_(10)-TE_(20)模式转换整体方案设计与电路优化;最后,结合H面异相功分结构集成,基于计算机数控技术,实现该W波段模式转换模块的制备,并完成三端口性能测试。实测结果表明,W波段全带宽内(75 GHz~110 GHz),该TE_(10)-TE_(20)模式转换模块输出端口功率分配比为-3.2 dB±0.2 dB,相位差为180°±2°,输入端口回波损耗优于-20 dB,且实测性能均与仿真结果高度一致,验证了W波段宽带TE_(10)-TE_(20)模式转换器的高效率、低损耗、可行性及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转换 W波段 波导 低损耗 扭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波导TM_(01)模式转换器中TE_(11)和TE_(21)模式对圆波导耦合器耦合度的影响
6
作者 陈家辉 周振宇 +1 位作者 翁明 曹猛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2-502,共11页
为了准确地测量出圆波导耦合器的耦合度,文章研究了圆波导TM_(01)模式转换器中TE_(11)和TE_(21)模式对耦合度的影响。依据圆波导中TM_(01)、TE_(11)和TE_(21)模式场分布的特点,用CST仿真研究了TE_(11)或TE_(21)模式的含量对耦合度分散... 为了准确地测量出圆波导耦合器的耦合度,文章研究了圆波导TM_(01)模式转换器中TE_(11)和TE_(21)模式对耦合度的影响。依据圆波导中TM_(01)、TE_(11)和TE_(21)模式场分布的特点,用CST仿真研究了TE_(11)或TE_(21)模式的含量对耦合度分散性的影响。采用仿真和实验测量,对测量过程中两个模式转换器之间的相对角度对耦合器中出现的模式以及耦合度分散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耦合器中TE_(11)或TE_(21)模式含量的增加,耦合度的分散性也随之增加;用矩形TE10转圆波导TM_(01)模式转换器测量耦合度时分散性较大,并且当两个模式转换器之间的相对角度为0°或180°时,耦合器中会出现少量的TE_(21)模式,而相对角度为90°或270°时耦合器中会出现少量的TE_(11)模式;用同轴TEM转圆波导TM_(01)模式转换器测量耦合度时,耦合器中几乎不含有TE_(11)模式和TE_(21)模式,且耦合度的分散性较小;对比两种不同类型的圆波导TM_(01)模式转换器在耦合度测量中的仿真与实验结果,文章认为采用平均耦合度可以较好地消除耦合度分散性,更能反映耦合器的真实耦合度。该研究工作为准确标定耦合器耦合度提供了新的测试方法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器 模式转换 圆波导 平均耦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循环发动机模式转换对加减速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余秋霞 胡骏 +1 位作者 王为丽 谷彬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28,共13页
变循环发动机具有单外涵与双外涵两种工作模式,根据使用场景或发动机性能匹配需求可能在加减速过程中进行模式转换。为了评估模式转换对加减速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可在加减速过程中进行模式转换性能模拟的过渡态性能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了... 变循环发动机具有单外涵与双外涵两种工作模式,根据使用场景或发动机性能匹配需求可能在加减速过程中进行模式转换。为了评估模式转换对加减速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可在加减速过程中进行模式转换性能模拟的过渡态性能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了引入模式转换后的加减速特性。结果表明:模式转换控制规律对风扇工作线和发动机加速性有影响,设计时应使风扇工作线变化平稳,同时在保证发动机稳定工作的前提下缩短模式转换时间;模式转换可使减速过程中的风扇最小喘振裕度从2%提高至15%,从而消除风扇喘振裕度对减速供油规律的限制,进而改善发动机减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循环发动机 模式转换 控制规律 加减速 喘振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已改造棕地时空特征及用地模式转换研究——基于荟萃分析方法
8
作者 张新佳 宋飏 王士君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100,共10页
棕地已成为城市更新和土地再利用的重要承载和热点研究领域,但我国目前对于棕地数量、位置信息和改造模式等基本情况尚不十分明确,这对掌握全国棕地信息、指导城市空间规划和棕地再利用造成了诸多障碍。本文基于荟萃分析,通过提取CNKI、... 棕地已成为城市更新和土地再利用的重要承载和热点研究领域,但我国目前对于棕地数量、位置信息和改造模式等基本情况尚不十分明确,这对掌握全国棕地信息、指导城市空间规划和棕地再利用造成了诸多障碍。本文基于荟萃分析,通过提取CNKI、WOS、中国工业遗产名录等已发表文献中的已改造棕地信息,作为中国棕地的典型代表和数据来源,分析中国已改造棕地在总体表现、阶段性、地块因素等方面的时空特征,归纳其再利用模式类型及转换特征。本研究有利于丰富和深化中国数据缺失背景下的棕地空间研究,可以为中国棕地再开发、土地整治和增强城市活力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地 时空特征 用地模式转换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模式转换天线的设计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袁成卫 刘庆想 钟辉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05-1408,共4页
在同轴波导尺寸较大的情况下,传统的插入四块金属板的同轴插板式模式转换器难以满足扇形波导内单模传输的条件.通过增加插板数目,设计了大尺寸情况下的模式转换器,并将其与同轴喇叭有机结合,设计了一个中心频率为7 GHz的新型模式转换天... 在同轴波导尺寸较大的情况下,传统的插入四块金属板的同轴插板式模式转换器难以满足扇形波导内单模传输的条件.通过增加插板数目,设计了大尺寸情况下的模式转换器,并将其与同轴喇叭有机结合,设计了一个中心频率为7 GHz的新型模式转换天线,可以实现高功率微波源输出TEM模的定向辐射.该模式转换天线的数值计算结果为:增益22.2 dB,口径效率53.7%,中心频率上反射系数为0.07,在6.5~7.5 GHz频率范围内反射系数小于0.3.实验测量结果为:增益21.5 dB,口径效率约46%,在6.5~7.5 GHz频率范围内反射系数约为0.07~0.39.数值计算与实验测量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模式转换 模式转换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拖累效应——兼论现行税制模式转换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美华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2-46,共5页
税收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拖累影响,这种影响严重削弱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同时也说明,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现行税收制度已不再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状况,有必要进行改革。然而改革并不意味着一味地减税,也不单纯是税种的个别调... 税收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拖累影响,这种影响严重削弱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同时也说明,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现行税收制度已不再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状况,有必要进行改革。然而改革并不意味着一味地减税,也不单纯是税种的个别调整,而是税制模式的转换。只有在这一思路下进行的税制改革,才能有的放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增长 经济增长 拖累效应 税制模式转换 现行税制 模式转换 积极财政政策 社会经济状况 90年代中期 税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电网多复杂工况的AGC控制模式转换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徐瑞 滕贤亮 +4 位作者 丁恰 刘军 钱玉妹 镐俊杰 张小白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85-1791,共7页
调度控制系统中AGC机组控制模式依靠人工决策修改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电网实时平衡和多复杂工况下的调节需求。文章首先根据AGC机组控制模式的负荷扰动调节特点,对机组控制模式进行归类分析;然后提出适应电网正常和紧急2种工况的控制模... 调度控制系统中AGC机组控制模式依靠人工决策修改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电网实时平衡和多复杂工况下的调节需求。文章首先根据AGC机组控制模式的负荷扰动调节特点,对机组控制模式进行归类分析;然后提出适应电网正常和紧急2种工况的控制模式自动转换方案,提出适应CPS标准的调节备用需求模型和模式转换策略,策略兼顾负荷趋势调整和平衡控制双重目标,实现对机组控制角色的自适应转换和调节容量的优化调控;通过大功率缺失扰动下满足CPS/DCS标准的调节备用需求分析,提出紧急功率控制模式转换策略,通过扩充紧急功率控制调节容量,以快速支援电网功率恢复。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组控制模式 控制模式转换 控制性能评价指标 自动发电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_(01)-TE_(11)弯形圆波导模式转换器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玉文 舒挺 袁成卫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1-594,共4页
通过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对TM01-TE11弯形圆波导模式转换器进行了分析,得出了TE11模式的功率转换效率的解析公式.在保持其出射端口与入射端口轴线平行的情况下,通过减小波导内半径,从而减小波导轴线长度,实现了其结构的小型化设计.当转... 通过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对TM01-TE11弯形圆波导模式转换器进行了分析,得出了TE11模式的功率转换效率的解析公式.在保持其出射端口与入射端口轴线平行的情况下,通过减小波导内半径,从而减小波导轴线长度,实现了其结构的小型化设计.当转换器的两段轴线曲率半径相等时,理论计算结果与模拟结果相吻合,且功率转换效率高.优化结果为:波导内径为7.0 cm,模式转换器出射端口与入射端口的轴线间距为8.03cm,轴向长度为15.11 cm;频率在3.41~3.74 GHz内,功率转换效率超过90%,其中频率为3.60 GHz时,转化效率为9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圆波导 耦合系数 模式转换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5GHz回旋管内置准光模式转换器仿真设计 被引量:7
13
作者 施美友 屈劲 +4 位作者 薛长江 潘文武 陈世韬 余川 胡进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438-2442,共5页
高功率毫米波回旋管输出的高阶模式不利于空间传输,必须进行模式转换。由于不便采用波导模式转换器,因此对内置准光模式转换器进行了研究。内置准光模式转换器由Vlasov辐射器、准抛物柱面镜和相位修正镜组成。基于标量衍射理论和KSA算法... 高功率毫米波回旋管输出的高阶模式不利于空间传输,必须进行模式转换。由于不便采用波导模式转换器,因此对内置准光模式转换器进行了研究。内置准光模式转换器由Vlasov辐射器、准抛物柱面镜和相位修正镜组成。基于标量衍射理论和KSA算法,编制了数值模拟程序,设计了相位修正镜。计算分析了参考平面处的场分布,表明该准光模式转换器的标量转换效率大于98%,矢量转换效率大于93%。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高效地指导准光模式转换器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光模式转换 相位修正镜 标量衍射理论 TE62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砾-泥岩复合地层土压/泥水双模盾构合理模式转换点选取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凡 黄钟晖 +4 位作者 何川 孟庆军 赖孝辉 刘川昆 王士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8-57,共10页
为确保双模盾构在模式转换前后的安全、高效掘进,依托南宁地铁5号线五~新区间隧道工程,结合土压/泥水双模盾构模式转换原理,确立合理模式转换点选取原则及判据,建立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数值模型,深入分析掘进过程中掌子面变形量、渗流量... 为确保双模盾构在模式转换前后的安全、高效掘进,依托南宁地铁5号线五~新区间隧道工程,结合土压/泥水双模盾构模式转换原理,确立合理模式转换点选取原则及判据,建立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数值模型,深入分析掘进过程中掌子面变形量、渗流量的变化规律,建立施工安全、成本最优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等效变换得到模式转换点与地层交界面的距离,并结合工程实际转换点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双模盾构模式转换点应选取在相对稳定的地层;掌子面变形量及渗流量在地层交界面附近差异明显;渗透系数差异3个数量级是影响土压/泥水双模盾构模式转换点的临界值;当渗透系数差异小于3个数量级时,模式转换点宜距离交界面8m;工程实际模式转换点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可为土压/泥水双模盾构选取及模式转换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复合地层 双模盾构 模式转换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色Petri网的车载设备模式转换测试序列生成方法 被引量:18
15
作者 赵晓宇 杨志杰 吕旌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5-123,共9页
为高效、自动生成覆盖车载设备所有转换路径的测试序列,根据《CTCS-3级列控系统系统需求规范》,首先基于有色Petri网构建车载设备模式转换(MTCPN)模型,并采用ASK-CTL公式和非标准状态空间查询法对MTCPN模型进行分析和验证,然后根据车载... 为高效、自动生成覆盖车载设备所有转换路径的测试序列,根据《CTCS-3级列控系统系统需求规范》,首先基于有色Petri网构建车载设备模式转换(MTCPN)模型,并采用ASK-CTL公式和非标准状态空间查询法对MTCPN模型进行分析和验证,然后根据车载设备模式转换规则,将车载设备的工作模式及其转换路径映射为有向图,采用中国邮路算法求解有向图,生成1条最优邮路,并对该邮路进行二次优化,生成车载设备模式转换的测试目标序列集;将测试目标序列作为MTCPN模型的输入,仿真生成满足全路径覆盖准则的可执行的测试序列集和XML文件。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有色Petri网的测试序列生成方法能够满足测试需求,并且避免了既有方法的状态空间爆炸和搜索死循环问题,提高了测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序列 车载设备 列车控制系统 模式转换 有色PETRI网 中国邮路算法 路径覆盖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双层介质加载圆波导的TE_(11)-HE_(11)模式转换天线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信歌 李少甫 张珂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4-118,共5页
介绍了径向双层介质加载圆波导的TE_(11)-HE_(11)模式转换天线的设计原理、实验方法及结果。该模式转换天线由圆波导TE_(11)-HE_(11)模式转换器和辐射器组成:圆波导TE_(11)-HE_(11)模式转换器是在圆波导内沿径向加载两种不同介电常数的... 介绍了径向双层介质加载圆波导的TE_(11)-HE_(11)模式转换天线的设计原理、实验方法及结果。该模式转换天线由圆波导TE_(11)-HE_(11)模式转换器和辐射器组成:圆波导TE_(11)-HE_(11)模式转换器是在圆波导内沿径向加载两种不同介电常数的微波介质来完成模式转换,辐射器采用开口圆波导或小张角圆锥喇叭将HE_(11)模辐射出去。应用HFSS软件对设计的两种模式转换天线进行模拟优化,数值结果显示这两种天线在线极化和圆极化工作状态下其E面、H面辐射方向图在一定波瓣宽度内均具有较高的等化特性及低副瓣电平。应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和频谱分析仪对线极化TE11模激励状态下的两种模式转换天线的增益和驻波系数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中心频率9.4GHz频点辐射器采用开口圆波导或小张角圆锥喇叭时天线增益分别为11.21dB和15.58dB,且驻波系数均小于1.05。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该模式转换天线技术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双层介质 模式转换 模式转换天线 TE11模 HE11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波段紧凑型TEM-TE11模式转换器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冬 金晓 +2 位作者 陈代兵 秦奋 文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69-2173,共5页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窄带高功率微波源系统的紧凑型TEM-TE11模式转换器。该结构首先将同轴波导沿角向分区使微波在各分区内相位传播常数不同,然后将相位传播常数较大的分区进行横向折叠设计以缩短系统轴向长度。分区传播的微波在模式转换...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窄带高功率微波源系统的紧凑型TEM-TE11模式转换器。该结构首先将同轴波导沿角向分区使微波在各分区内相位传播常数不同,然后将相位传播常数较大的分区进行横向折叠设计以缩短系统轴向长度。分区传播的微波在模式转换器末端相位差达到180°时,合成同轴波导中TE11模式。为L波段磁绝缘振荡器设计了模式转换器,并采用数值仿真程序进行计算,在1.31 GHz中心频率上,模式转换器转换效率为95%;在1.23~1.40 GHz频率上,模式转换器效率大于90%,相对带宽13%。将模式转换器应用于磁绝缘振荡器,并测量了天线的定向辐射能力,所得结果与设计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模式转换 折叠波导 L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燃料SI-HCCI-SI燃烧模式转换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英男 彭亚平 +3 位作者 谭满志 黄为钧 刘发发 李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1-315,共5页
在一台单缸试验机上进行了乙醇燃料均质压燃(HCCI)和火花点燃(SI)两种燃烧模式相互转换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进气热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乙醇燃料在两种燃烧方式间的转换。在SI向HCCI转换过程中,由于混合气瞬间变稀,而高温热气进到缸... 在一台单缸试验机上进行了乙醇燃料均质压燃(HCCI)和火花点燃(SI)两种燃烧模式相互转换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进气热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乙醇燃料在两种燃烧方式间的转换。在SI向HCCI转换过程中,由于混合气瞬间变稀,而高温热气进到缸内有一定的时间,转速和平均有效压力下降,经过约4个工作循环后,随着高温热气连续、均匀地进到缸内,实现了连续稳定的HCCI燃烧,因此转速和平均有效压力上升,并且很快达到稳定。在HCCI向SI转换过程中,由于存在火花点火,对混合气的温度不是很敏感,因此过渡时间减少,发动机很快达到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均质压燃 燃烧模式转换 快速热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花点火对乙醇燃料SI/HCCI燃烧模式转换平稳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亚平 郭英男 +3 位作者 谭满志 黄为钧 梁晓明 范秀英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1-524,共4页
在一台经过改进的单缸机上分别实现了乙醇燃料均质压燃和火花点燃两种燃烧方式,获得了乙醇燃料两种燃烧方式各自的工作区域,并在不同工况实现了两种燃烧模式相互转换.为了改善SI/HCCI燃烧模式转换时的平顺性,考察了边界条件工况下火花... 在一台经过改进的单缸机上分别实现了乙醇燃料均质压燃和火花点燃两种燃烧方式,获得了乙醇燃料两种燃烧方式各自的工作区域,并在不同工况实现了两种燃烧模式相互转换.为了改善SI/HCCI燃烧模式转换时的平顺性,考察了边界条件工况下火花点火对燃烧模式转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HCCI燃烧临界温度附近,引入火花点火能明显改善乙醇HCCI的燃烧稳定性,降低了燃烧循环变动.在SI/HCCI燃烧模式转换过程中,引入火花点火相当于向缸内混合气添加部分额外能量,以点燃混合气,进而改善了HCCI和SI相互转换时的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均质压燃 模式转换 平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热管理系统的乙醇SI-HCCI-SI模式转换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为钧 刘发发 +2 位作者 彭亚平 李宇 郭英男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3-358,共6页
在一台经过改进的单缸发动机试验系统上基于快速热管理系统进行了乙醇燃料SI/HCCI燃烧模式转换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快速热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乙醇燃料的SI/HCCI燃烧模式转换,在不同的工况下存在一个最佳点火提前角使转换过程最... 在一台经过改进的单缸发动机试验系统上基于快速热管理系统进行了乙醇燃料SI/HCCI燃烧模式转换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快速热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乙醇燃料的SI/HCCI燃烧模式转换,在不同的工况下存在一个最佳点火提前角使转换过程最为平稳。在模式转换过程中为了使转换更平稳,采用了点火提前角、节气门和供油量协同控制的控制策略,这一策略能够有效地减少过渡过程的循环数,降低甚至消除转换过程中转速和平均有效压力pe的波动,实现平顺的模式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均质压燃 燃烧模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