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CP-MS结合化学计量法的竹叶青酒无机元素模式识别分析
1
作者 江涛 王庆亮 +5 位作者 孟亦浩 张鑫 杨晨 蔚慧欣 秦雪梅 田俊生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6,共8页
为了保障竹叶青酒安全生产和质量可控,提升竹叶青酒产品品质。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竹叶青酒中15种无机元素含量并对其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对含量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表... 为了保障竹叶青酒安全生产和质量可控,提升竹叶青酒产品品质。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竹叶青酒中15种无机元素含量并对其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对含量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含量测定方法线性、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考察结果均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2.2%~118.0%,适用于竹叶青酒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可以将3种竹叶青酒进行有效区分。偏最小二乘判别结合重要性因子建立验证模型分析结果表明,3种竹叶青酒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无机元素是Na、P、K、Al。研究利用ICP-M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法建立的无机元素间含量差异的模式识别分析,可为竹叶青酒质量控制和安全阐释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青酒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化学计量法 无机元素 模式识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肪酸组成的茶叶籽油和油茶籽油模式识别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继光 吴万富 吕世懂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47-252,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FID)对2种不同茶树种(油茶树和茶叶树)制取的茶籽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比较了它们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上的差异,同时结合模式识别分析方法进行判别分析,挖掘它们... 采用气相色谱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FID)对2种不同茶树种(油茶树和茶叶树)制取的茶籽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比较了它们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上的差异,同时结合模式识别分析方法进行判别分析,挖掘它们的特征差异物。结果表明,在14个茶籽油(7个茶叶籽油和7个油茶籽油)中检出脂肪酸14种,共有成分12种,成分均以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为主,其余脂肪酸含量均较低;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在茶籽油中平均占81.8%,在油茶籽油中平均占89.9%。利用统计学的手段,结合模式识别分析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能较好地区分2种的茶籽油,并进一步分析发现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十七烷酸、花生一烯酸、二十四碳一烯酸可能是区别2种茶籽油的特征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籽油 油茶籽油 脂肪酸组成 气相色谱 模式识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洁文 杨华 +3 位作者 何述金 周代俊 黄黎明 赵悦辛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81-86,共6页
为了建立姜黄标准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以来自四川、云南和广西的15个批次姜黄饮片为原料制备姜黄标准汤剂冻干粉,通过优化样品提取工艺和色谱条件,对姜黄标准汤剂的主要成分进行HPLC分析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结果表明:15批姜黄标准汤剂... 为了建立姜黄标准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以来自四川、云南和广西的15个批次姜黄饮片为原料制备姜黄标准汤剂冻干粉,通过优化样品提取工艺和色谱条件,对姜黄标准汤剂的主要成分进行HPLC分析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结果表明:15批姜黄标准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3个共有峰,确认了11、12和13号峰分别为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姜黄素;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2个差异性成分(3号峰和4号峰),但目前还不能确定其所代表的物质;15批姜黄标准汤剂的相似度评价结果均大于0.9,整体可以聚为2大类,其中S5、S11和S14聚为一类,其余批次聚为一类。该HPLC指纹图谱方法呈现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可为姜黄标准汤剂及中药配方颗粒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 标准汤剂 HPLC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的桑黄干预后大鼠尿液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董宇 俞忠明 +2 位作者 李洪玉 赵丽沙 寿旦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11-816,共6页
为探讨服用桑黄水煎液对机体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PLC-HDMS)联用技术,检测灌胃给予桑黄水煎液后大鼠尿液中代谢物的变化。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空白组和给药组大鼠尿液代谢物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 为探讨服用桑黄水煎液对机体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PLC-HDMS)联用技术,检测灌胃给予桑黄水煎液后大鼠尿液中代谢物的变化。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空白组和给药组大鼠尿液代谢物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通过MetaboAnalyst 3.0网站分析相关代谢通路。数据显示,两组大鼠尿液中的代谢物在第28天得到了很好的区分,发现并鉴定了10个生物标记物。灌胃给予桑黄水煎液主要对机体的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嘌呤代谢等代谢通路产生影响。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桑黄药效作用机制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高分辨质谱 代谢组学 模式识别分析 桑黄 大鼠尿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的慢性髓系白血病代谢轮廓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冰玉 李晓莉 +4 位作者 姚遥 王畅 陈苏宁 吴小津 吴德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85-1591,共7页
目的:应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血浆进行代谢轮廓分析,寻找与疾病相关的潜在标志物,并初步探讨其涉及的相关代谢通路。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4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次确诊... 目的:应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血浆进行代谢轮廓分析,寻找与疾病相关的潜在标志物,并初步探讨其涉及的相关代谢通路。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4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次确诊的26例CML患者,及26例同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供者(健康对照),另取26例经过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后获得最佳疗效的CML患者(治疗后对照)。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方法对三组血浆样本进行代谢物无靶标检测,采集代谢物指纹图谱,结合模式识别分析方法及t检验筛选差异代谢物,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评价差异代谢物临床效能,并进行Met PA代谢通路分析。结果:健康人及初诊CML患者血浆代谢表型明显不同。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ML组有6个血浆代谢物表现出差异,肉豆蔻酸、甘油丰度均较健康对照组低,而肌醇、半乳糖、乳酸、甘氨酸丰度均较健康对照组高(VIP>1,P<0.05,AUC>0.7),经过TKI药物治疗后获得最佳疗效的CML患者上述差异血浆代谢物均有向正常人水平恢复的趋势。以上CML患者血浆代谢紊乱通路主要与半乳糖代谢、丙酮酸代谢、甘油酯代谢、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相关(影响值>0.10)。结论:CML患者血浆中代谢物水平出现显著变化,代谢组学结合模式识别分析方法可能成为CML辅助诊断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代谢组学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模式识别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微肝性脑病患者血清中代谢物组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齐素文 戴勇 +3 位作者 欧阳昕 彭武建 蔡安季 涂植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503-2507,共5页
目的检测轻微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患者血清中的代谢物组,初步建立MHE诊断模型。方法采用核磁共振(NMR)方法检测25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25例轻微肝性脑病患者(MHE组)和30例健康对照(对照组)血清中的代谢物... 目的检测轻微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患者血清中的代谢物组,初步建立MHE诊断模型。方法采用核磁共振(NMR)方法检测25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25例轻微肝性脑病患者(MHE组)和30例健康对照(对照组)血清中的代谢物,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NMR谱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分析,并用临床标本验证代谢组模型诊断MHE的可行性。结果 OPLS-DA模型显示,健康对照与肝硬化患者(包括肝硬化组和MHE组患者)之间的区分非常明显,模型的质量参数R2X=35.1%,Q2Y=0.902;肝硬化组和MHE组标本可区分开来,模型质量参数R2 X=30.4%,Q2 Y=0.817。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和MHE组患者血清中葡萄糖、琥珀酸盐、柠檬酸盐等含量增高,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胆碱等含量减少;与肝硬化组相比,MHE组患者血清中的谷氨酰胺、苯丙氨酸、丙酮增高,缬氨酸和异亮氨酸降低。模型准确预测了10例MHE血清标本中的8例。结论基于1H NMR代谢组学技术可同时检测患者血清中多种代谢物质,有助于研究肝硬化和MHE的发病机制,可能为MHE的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轻微肝性脑病 模式识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oral-spatial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of non-stationary near-surface wind speed time series 被引量:3
7
作者 ZENG Ming LI Jing-hai +1 位作者 MENG Qing-hao ZHANG Xiao-n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692-698,共7页
Temporal-spatial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of non-stationary wind speed time serie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wind field reconstruction as well as in wind pattern recognition.Firstly,the near-surface wind speed time se... Temporal-spatial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of non-stationary wind speed time serie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wind field reconstruction as well as in wind pattern recognition.Firstly,the near-surface wind speed time series recorded at different locations are studied using the detrended fluctuation analysis(DFA),and the corresponding scaling exponents are larger than 1.This indicates that all these wind speed time series have non-stationary characteristics.Secondly,concerning this special feature( i.e.,non-stationarity)of wind signals,a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namely detrended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DCCA) coefficient,is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temporal-spatial cross-correlations between non-stationary time series of different anemometer pairs.Finally,experiments on ten wind speed data synchronously collected by the ten anemometers with equidistant arrangement illustrate that the method of DCCA cro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 can accurately analyze full-scale temporal-spatial cross-correlation between non-stationary time series and also can easily identify the seasonal component,while three traditional cross-correlation techniques(i.e.,Pearson coefficient,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and DCCA method) cannot give us these information direc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oral-spatial cross-correlation near-surface wind speed time series detrended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DCCA) cro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 Pearson coefficient 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