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紫苏油的真伪鉴别 被引量:3
1
作者 卞希慧 刘雨 +2 位作者 王瑶 张强 张妍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7,共9页
作为高经济价值且昂贵的非常规植物油,紫苏油易被低价食用油掺假。由于食用油的匀质性及其组成的复杂性,传统鉴别方法难以快速准确地鉴别紫苏油的真伪。该文探索了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紫苏油真伪鉴别的可行性。首先购买了40... 作为高经济价值且昂贵的非常规植物油,紫苏油易被低价食用油掺假。由于食用油的匀质性及其组成的复杂性,传统鉴别方法难以快速准确地鉴别紫苏油的真伪。该文探索了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紫苏油真伪鉴别的可行性。首先购买了40个纯紫苏油样品,并将大豆油、棕榈油分别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到纯紫苏油中配制了51个二元掺伪和63个三元掺伪紫苏油样品。根据鉴别目的,从154个总样品中获得两个数据集,一个是由40个纯紫苏油和114个掺伪紫苏油构成的真伪紫苏油二分类数据集;另一个是由40个纯紫苏油、51个二元掺伪和63个三元掺伪紫苏油构成的真伪紫苏油三分类数据集。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簇类独立软模式(SIM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极限学习机(ELM)4种方法,依次对以上两个数据集进行分类。使用混淆矩阵可视化分类结果,并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对于真伪紫苏油二分类和三分类数据集,PLS-DA均为最佳模型,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8.04%和100%。因此,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可以实现真伪紫苏油的快速准确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油 紫外可见光谱 化学模式 真伪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参数聚类和改进支持向量机多特征融合的控制图模式识别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柏松 邱敏鹏 钱丽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5-868,共14页
为提升智能制造中产品质量管控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出一种基于无参数聚类和改进支持向量机多特征融合的控制图模式识别方法。采用蒙特卡洛法生成模拟数据集,考虑了质量特征均值微动的情况。将无参数聚类提取的历史数据信息特征,与统计... 为提升智能制造中产品质量管控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出一种基于无参数聚类和改进支持向量机多特征融合的控制图模式识别方法。采用蒙特卡洛法生成模拟数据集,考虑了质量特征均值微动的情况。将无参数聚类提取的历史数据信息特征,与统计特征以及形状特征进行融合,通过交叉实验获取最优特征组合。借助白鲸算法改进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实现对控制图异常模式的准确高效识别。通过仿真实验比较了不同分类器在不同数据集复杂程度下的识别准确性和效率,结果显示,所提出的分类模型对数据集复杂程度的影响较小,即使在复杂数据集上也能保持98.63%以上的识别精度,并具备训练速度快、计算复杂度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图 模式 特征融合 无参数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茗科1号’茶鲜叶转录和代谢轮廓的模式识别研究
3
作者 陈林 项丽慧 +2 位作者 宋振硕 陈键 张应根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1-252,共12页
为挖掘乌龙茶品种鲜叶的特征特性,以绿茶品种‘福鼎大毫茶’一芽二叶或三叶为对照(CK),分析比较了高香优质乌龙茶品种‘茗科1号’一芽二叶或三叶(TM)与中小开面二至四叶(MM)在转录和代谢水平的组成差异。结果表明,茶树品种特性和采摘标... 为挖掘乌龙茶品种鲜叶的特征特性,以绿茶品种‘福鼎大毫茶’一芽二叶或三叶为对照(CK),分析比较了高香优质乌龙茶品种‘茗科1号’一芽二叶或三叶(TM)与中小开面二至四叶(MM)在转录和代谢水平的组成差异。结果表明,茶树品种特性和采摘标准为影响茶鲜叶转录和代谢轮廓的重要因素,其中CK、TM和MM的转录与代谢轮廓相互间均有良好的模式区分。差异表达基因与差异代谢物的富集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TM vs CK与MM vs TM的差异表达基因在分子功能、细胞组分和生物过程方面存在不同的GO功能富集模式,且前者拥有较多的生物过程和较少的细胞组分;“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苯丙素的生物合成”、“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分别是TM vsCK、MM vs TM在2种组学分析中的前20条共有KEGG富集代谢通路。TM vs CK中L-苯丙氨酸、反式肉桂酸和4-胍基丁酸丰度的显著降低,以及MM vs TM中胆碱丰度的显著提高和L-苯丙氨酸、L-色氨酸、L-高丝氨酸丰度的显著降低均与相应共富集代谢通路中多个基因的显著上调或下调表达密切相关。此外,MM vs TM中脱落酸丰度的显著提高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通路中紫黄质脱环氧化酶和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的显著上调表达高度相关。这可为阐明‘茗科1号’茶鲜叶生物学特征及其多茶类兼制特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鲜叶 转录组 代谢组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传感器在运动模式弱标签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李颜瑞 郑锦波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3-1338,共6页
由于运动信息标注的不完整性,导致模式识别过程易出现信息丢失、加速度变化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利用加速传感器在运动模式弱标签识别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加速传感器采集目标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构建信息采集平台和传感器网络采集动... 由于运动信息标注的不完整性,导致模式识别过程易出现信息丢失、加速度变化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利用加速传感器在运动模式弱标签识别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加速传感器采集目标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构建信息采集平台和传感器网络采集动态目标的运动信息。将不完整的运动信息整合成运动模式弱标签集合,并采用语义邻域学习算法对其进行填补,在填补后的弱标签集合中,提取弱标签数据特征,将所有特征的相关统计量按重要程度从大到小排序,并选取前面的特征作为输入,使用决策树完成对运动模式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识别时间在3.5 s内、置信度在90%以上,相比于其他方法,置信度提高了15%以上,且识别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模式 仿真实验 弱标签 加速传感器 语义邻域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式识别的光纤通信网络异常信号检测研究
5
作者 宋志远 赵建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2-197,共6页
为精准检测光纤通信网络中异常信号,为网络故障诊断及信号修复提供依据,保障光纤通信网络的平稳运行,提出基于模式识别的光纤通信网络异常信号检测方法。分析光纤通信网络信号异常模式,构建包含不同异常模式的信号样本数据集;利用经验... 为精准检测光纤通信网络中异常信号,为网络故障诊断及信号修复提供依据,保障光纤通信网络的平稳运行,提出基于模式识别的光纤通信网络异常信号检测方法。分析光纤通信网络信号异常模式,构建包含不同异常模式的信号样本数据集;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去除光纤通信网络信号中的噪声,从去噪信号中提取瞬时频率、裕度、偏斜度以及峭度4个特征向量,用于光纤通信网络信号的特征表示;建立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异常信号检测模型,利用构建的样本数据集对其实施训练,将提取的光纤通信网络信号特征信息输入至训练好的检测模型中,模型输出结果就是光纤通信网络异常信号检测结果,即光纤通信网络信号异常模式。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精准检测出光纤通信网络信号异常模式,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检测灵敏度可达9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 光纤通信 网络信号 异常检测 特征向量提取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和化学模式识别的西藏药用麻黄品种研究
6
作者 张勇仓 白玛卓玛 +2 位作者 强巴 旦增尼玛 刘兰 《高原科学研究》 2025年第2期72-81,共10页
目的:基于HPLC图谱相似度分析和化学模式识别对西藏药用麻黄品种进行研究。方法:HPLC采用Phenomenex luna-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磷酸(0.05%)-三乙胺(0.05%)水溶液,流动相B:乙腈,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 目的:基于HPLC图谱相似度分析和化学模式识别对西藏药用麻黄品种进行研究。方法:HPLC采用Phenomenex luna-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磷酸(0.05%)-三乙胺(0.05%)水溶液,流动相B:乙腈,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0 nm。选取各批次麻黄药材色谱图中的主要共有峰作为变量,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药材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结果:12批西藏药用麻黄HPLC指纹图谱中有8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546~0.922之间;12批样品聚类分为4大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现出明显的按生境聚类的特征。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西藏药用麻黄品种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药用麻黄 HPLC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 品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注意力自适应去噪网络的局部放电模式识别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尚坡 刘俊峰 +3 位作者 曾君 廖晓青 陈历 许建远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58-1968,共11页
局部放电的故障类型与气体绝缘开关(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绝缘故障的严重程度紧密相关,精确识别局部放电故障类型对保障供电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传统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方法缺乏自适应去噪和对多尺度故障特征的处理机制,并且... 局部放电的故障类型与气体绝缘开关(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绝缘故障的严重程度紧密相关,精确识别局部放电故障类型对保障供电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传统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方法缺乏自适应去噪和对多尺度故障特征的处理机制,并且过于依赖专家经验,以至于在处理含有大量噪声和固有多尺度特性的复杂局部放电信号时存在显著局限性,从而限制了模型对于局部放电故障识别准确率的进一步提升。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注意力自适应去噪网络(multi-scale attention adaptive denoising network,MAADNet),该网络集成了多尺度特征学习模块、卷积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以及软阈值函数,具备强大的自适应去噪和多尺度故障特征学习能力。具体而言,多尺度特征学习模块通过采用不同空洞率的空洞卷积以提取多尺度特征;而CBAM注意力机制和软阈值函数协同工作,依据输入局部放电信号的特性自适应调整去噪阈值,有效实现噪声抑制。此外,为验证所提网络有效性,通过搭建局部放电试验平台,设计并制作4种典型局放故障模型以收集不同故障类型的局部放电数据集。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局部放电数据集上取得94.34%的识别准确率,优于其他先进方法,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开关 局部放电 模式 多尺度特征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RGCN的多功能雷达工作模式识别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郁春来 冯明月 +2 位作者 金宏斌 张福群 张强飞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8,共9页
多功能雷达因其灵活的工作模式和捷变的波形特征,可并行执行多种任务等优势,已获得广泛应用,对雷达情报侦察对抗带来了极大挑战。识别多功能雷达工作模式是后续威胁评估、自适应对抗和引导攻击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决定着雷达对抗措施的针... 多功能雷达因其灵活的工作模式和捷变的波形特征,可并行执行多种任务等优势,已获得广泛应用,对雷达情报侦察对抗带来了极大挑战。识别多功能雷达工作模式是后续威胁评估、自适应对抗和引导攻击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决定着雷达对抗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主要以典型多功能雷达为研究对象,对典型的作战场景仿真建模,在深入分析多功能雷达不同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关系图卷积网络(relation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RGCN)的多功能雷达工作模式识别的新方法,实现了数据的并行化处理,解决了不同工作模式与特征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雷达 工作模式 神经网络 图卷积网络 关系图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模式识别结合HPLC特征图谱的麦冬地下部位化学成分对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邓红梅 李红彦 +4 位作者 蔡晓洋 李文静 种叶敏 杨转珍 李敏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90-2095,共6页
目的 对比研究麦冬地下部位组分。方法 采用Kromasil100-5C18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流动相水(A)-乙腈(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0℃;气体体积流量3.0 L/min,建立麦冬块根、须根及根茎对照特... 目的 对比研究麦冬地下部位组分。方法 采用Kromasil100-5C18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流动相水(A)-乙腈(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0℃;气体体积流量3.0 L/min,建立麦冬块根、须根及根茎对照特征图谱,结合相似度评价、化学模式识别方法比较它们的共性和差异。结果 共指认17个共有峰,1、2、4~6、12号峰为根茎特有,7号峰为须根和块根共有,9、15号峰为根茎和须根共有。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将麦冬块根、须根及根茎聚为3类。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得到差异标志物色谱峰9、11、13(麦冬皂苷D)、15、16(甲基麦冬黄烷酮A)和17(甲基麦冬黄烷酮B)。结论 建立的特征图谱能表征麦冬须根、根茎和块根的化学成分差异,可为麦冬的药用及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块根 须根 根茎 化学成分 HPLC特征图谱 化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和网络药理学的天麻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海婧敏 陶琦 +2 位作者 胡志刚 刘义飞 裴柳玲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和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天麻潜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建立46批天麻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共有峰进行指认识别,测定其中7种成分含量。应用系统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和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天麻潜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建立46批天麻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共有峰进行指认识别,测定其中7种成分含量。应用系统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46批样品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同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天麻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预测天麻潜在Q-Marker并定量测定其含量。结果指纹图谱指认了13个共有峰中的7个物质;46批天麻饮片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总含量范围为0.17%-2.08%。通过HCA、PCA和OPLS-DA筛选,确定了5个引起天麻饮片质量差异的标志性成分。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17个核心活性成分、86个核心靶点和181条关键通路。整合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结果,选取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E作为天麻潜在的Q-Marker。结论通过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成功预测了天麻潜在的Q-Marker,为全面控制和评价天麻饮片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质量标志物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降噪自编码器与稠密连接网络的局部放电声信号模式识别 被引量:1
11
作者 关宇 董明 +3 位作者 王腾腾 刘胤康 胡一卓 金凯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8-487,共10页
针对变电站开放空间中现场噪声显著及随机性强等特点,提出了基于改进降噪自编码器与稠密连接网络的局部放电声学模式识别方法。首先将局部放电声信号提取特征频段;通过建立改进降噪自编码器提取信号的潜在特征;之后采用格拉姆角场变换... 针对变电站开放空间中现场噪声显著及随机性强等特点,提出了基于改进降噪自编码器与稠密连接网络的局部放电声学模式识别方法。首先将局部放电声信号提取特征频段;通过建立改进降噪自编码器提取信号的潜在特征;之后采用格拉姆角场变换将潜在特征序列二维化,建立局部放电特征图谱数据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稠密连接网络辨识模型对局部放电声信号图谱进行模式识别,在随机低信噪比条件下实现了局部放电类型的准确识别与诊断。由压电式声传感器采集了4种典型缺陷电极模型的局部放电声信号,并对随机低信噪比的局部放电声信号进行模式识别。结果表明,与直接采用局部放电声学数据构建识别模型和采用传统降噪自编码器进行数据降维等方法相比较,该方法模式识别准确度更高,可达到9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声学信号 模式 降噪自编码器 稠密连接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瑶药猪殃殃化学成分、UPLC指纹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鲜丽 卿丽婷 +2 位作者 梁建丽 刘丹 李耀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28-135,共8页
采用UPLC-Q-Exactive-MS技术,结合对照品比对的方法,对猪殃殃(拉拉藤)[Galium aparine Linn.var.echinospermum(Wallr.)Cuf.]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以甲醇-0.1%甲酸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流速设定为0.2 mL/min;柱温保持在30℃。采用ACQU... 采用UPLC-Q-Exactive-MS技术,结合对照品比对的方法,对猪殃殃(拉拉藤)[Galium aparine Linn.var.echinospermum(Wallr.)Cuf.]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以甲醇-0.1%甲酸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流速设定为0.2 mL/min;柱温保持在30℃。采用ACQUITY UPLC HSS-T_(3) C18(150 mm×3 mm,1.8μm)色谱柱;在260、340 nm双波长下进行检测。同时,对10批不同产地的猪殃殃样品进行UPLC指纹图谱分析,并运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对其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利用UPLC-Q-Exactive-MS技术成功鉴定出猪殃殃中的32个成分;建立的10批猪殃殃样品UPLC指纹图谱,共标定17个共有峰,其中3个色谱峰被指认为酚酸类成分,10批样品的相似度为0.897~0.996。聚类分析将样品分为2大类,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一致。表明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结合UPLC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法可全面、有效地评价猪殃殃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殃殃(拉拉藤)[Galium aparine Linn.var.echinospermum(Wallr.)Cuf.] UPLC-Q-Exactive-MS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阿荣的指纹图谱建立及化学模式识别
13
作者 包红英 阿如汗 +3 位作者 李聪明 红艳 包明兰 辛颖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4,I0002,共7页
目的建立36批不同产地蒙药阿荣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综合评价蒙药阿荣质量。方法色谱条件:ZORBAX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 目的建立36批不同产地蒙药阿荣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综合评价蒙药阿荣质量。方法色谱条件:ZORBAX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通过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蒙药阿荣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和相似度计算,分别采用SPSS27.0和SIMCA17.0.2软件进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 discriminate analysis,OPLS-DA)。结果蒙药阿荣HPLC指纹图谱中有11个共有峰,除S11、S12相似度大于0.85以外,其他批次均大于0.90;各批阿荣样品分布较为集中,可分为2大类,每一类均有两个品种,并发现了3个特异标志峰。结论该研究建立的蒙药阿荣HPLC指纹图谱方法稳定、重复性好,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可用于评价蒙药阿荣的整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阿荣 猪毛蒿 茵陈蒿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模式识别机制及其化学干预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贾佳庆 李辉 +1 位作者 尤启冬 徐晓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5-415,共11页
先天免疫系统通过多种模式识别受体(PRRs)监测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PAMPs)和损伤相关的分子模式(DAMPs),诱发固有免疫反应以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本文以RNA、双链DNA(dsDNA)及非经典构象核酸等多种核酸为出发点,对核酸模式识别受体的... 先天免疫系统通过多种模式识别受体(PRRs)监测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PAMPs)和损伤相关的分子模式(DAMPs),诱发固有免疫反应以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本文以RNA、双链DNA(dsDNA)及非经典构象核酸等多种核酸为出发点,对核酸模式识别受体的免疫识别机制、相关疾病以及药物研究进展展开综述,重点介绍了Toll样受体(TLRs)、视黄酸诱导基因I样受体(RLRs)、环鸟嘌呤-腺嘌呤核苷酸合成酶(cGAS)、Z-DNA结合蛋白1(ZBP1)等PRRs,揭示了它们在抗病毒、抗肿瘤及维持免疫稳态中的核心作用,以期为PRRs的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免疫 模式别受体 肿瘤 临床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BsAg感染的Vis-NIR光谱模式识别研究
15
作者 高乔基 吴振邦 +6 位作者 徐茜 陈敏 刘文轩 曹诚诚 廖敬龙 欧超 潘涛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6-1023,共8页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物。该文建立了血清HBsAg感染的无试剂可见-近红外(Vis-NIR)光谱模式识别新方法。收集到临床血清样品1243例(HBsAg阳性601、阴性642),采用训练-预测-检验实验设计,搭建了基于多尺度卷积、压...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物。该文建立了血清HBsAg感染的无试剂可见-近红外(Vis-NIR)光谱模式识别新方法。收集到临床血清样品1243例(HBsAg阳性601、阴性642),采用训练-预测-检验实验设计,搭建了基于多尺度卷积、压缩-激励网络(SE Net)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膨胀卷积的新型卷积神经网络(CNN)集成算法,连同经典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普通浅层CNN算法,被用于建立HBsAg阳性和阴性血清的Vis-NIR光谱判别模型。该研究采用标准正态变量(SNV)变换进行光谱预处理。基于近红外区(780~1118 nm)经SNV处理的光谱的PLS-DA模型和新型CNN模型取得更优的建模效果,新型CNN模型的灵敏度(SEN)达到99.3%,漏诊率(FNR)达到0.7%。结果表明,采用Vis-NIR光谱精准判别HBsAg阳性和阴性血清具有可行性,提出的新型深度学习算法可望应用于其他光谱分析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光谱模式 血清HBsAg感染判别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 卷积神经网络(CNN) SE Net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膨胀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物理量的油中短间隙电弧放电故障模式快速识别方法
16
作者 常昊鑫 董明 +3 位作者 胡一卓 王昊 田志立 任明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51-3661,共11页
短间隙油中电弧放电易造成设备损坏,甚至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对其开展故障诊断对于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油中电弧放电演变速度快,传统基于单一信号进行的故障诊断方法存在诊断准确率低、诊断不及时等问题。为了... 短间隙油中电弧放电易造成设备损坏,甚至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对其开展故障诊断对于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油中电弧放电演变速度快,传统基于单一信号进行的故障诊断方法存在诊断准确率低、诊断不及时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物理量的油中短间隙电弧放电故障模式快速识别方法。首先,搭建一套可同时采集放电多物理特征信号的试验平台,获取并分析了各物理量的时域信号和频谱图;其次,在多物理时域信号的基础上,利用S变换生成对应时频图谱;然后,提出一种改进的深度可分离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开展基于多物理量联合的放电故障模式识别。结果表明:相比于仅利用单一信号,该文提出的多物理量联合检测的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与传统辨识模型相比,通过优化DSCNN网络框架,降低了参数规模和推理时间,有助于提高故障诊断速度,防止油中电弧放电发展到更为严重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短间隙电弧 模式 深度可分离卷积神经网络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识别受体在中耳炎免疫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陈荧荧 刘洋 +2 位作者 郑体花 张肖林 赵洪春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2,共6页
中耳炎(otitis media,OM)有着高流行率和高发病率,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的重大医疗负担。先天性免疫系统是中耳内第一道防线,主要通过细胞上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对入侵病原体上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中耳炎(otitis media,OM)有着高流行率和高发病率,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的重大医疗负担。先天性免疫系统是中耳内第一道防线,主要通过细胞上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对入侵病原体上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做出反应而激活免疫反应。文章针对PRRs在OM发生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回顾并综述,以期为临床预防和治疗OM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模式别受体 先天性免疫反应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型网络与元学习的小样本GIL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方法
18
作者 陈锋 李梦齐 +5 位作者 王先勇 汪宇轩 彭小圣 王旭 李茂 杨宗振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2-110,共9页
训练样本稀缺是实现GIL绝缘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的关键难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依据元学习理论与原型网络的小样本GIL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优化空间映射网络,实现样本在高维空间的映射聚类。首先设计4种GIL典型缺陷模型,构... 训练样本稀缺是实现GIL绝缘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的关键难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依据元学习理论与原型网络的小样本GIL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优化空间映射网络,实现样本在高维空间的映射聚类。首先设计4种GIL典型缺陷模型,构建局部放电实验平台和对应的小样本局放数据库;然后绘制GIL与发电机局放相位图谱,分别作为测试集与训练集;接着采用元学习训练方法,将支持集样本个数依次局限为1、5、10、20以验证模型有效性,并将各方面识别性能与匹配网络、ResNet-18和GoogLeNet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原型网络诊断准确率在仅提供5个支持样本时便可达到96%以上,相比于其他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精度、更强的稳定性以及良好的对未见新样本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样本 GIL 局部放电 元学习 原型网络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的西施石笕茶品质评价
19
作者 金英 黄铁军 +6 位作者 范文含 何乐芝 马亚平 姚一建 龚淑英 王佳薇 范方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423,共10页
针对西施石笕茶不同等级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串联质谱法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法对样品进行检测,构建不同等级西施石笕茶组合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 针对西施石笕茶不同等级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串联质谱法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法对样品进行检测,构建不同等级西施石笕茶组合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评价西施石笕茶不同等级产品质量。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了西施石笕茶等级样品高效液相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组合图谱,相似度范围为0.616~1.000,共标定90个共有峰。进一步利用化学识别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49个特征峰,并通过定性和定量检测指认41个关键化学组分,包括20个滋味组分和21个香气组分。关键化学组分在不同等级样品中的含量有明显差异,这与原料成熟度密切相关,是不同等级样品感官品质差异表现的重要物质基础。高含量没食子酸、氨基酸,与较低含量的儿茶素类、黄酮类以及咖啡碱是高等级样品滋味表现出鲜醇甘润特征的重要原因;而具有花香特征的芳樟醇、β-紫罗兰酮、卡达-1(10),4-二烯等醇类,酮类及烯类是高等级样品呈现嫩香、馥郁特征的物质基础。本研究构建的不同等级西施石笕茶组合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能够有效区分不同等级样品、筛选关键化学组分,为茶叶等级样品质量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施石笕茶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 滋味 香气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分类高斯SVM的光纤信号的模式识别方法
20
作者 吴明埝 沈一春 +5 位作者 陈青青 王道根 李松林 谢书鸿 尹建华 徐拥军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4,共7页
为了有效提升光纤信号识别精度,采用了一种基于多分类的高斯支持向量机(SVM)的信号事件类型判别方法,先通过汉宁窗卷积的方法以及95%能量的原则来识别事件发生始末段信息,再从时域、频域以及尺度域等角度出发,对归一化后的多种特征参数... 为了有效提升光纤信号识别精度,采用了一种基于多分类的高斯支持向量机(SVM)的信号事件类型判别方法,先通过汉宁窗卷积的方法以及95%能量的原则来识别事件发生始末段信息,再从时域、频域以及尺度域等角度出发,对归一化后的多种特征参数的均值与离散性进行分析,并选取合适的主要特征参数,最后采用基于多分类高斯SVM算法对3组不同事件类型进行了分类识别,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不同类型光纤事件信号的数据。结果表明,对30组实验数据的事件类型进行模式识别,正确率在96%以上。该方法流程满足了光纤传感的事件信号高精度识别要求,对光纤传感器应用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 多分类高斯支持向量机 模式 事件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