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交流模式述评 被引量:16
1
作者 秦鸿霞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0-82,86,共4页
对米哈依洛夫的广义科学交流系统模式、Shannon-Weave通讯模型、严怡民的信息交流栈模式、许志强的情报交流守门人模式、周文骏的文献交流过程循环模式、周庆山的文献传播过程基本结构模式、拉斯韦尔5W模式、控制论传播模式、集中与辐... 对米哈依洛夫的广义科学交流系统模式、Shannon-Weave通讯模型、严怡民的信息交流栈模式、许志强的情报交流守门人模式、周文骏的文献交流过程循环模式、周庆山的文献传播过程基本结构模式、拉斯韦尔5W模式、控制论传播模式、集中与辐射的传递模式、马莱兹克的大众传播过程系统模式、亚里斯多德的传播模式、罗杰斯和金凯德的辐合传播模式、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进行了评述。认为米哈依洛夫提出的广义科学交流系统模式能够更全面地解释非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现象和规律,并指导信息交流和科学情报工作的实践;而Shannon-Weave通讯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机器之间的信息互换,为基于计算机和Internet的现代信息交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交流 交流模式 模式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特点和趋势 被引量:9
2
作者 邵敬敏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1,共9页
新时期的中国汉语语法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无论是研究领域的扩大、研究专题的深化、研究队伍的更新,还是研究视野的国际化、研究理论的多元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无不渗透着浓郁的三大特色,即时代特色、中国特色和学科特色。... 新时期的中国汉语语法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无论是研究领域的扩大、研究专题的深化、研究队伍的更新,还是研究视野的国际化、研究理论的多元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无不渗透着浓郁的三大特色,即时代特色、中国特色和学科特色。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新时期的汉语语法研究进行阐述:(1)历史分期与评述框架;(2)学术梯队的新陈代谢;(3)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特色;(4)21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 立体交叉评述模式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