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模式集合优选方案在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10
1
作者
程智
段春锋
邓淑梅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1-249,共9页
基于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981—2010年4种季节气候预测模式的资料,将两种互为补充的降尺度因子挑选方案应用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预测,利用距平符号一致率ASCR、等级评定PG、距平相关系数ACC方法,评定了每种模式及其所采用的两种降尺度方...
基于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981—2010年4种季节气候预测模式的资料,将两种互为补充的降尺度因子挑选方案应用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预测,利用距平符号一致率ASCR、等级评定PG、距平相关系数ACC方法,评定了每种模式及其所采用的两种降尺度方法对淮河流域夏季降水的预测效果,并采用了一种优选方案进行多模式集合。结果表明,从4种模式的降水预测效果来看,NCEP_CFSv2和TCC_CPS1模式的评分较高,NCC_CGCM1和ECMWF_SYSTEM4模式相对较低;采用2种基于最优子集回归的降尺度方法后,NCC_CGCM1、TCC_CPS1和ECMWF_SYSTEM4模式的降尺度方法相对于模式降水预测为正订正,NCEP_CFSv2模式为负订正;将模式和降尺度预测方案进行优选,其集合平均的评分不仅高于模式降水预测的集合平均,也优于降尺度方法的集合平均,该方法发挥了不同模式的区域性优势,改进了原始集合平均的效果,为提高多模式解释应用水平提供了一种参考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模式解释应用
优选法
夏季降水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6—2020年广东省定量降水预报检验评估
被引量:
6
2
作者
汪瑛
胡胜
+5 位作者
涂静
曾沁
张红艳
黄晓莹
龚月婷
张华龙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4-165,共12页
对2016—2020年全球模式ECMWF和区域模式GZ_GRAPES、基于模式的解释应用和广东省气象局发布的定量降水预报(QPF)进行检验和评估。结果表明:ECMWF和GZ_GRAPES模式对一般性降水预报技巧在逐年提升,对大雨或以上的降水预报技巧的提升缓慢。...
对2016—2020年全球模式ECMWF和区域模式GZ_GRAPES、基于模式的解释应用和广东省气象局发布的定量降水预报(QPF)进行检验和评估。结果表明:ECMWF和GZ_GRAPES模式对一般性降水预报技巧在逐年提升,对大雨或以上的降水预报技巧的提升缓慢。GZ_GRAPES对大雨以上降水的预报技巧和定量降水预报的精细时空分布均优于ECMWF,区域模式更易预报出中小尺度降水信息。分类暴雨评定表明,模式对台风暴雨预报最好、锋面暴雨次之、季风暴雨预报最差。模式的暴雨预报落区偏小、低估明显,预报员通过经验订正明显提升了暴雨预报评分,其中季风暴雨的订正量最大,但存在预报范围偏大、空报较高的问题。基于ECMWF集合预报的解释应用与预报员的定量降水预报能力相当,降水越强,解释应用技术的优势越明显,但对季风暴雨也存在严重低估或漏报。目前降水精细时空分布、季风暴雨、极端性暴雨等依然靠预报员的经验订正为主,随着集合预报模式和区域高分辨率模式能力的提升,将预报经验客观化并与数值预报解释应用技术结合是提升QPF的一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降水预报
暴雨
模式解释应用
检验和评估
预报员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DERF2.0的长江中下游春播期气候预测
被引量:
4
3
作者
章大全
王永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190,共9页
基于1983—2012年国家气候中心第2代月动力延伸模式(DERF2.0)回报资料和春播历史资料,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选取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播期气候条件的关键环流因子。利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播期气候条件的动...
基于1983—2012年国家气候中心第2代月动力延伸模式(DERF2.0)回报资料和春播历史资料,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选取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播期气候条件的关键环流因子。利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播期气候条件的动力模式解释应用预测模型,并对不同起报时次的模式解释应用预测结果进行检验评估。检验结果表明:该解释应用方案对于长江中下游春播期气候条件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且随着起报时间的临近,预测技巧整体呈上升趋势。1983—2012年的回报检验还显示,解释应用方案能够较好地模拟出连续不利日数和不利日数的年际变率,同时对年代际变率也有所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动力延伸
模式
春播
模式解释应用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模式集合优选方案在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10
1
作者
程智
段春锋
邓淑梅
机构
安徽省气候中心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1-249,共9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406021)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408085MD73)共同资助
文摘
基于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981—2010年4种季节气候预测模式的资料,将两种互为补充的降尺度因子挑选方案应用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预测,利用距平符号一致率ASCR、等级评定PG、距平相关系数ACC方法,评定了每种模式及其所采用的两种降尺度方法对淮河流域夏季降水的预测效果,并采用了一种优选方案进行多模式集合。结果表明,从4种模式的降水预测效果来看,NCEP_CFSv2和TCC_CPS1模式的评分较高,NCC_CGCM1和ECMWF_SYSTEM4模式相对较低;采用2种基于最优子集回归的降尺度方法后,NCC_CGCM1、TCC_CPS1和ECMWF_SYSTEM4模式的降尺度方法相对于模式降水预测为正订正,NCEP_CFSv2模式为负订正;将模式和降尺度预测方案进行优选,其集合平均的评分不仅高于模式降水预测的集合平均,也优于降尺度方法的集合平均,该方法发挥了不同模式的区域性优势,改进了原始集合平均的效果,为提高多模式解释应用水平提供了一种参考性方案。
关键词
气候学
模式解释应用
优选法
夏季降水
淮河流域
Keywords
climatology
model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optimization scheme
summer precipitation
Huaihe River Basin
分类号
P43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6—2020年广东省定量降水预报检验评估
被引量:
6
2
作者
汪瑛
胡胜
涂静
曾沁
张红艳
黄晓莹
龚月婷
张华龙
机构
广东省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4-165,共12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B020208016、2018B020207012)
广东省气象局科技项目(GRMC2018Z05)
广东省气象局智能网格预报技术创新团队(GRMCTD202004)共同资助。
文摘
对2016—2020年全球模式ECMWF和区域模式GZ_GRAPES、基于模式的解释应用和广东省气象局发布的定量降水预报(QPF)进行检验和评估。结果表明:ECMWF和GZ_GRAPES模式对一般性降水预报技巧在逐年提升,对大雨或以上的降水预报技巧的提升缓慢。GZ_GRAPES对大雨以上降水的预报技巧和定量降水预报的精细时空分布均优于ECMWF,区域模式更易预报出中小尺度降水信息。分类暴雨评定表明,模式对台风暴雨预报最好、锋面暴雨次之、季风暴雨预报最差。模式的暴雨预报落区偏小、低估明显,预报员通过经验订正明显提升了暴雨预报评分,其中季风暴雨的订正量最大,但存在预报范围偏大、空报较高的问题。基于ECMWF集合预报的解释应用与预报员的定量降水预报能力相当,降水越强,解释应用技术的优势越明显,但对季风暴雨也存在严重低估或漏报。目前降水精细时空分布、季风暴雨、极端性暴雨等依然靠预报员的经验订正为主,随着集合预报模式和区域高分辨率模式能力的提升,将预报经验客观化并与数值预报解释应用技术结合是提升QPF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
定量降水预报
暴雨
模式解释应用
检验和评估
预报员作用
Keywords
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forecast
heavy rain
model-based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ver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the role of forecasters
分类号
P45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DERF2.0的长江中下游春播期气候预测
被引量:
4
3
作者
章大全
王永光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190,共9页
基金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CB955203)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306032
+2 种基金
GYHY201406022)
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152020012004)
中国气象局短期气候预测创新团队项目
文摘
基于1983—2012年国家气候中心第2代月动力延伸模式(DERF2.0)回报资料和春播历史资料,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选取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播期气候条件的关键环流因子。利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播期气候条件的动力模式解释应用预测模型,并对不同起报时次的模式解释应用预测结果进行检验评估。检验结果表明:该解释应用方案对于长江中下游春播期气候条件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且随着起报时间的临近,预测技巧整体呈上升趋势。1983—2012年的回报检验还显示,解释应用方案能够较好地模拟出连续不利日数和不利日数的年际变率,同时对年代际变率也有所体现。
关键词
月动力延伸
模式
春播
模式解释应用
预测
Keywords
monthly dynamic extended range forecast model
spring sowing
model interpretation
prediction
分类号
S165.23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模式集合优选方案在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程智
段春锋
邓淑梅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16—2020年广东省定量降水预报检验评估
汪瑛
胡胜
涂静
曾沁
张红艳
黄晓莹
龚月婷
张华龙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DERF2.0的长江中下游春播期气候预测
章大全
王永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