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根瘤菌属模式菌株全基因组序列比较分析
1
作者 龙永 李彦生 +3 位作者 韩庆庆 毛梦凡 高利正 于镇华 《土壤与作物》 2024年第3期359-370,共12页
新根瘤菌属(Neorhizobium)隶属于根瘤菌科(Rhizobiaceae),目前有效发布了8个种。为了探究该属下不同模式菌株的全基因组分子机理和遗传特征,本文采用Prodigal等软件对这8个模式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基因预测、功能注释和系统发育分析... 新根瘤菌属(Neorhizobium)隶属于根瘤菌科(Rhizobiaceae),目前有效发布了8个种。为了探究该属下不同模式菌株的全基因组分子机理和遗传特征,本文采用Prodigal等软件对这8个模式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基因预测、功能注释和系统发育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因组比较分析。基因组预测结果显示,这8个模式菌株的CDS(Coding Sequences)数量为4471~6669个,GC含量在60.0%至61.6%之间,rRNA数量为3至9个,tRNA数量为43至51个。通过比较基因组分析发现,所有菌株共享的直系同源基因簇有2563个,独立拥有的基因簇数量少。通过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NI)、数字DNA-DNA杂交(dDDH)和系统发育树的分析,发现菌株CCBAU 05176^(T)和菌株T17_20^(T)具有最高的同源性,而菌株T786^(T)和NTR19^(T)的遗传距离最远。COG(Cluster of Orthologous Groups of Proteins)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分类的比较分析显示,注释的基因功能整体差异较小,但在SL-1T中,异种生物的生物降解和代谢的注释比例和数量明显高于其他模式菌株。本研究为新根瘤菌属的系统分类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根瘤 模式菌株 全基因组序列 比较基因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胞杆菌模式菌株细胞脂肪酸组分的气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邝玉斌 方呈祥 +3 位作者 张珞珍 郭爱玲 岳莹玉 陶天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70-273,共4页
通过气相色谱对 1 0个芽胞杆菌模式菌株的细胞脂肪酸组分及其含量进行分析 ,经 UPGMA,NTSYS- Pc系统聚类分析绘制的树状图谱可以清楚地将 4个属的菌株分成4个不同的类群 ,而且同一类群中不同的种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由此可见 ,控制芽... 通过气相色谱对 1 0个芽胞杆菌模式菌株的细胞脂肪酸组分及其含量进行分析 ,经 UPGMA,NTSYS- Pc系统聚类分析绘制的树状图谱可以清楚地将 4个属的菌株分成4个不同的类群 ,而且同一类群中不同的种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由此可见 ,控制芽胞杆菌的培养条件及生长状态 ,同样有效地使脂肪酸组分成为芽胞杆菌化学分类的重要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芽胞杆 模式菌株 脂肪酸 组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模式菌株细胞极性脂组分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爱玲 方呈祥 +3 位作者 邝玉斌 陶天申 岳莹玉 张珞珍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7-129,共3页
通过双相薄层层析对 1 4株芽孢杆菌模式菌株的细胞极性脂组分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大多数芽孢杆菌含有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和含糖的磷酸类脂 ,获得的极性脂图谱分成 5种不同的类型 ,不同属的芽孢杆菌其细胞极性脂的类型不同 ,而同一... 通过双相薄层层析对 1 4株芽孢杆菌模式菌株的细胞极性脂组分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大多数芽孢杆菌含有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和含糖的磷酸类脂 ,获得的极性脂图谱分成 5种不同的类型 ,不同属的芽孢杆菌其细胞极性脂的类型不同 ,而同一属中不同的种 ,其极性脂图谱略有差异。实验结果一方面表明极性脂可以作为芽孢杆菌化学分类的重要指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层析 芽孢杆 模式菌株 极性脂 组分分析 细胞 化学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验小鼠成功分离一株啮齿类螺杆菌——胆汁螺杆菌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丽芳 李红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螺杆 实验小鼠 胆汁 啮齿类实验动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分离 2001年版 生命科学领域 病原微生物 发达国家 检测方法 模式菌株 监测标准 对外交流 致病 理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株鞘氨醇杆菌细胞鞘脂类组分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热孜亚.艾肯 努丽曼姑.司马义 +5 位作者 布阿依夏木.阿木提 买孜拉木.肉扎洪 麦合甫再木.阿不都热合曼 吾尔麦提汗.麦麦提明 帕提古丽.马合木提 艾尔肯.热合曼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51-1655,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三株鞘氨醇杆菌菌种的鞘脂类组分,检出对该属分类学鉴定有指示意义的鞘脂类组分。【方法】用有机溶剂法提取鞘氨醇杆菌细胞鞘脂类,并通过薄层层析对鞘脂类组分进行测定。【结果】菌株Sphingobacterium daejeonense,Sphi... 【目的】对比分析三株鞘氨醇杆菌菌种的鞘脂类组分,检出对该属分类学鉴定有指示意义的鞘脂类组分。【方法】用有机溶剂法提取鞘氨醇杆菌细胞鞘脂类,并通过薄层层析对鞘脂类组分进行测定。【结果】菌株Sphingobacterium daejeonense,Sphingobacterium mizutaii,Sphingobacterium shayense均含有五种鞘脂类组分,分别为1-肌糖磷脂酰神经酰胺(CerPI-1)、2-肌糖磷脂酰神经酰胺(CerPI-2)、2-磷酸乙醇胺神经酰胺(CerPE-2)和两个未知鞘脂类。其中占优势组分为2-磷酸乙醇胺神经酰胺(CerPE-2)。【结论】这一结果揭示3种类型鞘脂类组分(CerPI-2、CerPI-1、CerPE-2)是鞘氨醇杆菌属共有的特征,这三类鞘脂类组分可用于鞘氨醇杆菌属的分类学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氨醇杆 鞘脂类 模式菌株 薄层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株硫酸盐还原菌汞甲基化能力的比较
6
作者 职亭亭 吴浩贤 +6 位作者 郭瑛瑛 毛宇翔 何滨 阴永光 史建波 胡立刚 江桂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57-2664,共8页
目前硫酸盐还原菌汞甲基化的研究集中在Desulfovibrio desulfuricans ND132菌株上,由于D.desulfuricans ND132并非商业化提供的菌株,使得国内很多实验室难以获得该菌株开展微生物汞甲基化的相关研究.本文收集了7株商业化的硫酸盐还原菌... 目前硫酸盐还原菌汞甲基化的研究集中在Desulfovibrio desulfuricans ND132菌株上,由于D.desulfuricans ND132并非商业化提供的菌株,使得国内很多实验室难以获得该菌株开展微生物汞甲基化的相关研究.本文收集了7株商业化的硫酸盐还原菌,通过系统研究探寻其中可用作替代的汞甲基化模式菌株.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通过对甲基化关键基因(hgcA和hgcB)、生长特性、汞的耐受性以及汞甲基化能力的测试,结果发现,Desulfomicrobium escambiense(CGMCC 1.3481)生长较快、具有较好的汞甲基化率(7.5%±0.7%),具备作为汞甲基化模式菌株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 硫酸盐还原 甲基汞 模式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随州地区稻瘟病菌群体结构分析及生态模式菌群的建立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尧 韩玉 +2 位作者 揭春玉 王林 吴双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4-190,241,共8页
采用人工接种方法,用7个中国鉴别品种和95个自选资源材料对2014年至2015年间采自湖北省随州地区的76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致病型鉴定。分别利用传统生理小种种群划分方法和近邻传播聚类法(affinity propagation clustering,AP聚类法)... 采用人工接种方法,用7个中国鉴别品种和95个自选资源材料对2014年至2015年间采自湖北省随州地区的76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致病型鉴定。分别利用传统生理小种种群划分方法和近邻传播聚类法(affinity propagation clustering,AP聚类法)进行菌群结构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传统生理小种种群划分方法将76个菌株分为6个菌群,14个中国小种,ZB菌群为优势种群,占比65.79%,ZB15为优势生理小种,占比达到60.53%;近邻传播聚类法将76个菌株分为14个菌群,Cluster 2、Cluster 6、Cluster 7、Cluster 8为随州地区优势菌群,占比分别为18.42%、19.74%、22.37%、17.11%,Cluster 6、Cluster 7和Cluster 8具有相对较高的致病力;两种方法划分结果虽不完全一一对应,但划分趋势相同,近邻传播聚类法在稻瘟病菌种群结构研究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根据试验结果筛选出1个代表随州地区稻瘟病总致病谱的菌群,菌群由12个菌株组成,将其命名为“随州生态模式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随州 稻瘟病 群结构 生态模式菌株 近邻传播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细菌的选育及铝土矿细菌脱硅效果 被引量:42
8
作者 钮因健 邱冠周 +1 位作者 周吉奎 覃文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80-285,共6页
为了找到能从高硅含量铝土矿中脱硅的细菌,利用无氮铝硅酸盐矿物培养基对菜园土、生物钾肥、铝土矿等材料进行了硅酸盐细菌的分离,筛选到一株编号为GSY—5#的产荚膜芽孢杆菌。通过对该细菌的形态、生理生化等表型特征以及固体、液体培... 为了找到能从高硅含量铝土矿中脱硅的细菌,利用无氮铝硅酸盐矿物培养基对菜园土、生物钾肥、铝土矿等材料进行了硅酸盐细菌的分离,筛选到一株编号为GSY—5#的产荚膜芽孢杆菌。通过对该细菌的形态、生理生化等表型特征以及固体、液体培养条件研究,发现该细菌菌体大小为(1~1.2)μm×(4~7)μm,荚膜呈椭圆形,大小为(5~15)μm×(10~30)μm;培养后期产生芽孢,芽孢呈椭圆形,大小为(1.5~1.7)μm×(3~4)μm。显微镜下观察细菌不运动,没有观察到鞭毛。该菌生长最适pH为7.3~8.4,最适生长温度为30℃。在矿物盐固体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通过比较该菌与胶质芽孢杆菌模式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可认为GSY—5#菌株是硅酸盐细菌胶质芽孢杆菌。使用GSY—5#菌株对5种含有不同铝硅酸盐矿物的铝土矿进行了生物脱硅研究,浸出条件为pH7.2,30℃,200r/min,矿浆含量5%,浸出7d。5种矿样的A/S分别从4.58,6.74,6.03,5.09,2.93提高到5.88,8.45,8.55,6.79,13.54,表明该株硅酸盐细菌具有一定的脱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细 胶质芽孢杆 筛选 模式菌株 表型特征 铝土矿 脱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放线菌分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燕新 吴莹 +2 位作者 张迹 赵印 沈标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4-68,共5页
回顾了高温放线菌的分类历史、分类地位的变化,阐述了高温放线菌的最新分类研究进展,并描述了高温放线菌5个属的特征和各自的模式菌株。
关键词 高温放线 分类地位 模式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兰氏阴性致病菌细胞脂肪酸组分的气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爱玲 郑华英 +3 位作者 马爱民 王佩佩 余功保 吕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58-461,共4页
通过气相色谱对15株革兰氏阴性致病菌的细胞脂肪酸组分进行分析,可以清晰地分出不同的属其脂肪酸组分有明显地差异,同一属中不同的种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地方菌株与模式菌株具有相同的脂肪酸组分,可以根据脂肪酸组分对食品中致病菌进行... 通过气相色谱对15株革兰氏阴性致病菌的细胞脂肪酸组分进行分析,可以清晰地分出不同的属其脂肪酸组分有明显地差异,同一属中不同的种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地方菌株与模式菌株具有相同的脂肪酸组分,可以根据脂肪酸组分对食品中致病菌进行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脂肪酸 致病 模式菌株 地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蛭弧菌及其在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中的应用(连载三)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玉堂 《中国水产》 2014年第3期52-54,共3页
七、制剂与菌种选择(一)蛭弧菌制剂蛭弧菌有3个重要的种,其模式菌株是Bdellovbrio bacteriovo-ru。Bacteri意为细菌,ovoru意为捕食。Bdellovbrio bacteriovoru的原意为类似水蛭样的细菌食者。1981年,秦生巨等在国内首次报道对这类的... 七、制剂与菌种选择(一)蛭弧菌制剂蛭弧菌有3个重要的种,其模式菌株是Bdellovbrio bacteriovo-ru。Bacteri意为细菌,ovoru意为捕食。Bdellovbrio bacteriovoru的原意为类似水蛭样的细菌食者。1981年,秦生巨等在国内首次报道对这类的研究时,鉴于Bdellovbrio bacteriovoru有类似噬菌体寄生和溶解细菌的特性,但它又具有典型的菌细胞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疾病防治 蛭弧 水产养殖 连载 应用 种选择 模式菌株 细胞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胞杆菌全细胞热裂解气相色谱聚类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爱玲 方呈祥 +3 位作者 张珞珍 卢永志 陶天申 邝玉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0-33,共4页
通过热裂解气相色谱对14 个芽胞杆菌模式菌株全细胞进行分析, 确定芽胞杆菌不同属间特征性谱峰;利用STATISTICA 系统对热裂解气相色谱图中30 个主要谱峰进行聚类分析, 绘制出的树状谱清楚地表明各菌株间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 热裂解 气相色谱 芽胞杆 模式菌株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霞 《广东饲料》 2010年第2期26-27,共2页
1研究背景及作用机理 枯草芽孢杆菌是具有典型芽孢杆菌特征的革兰氏阳性菌,最早于1835年被Ehrenberg发现,被描述为“Vebno subtilis”,于1872年由Cohn正式命名为“Bacillus subtilis”,并作为芽孢杆菌的模式菌株。枯草芽孢杆菌为... 1研究背景及作用机理 枯草芽孢杆菌是具有典型芽孢杆菌特征的革兰氏阳性菌,最早于1835年被Ehrenberg发现,被描述为“Vebno subtilis”,于1872年由Cohn正式命名为“Bacillus subtilis”,并作为芽孢杆菌的模式菌株。枯草芽孢杆菌为嗜温、好氧、产芽孢的杆状细胞,分布广泛,易培养,且不会产生对人和动植物有害或污染环境的产物,抗逆性能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 养猪生产 BACILLUS 应用 革兰氏阳性 模式菌株 污染环境 抗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and synthetic biology elements of nonmodel bacteria,Acetobacteraceae
14
作者 Yanmei Gao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5-67,70,共14页
Acetobacteraceae has garner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unique properties and the broad applications of the bacterial cellulose it produces.However,unlike model strains,Acetobacteraceae have few synthetic b... Acetobacteraceae has garner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unique properties and the broad applications of the bacterial cellulose it produces.However,unlike model strains,Acetobacteraceae have few synthetic biology applications because they are difficult to manipulate genetically and have insufficient genetic regulatory elements,among other factors.To address this limitation,this study characterized the fundamental properties and synthetic biology elements of three commonly used bacterial cellulose-producing strains.First,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strains,including their cellulose film production ability,division time,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and plasmid features,were analyzed.Two inducible promoters(pTrc and pLux101)were subsequently characterized within the three strains.The inducibility of the pTrc promoter was relatively low across the three strains(induction ratio:1.98–6.39),whereas the pLux101 promoter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level of inducibility within the three strains(induction ratio:87.28–216.71).Finally,through gene knockout experiments,this study identified four genes essential for bacterial cellulose film production in the genome of the Gluconacetobacter hansenii ATCC 5358 strain.This study not only enriches the library of synthetic biology elements in nonmodel strains,but also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ynthetic biology applications of Acetobacterace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biology ACETOBACTERACEAE bacterial cellulose inducible promoter nonmodel bacter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其研究(四)
15
作者 秦生巨 《当代水产》 2013年第7期65-65,共1页
蛭弧菌微生物生态制剂的概念 Bdel.lo.vib'ri.o.是希腊语名词,bdella意为水蛭,吸盘;现代拉丁语阳性名词vibrio,指弧菌属;现代拉丁语阳性名词Bdellovibrio,类似水蛭的弧菌。蛭弧菌属内有3个重要的种,其模式菌株是Bdellovibrio bacterio... 蛭弧菌微生物生态制剂的概念 Bdel.lo.vib'ri.o.是希腊语名词,bdella意为水蛭,吸盘;现代拉丁语阳性名词vibrio,指弧菌属;现代拉丁语阳性名词Bdellovibrio,类似水蛭的弧菌。蛭弧菌属内有3个重要的种,其模式菌株是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Bacteri意为细菌,ovoru意为捕食。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的原意为:类似水蛭样的细菌的食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制剂 微生物 水产养殖 应用 模式菌株 蛭弧 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