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鲁西地壳隆升的伸展构造模式 |
燕守勋
王桂梁
邵震杰
孟宪刚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40
|
|
2
|
青藏高原东缘斑岩铜钼金成矿带的构造模式 |
侯增谦
钟大赉
邓万明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4 |
99
|
|
3
|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潭口地区构造模式及勘探潜力 |
刘云生
罗劲
李铭华
郭丽彬
袁娟梅
张亮
|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4
|
龙门山北段构造模式及油气勘探方向 |
邓绍强
胡明
颜其彬
肖莉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3
|
|
5
|
剪纸图案的构造模式分析和数字化建模 |
陈佳舟
胡文文
缪永伟
陈敏燕
彭群生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6
|
川东高陡构造带构造模式分类 |
刘丽华
范明祥
徐强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1
|
|
7
|
辽河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模式 |
陈正乐
马寅生
王小凤
吴铁生
武红岭
殷秀兰
陈宣华
霍光辉
王庆丰
郑治宇
兰秀峰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1999 |
11
|
|
8
|
龙门山造山带构造演化模式的建立 |
李月
周瑶琪
颜世永
杨恒书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9
|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构造-沉积模式与碳酸盐岩裂缝储层预测 |
魏国齐
贾承造
宋惠珍
施央申
卢华复
李亚红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52
|
|
10
|
小秦岭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构造叠加晕模式 |
李惠
张国义
王支农
张文华
陈军胜
高延龙
贺永利
赵宗勤
王志远
|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6
|
|
11
|
基于汶川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对龙门山地区构造变形模式的初步探讨 |
胡幸平
崔效锋
宁杰远
陈连旺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4
|
|
12
|
中国南方志留系底部优质烃源岩发育的构造-环境模式 |
王清晨
严德天
李双建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8
|
|
13
|
逆冲双重构造形成的新模式 |
张长厚
宋鸿林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3
|
|
14
|
南海新生代海底扩张的构造演化模式:来自高分辨率地球物理数据的新认识 |
李家彪
丁巍伟
高金耀
吴自银
张洁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3
|
|
15
|
构造活动模式变化对b值影响的实验研究 |
陈顺云
刘力强
马胜利
马瑾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16
|
下辽河盆地外围深部构造特征及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式 |
王东坡
薛林福
许敏
刘立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
1997 |
9
|
|
17
|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三阶段构造成矿模式——以广东河台金矿床为例 |
汪劲草
李帅
余何
王斯亮
汤静如
熊彬
王旭阳
王方里
李腾达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5
|
|
18
|
对《准噶尔盆地哈拉阿拉特山冲断带构造及找油意义》一文构造模式的疑问及讨论 |
张玉宾
朱凤云
汪誉新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19
|
霍玛吐冲断构造模式的建立 |
吴晓智
向书政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20
|
滑脱构造的解柝流程与模式研究 |
王桂梁
|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