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山茶科33个植物名称的后选模式指定 被引量:5
1
作者 林祁 秘树青 +2 位作者 李红丽 杨世雄 杨志荣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95-1703,共9页
在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山茶科植物模式标本中,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9.4和37注释1,发现有33个中国山茶科植物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9和9.10,以及辅则9A.2和9A.3,对这33个名称做出... 在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山茶科植物模式标本中,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9.4和37注释1,发现有33个中国山茶科植物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9和9.10,以及辅则9A.2和9A.3,对这33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科 后选模式 模式指定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玄参科14个植物名称后选模式指定 被引量:7
2
作者 秘树青 林祁 赵建成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8-392,共5页
在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玄参科植物模式标本中,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9.4和37注释1,发现有14个中国植物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9和9.10,以及辅则9A.2和9A.3,对这14个名称做出后选模... 在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玄参科植物模式标本中,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9.4和37注释1,发现有14个中国植物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9和9.10,以及辅则9A.2和9A.3,对这14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科 后选模式 模式指定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产19个被子植物名称的后选模式指定 被引量:3
3
作者 林祁 石青春 +2 位作者 吴佳丽 杨志荣 赵建成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4-179,共6页
在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模式标本中,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8.2、9.4和37注释1及例2,发现有19个国产被子植物名称的模式为混杂标本或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9、9.10和9.12,以及辅则9A.2和9A.3... 在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模式标本中,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8.2、9.4和37注释1及例2,发现有19个国产被子植物名称的模式为混杂标本或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9、9.10和9.12,以及辅则9A.2和9A.3的精神,对这19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选模式 模式指定 被子植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9个蕨类植物名称的后选模式指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宋莉 张小冰 +5 位作者 林云 何东东 杜青 李倩云 杨志荣 林祁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64-1267,共4页
种或种下分类群名称的模式(主模式、后选模式或新模式)是保存在标本馆、其它收藏处或研究机构的单份标本或插图,它是分类群名称所永久依附的成分,无论该名称是正确名称或异名。在整理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模式标本时... 种或种下分类群名称的模式(主模式、后选模式或新模式)是保存在标本馆、其它收藏处或研究机构的单份标本或插图,它是分类群名称所永久依附的成分,无论该名称是正确名称或异名。在整理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模式标本时,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规则9.5和40.2注释1及例2,发现贵州稀子蕨(稀子蕨科)、显著节肢蕨(水龙骨科)、莫氏线蕨(水龙骨科)、卵形叶星蕨(水龙骨科)、矩圆叶石韦(水龙骨科)、峨眉凤尾蕨(凤尾蕨科)、淡色紫柄蕨(金星蕨科)、宽书带蕨(书带蕨科)、拟沿阶草叶书带蕨(书带蕨科)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11和9.12,以及辅则9A.2和9A.3的精神,对这9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以规范这些名称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后选模式 蕨类植物 模式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被子植物18个名称后选模式指定 被引量:4
5
作者 林祁 杨志荣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9-133,共5页
在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模式标本中,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9.4,发现有18个国产被子植物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9和9.10,以及辅则9A.2和9A.3的精神,对这18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关键词 被子植物 中国 后选模式 模式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7个维管束植物名称的后选模式指定 被引量:3
6
作者 林云 张小冰 +3 位作者 杜青 李倩云 宋莉 杨志荣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6-518,共3页
在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模式标本中,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规则9.5和40.2注释1及例2,发现有7个国产维管束植物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11和9.12,以及辅则9A.2和9A.3的精神,对这7个名称做... 在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模式标本中,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规则9.5和40.2注释1及例2,发现有7个国产维管束植物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11和9.12,以及辅则9A.2和9A.3的精神,对这7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后选模式 维管束植物 模式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个蕨类植物名称的后选模式指定 被引量:3
7
作者 林云 张小冰 +3 位作者 杨志荣 吴婷婷 杜青 宋莉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2-294,共3页
在整理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模式标本时,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规则9.5,发现陕西铁线蕨(铁线蕨科)、长盖铁线蕨(铁线蕨科)、宿蹄盖蕨(蹄盖蕨科)、无柄短肠蕨(蹄盖蕨科)、济州岛双盖蕨(蹄盖蕨科)、长... 在整理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模式标本时,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规则9.5,发现陕西铁线蕨(铁线蕨科)、长盖铁线蕨(铁线蕨科)、宿蹄盖蕨(蹄盖蕨科)、无柄短肠蕨(蹄盖蕨科)、济州岛双盖蕨(蹄盖蕨科)、长羽狗脊蕨(乌毛蕨科)、台湾鳞毛蕨(鳞毛蕨科)、长圆膜蕨(膜蕨科)、峨眉红腺蕨(球盖蕨科)、鹿角石韦(水龙骨科)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11和9.12,以及辅则9A.2和9A.3的精神,对这10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以规范这些名称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选模式 蕨类植物 模式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合瓣花植物名称的后选模式指定——Ⅰ.杜鹃花科(英文) 被引量:4
8
作者 林云 毕海燕 +7 位作者 杨志荣 罗天琳 何珊珊 陈雅丽 敬璇 云映霞 王明琼 林祁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15-2120,共6页
在整理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国家植物标本馆(PE)的国产合瓣花植物模式标本时,根据《国际藻类、菌类、植物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规则9.5,发现一些植物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其中包括杜鹃花科的奇异杜鹃、怒江杜鹃、绢毛杜鹃、... 在整理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国家植物标本馆(PE)的国产合瓣花植物模式标本时,根据《国际藻类、菌类、植物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规则9.5,发现一些植物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其中包括杜鹃花科的奇异杜鹃、怒江杜鹃、绢毛杜鹃、橙黄杜鹃、光蕊杜鹃、棕背川滇杜鹃、拟镰果杜鹃、镰果杜鹃、粘毛杜鹃、粗毛杜鹃、腾冲杜鹃、剑川杜鹃和红粗毛杜鹃。遵照规则8.1、9.11和9.12,以及辅则9A.3的精神,对这13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合瓣花植物 杜鹃花科 后选模式 模式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合瓣花植物名称的后选模式指定——Ⅲ.玄参科、紫葳科和苦苣苔科(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林云 毕海燕 +7 位作者 杨志荣 罗天琳 何珊珊 陈雅丽 敬璇 云映霞 王明琼 林祁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42-1046,共5页
在整理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国家植物标本馆(PE)的国产合瓣花植物模式标本时,根据《国际藻类、菌类、植物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规则9.5,发现在玄参科中的阿拉善马先蒿、中国马先蒿、反曲马先蒿、红毛马先蒿、粗野马先蒿、... 在整理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国家植物标本馆(PE)的国产合瓣花植物模式标本时,根据《国际藻类、菌类、植物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规则9.5,发现在玄参科中的阿拉善马先蒿、中国马先蒿、反曲马先蒿、红毛马先蒿、粗野马先蒿、扭旋马先蒿和四川婆婆纳、在紫葳科中的密生波罗花、角蒿、烟色叶角蒿和黄花角蒿、在苦苣苔科中的东川粗筒苣苔、滇川唇柱苣苔和羽裂全盏苣苔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11和9.12,以及辅则9A.3的精神,对这14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玄参科 紫葳科 苦苣苔科 后选模式 模式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合瓣花植物名称的后选模式指定——Ⅱ.报春花科、龙胆科、马鞭草科、唇形科(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云 毕海燕 +7 位作者 杨志荣 罗天琳 何珊珊 陈雅丽 敬璇 云映霞 王明琼 林祁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4-398,共5页
在整理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国家植物标本馆(PE)的国产合瓣花植物模式标本时,根据《国际藻类、菌类、植物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规则9.5,发现在报春花科中的小点地梅、羽叶点地梅和狭萼报春,龙胆科中的福建龙胆、云雾龙胆、... 在整理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国家植物标本馆(PE)的国产合瓣花植物模式标本时,根据《国际藻类、菌类、植物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规则9.5,发现在报春花科中的小点地梅、羽叶点地梅和狭萼报春,龙胆科中的福建龙胆、云雾龙胆、大花深红龙胆、管花秦艽、五台山龙胆和四数獐牙菜,马鞭草科中的三花莸,唇形科中的白苞筋骨草、甘青青兰、血盆草和宽苞峨眉鼠尾草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11和9.12,以及辅则9A.3的精神,对这14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报春花科 龙胆科 马鞭草科 唇形科 后选模式 模式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合瓣花植物名称后选模式指定—Ⅳ. 被引量:1
11
作者 毕海燕 邵青 +3 位作者 孙茜 杨志荣 林云 云映霞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1-167,共7页
在整理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国产合瓣花植物模式标本时,根据《国际藻类、菌类、植物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规则9.5,我们发现在忍冬科中长柄金花忍冬、红花岩生忍冬、唐古特忍冬和肉叶荚蒾,在败酱科中小花缬草和小缬草... 在整理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国产合瓣花植物模式标本时,根据《国际藻类、菌类、植物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规则9.5,我们发现在忍冬科中长柄金花忍冬、红花岩生忍冬、唐古特忍冬和肉叶荚蒾,在败酱科中小花缬草和小缬草,在川续断科中裂叶翼首花,以及在菊科中的糙毛兔儿风、铃铃香青、乳白香青、球花蒿、尖苞艾纳香、天目山蟹甲草、盘花垂头菊、矮垂头菊、香芸火绒草、红花火绒草、毛冠菊、大槲叶雪兔子、秋海棠叶蟹甲草、瓜拉坡蟹甲草、箭叶橐吾、华蟹甲和亚灌木状川甘亚菊名称模式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11和9.12,以及辅则9A.3精神,本文对这24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合瓣花植物 后选模式 模式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个单子叶植物名称的后选模式指定
12
作者 林云 杨志荣 +5 位作者 张小冰 孙茜 杜青 吴婷婷 秘树青 李红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1-415,共5页
在整理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国家植物标本馆(PE)的单子叶植物模式标本时,根据《国际藻类、菌类、植物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规则9.5,发现肿胀果薹草(莎草科)、杯鳞薹草(莎草科)、双柱头针蔺(莎草科)、丛生蜘蛛抱蛋(百合科)、长... 在整理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国家植物标本馆(PE)的单子叶植物模式标本时,根据《国际藻类、菌类、植物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规则9.5,发现肿胀果薹草(莎草科)、杯鳞薹草(莎草科)、双柱头针蔺(莎草科)、丛生蜘蛛抱蛋(百合科)、长苞开口箭(百合科)、中国白丝草(百合科)、四川百合(百合科)、尖果洼瓣花(百合科)、黄色西藏洼瓣花(百合科)、云南洼瓣花(百合科)、斑块百合(百合科)、云南丫蕊花(百合科)、七叶薯蓣(薯蓣科)、蜀葵叶薯蓣(薯蓣科)、大苞鸢尾(鸢尾科)、多斑鸢尾(鸢尾科)、勺状羊耳蒜(兰科)、二叶红门兰(兰科)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11和9.12,以及辅则9A.2和9A.3的精神,对这18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以规范这些名称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选模式 单子叶植物 模式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条木(无患子科)后选模式的指定(英文)
13
作者 曹丽敏 曹明 王志新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33,共3页
1886年Franchet描述并发表茶条木Delavaya toxocarpa,他引用了Delavay所采集的标本(J. M. Delavayn. 903).我们对原始文献考证发现,这些标本包括了采于不同时期的花期及果期材料,包括了两份以上的标本,但作者在发表该名称时没有明确指... 1886年Franchet描述并发表茶条木Delavaya toxocarpa,他引用了Delavay所采集的标本(J. M. Delavayn. 903).我们对原始文献考证发现,这些标本包括了采于不同时期的花期及果期材料,包括了两份以上的标本,但作者在发表该名称时没有明确指定其中的一份标本作为模式标本,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后选模式标本指定.为此,我们根据墨尔本国际植物学命名法规9.2和9.11,为其指定了后选模式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条木 后选模式指定 命名 无患子科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爵床科一新记录种——翅柄裸柱草(英文)
14
作者 谭运洪 林哲丽 邓云飞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7-172,共6页
报道中国爵床科一新记录种——翅柄裸柱草[Gymnostachyum sigantum(Benoist)J.B.Imlay],并提供了该种的描述。为名称Gymnostachyum sigantum指定了后选模式。
关键词 爵床科 中国 裸柱草属 模式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钟冠报春苣苔(苦苣苔科)的分类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洪欣 KEENE Jeremy +2 位作者 单皖粤 DO Van Truong 温放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93-1401,共9页
原唇柱苣苔属(Chirita Buch.-Ham. ex D. Don)为一个人为界定的属,2011年在分子系统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属及其近缘属开展了系统发育重建工作,其中绝大部分的原唇柱苣苔属唇柱苣苔组(Sect.Gibbosaccus C. B. Clark)的物种被并入了广义报... 原唇柱苣苔属(Chirita Buch.-Ham. ex D. Don)为一个人为界定的属,2011年在分子系统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属及其近缘属开展了系统发育重建工作,其中绝大部分的原唇柱苣苔属唇柱苣苔组(Sect.Gibbosaccus C. B. Clark)的物种被并入了广义报春苣苔属(Primulina Hance)。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早期经典分类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以及对现报春苣苔属部分物种的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认知不够,该属下一些物种的分类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深入研究。比如,在对中国和越南分布的苦苣苔科植物开展研究的过程中,作者发现两个报春苣苔属的物种——广布于中国西南和华南直至中南半岛中部的钟冠报春苣苔[Primulina swinglei (Merr.) Mich. MÖller&A. Weber]命名人和原被认为是中国与广西特有种的疏花报春苣苔[P. laxiflora(W. T. Wang) Yin. Z. Wang]之间的鉴定存在分类学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该文对这两个物种进行了形态比较,同时通过对这两种植物的原始描述对比、植物标本检查、栽培观察以及野外实地观察,确定疏花报春苣苔是钟冠报春苣苔的异名。此外,还明确了钟冠报春苣苔的后选指定模式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柱苣苔属 后选模式指定 新异名 疏花报春苣苔 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